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甲虫图鑑小百科《鞘翅目》

世界甲虫图鑑小百科《鞘翅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甲虫
  • 鞘翅目
  • 昆虫
  • 动物
  • 科普
  • 图鉴
  • 自然
  • 生物
  • 百科
  • 昆虫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甲虫是昆虫家族中最大的一目,前翅变为硬壳,不仅可以覆盖身体,还能保护用来飞行的后翅;但某些种类已丧失飞行能力,比如步行虫和象鼻虫。

  甲虫成长的过程是经由: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在各阶段中,不论外形、食性、习性、甚至是生态环境,都截然不同。例如蝴蝶,经由卵便成毛毛虫,爬行于花草植物中;再变成蛹转化成蝴蝶,活动于空中,是较为进化的一群,被称为完全变态的昆虫。此外,甲虫在蛹转变到成虫的阶段被称为羽化,羽化后到可以进食的时间称为蛰伏期。
 
好的,为您撰写一本与《世界甲虫图鉴小百科<鞘翅目>》内容无关的图书简介。 --- 《深海奇观:海绵与珊瑚的生命史诗》 一、引言:蓝色星球的隐秘王国 本书将带领读者潜入地球上最古老、最神秘的生态系统——深海与近海的礁石区。我们聚焦于海洋中那些看似静止不动,实则生机勃勃的群体生物:海绵(Porifera)与珊瑚(Cnidaria,特别是珊瑚虫纲)。它们是海洋生态的基石,构筑了地球上最复杂、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栖息地之一。我们将从宏观的生态学角度切入,详细剖析这些多孔动物和刺胞动物的演化历程、独特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它们在维护海洋健康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这不是一本侧重于昆虫的图鉴,而是对海洋固着生物多样性的深度探索。 二、海绵:沉默的滤食巨人 海绵,是动物界中最基础的分支之一,缺乏真正的组织和器官,却在亿万年的演化中找到了生存的至高智慧。 2.1 海绵的分类与形态解剖: 我们将详细介绍海绵的三个主要纲目:普通海绵纲(Demospongiae)、石灰海绵纲(Calcarea)和六放海绵纲(Hexactinellida)。重点解析其水流系统——这是其生命活动的引擎。读者将了解到,通过对水流的精确控制,海绵如何实现高效的食物过滤、气体交换和废物排出。图文并茂地展示其骨针的结构(硅质或钙质),这是鉴定海绵种类和理解其结构强度的关键。 2.2 独特的生命策略:共生与防御: 海绵的生存依赖于其内部的微生物群落。本书将深入探讨海绵体腔内共生的细菌、古菌乃至藻类如何协同作用,为宿主提供营养来源。同时,我们将解析海绵体表复杂的化学防御系统——从毒素到抗生素类化合物的合成,揭示为何这些“安静的”生物却是海洋化学家的宝库。 2.3 生态功能:生态系统的工程师: 海绵在潮间带、浅海和深海珊瑚礁中都是重要的初级生产者和结构提供者。它们过滤海水,极大地提高了水体的透明度。在深海热液喷口附近,某些海绵物种能够附着在极端环境中,为其他生物提供庇护所。我们将展示海绵如何通过其庞大的生物量,调节营养物质的循环速率。 三、珊瑚:钙化与共生的奇迹 珊瑚,是海洋生态的宏伟建筑师。它们通过简单的个体——珊瑚虫,构建起跨越数千公里、维持了数百万年的珊瑚礁生态系统。 3.1 珊瑚虫的生物学基础: 本书将详细阐述珊瑚虫(水螅体)的结构,包括其刺细胞(Nematocysts)的构造和发射机制——这是它们捕食和防御的利器。我们将区分硬珊瑚(造礁珊瑚)和软珊瑚(柳珊瑚、角珊瑚),并解释其骨骼形成过程,即钙化作用如何受到环境因素(如温度、pH值)的深刻影响。 3.2 虫黄藻的生命之舞:共生关系解析: 珊瑚赖以生存的核心是与虫黄藻(Zooxanthellae,通常为甲藻)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我们将详述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如何转移给珊瑚宿主,支撑其钙化生长。同时,探讨珊瑚如何通过调节共生藻的密度和物种组成来适应环境变化。 3.3 珊瑚礁的生态重要性与危机: 珊瑚礁被称为“海洋中的热带雨林”。本书将展示珊瑚礁如何为全球约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提供栖息地、育幼场和觅食地。随后,我们将严肃探讨当前面临的威胁:珊瑚白化事件的生理机制、海洋酸化对钙化作用的抑制,以及人类活动(如过度捕捞和污染)对珊瑚群落的连锁影响。 四、演化交叉点:海绵与珊瑚的比较生物学 虽然在分类上相距甚远(海绵属于前口动物的早期分支,珊瑚属于后口动物),但两者的演化路径提供了理解海洋生物体结构复杂化的绝佳案例。 4.1 组织的起源与演化: 对比海绵的无组织结构与珊瑚的真组织层(外胚层和内胚层)。探讨这种差异在海洋生态位分化中的意义。 4.2 生殖策略的多样性: 分析海绵的无性生殖(出芽、形成芽球)和有性生殖,与珊瑚复杂的有性生殖(同步释放配子)和无性生殖(断裂、分枝)策略。 五、展望未来:保护与修复的科学前沿 最后,本书将目光投向保护科学。我们将介绍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的领域: 耐热珊瑚的选育: 尝试培育对高温更具抵抗力的共生体或宿主。 人工繁育与移植技术: 如何利用“珊瑚苗圃”技术恢复受损礁区。 海绵在生物医药中的潜力: 探索海绵衍生物在抗炎、抗癌药物开发中的应用前景。 目标读者: 对海洋生物学、生态系统科学、水产养殖或深海探索感兴趣的自然爱好者、学生及科研人员。本书以严谨的科学基础为支撑,辅以大量高质量的海洋生物摄影作品,旨在揭示这些古老生物的非凡生存智慧。它将引导读者以全新的视角,重新认识我们蓝色星球的深层脉动。 ---

