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成为观星达人(3版)

轻松成为观星达人(3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观星
  • 天文
  • 星空
  • 科普
  • 入门
  • 休闲
  • 夜空
  • 星座
  • 望远镜
  • 宇宙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中国星宿与西方星座的美丽邂逅
  ☆免费星空软体stellarium独家介绍
  ☆自家数位相机也能拍出美丽星空


  本书由众人关心的生日星座说起,以便认识地转天旋和四季星座的由来,同时介绍黄道、行星和岁差。
  星座神话有利于观星、认星;四季星座口诀,也需因地制宜,本书都详加探索。

  星座盘如何才能正确地使用,攸关观星效果,本书除详加介绍以外,更介绍如何下载免费实用的天文软体stellarium,再以实例说明如何应用它看到即时的模拟星空,自定观星时间与地点,将它用在探索宇宙的天文专题研究之中。最后亦介绍了如何使用数位相机拍摄美丽星空。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中国古代天文的思想架构,其实和西方说的是同一个星空!在这个东西文化交融的时代,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全世界人们一起看了五六千年的星空吧,莫因现代文明的昌盛而丢弃了观象授时的典雅文化啊!

好评推荐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授 毛松霖
  国立彰化师范大学讲座教授 郭重吉
  国立新竹教育大学校长 陈惠邦
  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研究讲座教授兼任所长 许瑛玿
  国立自然科学博物馆副研究员 陈辉桦
  真心推荐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施惠


  我大学时修过生物、地质、矿物学,却没碰过天文和气象,这只怪我心无鸿鹄之志,眼光只看见地上的平常事务,没有甚么宇宙观。大学毕业后就分发到士林中学当实习老师,由于住在阳明山又常常课辅到很晚才回家,披星戴月的日子多了,自然就多看两眼星光。那一日,我的同学来看我说「阳明山的星星太美了,我们台北就没有这样的天空」,让我好生欢喜又好生惭愧,于是开启了我的心灵的夜窗,常常托着腮,看着星,享受深夜的宁静和迷惘。

  三四十年过去了,一切都有着巨大的改变,只有天上,一个星星都没少,星星望着我,也还像母亲那时接我回家一路上满满关爱的神情,一点都没改变。

  我是爱星星的人。
  观星可以亲近自然、感受夜晚的宁静、欣赏星空的美丽,而斗转星移等现象,更会渐渐引人去思索其间的奥秘,才会有这么多的天文爱好者。
  当我进入这个社群时,发现观星的探索会得到许多知识,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生活,更提升了「时空关系」这种科学研究的过程技能。
  与同好者交流的机会中,找到这个领域里大家关心的话题、喜爱的内容、探索的方式,以及迷思和困惑……。
  于是将这些年来观星的心得整理出来与大家分享,并请大家指教!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我们熟悉的生日星座与明亮的行星
第一节|生日星座
生日星座的由来
从生日星座、说到地球公转
岁差
从生日星座、说到地球自转
看自己的星座在夜空中浮沉
第二节|行星
行星必在黄道附近
行星中金星最亮、可见位相变化
金星凌日
海王星的发现—行星的公转周期
荧惑守心─行星的顺行与逆行
行星的神话

第二章   四季星座
第一节|星座分四季
四季星座的划分
各季主要星座的观星时间
四季星座口诀
一夜看三季星座
第二节|四季星座简介
春季主要星座
夏季主要星座
秋季主要星座
冬季主要星座
第三节|星星的温度与色光

第三章   观星认星的技巧
第一节|观星认星的好帮手─星座盘
由「南园观星」讲起
星座盘的制作过程
星座盘正确的使用方法
星星位置的测量方法
夜间观星的认识与准备
银河铁道神游之旅. 用星点连星座
第二节|stellarium免费星空软体的应用与设计
stellarium免费星空软体的下载
stellarium软体使用说明
应用与设计的实例

第四章   古代中国的星空概览
第一节|中国星宿
三垣
四象与二十八宿
二十八宿之外的天上古战场
天文地理的分野
中国星宿的天文功能
第二节|中国星座故事
霍去病倒看北斗─不同纬度看星空
参宿和商宿─星空两端的星宿
牛郎织女的故事─星球之间的距离,星空移转
天关客星M1─中国天文纪录与星球的演化      
淝水之战─星宿与占星的故事之一
古星图中的犬戎─烽火戏诸侯

第五章   拍一张星空的照片吧!
第一节|用单眼相机拍星星
拍摄技巧
实例介绍
第二节|用赤道仪及数位相机拍摄星空
赤道仪和数位单眼相机
实例介绍

 

