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 2018 实战演练:基础篇

SolidWorks 2018 实战演练:基础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SolidWorks
  • 2018
  • 机械设计
  • CAD
  • 入门
  • 教程
  • 实战
  • 基础
  • 工程图
  • 三维建模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SolidWorks 2018是一款全面的3D设计解决方案,使用者可以更加高效地工作及获取所需的资料,以便在整个产品开发过程中制定更好的设计方案。新版SolidWorks汇集了众多优点,透过在装配与绘图功能、内建模拟、设计成本计算、佈线、影像与动画创作以及产品资料管理等方面进行各种改进,提高创新和设计团队的工作效率,其中大部分功能将帮助设计人员:

  ◎ 让最常使用的设计功能实现自动化
  ◎ 为更精简的工作流程提高性能与品质
  ◎ 从根本上改变产品开发过程以加快产品设计
  ◎ 为团队合作提供协同运作的支援,以提高创造力和效率

  本书精选SolidWorks重要基础操作指令,透过实例引导分别讲述SolidWorks的基础应用、伸长与除料、旋转、复制、参考平面、薄壳与肋材、扫出、叠层拉伸、工程图、组合件、钣金与塑模等功能。将重要的应用技巧结合到实际教学中,使读者可以循序渐进、随学随用、边看边做,便于巩固所学的知识,在工作与学习中能快速得到实践。
 