著者信息

图书目录

甲虫| Beetles
金龟子科| Scarabaeidae |
独角仙    012
美东白兜    014
海神大兜虫    015
南洋大兜虫    016
五角大兜虫    018
兔子兜虫    019
长戟大兜虫    020
毛大象兜虫    022
战神象兜虫    023
大姬兜虫    024
犀角金龟    026
金花金龟    028
东方白点花金龟    029
台湾长臂金龟    030
粪金龟    032
台湾青铜金龟    034
台湾豆金龟    035

锹形虫科 | Lucanidae |
长颈鹿锯锹形虫    038
日本锯锹形虫    039
巨颚叉角锹形虫    040
橘背叉角锹形虫    041
台湾扁锹形虫    042
安达佑实大锹形虫    043
欧洲深山锹形虫    044
高砂深山锹形虫    045
非洲大黑艳锹形虫    046
印尼黄金鬼锹形虫    047
彩虹锹形虫    048
红圆翅锹形虫    049
台湾鹿角锹形虫    050
印尼金锹形虫    051
美他利佛细身赤锹形虫    052
台湾肥角锹形虫    053

金花虫科 | Chrysomelidae |
甘藷猿金花虫    056
红背艳猿金花虫    057
桑皱翅猿金花虫    058
蓬莱长颈金花虫    059
深蓝金花虫    060
黑腹长颈金花虫    062
深蓝细颈金花虫    063
变色细颈金花虫    064
三条细颈金花虫    065
中华大红金花虫    066
黄条叶蚤    067
红颈平头叶蚤    068
大黑星龟金花虫    069
金盾龟金花虫    070
钝色琉璃萤金花虫    071
琉璃粗腿金花虫    072
双色长翅萤金花虫    073
三带筒金花虫    074
黑铁甲虫    075

瓢虫科 | Coccinellidae |
兰屿茄十二星瓢虫    078
七星瓢虫    079
龟纹瓢虫    080
大突肩瓢虫    081
小十三星瓢虫    082
波纹瓢虫    083
四斑裸瓢虫    084
变斑盘瓢虫    085
异色瓢虫    086
赤星瓢虫    088
丽艳瓢虫    089
隐斑瓢虫    090
黑方突毛瓢虫    091
黄瓢虫    092
孟氏隐唇瓢虫    093

天牛科 | Cerambycidae |
星天牛    096
苎麻天牛    097
桑天牛    098
无花果天牛    099
五星白天牛    100
黑盾阔嘴天牛    101
青带天牛    102
白条天牛    103
蓬莱巨颚天牛    104
台湾大绿天牛    105
台湾黄斑山天牛    106
泰坦大天牛    107
瘦躯姬天牛    108
玉条虎天牛    109
角纹矮天牛    110
菊花天牛    111
樟灰苹果天牛    112
黄带薄翅天牛    113

