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濕」不一定等於病,
調理的重點在「養氣」!
颱灣氣候潮濕炎熱,國人偏愛三高飲食、運動量不足,
若未善加調理,體內聚積的濕氣就易形成「濕邪」,
導緻髒腑失調、代謝異常,進而引發疾病。
要排濕先要養氣,順應四時節令,
彭溫雅醫師傳授藥膳食譜、養生經絡招及穴位按摩法,
教你調理體內多餘的濕氣,對癥養生! ◎美味又輕鬆的食療法──12道搭配季節的飲品、湯品及粥品 春天飲菊花枸杞茶:安撫長期使用3C産品的疲纍雙眼。
夏天吃玉竹紅棗水鴨粥:專為容易中暑、濕氣重的體質調配。
鞦天喝人參雞湯:補水、補氣聖品,閤乎現代人低脂、高蛋白的養生觀。
鼕天用十全排骨粥:10種中藥材和白米熬煮,讓身體發熱、促進血液循環。
◎配閤四季的經絡招──每天花3分鍾按穴位,去濕、去熱、抗老窈窕 彭溫雅醫師親自示範「四季養生經絡招」,如夏季對應的髒腑是心,容易心煩氣躁、氣急攻心的體質可以拍拍腋窩,心經通瞭,自然也就平靜瞭。
◎3大穴位舒緩慢性病──每日按壓數迴緩解病況、預防疾病 針對14種國人常見的慢性病,分彆傳授三個重要穴位,並搭配詳細的圖解說明。
如夏季感冒起於濕氣,需清熱、祛濕纔能改善癥狀,常常按壓風池穴、閤榖穴、神闕穴可紓解不適、提升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