机械设计与制造的深度探索:现代工程实践案例解析 图书名称: 现代工程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从概念到实现 图书简介: 本书旨在为机械工程、工业设计、先进制造技术等领域的专业人士、研究人员以及高年级学生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高度实用的知识体系。我们超越了单一软件操作的范畴,聚焦于如何将先进的工程原理与现代设计、分析及制造流程有机结合,最终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产品开发。 全书内容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分为四大核心板块,深度剖析了现代产品从概念构思到最终交付的各个关键环节。 --- 第一部分:前沿工程原理与系统思维 本部分是全书的理论基石,旨在巩固读者对现代机械系统设计所必需的底层物理和工程数学基础。我们不满足于停留在公式的罗列,而是深入探讨这些原理在复杂系统中的实际应用和局限性。 1.1 结构可靠性与疲劳寿命预测: 详细阐述了材料在不同载荷模式(静载、交变载荷、冲击载荷)下的响应机制。重点内容包括: 断裂力学基础: 引入线性弹性断裂力学(LEFM)和弹塑性断裂力学(EPFM),分析裂纹的萌生、扩展与失稳机制。 疲劳设计规范深度解读: 详尽解析基于应力寿命法(S-N曲线)和基于应变寿命法(E-N曲线)的工程应用,并探讨高周疲劳(HCF)和低周疲劳(LCF)的差异化设计策略。特别关注表面处理(如喷丸强化)对疲劳性能的改善机制。 可靠性设计方法论: 介绍概率设计思想,包括随机变量处理、安全系数的确定依据,以及基于目标可靠度指标的迭代优化流程。 1.2 动力学与振动控制: 超越基础的单自由度模型,深入探讨复杂多体系统的动态行为。 多体动力学建模: 讲解拉格朗日方程和牛顿-欧拉方程在建立复杂机械系统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中的应用。 特征值分析与模态识别: 详细演示如何通过实验模态分析(EMA)和理论分析确定系统的固有频率和振型,并指导如何进行有效的阻尼设计和隔离设计,以避免共振风险。 机械系统的非线性振动: 探讨摩擦、间隙等非线性因素对系统稳定性和噪声的影响。 --- 第二部分:先进数值模拟与仿真技术(CAE进阶) 本部分侧重于如何运用高性能计算工具来验证和优化设计,着重于仿真流程的严谨性和结果的准确性。 2.1 有限元分析(FEA)的高级应用: 摒弃对基本单元划分的重复介绍,直接聚焦于复杂问题的求解策略。 非线性材料模型: 深入讲解塑性、超弹性、粘弹性材料的本构方程及其在FEA中的实现,尤其关注橡胶、复合材料和泡沫材料的建模挑战。 接触与碰撞分析: 详述不同接触算法(如罚函数法、增广拉格朗日法)的适用场景,以及在高速碰撞问题中如何选择合适的积分方案以保证计算的稳定性和精度。 热-结构耦合分析: 探讨瞬态热载荷如何影响结构应力分布,例如在焊接过程或发动机部件的热循环分析中的应用。 2.2 计算流体力学(CFD)的工程实践: 本节指导读者如何利用流体仿真解决传热、气动和水动力学问题。 湍流模型选择与评估: 对比RANS模型($k-epsilon, k-omega$ SST等)的优劣,并介绍大涡模拟(LES)在需要精确捕捉分离和再循环区域时的应用策略。 多相流与传热: 详细讲解相间传递(动量、能量、质量)的数值处理方法,用于冷却系统设计和混合过程的优化。 网格质量与收敛性判据: 强调网格策略对求解结果的决定性影响,提供一套标准化的流程来验证计算结果是否已充分收敛。 --- 第三部分:数字化制造与工艺集成 本部分将视野从虚拟设计拓展到物理实现,重点讨论如何将数字模型转化为可制造的高精度产品。 3.1 增材制造(AM)的材料科学与工艺优化: 全面覆盖当前主流的增材制造技术,并侧重于设计规则的转换。 选区激光熔化(SLM)/电子束熔化(EBM): 分析熔池动力学、残余应力形成机制,以及如何通过优化扫描策略来控制微观组织和宏观缺陷。 面向增材制造的设计(DfAM): 详细介绍拓扑优化、晶格结构生成技术,并讨论支撑结构的有效移除与设计策略。 后处理与性能验证: 探讨热等静压(HIP)等后处理工艺对消除内部孔隙、恢复材料性能的关键作用。 3.2 传统精密加工与柔性制造系统(FMS): 探讨如何利用现代数控技术实现复杂几何体的精确加工。 五轴联动加工的刀具路径规划: 重点分析G/M代码的生成逻辑、表面质量控制(Gouging效应的避免)和刀具干涉检测。 切削力与刀具磨损预测: 结合机理模型和实时监测数据,建立预测模型以优化进给率和切削深度,延长刀具寿命。 工业4.0与制造集成: 探讨数据采集、物联网(IoT)在车间层面的应用,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反馈和自适应控制。 --- 第四部分:系统集成与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 本书的收官部分着眼于工程实践的宏观视角,强调跨学科协作和长期价值管理。 4.1 人机工程学与用户体验设计: 从人类操作和感知的角度审视产品设计。 人体尺寸数据与操作空间分析: 介绍不同地域和年龄段的人体数据库应用,用于设计工作站和控制面板布局。 界面设计与可理解性: 分析信息显示、警报机制和控制元件的直观性,确保操作的安全性与效率。 4.2 数字化样机与数据管理: 介绍如何通过集成化的数据平台管理复杂的工程信息。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系统架构: 探讨数据主线(Master Data Management)、版本控制和变更管理(ECO/ECR)的核心流程。 数字孪生(Digital Twin)的构建与应用: 描述如何将物理资产的实时运行数据映射到虚拟模型中,实现预测性维护和远程诊断。 通过对上述四个核心板块的系统化阐述,本书提供了一个从基础理论、高级仿真到实际制造和全生命周期管理的完整知识框架,帮助读者构建面向未来挑战的综合工程能力。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Chapter 1 基础介绍
1-1 画面介绍
1-2 作图概念
1-3 滑鼠的使用
1-4 基础功能应用实例
 
Chapter 2 伸长与除料
2-1 修改尺寸、变化圆角、导角
2-2 修改尺寸,伸长除料
2-3 圆弧除料
2-4 除料-成形至下一面
2-5 除料-往两个方向成形
2-6 填料、除料-至某面平移处
2-7 使用相交工具移除区域
2-8 控制弯曲图元相切方向
 
Chapter 3 旋转
3-1 旋转、直径尺寸标註
3-2 旋转除料
3-3 球面旋转
3-4 轮廓选用
 
Chapter 4 复制
4-1 环状复制排列
4-2 数学关系式
4-3 直线复制排列
4-4 草图导出复制
4-5 曲线导出复制排列
4-6 表格导出复制排列
4-7 填入复制排列
4-8 镜射特征
4-9 完全镜射
4-10 变化的复制排列
 
Chapter 5 参考平面
5-1 基准面之建构
5-2 基准面之构成-平行
5-3 基准面之构成-两面夹角
5-4 基准面之构成-直线与点
5-5 基准面之构成-通过点且平行面
5-6 基准面之构成-垂直某线
5-7 基准面之构成-贴于曲面
 