象鼻虫总科 | Curculionoidea |
米象    116
棕长颈卷叶象鼻虫    117
黑点卷叶象鼻虫    118
姬瘤卷叶象鼻虫    119
绿艳卷叶象鼻虫    120
金绿卷象    121
黄纹三锥象鼻虫    122
甘藷蚁象    123
碎斑硬象鼻虫    124
大圆斑球背硬象鼻虫    125
台湾大象鼻虫    126
椰子大象鼻虫    127
台湾三月始灰象    128
香蕉假茎象鼻虫    129

步行虫科;萤科 | Carabidae;Lampyridae |
宽四星步行虫    132
黄脚大牙步行虫    133
疆星步行虫    134
绿艳条纹步行虫    135
亮颈青步甲    136
大葫芦步行虫    137
细胫步行虫    138
贝氏虎甲虫    139
突眼虎甲虫    140
黄缘萤    141
山窗萤    142
纹胸黑翅萤    143    

 

图书序言



甲虫︱Beetles


  什么是甲虫?甲虫是昆虫的一类,在分类学上,昆虫属于昆虫纲;科学家们又依照了昆虫的翅膀、外形,将昆虫分别归到了不同的「目」。其中有一种昆虫,牠们的前翅膀已经硬化,变成了用来保护腹部的硬鞘,于是科学家便将牠们归类成《鞘翅目》。

  这些昆虫硬鞘像是身上披了一件盔甲一样,我们一般俗称牠们为《甲虫》。

  甲虫是昆虫家族中最大的一目,前翅变为硬壳,不仅可以覆盖身体,还能保护用来飞行的后翅;但某些种类已丧失飞行能力,比如步行虫和象鼻虫。

  甲虫成长的过程是经由: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在各阶段中,不论外形、食性、习性、甚至是生态环境,都截然不同。例如蝴蝶,经由卵便成毛毛虫,爬行于花草植物中;再变成蛹转化成蝴蝶,活动于空中,是较为进化的一群,被称为完全变态的昆虫。此外,甲虫在蛹转变到成虫的阶段被称为羽化,羽化后到可以进食的时间称为蛰伏期。
 

图书试读

金龟子科 | Scarabaeidae |
金龟子科是甲虫中的一个大科,种类很多,全世界有超过26000种,比如广为人知的独角仙,就是属于金龟子科的家族成员。牠们一般多在夜间活动,有趋光性;有的种类害怕时还会装死;通常雄虫都比雌虫大。
 
甲虫之王-独角仙
学名:Allomyrina dichotomus
体长  3.5~6公分(不含犄角)
寿命  幼虫8~10个月;成虫1~3个月
 
独角仙是台湾第二大的甲虫,因为雄性头的前面有一只两边分叉的犄角,所以牠的学名就称为-双叉犀金龟。
 
独角仙身体是长椭圆形,黑褐色或红褐色;六只脚强而有力,而且脚跟都有锋利的爪子,帮助牠们四处爬攀。牠们大多是6~8月出现在平地及低、中海拔的山区,白天睡觉,晚上才出来活动觅食。幼虫以朽木、腐殖土,发酵木屑、腐烂植物质为食;成虫主要以树木伤口处的汁液,或熟透的水果为食。
 
独角仙的雌虫跟雄虫长的不一样,雌虫无犄角,黑色或黑褐色,前脚外侧还有2枚棘刺。
       
独角仙的幼虫,称为「鸡母虫」,要经过8~10个月,才会进入蛹期。
 
短角小甲虫-美东白兜
学名:Dynastes tityus
体长  4~6公分
寿命  幼虫10~14个月;成虫3~12个月
 
美东白兜小巧、角短,性格好动又和善,是一种非常可爱的甲虫,也是十分适合做为是养甲虫的入门虫。
 
美东白兜的身体从头到尾都是黄金色,每个身上还有不同的斑点斑纹;在犄角、头部还有尾部都有体毛。喜欢白天睡觉,晚上才出来活动觅食,晚上还喜欢跟着光走。幼虫以朽木、腐殖土,发酵木屑、腐烂植物质为食物,成虫主要以树木伤口处的汁液,或熟透的水果为食。
 
