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稅改革方嚮:兼剖析稅捐訴訟爭議判決

賦稅改革方嚮:兼剖析稅捐訴訟爭議判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賦稅改革
  • 稅收政策
  • 稅捐訴訟
  • 爭議解決
  • 判決分析
  • 稅法
  • 財政法
  • 公共政策
  • 法律研究
  • 經濟法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賦稅健全涉及國傢財政收入、經濟發展、社會財富分配之良窳。而六十年來,賦稅改革最成功的一次,乃一九七六年代劉大中先生所主導的賦稅改革,其餘迄今,尚無成功記錄。而近年來,財政部修正幾條所得稅法條文,就大言不慚稱賦稅改革(稅改)。實際上,賦稅改革必須從稅製、稅政及稅法作整體性的改革,方剋全功。本書乃針對稅製、稅政、稅法三個構麵做一全麵的檢討,針對其缺失,提齣改進意見。

  又行政法院已形同虛設,功能不彰,民怨沸騰,無法保障納稅人閤法權益,本書乃對最離譜的稅捐判決做一剖析,並把其判決書附上,由社會加以公評,並讓社會大眾針對這些法官是否為恐龍法官,進一步認識瞭解。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張進德


  學 曆
  (商學背景)
  美國聯邦國際大學會計博士
  美國奧剋拉荷馬市大學會計碩士
  文化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
  東吳大學企管係學士
  (法律背景)
  中正大學法律學博士
  中正大學法律學碩士

  經 曆
  (現 任)
  亞洲大學會計與資訊學係講座教授
  國立中興大學法律係兼任教授
  冠恆聯閤會計師事務所所長
  中華民國仲裁協會、颱灣營建仲裁協會仲裁人
  財團法人企業大學董事長
  亞太創新法律學會理事長
  颱日及東協企業經營協會理事長
  財團法人中正大學學術基金會董事
  (曾 任)
  財政部稽核組稽核
  會計師公會全國聯閤會第一屆理事長
  颱灣省政府訴願會委員
  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訴願審議會委員
  文化大學會計係主任  
  東吳大學企管係兼任講師、副教授
  颱北大學企管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朝陽科技大學管理學院院長、講座教授
  逢甲財稅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教授
  颱灣企業法律學會理事長
  颱灣企業經營協會理事長

  著 作
  國際稅法──兼述洗錢防製法與避稅關係
  證券交易法
  最新稅法與實例解說
  企業租稅法律風險管理
  策略管理會計
  預算規劃理論與運用
  (1977年迄今計齣版30本書)

  榮 譽
  88年度經濟部金書奬得奬人(策略管理會計)
  第一屆國傢金璽奬得奬人
  大法官釋字705號違憲代理聲請人

圖書目錄

第一篇 賦稅改革方嚮/1
第一章 苛稅猛於虎/1

第二章 輕稅救經濟/3

第三章 現行稅法規定違法違憲部分應速修正/5

一、違反法律保留原則/5
二、違反授權明確性原則/6
三、違反法律明確性原則/7
四、違反比例原則/8
五、違反正當法律程序原則/9
六、違反誠信原則/9
七、違反信賴保護原則/10
八、違反職權調查主義/10

第四章 稅捐行政救濟製度之缺失與改進意見/13
一、稅捐行政救濟製度形同虛設,功能不彰/14
二、如何改進現行稅捐行政救濟製度/15
三、結論/17

第五章 現行稅政之缺失與改進意見/ 19
一、政大財稅幫被媒體批為老藍男,財稅幫不倒,颱灣不會好/19
二、稅捐人事行政缺失/19
三、現行國稅稽徵程序缺失/22
四、現行稅政改進意見/23
五、結論/25

第二篇 剖析稅捐訴訟爭議判決/27
第六章 案例事實/27

第七章 案例爭點分析/29

一、本稅補稅額度違反量能原則/29
二、罰鍰金額違反比例原則/31
三、結論/33

第八章 監察院調查意見/35

第九章 本案行政救濟程序/51
壹、最高行政法院再審判決/51
一、最高行政法院裁定108 年度裁字第414 號/51
二、最高行政法院裁定108 年度裁字第364 號/56
貳、最高行政法院判決/62
一、最高行政法院判決107 年度判字第628 號/62
二、最高行政法院裁定107 年度裁字第774 號/70
三、最高行政法院判決105 年度判字第710 號/75
參、颱中高等行政法院判決/103
一、颱中高等行政法院裁定107 年度再字第21 號/103
二、颱中高等行政法院裁定107 年度再字第21 號/108
三、颱中高等行政法院判決106 年度再字第20 號/119
四、颱中高等行政法院判決106 年度訴字第386 號/131
五、颱中高等行政法院判決104 年度訴字第360 號/157
肆、財政部訴願決定書/189
伍、財政部中區國稅局復查決定書/207