图书序言



  天文学是一种总成科学,要在各种基础科学知识完备的程度之上,才比较容易学习。

  本书一开始即定位为科普丛书,科普作品不是把科学内涵加以稀释,使其易于吞嚥,而是让科学的真和善和美结合,使深者能见其深,又见其善美可及,才能期望大、小读者都能享受到阅读的乐趣,和真知的满足。科学研究的结果是严谨的,它告诉我们金星距地球多少公里、火星距地球多少公里;然而在神话故事中,金星是爱神,是美梦;火星是战神、是灾难。这是生活,生活中自有他的真善美,让观象定位授时的科学概念,和你我都是甚么星座的人间闲话,都存在在日常生活中,是可以接受的。科学信仰、神话信仰、宗教信仰都是生活,它们陪我们渡过青春大好时光,也无损我们的科学素养。

  这本书关照的主旨是科学,知道了生日星座的科学解析,你的生活会更踏实,遇上逆境,你也可以说「别迷信甚么星座,面对现实吧!」这样襟度宽宏的话了。

  人类自古就崇拜天神,崇拜太阳,于是有太阳神,崇拜月娘,就有月神,日神月神都只有一个,很好拜;星星那么多,就需要发挥一点创意来编排了。我们的祖先夜里看天空,就编出许多神话,说哪些神祇在哪些季节当值,在夜空巡视。告诉我们说诸神在天上各个不同的方位,远远地护佑着大地。说实在的,用星星神话说星象真是太有创意了,直到现在,我们都还想着天神看星星哪!

  这本小书希望能让现在的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老学生都懂得探讨「观象定位授时」的内涵,回答「现在大约是几更天了」这样的小问题;也让我们仰头看星星的时候,记得问问自己能不能像我们的祖先一样又会观象授时,又会说些神话。这本书是想让您带在身边,当星事涌上心头、不自觉地仰望星空、或是摸黑等待日出、当满天星星还没隐没的时候,让它陪着您看看星星吧。

  在此书中,若遇到窒碍难读之处,大可跳过,也可不依章节顺序,挑各人有兴趣的部分来读。此书为便利使用者,编成了手册形式,方便大家按图找星星,看起来像是一本图中插文而非文中插图的作品。笔者才疏学浅,疏陋必多,谨请惠赐指教。
 

图书试读

晴空万里星光灿烂,有单眼相机的人,用它的镜头调整光圈和焦距,用快门线或自拍快门曝光(为了避免按快门造成机身震动),星空的影像就留下来了。
 
单眼相机可以拍下逐个星点、星座、或是小范围的星空。星星很远,所以镜头的放大倍率要大;星空很暗,所以相机的感光度越高越好;地转星移,所以曝光时间不能太长;星光不亮,因此进光量要大,即光圈数值要小;星点目标小,相机更忌抖动,一定要用又稳又重的脚架。
 
各种相机的性能和操作方式大同小异会有出入、各次拍摄的星空亮度各异,都会影响拍摄效果。所以建议要多拍、多练,多向天文摄影家请教,一定可以选出可用照片,并且不断精进。
 
拍摄时,可将天空分区,分别拍摄,但须记录方位(用指北针测)、仰角(用拳头数测)、月、日、时、地点以及特别情况。事后再将拍摄资料转入电脑,进行后制工作。
 
(一)在都市屋顶拍摄
单眼相机以 Nikon D70 为例,快门 3 秒~10 秒、光圈 2.8~3.6、感光度 ISO 值须调到最大。
 
1. 屋顶拍星
不要让四周的光直射入镜、需要时可以用遮光罩去除光害的影响。随时记录拍摄时间、目标物的方位和仰角。
 
2. 南斗六星与北斗七星
南、北两斗,大小不一、星数不同、四周的星空也不同。它们二者一南一北,若相机装备不足,没有拍摄全天星象的鱼眼镜头时,无法在一张相片上呈现南斗和北斗,不易比较。变通的办法很多,举例说明:
 
其一是各自拍下它们四周的星空,再来研究:
 
在黄昏拍了两张南斗的照片,受地面灯光影响,相较于漆黑的星空,画面反而更有变化。如图 5.1.4 所示,南斗因其星点连线之形相似于北斗而得名,位置就在人马座上,其西侧有蛇夫座;图 5.1.5 人马座完整地呈现,其东北侧有摩羯座。
 