帅气黑水鬼-海神大兜虫
学名:Dynastes neptunus
体长  5~16公分
寿命  幼虫12~18个月;成虫2~6个月
 
海神大兜虫最大的特征是牠头上的角几乎与胸角一样长,就像是一支长戟,又因为全身颜色黑到发金,所以又名黑长戟大兜虫;牠的腹面长有黄金色之体毛,侧胸部份还长有两根稍短的犄角,非常帅气。喜欢生活在高海拔的山上,主要以树液或熟透的水果为食物。
 
海神大兜幼虫要经大约1年时间,才进入蛹期。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鞘翅目》真的是一本讓我愛不釋手的好書!它的設計非常有質感,封面選用的圖片就已經讓我愛上了。翻開內頁,更是讓我驚喜連連。書中的插畫和照片都非常精緻,色彩搭配也很和諧,每一頁都像是一幅幅藝術品。我最喜歡的部分是書中關於不同甲蟲外觀特徵的介紹,像是牠們翅膀上的花紋、身體的形狀、觸角的長短等等,都描述得非常細膩。 而且,書裡還會針對一些特別的甲蟲,介紹牠們獨特的求生技巧,像是擬態、偽裝,或是發出警告色的能力,這些都讓我大開眼界。我從來不知道,這些小小的甲蟲身上竟然藏著這麼多有趣的智慧。書中的一些小故事和案例,也讓我在閱讀過程中增添了不少樂趣。例如,書裡提到某種甲蟲如何巧妙地利用自己的體型來躲避天敵,或是如何找到最適合牠們的繁殖地,這些都讓我對牠們的生命力感到由衷的佩服。 我會經常把它放在書桌上,有空就翻閱一下。有時候,當我對生活感到有些乏味時,看看書裡那些五彩斑斕、奇形怪狀的甲蟲,就會覺得心情頓時明亮起來。這本書讓我重新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和生命的奇蹟。它不僅僅是一本圖鑑,更像是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一個我原本不太熟悉的,卻又充滿魅力的世界。我強烈推薦給所有喜歡觀察生活,對微小生物充滿好奇的朋友們!

评分

哇,這本《鞘翅目》真的讓我大開眼界!身為一個從小就對昆蟲著迷,特別是那些閃閃發光的甲蟲的粉絲,我一直在尋找一本真正能讓我深入了解這些小小生物的圖鑑。以前看過的書,不是圖片模糊不清,就是內容過於學術,讓人讀了昏昏欲睡。但這本《鞘翅目》完全不一樣!它的圖片色彩鮮豔,細節清晰到連甲蟲觸角的紋路都能看得一清二楚,有些照片甚至有放大的特寫,讓我驚嘆於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而且,它對每一個物種的介紹都非常詳細,不只告訴你牠叫什麼名字,還會深入介紹牠的棲息地、食性、繁殖習性,甚至連牠們在生態系中所扮演的角色都有提及。我特別喜歡書中提到的一些台灣在地特有的甲蟲,例如台灣長角仙,牠那雄偉的犄角和堅硬的外殼,書裡都有生動的描述和精美的插圖,讓我對牠們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更棒的是,書裡還會穿插一些關於甲蟲演化、牠們如何適應環境的小知識,這些內容讓閱讀過程更加有趣,一點都不會覺得枯燥。 我常常會在週末帶著這本書到郊外走走,看到一些不認識的蟲子,就翻開書來對照,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有一次,我竟然在路邊發現了一隻跟書裡介紹的某種金龜子非常相似的甲蟲,當下真的超級興奮!這本書就像一個隨身的昆蟲百科,讓我對周遭的自然環境有了更敏銳的觀察力。它的編排也很人性化,索引清晰,很容易就能找到想查詢的資訊。總之,這本書絕對是所有甲蟲愛好者,無論是初學者還是資深玩家,都不可錯過的寶藏!