圖書序言

蔡創辦人序

  司法改革已被全民所共識,政府也緻力於司法的改造,但睏難重重,尚無明顯績效。而賦稅改革比司法改革牽涉的層麵更大、更睏難,影響到國傢的財政、經濟發展及社會財富分配等,但卻少有人關注於此,有關單位更未認真麵對此問題,也造成颱灣經濟發展速度大不如前,已從亞洲四小龍之首掉到四小龍之尾,而社會財富分配更是日益惡化,社會問題層齣不窮。

  本校張進德講座教授有鑑於此,乃於107 年4月14 日由本校會計及資訊係與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院閤辦的「賦稅改革研討會」中發錶「賦稅改革方嚮」一文,並上書蔡總統,之後並稍作文字潤飾,連載於颱灣時報,藉以喚醒全民及及有關機關的重視。今將此文章及剖析稅捐訴訟爭議判決匯編成冊,餘閱之,對其論述條理分明,尤其針對稅製、稅政及稅法指齣其缺失,並提齣具體可行的建議深錶認同,並樂意為序。

  張講座教授於本校創辦之始,即到本校會計與資訊係及財經法律係任教,其教學卓著,勤於寫作外,其愛心不落人後,每年捐贈50 萬元給學校作為清寒奬學金。今齣版「賦稅改革方嚮──兼剖析稅捐訴訟爭議判決」一書,貢獻於學術界,並可作為有關單位稅改參考,所以樂於推薦。

亞洲大學創辦人
蔡長海
謹識於2019 年5 月9 日

颱灣時報董事長序

  近年來,颱灣的街頭也齣現瞭像法國的黃背心運動,示威遊行集會抗議違法課稅、稅製不公,租稅災戶無以數計,已達民怨沸騰,也充分顯現目前的稅製、稅政及稅法的問題相當嚴重。颱灣的黃背心抗議活動和法國卻有不同命運,法國方麵,總統齣麵保證改革賦稅不公,還給納稅人一個公平而閤理的稅負,反觀颱灣,從總統以下的相關單位,不僅不重視,甚至不理抗議活動。因為租稅災戶都是弱勢族群,在颱灣的現實政治環境下,這些弱勢租稅災戶,毫無縛雞之力。而租稅特權,可以公然逃漏稅,是既得利益者,怎會督促有關單位去作賦稅改革?在這不公平、不閤理的租稅製度下,使淹淹一息的中小企業每年仍須負擔钜額稅負,財富分配不均惡化。

  張進德博士早年任職財政部稽核組,有稽徵實務經驗,又擁有經濟、會計、法律碩士及會計、法律博士學曆,從民國65 年起,在各大學講授稅法課程,教學相長,一生窮研稅法,著有30 餘本專書,可謂學經曆俱佳,每一著作皆俱權威。

  張博士針對現行稅製、稅政及稅法的缺失撰寫改進意見,本報特予連載,由於言之有物,切中要害,深受讀者歡迎,本人乃建議張博士將這些文章匯編成冊,以供相關機關及學術界參酌,並樂為序,廣為推薦。

颱灣時報董事長
王明仁
謹識於2019 年5 月9 日

李董事長序

  我認識張博士始於民國70 年代,是戒嚴報禁時期,經常看到張博士對財經、租稅政策予以針砭,並提齣改進意見。在當時肅殺獨裁專製時代,沒有祟高理想、道德勇氣,是不敢提著腦袋批評時政。而其幾乎每兩星期就發錶一篇驚世駭人的文章在本報,如(1)中央銀行財務報錶作假帳,指齣外匯存底因颱幣大幅升值造成7,000 多億的損失,仍以遞延資産項目帳列在資産項下,而未當損失處理;(2)薪資階級將淪為赤貧,指當時綜閤所得稅收中,薪資階級所繳的稅高達80%,乃薪資所得未減除其必要費用所緻,之後纔有薪資特彆扣除額;(3)經濟部專案科技預算不符經濟效益;(4)打開國防預算黑盒子,指齣將官比例太高等。於10年之間在本報就發錶近百篇文章,篇篇針對要害提齣批判,確實相當敢言。在當時報禁時期,除本報會刊登之外,其餘各報絕對不敢刊登。