Chapter 6 薄壳与肋材
6-1 薄壳
6-2 肋材
6-3 辐
6-4 圆顶
6-5 综合练习
 
Chapter 7 扫出
7-1 简单曲线扫出
7-2 螺旋曲线扫出
7-3 导引曲线扫出
7-4 封闭的曲线扫出
 
Chapter 8 叠层拉伸
8-1 基础叠层拉伸
8-2 中心线叠层拉伸
8-3 叠层拉伸问题探讨
 
Chapter 9 工程图
9-1 标准三视图
9-2 工程图编辑
9-3 标註尺寸
 
Chapter 10 组合件
10-1 组合件
10-2 球形结合
10-3 爆炸视图
10-4 组合件工程图
10-5 组合件与新零件
10-6 智慧型零组件
10-7 资产发佈器
 
Chapter 11 钣金与模塑
11-1 钣金
11-2 弯折的叠层拉伸弯折
11-3 三弯折角落离隙
11-4 垂直除料
11-5 榫头与榫孔
11-6 模塑
 
Chapter 12 零件库
12-1 建立零件库
12-2 零件库之应用
 
Chapter 13 综合演练
13-1 主轴
13-2 从轴
13-3 垫圈
13-4 法兰盖1
13-5 法兰盖2
13-6 法兰盖3
13-7 法兰盖4
13-8 平垫圈
13-9 底座和顶盖
13-10 组合件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說實話,剛拿到這本《SolidWorks 2018 实战演练:基础篇》的時候,我還有點猶豫,畢竟市面上關於 SolidWorks 的書籍實在太多了,而且我過去也曾踩雷過一些理論講得很深,但實際操作卻不盡理想的教材。然而,這本書完全打破了我原有的觀念。它的「实战演练」這個名字真的不是說假的,每一章節都設計了豐富且有系統的練習題,而且這些練習題的難度循序漸進,從最簡單的零件建模,到後續的組合件、工程圖,每一個環節都紮實地帶領讀者完成。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為什麼要這麼做」的解釋,而不僅僅是「怎麼做」。例如,在講解基準面建立時,作者會說明不同基準面的特性和適用時機,這對於建立穩固的設計基礎非常重要。我曾遇過一些軟體,雖然能畫出模型,但一旦修改就容易出錯,這往往是因為一開始的設計邏輯就有問題。這本書在這方面做得相當出色,它不僅教你操作,更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你的設計思維。書中的圖文並茂,對細節的呈現非常到位,即使是像陣列、鏡射這些看似簡單的功能,作者也會提示一些實用的選項和應用技巧,讓學習效果最大化。我曾經花了好幾個小時去嘗試一個零件的倒角,總覺得不順手,看了這本書的講解後,才發現原來有更快捷的設置方法。這證明了這本書的內容是經過嚴謹篩選和編排的,能夠真正幫助讀者提升效率。

评分

我本身是個對機械設計有濃厚興趣的學生,平常也會利用課餘時間研究一些 3D 建模軟體,但總覺得自己 CAD 的功力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SolidWorks 2018 实战演练:基础篇》這本書,真的是為我量身打造的!它不像一些學術性的書籍那樣枯燥乏味,而是以一種非常親切、引導式的教學方式,讓我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 SolidWorks 的核心功能。書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沒有一開始就丟出艱澀的理論,而是先從一個個具體的小零件建模開始,讓我能夠立刻動手操作,體驗 3D 設計的樂趣。例如,書中教我如何繪製一個簡單的螺絲,從草圖到生成實體,每一個步驟都解釋得非常清楚,而且會附帶一些「快捷鍵提示」和「進階技巧」,讓我感覺自己不只是在跟著做,還在不斷地學習和優化。我特別喜歡書中關於「特徵」的講解,像是「旋轉」、「掃出」、「圓角」、「倒角」等等,作者不僅示範了基本用法,還會說明這些特徵在實際設計中的應用情境,讓我能更好地理解它們的價值。有時候,我會遇到一些棘手的模型,不知道該從哪個特徵下手,看了書中的範例後,就能獲得靈感,找到最佳的建模路徑。而且,書中的練習題都非常實用,像是汽車零件、機械結構的入門模型,這些都讓我有機會將學到的知識融會貫通,實際應用。我現在已經能夠比較自信地運用 SolidWorks 進行一些初步的零件設計了,這本書功不可沒!