在北斗七星四周,有天龙座和北极星(见图 5.1.6)(此图是由加了赤道仪的相机拍的)。
 
由实际观察和拍下的照片,可以证实南、北二斗四周的星空的确不同。
 
其二是将分别拍摄的南斗和北斗「同时参考天文软体的资料」整理之后,将照片并列,说明二者的大小比例(见图 5.1.7)。由这个方法可估计北斗比南斗约长 2.3 倍、高 3.3 倍。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从小就对浩瀚星空充满好奇的人,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真正带我入门,让我不再只是仰望,而是能理解、能欣赏宇宙之美的书。市面上关于天文的书籍琳琅满目,但很多要么过于专业,充斥着晦涩难懂的术语,要么又过于浅显,无法满足我对知识深度的渴望。直到我偶然发现了这本书,它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突然点亮了一盏明灯。 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一点是它的叙事方式。作者并没有一开始就抛出大量的恒星、星云、星系的名称和分类,而是从我们最熟悉的“抬头就能看到的”开始,比如月亮的阴晴圆缺,比如最容易辨认的几颗亮星,然后循序渐进地引导我们去认识星座,去理解星空的季节性变化。这种“由近及远,由简入繁”的学习路径,让我觉得一点压力都没有,甚至有一种在听故事的感觉。作者善于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解释一些抽象的天文概念,比如将遥远的星系比作“宇宙中的岛屿”,将星云比作“恒星的摇篮”,这些比喻极大地降低了理解门槛,让我能够轻松地在大脑中勾勒出星空的壮丽图景。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作者就像一个经验丰富的向导,带着你一步步探索宇宙的奇妙。他没有故作高深,而是用一种鼓励和分享的态度,将深奥的天文知识转化为易于理解的语言。我特别喜欢书中那些“小贴士”和“你知道吗”这样的版块,它们像是隐藏的宝藏,总能在不经意间提供一些有趣而实用的信息,让我对星空有了更深的认识。 例如,我从未想过,原来观察流星雨竟然有这么多讲究,比如最佳的观测时间和地点,甚至是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来更容易看到流星。书中关于光污染对观测影响的讲解,也让我明白了为什么在城市里总是很难看到星星,并且提供了在家也能改善观测条件的实用建议。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让我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被尊重和被引导,而非被知识的海洋所淹没。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相当用心。打开书页,扑面而来的是精美的手绘插图和高清的星空摄影作品,它们不仅仅是装饰,更是对文字内容的绝佳补充。很多时候,仅仅是看一张图片,就能瞬间领悟文字所描述的复杂概念。作者在介绍不同星体时,总是会配以相应的图像,有时候甚至是同一片星域在不同波长下的景象对比,这种视觉化的呈现方式,对于我这种视觉型学习者来说,简直是福音。而且,书籍的纸张质量很好,摸起来有质感,印刷清晰,即使反复翻阅,也不容易损坏。 更让我赞赏的是,这本书在普及天文知识的同时,并没有忽略科学的严谨性。作者在解释每一个概念时,都会给出相关的科学原理和数据支持,但这些内容被巧妙地融入到流畅的文本中,不会让人感到枯燥。它就像一个知识宝库,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深入挖掘,也可以选择浅尝辄止,都能获得满足。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如何使用天文望远镜”的部分,从选择到使用,再到一些基础的维护保养,都介绍得非常详细,让我觉得购买一台望远镜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评分

这本书还有一个我非常喜欢的地方,那就是它提供了丰富的实践指导。书中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详细地讲解了如何去识别星座,如何利用星图,甚至是如何拍摄星空照片。作者在讲解使用天文望远镜时,也非常细致,从如何选择一台适合初学者的望远镜,到如何进行简单的对准和调焦,都提供了清晰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我曾按照书中的步骤,用简单的设备拍下了一张模糊但却清晰可见的月面照片,那一刻的成就感至今难忘。这本书让我觉得,成为观星达人并非遥不可及,它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开启,一种与自然和宇宙建立更深层次联系的途径。它鼓励我去动手,去体验,去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宇宙的美丽,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纸面阅读。

评分

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不仅仅是关于“看星星”,更是关于“理解星星”。它教会了我如何去辨认不同季节的星座,如何去寻找那些隐藏在城市光污染中的微弱星光,更重要的是,它让我明白,每一次仰望星空,都是一次与古老宇宙的对话。作者在书中穿插了一些关于天文史、神话传说以及宇航探索的故事,这些人文元素的加入,让原本冰冷的科学知识瞬间变得有温度,有故事。 我记得有一次,我按照书中的指示,在郊外辨认出了猎户座,当那一串熟悉的星辰呈现在眼前时,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激动。仿佛书中的文字在我眼前活了起来,古老的猎人就站在那里,注视着我。这种将书本知识与实际体验相结合的感受,是任何其他形式的学习都无法比拟的。它让我感受到,原来我离宇宙并没有那么遥远,我也可以成为一个能够解读星空奥秘的人。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