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簡史

中國哲學簡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20世紀中國一代哲人馮友蘭畢生的經典代錶作
馮友蘭親自指導翻譯並認可的唯一版本

  《中國哲學簡史》是作者在1948年應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邀請,在美國賓州大學講學時編寫的英文教材。他將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融會貫通,在有限的二十餘萬字中,融入瞭對中國幾韆年傳統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方麵的深刻理解,以開闊的視野對中國哲學進行瞭深入淺齣的分析。

  此書被譯為十多國語言,是西方各國大學中國哲學史課程必用的教科書,也是西方瞭解中國哲學的最佳入門途徑。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馮友蘭(1895—1990)


  字芝生,河南唐河人。中國現代哲學傢、教育傢,被譽為「現代新儒傢」。1915年入北京大學文科中國哲學門,1919年赴美留學,1924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後曆任中州大學、中山大學、燕京大學、清華大學教授;抗戰期間,任西南聯大哲學係教授兼文學院院長。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曾獲普林斯頓大學、德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名譽博士學位。1952年起任北京大學教授,為中科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委員。主要著作有「三史」(《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六書」(《新理學》《新事論》《新世訓》《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和「一序」(《三鬆堂自序》)。

譯者簡介

塗又光(1927-2012)


  河南光山人。著名哲學傢、教育傢。194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哲學係,師從馮友蘭教授。他在先秦儒學、楚國哲學史以及中國教育哲學研究上頗有建樹。在先秦儒學、楚國哲學史以及中國教育哲學研究上頗有建樹,素以功力見長,國學西譯工作在學界享有盛名。著有《楚國哲學史》、《中國高等教育史論》、《文明本土化與大學》等學術論著。
 

圖書目錄

自序

第一章 中國哲學的精神
第二章 中國哲學的背景
第三章 各傢的起源
第四章 孔子:第一位教師
第五章 墨子:孔子的第一個反對者
第六章 道傢第一階段:楊硃
第七章 儒傢的理想主義派:孟子
第八章 名傢
第九章 道傢第二階段:老子
第十章 道傢第三階段:莊子
第十一章 後期墨傢
第十二章 陰陽傢和先秦的宇宙發生論
第十三章 儒傢的現實主義派:荀子
第十四章 韓非和法傢
第十五章 儒傢的形上學
第十六章 世界政治和世界哲學
第十七章 將漢帝國理論化的哲學傢:董仲舒
第十八章 儒傢的獨尊和道傢的復興
第十九章 新道傢:主理派
第二十章 新道傢:主情派
第二十一章 中國佛學的建立
第二十二章 禪宗:靜默的哲學
第二十三章 新儒傢:宇宙發生論者
第二十四章 新儒傢:兩個學派的開端
第二十五章 新儒傢:理學
第二十六章 新儒傢:心學
第二十七章 西方哲學的傳入
第二十八章 中國哲學在現代世界

 

圖書序言

中國哲學的問題和精神

以上是對哲學的性質和功用的一般性討論。以下就專講中國哲學。中國哲學的曆史中有個主流,可以叫做中國哲學的精神。為瞭瞭解這個精神,必須首先弄清楚絕大多數中國哲學傢試圖解決的問題。有各種的人。對於每一種人,都有那一種人所可能有的最高的成就。例如從事於實際政治的人,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是成為大政治傢。從事於藝術的人,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是成為大藝術傢。人雖有各種,但各種的人都是人。專就一個人是人說,所可能有的最高成就是成為什麼呢?照中國哲學傢們說,那就是成為聖人,而聖人的最高成就是個人與宇宙的同一。問題就在於,人如欲得到這個「同一」,是不是必須離開社會,或甚至必須否定「生」?

照某些哲學傢說,這是必須的。佛傢就說,生就是人生苦痛的根源。柏拉圖也說,肉體是靈魂的監獄。有些道傢的人「以生為附贅懸疣,以死為決潰癰」。這都是以為,欲得到最高的成就,必須脫離塵羅世網,必須脫離社會,甚至脫離「生」。隻有這樣,纔可以得到最後的解脫。這種哲學,即普通所謂「齣世的哲學」。另有一種哲學,注重社會中的人倫和世務。這種哲學隻講道德價值,不會講或不願講超道德價值。這種哲學,即普通所謂「入世的哲學」。從入世的哲學觀點看,齣世的哲學是太理想主義的、無實用的、消極的。從齣世的哲學觀點看,入世的哲學太現實主義瞭、太膚淺瞭。它也許是積極的,但是就像走錯瞭路的人的快跑:越跑得快,越錯得很。

有許多人說,中國哲學是入世的哲學。很難說這些人說的完全對瞭,或完全錯瞭。從錶麵上看中國哲學,不能說這些人說錯瞭,因為從錶麵上看中國哲學,無論哪一傢思想,都是或直接或間接地講政治、說道德。在錶麵上,中國哲學所注重的是社會,不是宇宙;是人倫日用,不是地獄天堂;是人的今生,不是人的來世。孔子有個學生問死的意義,孔子迴答說:「未知生,焉知死?」(《論語.先進》)孟子說:「聖人,人倫之至也。」(《孟子.離婁上》)照字麵講,這句話是說,聖人是社會中的道德完全的人。從錶麵上看,中國哲學的理想人格,也是入世的。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