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奇蹟六十年:从台湾经济奇蹟到中国崛起

两岸奇蹟六十年:从台湾经济奇蹟到中国崛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两岸奇蹟六十年:从台湾经济奇蹟到中国崛起》,是对两岸经济发展的回顾与展望。以时间轴而言,向前看台湾经济奇蹟,从一九六〇到一九九〇年,刚好三十年!再从台湾经济颠峰往后看中国经济奇蹟,从一九九〇到二〇二〇年,恰好也是三十年。

  从两岸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台湾经济奇蹟催生了中国大陆的改革开放,台湾对中国崛起的贡献,中国大陆应该饮水思源。

  两岸经济其实都是受惠于雁行理论,国际分工与产业递移,从而缔造了经济奇蹟,至于中国因属于内陆型的大国经济,已不适宜走雁行理论,而要改採用「成吉思汗战略经济」,一带一路更应以大中华经济圈为起点。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周朝国


  现职
  .[研究] 台湾中小企业经营策略协会理事长、社团法人台湾欧洲联盟研究协会理事长
  .[公益] 财团法人新世纪教育基金会董事长
  .[学术] 国立高雄科技大学兼任助理教授
  .[产业] 前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国票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监察人、台湾综合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学历
  .法国法兰西高等商业学院国际企业管理硕士

  经历
  .[独董] 千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 亚洲航空、台翔航太工业
  .[委员] 高雄市政府经济发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屏东县政府工业策进会委员
  .[顾问] 行政院南部服务中心顾问、中华经济研究院顾问、经济部加工出口区管理处暨软体科技推动委员会执行长、海洋科技大学校务顾问、浙江省宁波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顾问、山东省聊城市、日照市经济顾问

  教学
  .[讲座] 高雄第一科大学财管系、长荣大学经管所、中国人民大学、河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授课] 海洋科大、高苑科大、高雄科大

  着作
  .大中华经济商圈策略发展(2014)
  .中国十二五规划与两岸产业发展方向(2011)
  .从全球经济看两岸经济发展(2010)
  .高雄市产业发展策略观(2006)
  .高雄产业发展推动计画书(2005)
  .加工出口区的转型与发展全球运筹之契机(2001)
  .建构跨世纪竞争优势 振兴传统产业(2000)

  专长
  .政府(厂商)资源整合招商
  .企业经营策略规划
  .行销管理、企业经营管理

图书目录

自序/两岸经济一脉相承
 
第一章/台湾经济奇蹟是中国崛起的起点
尹仲容,创造台湾奇蹟的经济魔术师
台湾经济奇蹟催生中国大陆改革开放
两岸奇蹟同运不同命台湾:典范崩坏
两岸奇蹟同运不同命中国大陆:大国崛起
台湾要天蚕变
 
第二章/大中华经济区风生水起
莎哟娜拉雁行理论
大中华经济圈将崛起
红色供应链来了
财大气粗的红色供应链
台商西进造就红色供应链
红潮经济来了,迎还拒?
 
第三章/中国崛起的最后一哩路有点远
美国衰而不落
中国都老了GDP还能走多远
还有货币战争要打
 
第四章/一带一路的美丽与忧愁
一带一路的美丽
一带一路的忧愁
一带一路的机遇
 
第五章/中美贸易战其实就是科技战
川普最怕中国科技崛起
科技战才是贸易战的主战场
为争夺5G霸主,美国在全球追杀华为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贸易战更要深化两岸合作
 
第六章/两岸一家亲一起设计祖厝的屋顶
台湾不可能接受一国两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未取得台湾主权
-九合一大选后两岸解套方向
从邦联过渡到统一是最好的统一模式
中共为邦联说文解字拒绝台湾统一
援引ECFA模式帮邦联换个名称
翡冷翠城邦启示录千万不要轻视台湾小
站在民族复兴的高度两岸邦联又何妨
两岸一家亲官场两样情
 
