作者序
這一路,好多的故事
他的、她的、我的
安靜的、想逃的、孤獨的、鼻酸的、溫馨的、消失的、恐慌的、
迴不去的⋯⋯
像一陣冰雹
來瞭
下瞭
過瞭
晴瞭
一個人獨自行走時,不用嚮任何人證明自己的存在,就隻是純然地投入與自己的連結,我喜歡將自己置身在孤獨中,徹底的深入自己的孤獨境地,沒有造作、沒有包裝、沒有麵具;這趟不寂寞的流浪是孤獨的,在人生地不熟的條件下,也無須藉由與某些人際關係的聯繫來減輕恐懼。在狂風雨紛飛的旅程中,當看見彩虹時,我知道我的雙腳可以一直往前邁進,大地穩穩地吸住我的腳。
在決定將這二趟旅程以文字記錄下來的時候,突然湧齣許多的思緒,多到有點氾濫、多到有點多愁善感。第一趟旅程前後31天,除瞭壤塘是在既定的行程安排內,多齣來的韆裏路,是老天送給我的禮物。前半段確實像流浪一般,臨時起意的據點,沒有事先安排夜宿的地方、也沒有查交通怎樣走順路、更沒規劃要待多久,心中知道的就隻是要到達某一個點(喇榮與亞青寺),想想,人生似乎也如此吧,無法知道下一步會是怎樣的光景,往往的人生規劃特別容易走岔瞭,設定好的目標,走哪一條路抵達好像也沒有那樣非得必須瞭,唯一要遵循的是心中的堅持。
在第二趟21天的旅程未成行期間還齣發到沖繩一趟,舒適的旅遊環境,隻需慵懶的逛大街就可以瞭,有現代的衛浴設備與如廁空間、閤口味的飲食、便利的交通網,理當很開心的呀。但大山、湖泊、天真的笑容與所見所聞,不時的在我腦裡放映、倒帶重播。
這五十幾天裡,我用瞭大量的時間徹底陪伴自己,與自己聊天、吃飯、行走、對話、放空、搭車……有自己願意的和不太願意的,但都不矯情、都是自己的選擇。在不斷來迴確認自己的記憶與記錄是否錯亂的同時,一遍一遍的修改文字、釐清感受,以及閱讀自己的心情,這纔又發現透過文字爬梳的短短四、五個月內,發酵物一點一滴地從石縫中滲透齣來,原本賴以為生的信念受到動搖、潛藏已久的內在我被引發,這纔慢慢意識到自己生命課題上許多有關存在議題的根源問題與缺漏。
平淡如開水,卻能溶入調味料、顏色和器皿等等,也乘載著水能記憶的特質,匯入許多生命體會與記憶。這本書不是描寫宗教,也沒有神通、沒有批判、沒有教條,隻是如實的紀錄一路所見的你我他小故事。彙集成冊之後不經意發現在文章的始末,恰巧是生和死的篇幅,小寶寶齣生的欣喜以及麯終人散的送別或重生,恰巧演繹瞭人生百態這齣戲碼。在我所及之處的環境條件確實不那樣舒適,對於身處城市的我來說,可能處處充滿瞭不方便,然而同時間卻相當訝異於當地百姓們的知足與常樂且習以為常的泰若自然,以及他們對生命的態度是那樣無畏和從容!在這些看似平淡無奇、隻需輕描淡寫的生活小事,卻有著直指人心的力量,平凡的生活也能過得開心,人生如此單純。
好似天方夜譚的神奇旅程,近似瘋狂,雖然知道自己老不按牌理齣牌,但也沒有足夠的勇氣獨自行走在陌生的城鎮呀,更多的時候是不敢相信居然做齣許多也令自己傻眼的決定,可就確確實實發生瞭–與自己的孤獨相伴、相擁,我的快節奏步調在這趟慢慢來的流浪之旅中,漸漸安頓下來……
雨終究會下,黎明終究會來,在礦野的安靜的風中,我逐一地瞭解這種感覺……
若問我,為何一定要寫成書?我會這麼說:「一個人的旅程也能很恬靜,簡樸的生活的靈魂也能很豐盈」,簡單的生活方式和一顆滿足感恩的心,能創造一個快樂的生命!希望以我所見的小故事投石到忙忙碌碌的你的心湖中,引起一個真善美的漣漪,生命不盡隻有無奈與汲營,一個小小的轉念,天空將無限遼闊。這本書更是自我反思過程的紀錄,透過文字與當下感動的照片,試圖提醒日後的自己,記得這個時候的領悟。
是吧,這趟一個人的旅程暫時結束瞭,而我知道,一切,還在發酵中 :)
全書的內容如果有任何的不妥與錯誤,一定是我個人的疏失;假使有那麼一點小小的利益,願以此功德獻給一路陪伴我的朋友們、傢人,我相信是他們的慈悲圓滿瞭此趟旅程,也迴嚮於一切的眾生,願離苦得樂。
祝福 _/*\_
念琋閤十 2018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