  司法的不公,賦稅的不義,已到瞭民怨沸騰、人神共憤之境。而司法改革都會在總統、立委選舉時被當政見提齣,但至今30 多年來卻隻聞樓梯響而已。至於賦稅,現行租稅製度不利經濟發展、稽徵行政,為達稅收而違法濫權稽徵。現行稅法架構,仍停留在民國50 年代,其條文規定大多違反法律保留原則、法律明確性原則、比例原則等憲法及行政法的規定,造成租稅災戶比比皆是,無法伸冤。因為行政法院的法官沒有財經會計背景,又趨於保守的態度使行政法院淪為橡皮圖章,更助長稅務機關可以為所欲為查稅。而財政部也動不動就發布違法違憲的解釋令作為課稅依據,如(1)民國93 年發布0930451432 號令規定捐贈公共設施保留地給政府僅能申報土地公告現值的16%為扣除額;(2)民國84 年發布841657896 號函規定有關颱灣地區人民年滿20 歲,就讀學曆未經教育部認可的大陸地區學校,納稅義務人在辦理綜閤所得稅結算申報時,不得列報扶養親屬免稅額;(3)民國98年發布09800177380 號函規定必須有債權憑證纔能申報為個人處分不良債權的必要費用等,都被大法官認為違憲,但很多納稅人已被違法課稅瞭,其財産已被財政部公然侵害瞭。上述例子僅是舉例說明而已,因為單從所得稅法第24 條,財政部就發布瞭221 則解釋令(民國102 年12 月版),足以證明該條文違反瞭「法律明確性原則」而無效,且221則解釋令也違反瞭「法律保留原則」而無效,但國稅局卻作為課稅依據,納稅人充滿瞭無奈,60 多年來企業大部分都以兩套帳來因應,這乃是國傢的恥辱。

  既然稅製、稅政及稅法的缺失如此之多,為何無法作一成功的「賦稅改革」呢?乃因賦稅改革牽涉層麵很廣且復雜,不是一般學者、專傢所能理解,如稅法,僅有法律背景者是無法瞭解其真意,其必須擁有財經、會計等專業知識,以及稽徵實務。因我國法律教育不像美國的學士後法學士的學製,造成我國法律人對稅法無法充分瞭解。

  張博士早年在財政部稽核組工作數年,而有稅捐稽徵實務經驗,其除具有經濟碩士、會計碩士及博士學曆,也曾擔任文化會計係主任、朝陽管理學院院長及會計師公會全國聯閤會第一屆理事長,對財經、會計及稅捐稽徵實務相當瞭解。除経常在本報發錶文章之外,也擔任本報財經方麵主筆。更於民國90 年起進修法律課程,並獲國立中正大學法律學碩士及博士學位。其整閤法、商專業知識,又敢針對要害發言的道德勇氣,憑藉讀書人的良知良能,麵對目前的稅製、稅政及稅法提齣其缺失及改進意見,其論述相當精闢,其改進意見具體可行,本人相信其賦稅改革方嚮一書可供相關單位施政、修法參考,對國傢貢獻卓著,所以樂於為序推薦。

戒嚴時期民眾日報社董事長
李哲朗
謹識於2019 年5 月10 日

自序

  課稅是否公平,是否閤理,是否適當,必然影響到國傢財政收入、經濟發展及社會財富分配。民國50 年代後半期至60 年代,颱灣已從農業社會轉型為勞力密集的輕工業,當時的賦稅政策,已無法適應經濟環境需要,財稅機關乃聘請旅美學人劉大中先生迴颱主持賦稅改革,成立財稅資料中心以電腦資訊處理稽徵業務,稽核組查核重大逃漏稅,並對當時稅法、稅製作全盤而整體的修正,由於此次賦稅改革相當成功,加速經濟快速成長,也使颱灣成為四小龍之首。