评分

老實說,我一開始對於《鞘翅目》這本書抱持著一種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畢竟,關於甲蟲的書籍市面上其實不少,但真正能夠做到內容詳實、圖片精美,又能寫得引人入勝的,真的不多。拿到這本書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閱,果不其然,它完全沒有讓我失望! 書中的圖片質量是我最先被吸引的。每一張都清晰銳利,色彩飽和,而且拍攝角度都非常專業,能清楚地呈現出甲蟲的每一個細節,包括牠們身體上的鱗片、紋路,甚至是複眼的結構。更難得的是,書中還收錄了許多不同時期的甲蟲照片,有些是幼蟲時期,有些是成蟲時期,甚至還有牠們在自然環境中的真實活動畫面,這對我來說是非常寶貴的資料。 除了圖片之外,書中的文字內容也讓我印象深刻。它不像一般的圖鑑那樣枯燥乏味,而是以一種非常流暢且充滿情感的方式,介紹每一種甲蟲。書中會穿插一些牠們在自然界中的生存鬥爭、覓食技巧,或是與其他生物的互動故事,讀起來就像在看一本精彩的紀錄片。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書中提到許多台灣常見的甲蟲,並詳細介紹牠們的分布區域和生活習性,這讓我對自己身處的這片土地上的生物,有了更親切的連結感。 這本書讓我深刻體會到,即使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忽略的小昆蟲,牠們的世界也是如此的複雜和精彩。它拓展了我對自然的認知,也激發了我對周遭環境的更多關注。我會把這本書放在床頭,睡前翻閱幾頁,總能在這些小小的生命故事中,找到一份平靜與感動。

评分

這本《鞘翅目》的內容,真的顛覆了我對圖鑑的傳統認知。我一直以來都覺得圖鑑就是那種列出圖片和名稱,然後簡單介紹一下的書,但這本完全跳脫框架。書中的內容,給我的感覺更像是科學家深入大自然進行田野調查時寫下的觀察筆記,非常具體且充滿個人色彩。它不只是一份列表,更是一個個生動的故事。 我最讚賞的是,書中並沒有過度使用艱深的學術術語,而是用一種非常貼近讀者的語言,來闡述複雜的生物學知識。而且,它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解析甲蟲,例如從牠們的生態位、演化路徑,甚至是牠們在神話和文化中的象徵意義,都有提及。這讓我了解到,甲蟲的世界遠比我想像的要豐富和多元。 書中有些章節,會深入探討特定種類甲蟲的生態習性,並附上詳細的觀察記錄,這讓我覺得非常真實。就像是跟著作者一起去觀察一樣,能夠了解到牠們的棲息環境、食物鏈中的位置,以及牠們與其他生物之間的微妙關係。這種寫法,讓我覺得非常有學習的價值,也讓我對大自然的複雜性有了更深刻的體悟。 我常常會和我的家人朋友分享書中的一些有趣內容,他們也都聽得津津有味。這本書不僅滿足了我對甲蟲的好奇心,更啟發了我對整個自然界的興趣。它讓我明白,每一個生命都有其獨特的價值和意義,即使是渺小的甲蟲,也能譜寫出壯麗的生命篇章。

评分

不得不說,這本《鞘翅目》的內容編排真的有讓我驚喜到。我原本以為這會是一本比較偏向學術研究的圖鑑,但實際翻閱後,發現它更像是一本帶有故事性的自然科普讀物。書中許多關於甲蟲生活習性的描述,都寫得非常生動有趣,彷彿能親眼看到牠們在自然界中活動一樣。例如,書裡提到某種鍬形蟲在爭奪配偶時的激烈搏鬥,或是某種瓢蟲為了尋找蚜蟲而進行的漫長遷徙,這些細節都讓我看得津津有味。 更吸引我的是,書中不僅僅羅列了各種甲蟲的圖片和名稱,還深入探討了牠們與人類的互動關係。有些甲蟲被視為害蟲,而有些則因為牠們對環境的貢獻而受到讚揚。書裡會分析這些甲蟲的生態功能,例如某些甲蟲對於分解枯木、促進土壤肥力有著不可或缺的作用,這讓我重新思考了我們對昆蟲的看法。 我特別欣賞書中提到的生物多樣性這個概念,以及甲蟲在其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它讓我意識到,即使是看似不起眼的甲蟲,也對整個生態系統的平衡有著深遠的影響。這本書的語言也很平實易懂,即使沒有深厚的昆蟲學背景,也能夠輕鬆理解書中的內容。對於想要更加了解台灣生態環境,特別是對那些默默存在於我們身邊的甲蟲們有更多認識的朋友,我非常推薦這本書。它絕對能讓你對大自然有全新的體悟。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