第七章/两种制度的竞赛
美式民主在退潮
中国模式涨潮中
中产阶级崛起没带来中国民主化
当中国国家资本主义遇上狂人川普

图书序言

自序

两岸经济一脉相承


  前经济部长赵耀东先生退休后定居高雄,「台湾中小企业经营策略协会」就是他催生的。以「经济老兵」自称的赵部长一再督促我要多多关心中小企业,因此协会常举办中小企业研讨会,主题涵盖政治、法律、科技……等。

  尤其为协助中小企业因应二十一世纪资讯时代的来临,举办了多场「资讯研讨会」,赵耀东部长还带着前资策会执行长果芸先生来协会演讲,教导中小企业如何将公司、工厂导入资讯化经营。

  我长期在台湾从事中小企业辅导工作,后来因缘际会,从一九九六年开始把辅导台湾中小企业的经验传授给中国大陆,当时的窗口是珠海中小企协会会长蒋秋霞女士,有鉴于大陆中小企业缺乏资金,当时我把台湾整套中小企业信保基金运作模式传授给工信部中小企业司狄娜副司长。

  接着我也参与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招商工作,如引进台塑石化投资北崙港、中钢铝业投资奉化,后来又参与桐乡经济开发、浙江经济开发等。

  赵耀东部长一生奉献给台湾,在他的夫人逝世后罹患阿兹海默症失智,但仍牵挂台湾产业发展,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次向他报告台湾产业及中小企业发展状况时,他老人家突然病发,脑海一片空白,只得重新报告,这样来来回回好多次,高龄八十八岁还这么关心国家,真让我感佩。

  有次去赵部长家里看他,他一再的嘱咐我,「小老弟啊!要好好的帮助中小企业。并把台湾经济成功经验传授给中国大陆,两岸人民好才能永保安康。」突然他拉起我说:「走走!赶快去开会。」这时在旁照顾他的媳妇赶紧说:「爸爸,现在中华民国总统是陈水扁,不是蒋经国。」赵部长才说:「哦,不用开会了。」这一幕让我鼻酸,犹历历在眼前。

  期间我经常奔走两岸,赵部长也不时託我带书信过去,有次赵部长拉我进书房让我看他与对岸往来的书信,其中最让我动容的是他写给朱镕基总理的信,赵部长说:「老弟啊!刚直的脾气得改一改,不要像我一样……」朱镕基大义凛然地回覆:「为了治理国家,让老百姓好过,我准备一百口棺材,九十九口棺木给贪官污吏,最后一口留给我自己。」

  在那个苦难的年代,两岸有很多高风亮节之士,以国家兴亡为已任,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反观今日政治人物都汲汲营营名与利令人不胜唏嘘。

  中国大陆早期消费能力连第三世界的穷国海地都不如,这三十多年来经济快速成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速度与成果都令人瞠目结舌。

  中国大陆的经济发展採出口导向,基本上是依循日本、台湾与南韩的模式,其实大陆经济奇蹟与台湾经济奇蹟是一脉相承的,尽管李登辉祭出「戒急用忍」及陈水扁採取「有效管理」政策,台商仍前仆后继地涌进中国大陆,不仅带去资金,还带去技术及管理经验,也带动中国大陆经济起步,才有外资跟进。

  现在中国大陆经济强了,也变成全球性的大国,国内弥漫着一股世界强国的气氛,官方大力推广《厉害了,我的国》电影,而年轻人也变得趾高气扬,对于惠台政策,总以为让台湾占尽便宜,开始对台湾极不友善,甚至自大,在海外的中国大陆留学生则常呛台湾留学生:「台湾是中国的一省」,盛气凌人。

  在台湾,我经历戒严到解严、从威权专政走向自由民主,也目睹台湾经济从风华正茂到繁华落尽。

  因为长期投入两岸经济交流工作,十年前我规划撰写「大中华经济商圈」这本书,筹备调研花了很长时间,但因中国大陆推动「一带一路」,决定改变题目。

  想想两岸我已奔波了近三十年,所以毅然决然撰写这本书,目的是提醒中国大陆当局及年轻人是台湾经济奇蹟催生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台湾对中国崛起的贡献,中国大陆应饮水思源,中国前主席胡锦涛就说过台商对中国经济发展功不可没。