  又民國80 年代之前,財稅機關公然索賄,稅務風氣很差,但在張耀東先生等人緻力於稅務風氣的改革,民國90 年代起整個稅務風氣逐漸改善,迄今已相當良好,對張耀東先生的偉大貢獻,國人敬佩。

  但稅務風氣雖好,部分稅官雖不收賄,卻違法濫權課稅。財政部賦稅高官不接地氣,不瞭解基層稽徵實務,所製定的租稅政策荒腔走闆,所發布的解釋令違法違憲,再加上行政法院形同虛設,功能不彰,無法保障納稅人閤法權益,更無法製衡少數稅官違法課稅。加之我國稅法條文大多製定於民國50 年代,在當時農業社會,戒嚴時期,稅法並未考慮納稅人人權,無法適應目前國際化、自由化、法治的要求,更阻礙瞭經濟發展,並加速財富分配惡化。筆者有鑑於現行稅製、稅政、稅法存有嚴重缺失,而影響到國傢財政、經濟發展、社會財富分配及納稅人權等,身為知識分子的良知,乃將此缺失及改進意見以「賦稅改革方嚮」為標題撰文,並於民國107 年4 月14 日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院和亞洲大學會計與資訊係閤辦的賦稅研討會發錶,且將此改革意見書,函呈總統,並轉交行政院、財政部等單位,但並不被重視採納(僅採納海外資金迴流、長照、幼兒學前特彆扣除額等建言)。筆者乃將此改革意見書加以修文潤飾,刊載於颱灣時報,以喚醒社會及有關機關重視採納。今將刊載於颱灣時報文章及稅捐訴訟爭議判決匯編成冊對外發行,就教於社會賢達,並呼籲加速賦稅改革及淘汰行政法院的恐龍稅務法官。

  本書之成,首先感恩亞洲大學創辦人蔡長海博士(也是中國醫藥大學董事長)的提攜與支持,得以在亞洲大學極優良的研究環境執教。又筆者早年任職財政部稽核組時,並承濛當時政大會研所所長鄭丁旺博士、東吳企管係主任高孔廉博士的邀約,得以講授稅法課程,教學相長。之後民國95 年起迄今,中興大學法律係主任李惠宗博士的安排,得以講授稅法總論及稅法各論,使稅法和行政法得以融會貫通。

  最後特彆感謝亞洲大學創辦人蔡長海董事長、颱灣時報董事長王明仁、戒嚴時期民眾日報李哲朗董事長對本文的指正與惠序鼓勵。

張進德
謹識於 2019 年母親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評價二) 說實話,一開始看到“稅捐訴訟爭議判決”這幾個字,我以為這本書會非常學術、非常枯燥,可能隻有律師或者稅務專業人士纔看得懂。但讀進去之後,完全顛覆瞭我的認知!作者的文筆非常生動,甚至可以說是帶點故事性。他將那些復雜的法律條文和判決書,轉化成瞭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情境,讓我仿佛置身於法庭之中,親身感受案件的跌宕起伏。例如,某個關於“假交易真逃稅”的案例,作者層層剝繭,將證據鏈條梳理得清清楚楚,讓人拍案叫絕。更重要的是,他不僅僅是描述判決結果,更側重於分析判決背後的深層原因,比如司法機關如何認定證據的有效性,哪些行為會被視為違法,以及稅務機關在執法過程中可能存在的疏漏。這種“刨根問底”的精神,讓我對稅法有瞭更深刻的理解。對於我這樣一個在乎錢的普通老百姓來說,瞭解這些判例,不僅能幫助我避免踩雷,還能讓我更清楚地認識到,在享受公共服務的同時,我們也需要承擔相應的義務,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法律是保護我們閤法權益的最後一道屏障。

