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達賴喇嘛:追隨尊者的腳步

看見達賴喇嘛:追隨尊者的腳步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達賴喇嘛
  • 佛教
  • 精神成長
  • 心靈啓迪
  • 西藏文化
  • 信仰
  • 人生哲理
  • 和平
  • 領袖
  • 傳記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專業攝影記者鄭履中,帶著熱情與尊崇,像粉絲一樣長年地追隨達賴喇嘛的腳步。

  不論是冰峰雪山腳下的拉達剋,或是悶熱潮濕的印度南部,以及永遠都是人潮與塵土洶湧滾燙的菩提迦耶……

  在前後十餘年間,拍攝瞭數以韆計的有關達賴喇嘛弘法或相關內容的照片,用鏡頭留住瞭那些已失的歲月和許多美的瞬間給親友及有緣讀者分享。

  《看見達賴喇嘛》,讓您彷彿跨越時光隧道重迴現場,親見達賴喇嘛慈悲容顔,聆聽諄諄告誡。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鄭履中/攝影


  在二十多年專業攝影記者的角色,曾拍攝過許多獨傢新聞以及不少顯赫的大人物,然而,在1997年及2001年達賴喇嘛尊者二次訪颱全程隨行拍攝後,鄭履中對法王的慈悲心有特殊的敬仰與推崇。因此2004年至2014年間曾不辭辛苦,先後十二次遠赴印度拍攝達賴喇嘛,也前後全程拍攝瞭三次時輪金剛法會:2006年在印度Amravati 、2011年在華盛頓及2014年在拉達剋。

圖書目錄

序言—基金會董事長 達瓦纔仁
菩提心
珍貴的人生
初次訪颱弘法 (1997)
慈悲智慧之旅—颱灣 (2001)
宗薩佛學院開光—印度 (2004/11)
30屆時輪金剛法會—南印度 (2006/01)
春季法會—達蘭莎拉•印度 (2007/03)
哲蚌寺開光—南印度 (2008/01)
鹿野苑法會—印度 (2009/01)
西藏抗暴50 年紀念—達蘭莎拉•印度 (2009/03)
八八水災祈福—颱灣高雄 (2009/09)
颱灣及東南亞信眾請法—達蘭莎拉•印度 (2009/10)
菩提迦葉法會—印度 (2010/01)
颱灣信眾請法—達蘭莎拉•印度 (2010/10)
31屆時輪金剛法會—華盛頓•美國 (2011/07)
颱灣信眾請法—達蘭莎拉•印度 (2012/10)
十八部道次第論點傳法( 二)—色拉寺•印度 (2013/12)
33屆時輪金剛法會—列城•拉達剋 (2014/06)
永不放棄

附錄法本
心經
三主要道
佛子行三十七頌
菩提道炬論
普賢行願品
緣起贊
法界贊
親友書
鄭履中簡介
編者緻謝

圖書序言


 
  在世界各地,總有那麼一些人在見到或聽聞達賴喇嘛時,會自然地産生齣一種特彆的情感或莫名的歡喜。就西藏人的觀點而言,這些人應該是在前世或纍生纍世中與達賴喇嘛建立過法緣或有著特殊的業力連結,因此纔會産生那種熱情與尊崇。鄭履中先生應該就是其中的一員。

  我們知道鄭履中先生很喜歡達賴喇嘛,他本是一個熱情豪爽而又專業的攝影記者,同時卻又懷著一顆年輕的心,像一個粉絲一樣長年地追尋著達賴喇嘛的足跡,不論是冰峰雪山腳下的拉達剋,或是悶熱潮濕的印度南部,以及永遠都是人潮與塵土洶湧滾燙的菩提迦耶……,鄭履中先生都用他的鏡頭為我們留住瞭那些已失的歲月和許多美的瞬間。在前後十餘年間,他拍攝瞭數以韆計的有關達賴喇嘛弘法或相關內容的照片,在此過程中,我們相互接觸、相互認識並愉快閤作。

  瀏覽著鄭履中先生拍攝的眾多照片,往事曆曆,大傢談的最多的當然是攝影或達賴喇嘛尊者,鄭履中先生曾錶示希望有一天可以拍攝達賴喇嘛尊者返迴西藏的情形;而他已拍攝的照片,則常常會齣現在西藏基金會每年發行的桌曆或其他齣版物中,鄭履中先生不僅慷慨地為西藏宗教基金會免費提供他的照片,而且還不時以照片被刊用的稿費或旅行節省等名義捐錢給基金會,其豪爽熱情的形象至今仍在眼前浮現。

  鄭履中先生於2016年1月11日去世後不久,就有熱心友人在颱北文山公民會館舉辦瞭《永不放棄HHDL----鄭履中追思講座及攝影展》,在開幕儀式上,馬英九總統親自蒞臨並緻詞,我有幸在現場為馬英九總統導覽或介紹展品,馬英九總統對於鄭先生作品中有如此多與達賴喇嘛尊者或西藏相關題材而留下深刻印象;當年七月,作為達賴喇嘛尊者華誕活動的一部分,西藏宗教基金會又在颱北光點舉辦瞭《看見達賴喇嘛---鄭履中攝影作品展》,以紀念鄭履中先生。

  和之前的展覽一樣,在丹增吉宗法友的發心推動和支持下,我們今天再次嚮讀者推介鄭履中先生的攝影作品集《看見達賴喇嘛------追隨尊者的腳步》,以做為對達賴喇嘛尊者八十四歲華誕的壽禮。

  從書名可以聯想,本畫冊內容也是以上次展覽的作品為基礎,由編者根據時間順序作瞭增補和編排,並配以佛法警句或經典格言等,以錶現鄭履中先生的理念、信仰和追求,以及友人對他的懷念。

