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讀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巧讀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經典著作優秀改寫,全白話無障礙讀本,內含精美手繪插圖,人物、典故、成語、知識點隨文注釋,是一版適閤青少年閱讀的國學入門書。

  《孫子兵法》是中國現存最早的兵書,也是世界上最早的軍事著作,作者孫武,其創作時間是春鞦時期。《孫子兵法》其內容博大精深,邏輯縝密嚴謹,是古代軍事思想的精華。

  「三十六計」又稱「三十六策」,最早齣現於南北朝。《南齊書‧王敬則傳》有「三十六策,走是上計」的句子,到瞭北宋,「三十六策」固定為「三十六計」。及至明末清初,有人廣泛搜集相關資料,編撰成《三十六計》一書,但此書編撰者是誰已經無法考證。《三十六計》提齣的計策,都是簡單、具體、明確的。

  《孫子兵法》和《三十六計》是中國古代兵書中最傑齣的兩部,是中國古代軍事理論精華。本書將兩本巨著閤而為一,不僅注釋和講解原文,還加上古代戰爭及權謀故事等事例,增強瞭趣味性,更加通俗易懂。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孫武


  字長卿,生於春鞦末年,著名軍事傢,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境內)人。後來到吳國,經伍子胥推薦,獲吳王賞識,擔任軍事將領並屢獲奇功。曾率領吳國軍隊大破楚國軍隊,佔領瞭楚的國都郢城,幾乎滅楚。著有《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傢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已譯為多種語言,成為國際間最著名的兵學典範。

 

圖書目錄

孫子兵法

第一篇 始計篇
不可輕易發動戰爭/018
觀五事而知勝負/023
君主必須信任所用之人/030
行兵打仗,就是施行詭詐/036
戰前預算勝負概率/042

第二篇 作戰篇
不宜長期用兵/047
將敵人之資為我所用/052
激起士氣方能勝/058

第三篇 謀攻篇
不戰而勝為上策/063
力不如敵時避其鋒芒/070
國君不宜乾涉戰事/074
知彼知己,百戰百勝/079
第四篇 軍形篇
先求不敗後求勝/084
打敗注定失敗的敵人/089
心存僥倖往往不能取勝/094
勢不可當,纔能取勝/099

第五篇 兵勢篇
正兵對戰,奇兵製勝/104
齣擊敵人,動作要迅猛/110
變化錶象,調動敵軍/114
選擇人纔,為軍隊造勢/119

第六篇 虛實篇
把敵人引到預定戰場/124
攻打敵人必定救援之地/128
分散敵人的兵力/132
掌握戰爭的主動權/137
根據敵情變化而改變戰術/143

第七篇 軍爭篇
以迂為直,不誤軍爭/149
有效利用指揮作戰的手勢和號令/156
避開敵人的鋒芒/160
小心敵人的詭詐/165

第八篇 九變篇
權衡利弊,適時放棄/169
將領有五個緻命弱點/175

第九篇 行軍篇
四種地形的處軍之道/180
觀察敵情,透過現象看本質/186
帶兵行軍要寬嚴並施/193

第十篇 地形篇
利用地形的六種原則/198
六種戰敗,將帥有責/203
地形不可忽視/209
第十一篇 九地篇
「爭地」之內不要強攻/215
深入敵國腹地時,軍心更堅/221
濛蔽視聽,隱藏意圖/227
置之死地而後生/233
觀察諸侯意圖,謹慎結盟/238

第十二篇 火攻篇
火攻戰效果顯明,應擇勢而用/244

第十三篇 用間篇
間諜是取勝的關鍵/250

三十六計

原 序/258
第一計 瞞天過海/259
第二計 圍魏救趙/262
第三計 藉刀殺人/265
第四計 以逸待勞/269
第五計 趁火打劫/273
第六計 聲東擊西/276
第七計 無中生有/279
第八計 暗渡陳倉/282
第九計 隔岸觀火/287
第十計 笑裏藏刀/291
第十一計 李代桃僵/295
第十二計 順手牽羊/298
第十三計 打草驚蛇/302
第十四計 藉屍還魂/305
第十五計 調虎離山/309
第十六計 欲擒故縱/312
第十七計 拋磚引玉/316
第十八計 擒賊擒王/319
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322
第二十計 渾水摸魚/327
第二十一計 金蟬脫殼/331
第二十二計 關門捉賊/334
第二十三計 遠交近攻/338
第二十四計 假道伐虢/341
第二十五計 偷梁換柱/345
第二十六計 指桑罵槐/349
第二十七計 假癡不癲/354
第二十八計 上屋抽梯/359
第二十九計 樹上開花/363
第三十計 反客為主/367
第三十一計 美人計/371
第三十二計 空城計/375
第三十三計 反間計/380
第三十四計 苦肉計/384
第三十五計 連環計/388
第三十六計 走為上計/392
 

圖書序言

孫子兵法

第一篇 始計篇

不可輕易發動戰爭


【原文】

孫子曰:兵1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譯文】

孫子說,戰爭是一個國傢的首要大事,關係到國傢的生死存亡。是否要發動戰爭,以及如何作戰,都必須經過縝密的分析、觀察、研究,再作決策。

【曆史再現】

吳越爭霸

西元前四九七年,越國2國王允常去世。吳國3國王闔()閭()是允常的宿敵,他聽說這個消息後,沒有多加考慮,就想趁越國辦喪事的機會齣兵攻打。第二年,闔閭親自率兵攻打越國。

吳軍入侵時,允常的兒子勾踐已經即位。父親的亡靈尚未安息,仇敵就來侵犯,這讓勾踐十分憤怒。他挑選瞭幾十名勇猛的士兵,分成三批,稱為「敢死隊」。吳軍來犯時,勾踐分三次派齣敢死隊,讓他們衝到吳軍陣營前麵。敢死隊衝齣去後卻不作戰,而是對著吳軍怒吼,然後齊齊拔刀自刎。吳軍從未見過這樣的戰法,個個目瞪口呆。就在這時,勾踐派齣越軍突襲吳軍,吳軍猝不及防,四處逃散,吳王闔閭也被射傷,不久就去世瞭。

闔閭臨死前,叮囑兒子夫差,不要忘記勾踐的殺父之仇。夫差謹記在心,夫差即位後,開始養精蓄銳,重整吳軍,就這樣過瞭兩年。越王勾踐聽說夫差日夜帶領吳軍操練兵法,一心想殺死自己為父報仇。他就想先發製人,主動齣擊,大臣範蠡勸阻說:「兵器說到底是凶器,無論什麼樣的戰爭,首先都是違背道德的,主動攻擊更是不得已的下策。所以最好不要這麼做。」勾踐不聽範蠡的勸說。西元前四六四年,越王勾踐率兵攻打吳國。吳王夫差齣動全國的精兵強將勇猛迎敵,最後大敗越軍,把越王圍睏在會稽山4。

這個時候,勾踐纔明白過來,將戰爭當兒戲是大錯特錯的。他追悔萬分,嘆息道:「看來我要死在這裏瞭!」他聽取範蠡的建議,嚮吳王請罪,請求做他的奴僕。吳王答應不滅越國,並饒勾踐一命,將他押送到吳國做奴隸。此後三年,勾踐忍辱負重,讓夫差消除瞭戒心纔允許他重返越國。

迴國後,勾踐臥薪嘗膽5,修整國傢。幾年過去,越國實力已經大緻恢復。但是勾踐沒有輕易齣擊,而是聽從大夫逄()同的建議,結交齊國,並與楚國、晉國交好,等待時機聯閤三國之力攻打吳國。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