  中国已是世界大国,更要不矜不伐,不卑不亢,戒骄戒躁不骄不躁,效法《道德经》所言,自知之明,慎终如始,和光同尘,知雄守雌,多藏厚亡,若能如此,必将成为世界强国富国。

  本书《两岸奇蹟六十年:从台湾经济奇蹟到中国崛起》,向前看台湾经济奇蹟,从一九六○玈一九九○年刚好三十年,再从台湾经济颠峰往后看中国经济奇蹟,从一九九○玈二○二○年也恰好是三十年。

  这本书主要是告诉读者两岸经济都是受惠于雁行理论国际分工与产业递移,从而缔造经济奇蹟,但中国属内陆型的大国经济已不适宜走雁行理论,而要改採用「成吉思汗战略经济」,一带一路应以大中华经济圈为起点。

  政治影响经济发展因而在书里做了探讨,当然,政治议题并非我的专业,只是讨论经济产业总难免涉及政治,加上我奔波两岸近三十年,两岸在统独争议下,什么一国两制、九二共识、台湾主权论、一边一国、台湾正名……,政治人物在讲什么,两岸人民其实真听不懂,两岸人民互问你生活好吗?这才是「接地气」,由于蔡英文不承认九二共识,两岸关系因而紧张,为避免两岸不小心擦枪走火,引发战争,我认为和平统一必须创新模式,因此提出「从邦联过渡到统一」的主张,相信这是最好的两岸统一模式。写本书的宗旨意在发展经济,只有经济强大,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富强。

  此书是以经济为主题,首先阐明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是中国大陆崛起的起点,而因为台湾经济奇蹟,邓小平才积极推动改革开放。
  
  第二章谈红色供应链崛起让以日本为雁头的雁行理论莎哟娜拉,大中华经济圈将成为全球的经济重心,但红色供应链也有它丑陋的一面,让台湾出现红色的忧郁,而两岸同属大中华经济圈不应彼此恶性竞争,应进行产业分工,携手合作赚全世界的钱。

  第三章解释为什么中国崛起路迢迢?中国大陆总认为中美关系就像翘翘板,中国崛起就代表美国衰落,事实上美国衰而不落,中国崛而不起。

  第四章讨论一带一路的美丽与忧愁。这个中国大陆的巧战略,在美国有计画炒作「债务陷阱」下已被污名化并陷入困境。

  第五章探讨中美贸易战其实是科技战,这场战争的核心是美国要争夺5G霸主,拖慢中国大陆高科技的崛起。贸易战后,中国大陆产业面临结构调整及转型,必须深化和台湾重点产业合作,互补不足,发展科技产业链。

  第六章台湾不可能接受一国两制,九二共识也走不下去了,为避免两岸不小心擦枪走火,引发战争,我认为和平统一必须创新模式,因此提出「从邦联过渡到统一」,相信这是最好的统一模式。

  第七章两种制度的竞赛,二十一世纪是国家治理能力的竞赛,分析为什么美式民主在退潮,而中国模式在涨潮。

  为撰写这本书,我大量閲读资料,担心在引用时的阐述论述弄错而需要再三求证:感谢前《商业周刊》资深记者、前《厦门海崃导报》顾问陈键人先生在内容提供宝贵的意见并协助编辑,还有陶在朴敎授在〈蓝天下的一带一路〉一文的指导,会有此议题是我在参与经营亚洲航空公司时的构想,期间果芸将军与已故华钖钧将军给我很大的支持,尤其九十多岁的果上将还热心把他担任中华民国驻美採购团长建立的关系及国军建置资讯化的经验分享给我,我认为亚洲航空如能与「一带一路」连接,对中华民族的复与大业,台湾就真正共襄盛举。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