  時事人生皆無常,鄭先生離開我們已經三年多瞭。作為佛教徒,我們知道今生緣盡於此,但並非永久的彆離,在未來無數的生生世世中,作為與達賴喇嘛尊者有著纍生纍世因緣的追隨者或信仰者,我們一定還會以不同的形體相遇,並繼續閤作打拼,一起協助達賴喇嘛尊者實現「乃至有虛空,以及眾生住,我願住世間,盡除眾生苦」的宏願。

  就此而言,離彆隻是短暫的,精神永遠是相依相通的。

達賴喇嘛西藏宗教基金會董事長 跋熱‧達瓦纔仁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書,對於我而言,不隻是一本關於達賴喇嘛的傳記,更像是一場心靈的遠行。作者以一種極其誠懇的筆觸,記錄瞭他與尊者接觸的點滴,那些對話、那些眼神、那些不經意間流露齣的智慧,都讓我深深著迷。我一直相信,真正的影響力,並非來自於權勢,而是源於內在的修養和對眾生的慈悲。書中關於如何麵對苦難、如何尋找內心平靜的探討,讓我產生瞭強烈的共鳴。在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遇到挫摺與睏惑,而尊者的教誨,就像一盞明燈,指引著我找到前行的方嚮。我特別欣賞作者在書中對細節的捕捉,那些描繪尊者微笑、描繪他與人互動的片段,都顯得格外生動。這是一本讓我讀來心靈富足、同時也讓我對世界產生更多理解的書。它讓我明白,即使我們的生活環境不同,我們依然能夠在尋找內心平靜與愛這條道路上,找到共同的歸宿。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就非常吸引人,簡單卻充滿力量。當我開始閱讀後,我發現內容更是如此。作者以一種極具感染力的方式,帶領讀者走進達賴喇嘛的世界。我並非一個對宗教有深入研究的人,但透過這本書,我卻能清晰地感受到尊者身上散發齣的那種獨特的光芒。書中對於藏傳佛教的某些概念,解釋得非常到位,讓原本聽起來可能有些深奧的內容,變得更容易理解。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描寫瞭尊者在麵對挑戰時的從容與幽默,這讓我覺得他更加貼近我們的生活,而不是遙不可及的神祇。我常常在想,在現今這個充滿變數的時代,我們該如何保持內心的平靜?這本書提供瞭一些寶貴的啟示。它讓我瞭解到,真正的力量,往往來自於內心的強大和對生命的熱愛。這是一本值得反覆閱讀、細細品味的書。

评分

我對尊者達賴喇嘛一直抱持著極大的敬意,總覺得他代錶著一種超越國傢、超越宗教的普世價值。這本書的齣現,讓我終於有機會透過另一雙眼睛,更深入地去「看見」這位偉大的精神導師。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引人入勝,他並沒有使用過於學術化的語言,而是以一種非常貼近讀者的、生活化的方式,展現瞭尊者的一言一行。書中那些關於對話、關於交流的片段,讓我深刻體會到,即使是麵對截然不同的觀點,尊者始終以一種包容與理解的態度去化解。這對我來說,是一堂非常重要的生命課題。在現今社會,我們常常因為立場不同而產生隔閡,而尊者的智慧,正是我們急需學習的。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快樂」的探討,它讓我重新思考,什麼纔是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東西。這本書不隻是一次閱讀體驗,更像是一場心靈的洗禮,讓我受益匪淺。

评分

這本書的齣現,簡直是為我這種對藏傳文化充滿好奇卻又缺乏管道的讀者量身打造的。從翻開第一頁開始,我就被作者細膩的筆觸和真摯的情感所吸引。書中對於達賴喇嘛日常生活的點滴記錄,那些看似平凡卻充滿智慧的瞬間,都讓我感受到一位偉大精神導師的真實麵貌。我特別欣賞作者在文字中注入的那份溫暖和尊重,他並非單純的追星,而是真正用心去理解和詮釋尊者的教誨。書中穿插的許多歷史典故和文化介紹,也讓我對西藏這片神聖的土地有瞭更為立體的認識。我一直認為,真正的偉大,往往藏匿於細微之處,而這本書恰恰捕捉到瞭這些寶貴的細節。它讓我明白,即使身處不同的文化背景,我們依然能從中找到共鳴,找到指引我們前行的力量。這是一本讓我讀來感到心安、同時又充滿啟發的書,彷彿一股清流,洗滌瞭塵世間的紛擾。

评分

一直對西藏的文化和精神有著濃厚的興趣,隻是礙於地理距離和一些現實的考量,總覺得難以深入瞭解。最近偶然在書店翻到這本書的封麵,便被那雙充滿智慧與慈悲的眼睛深深吸引。雖然我還未曾有機會親身拜見尊者,但透過書中的描寫,我彷彿能跟隨作者的筆觸,一同踏上瞭一段心靈的旅程。閱讀的過程中,我能感受到作者對達賴喇嘛的崇敬,以及他如何從不同角度捕捉尊者的風采與思想。書中對於西藏人民堅韌生命力的描繪,以及他們在麵對外在壓力時所展現的寧靜與智慧,都令我深受感動。我特別喜歡書中關於藏傳佛教儀式和哲學的介紹,它們為我打開瞭一扇認識不同文化與信仰的大門,讓我瞭解到精神層麵的富足是如何 transcending 物質的匱乏。這本書不隻是關於一位重要的精神領袖,更是一次對生命意義與普世價值的探索。我期待在閱讀完畢後,能對自己的人生有更深刻的體悟,並將這份寧靜與慈悲的力量,帶入自己的日常生活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