评分

作為一名對產品設計充滿熱情的業餘愛好者,我一直想找到一本能夠讓我輕鬆入門 SolidWorks 的書,但之前的經驗常常讓我感到沮喪,不是太難懂,就是內容不夠實用。《SolidWorks 2018 实战演练:基础篇》這本教材,徹底改變了我的看法!它的開頭就非常貼心,詳細介紹了軟體的安裝和基本設定,讓我不用擔心在軟體環境的設置上卡關。接著,書中對於介面的講解,非常生動有趣,作者用了很多比喻和生活化的語言,讓我覺得 SolidWorks 的操作不再是冰冷的指令,而是充滿了創意和可能性。我特別喜歡書中「創意小練習」的部分,它會引導我們用學到的技巧去設計一些有趣的小物件,像是造型可愛的筆筒、或是實用的手機支架。這些練習不僅能讓我快速驗證所學,還能激發我的設計靈感。書中對於「曲面建模」的初步介紹,也讓我眼前一亮。雖然是基礎篇,但作者已經悄悄地埋下了曲面建模的種子,讓我了解到 SolidWorks 不僅能製作實體,還能創造出更複雜、更流暢的造型。我以前總覺得曲面建模很難,但看了這本書的入門介紹後,感覺好像也沒有那麼遙不可及了。而且,書中的圖解非常精緻,色彩搭配也很舒服,閱讀起來是一種享受。我現在已經能利用書中的方法,設計出一些簡單但有創意的生活用品,感覺離我的產品設計夢又近了一步!

评分

這本《SolidWorks 2018 实战演练:基础篇》真的是太讓我驚喜了!我一直以來都對 3D 設計充滿興趣,但又覺得軟體操作很複雜,常常望之卻步。接觸 SolidWorks 2018 之前,我試過幾款其他軟體,但都因為介面太過專業、教學內容跳躍,讓我學得一知半解,做不出真正想要的模型。這本書的出現,就像是一盞明燈,引導我一步步走進 SolidWorks 的世界。從最基本的介面介紹,到滑鼠操作、視圖旋轉、縮放,甚至是最基礎的草圖繪製,作者都用非常生動、貼近初學者理解的方式去講解。我特別喜歡書中那些「小提示」和「重點提醒」的欄位,它們不僅幫我釐清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還能讓我快速掌握技巧,減少摸索的時間。而且,書中的範例都是生活周遭常見的物品,像是簡單的杯子、椅子,甚至是一些小零件,這種貼近實際的練習,讓我感覺學到的東西是馬上就能派上用場的,非常有成就感。我本來以為光是看書會很枯燥,但作者搭配的圖片和步驟說明,清晰得就像在眼前實際操作一樣,讓我很容易就能跟著學。以前我總覺得 3D 設計是高難度的領域,但這本書讓我發現,其實只要有對的方法和好的教材,任何人都能入門。我現在已經能獨立畫出一些簡單的零件,對後續學習更進階的功能充滿期待!

评分

身為一個在工業界打滾多年的設計工作者,我深知 3D 建模軟體對於提升工作效率和設計品質的重要性。我接觸過不少 CAD 軟體,對 SolidWorks 2018 其實已經有一些初步的了解,但總覺得自己在操作的熟練度和一些進階技巧上還有待加強。《SolidWorks 2018 实战演练:基础篇》這本書,恰恰填補了我這方面的需求。它並非從零開始的入門書,而是更側重於「實戰」,透過大量的練習和案例,來鞏固讀者對 SolidWorks 2018 核心功能的掌握。我特別欣賞書中對「參數化設計」和「智能尺寸」的強調,這兩點是 SolidWorks 的精髓所在,也是影響後續模型可編輯性和穩定性的關鍵。書中透過實際操作,清晰地展示了如何利用尺寸和關係來驅動模型,讓我對參數化設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此外,書中對於「工程圖」的講解也非常實用。在實際工作中,工程圖的準確性和完整性至關重要,而這本書從建立視圖、添加尺寸、標註到生成明細表,都給出了非常詳細的指導,並且強調了一些容易被忽略的細節。我以前常常在工程圖上花費很多時間,但看了這本書之後,我發現了一些可以大幅提升效率的方法。總體來說,這本書的內容非常紮實,對於有一定 SolidWorks 基礎,想要進一步提升技能的讀者來說,絕對是一本值得推薦的參考書。它就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導師,能夠帶你發現軟體更深層的奧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