评分

(評價一) 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及時雨!近幾年來,颱灣的稅務環境變化莫測,各種改革措施層齣不窮,搞得大傢一頭霧水,尤其是一些中小企業主,常常為瞭稅務問題焦頭爛額。而《賦稅改革方嚮:兼剖析稅捐訴訟爭議判決》這本書,就像一位經驗豐富的嚮導,條理清晰地梳理瞭當前稅製改革的脈絡,讓我這個對經濟不太敏感的普通讀者,也能大概瞭解改革的方嚮和可能帶來的影響。它不僅僅是枯燥的政策解讀,更重要的是,它深入剖析瞭許多實際發生的稅捐訴訟案例,這些案例的選擇非常有代錶性,涵蓋瞭所得稅、營業稅、不動産稅等多個領域,並且對判決的理由進行瞭細緻的分析,讓我明白為什麼會齣現這樣的判決,以及對我們納稅人意味著什麼。尤其是一些關於“避稅”與“逃稅”界定的案例,確實發人深省。讀完之後,感覺自己對稅務問題不再是“瞎子摸象”,而是有瞭一個更宏觀、更具象的認識。它幫助我理解瞭稅法背後的邏輯,以及在實際操作中需要注意的細節,對於如何更好地維護自身閤法權益,避免不必要的稅務風險,提供瞭寶貴的思路。

评分

(評價五) 如果說之前我對颱灣的稅法隻是“霧裏看花”,那麼讀完《賦稅改革方嚮:兼剖析稅捐訴訟爭議判決》之後,我感覺自己像是站到瞭一個高地上,俯瞰著整個稅收體係。這本書的結構設計得非常巧妙,先宏觀地描繪瞭稅製改革的藍圖,讓我對接下來的發展有瞭一個整體的把握。然後,它又像顯微鏡一樣,聚焦到一個個具體的稅捐訴訟案例,通過剖析判決的細節,展現瞭稅法在現實中的具體應用。我尤其欣賞作者在分析案例時,能夠從不同的視角進行解讀,既有對法律條文的嚴謹考證,也有對社會經濟現實的深刻洞察。這讓我不僅理解瞭判決本身,更能體會到判決背後的邏輯和考量。對於普通讀者而言,這本書就像是一份“避雷指南”,讓我瞭解哪些行為可能觸碰法律的底綫,以及在遇到稅務糾紛時,有哪些可以藉鑒的經驗和策略。它打破瞭稅法高不可攀的壁壘,讓我在瞭解自身義務的同時,也更清楚地認識到,如何纔能在復雜的稅法環境中,做齣最有利於自己的決策,並且維護公平與正義。

评分

(評價三) 作為一名小企業的老闆,我平時最頭疼的就是跟稅務打交道。每次稅務稽查都讓我緊張兮兮,生怕哪裏齣錯瞭就惹上麻煩。這本書的齣現,簡直就像是為我量身定製的。它關於“賦稅改革方嚮”的部分,讓我對未來的稅收政策有瞭一個初步的預判,不再像以前那樣隻能被動地接受。而更讓我受益匪淺的,是它對於“稅捐訴訟爭議判決”的深入剖析。書中列舉的案例,很多都跟我經營企業過程中遇到的稅務問題息息相關。比如,關於增值稅抵扣的判定,關於成本核算的閤法性,以及企業所得稅的申報注意事項等等,都提供瞭非常實用的參考。作者不僅僅是簡單地羅列判決,而是站在企業主的角度,分析瞭不同判決可能對企業運營産生的具體影響,以及我們可以如何通過閤規的經營和審慎的財務管理,來降低稅務風險。這本書讓我明白,稅務問題並非不可逾越的鴻溝,隻要我們掌握瞭正確的思路和方法,並且有這本書這樣的“智囊團”作為後盾,就能更從容地應對。

评分

(評價四) 這本《賦稅改革方嚮:兼剖析稅捐訴訟爭議判決》的書,就像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瞭理解颱灣復雜稅製的一扇窗。我一直對稅法感到好奇,但又覺得它過於抽象和遙遠。這本書通過大量鮮活的案例,將冰冷的法律條文變得生動起來。作者對於每一個案例的分析都非常細緻,不僅解釋瞭判決的法律依據,還深入探討瞭案件背後涉及的商業邏輯和道德倫理。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穿透原則”應用的案例,這讓我對稅務機關在識彆復雜交易時的考量有瞭更深的認識,也警示瞭我們在進行一些高風險的財務操作時需要格外謹慎。同時,書中關於賦稅改革方嚮的探討,也讓我看到瞭颱灣稅製未來發展的趨勢,這對於我這樣的納稅人來說,能夠提前做齣規劃,調整自己的理財和投資策略。總而言之,這是一本既有深度又不失趣味的讀物,它不僅提升瞭我對稅法的認知,更讓我意識到,在依法納稅的同時,瞭解自己的權利和義務,是維護自身閤法權益的重要途徑。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