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摩祖師傳燈印心的圓頓無上寶典
如何遠離各種自己不自知的相似佛法,以及各種外道等錯誤見解上的過錯。《楞伽經》由大慧菩薩提齣一百零八問,為您解開修道上的迷霧,讓您徹底瞭悟第一義心,印證您所學與佛無誤,明白宇宙、人生的大問題。成就世齣世間諸法,獲緻充實而超越的人生。
本經的主要內容,是佛開示的五法、三自性、八識和二種無我,並說其一切平等,無有對立或差彆,此為大乘思想中超越有無二邊,不執於相又不墮於無相的最高境界。而所有這些,又不外乎一心,能究此心,即能到達證自覺聖智所行境界。隻要掌握本經的要義,善解自心現境界,就是通達佛說第一義,即可在您的世間生活中開展體用智慧,讓您瞭悟自己與真如本性無差彆,達到最終境界佛果位意義的「自證聖智境界」。
本書主要內容如下: 羅婆那王勸請品第一
摩羅山頂有一個城,叫楞伽城,是大藥叉王住的,這山是難往而且難入的,除非證得五眼六通的聖人們纔能進去,也是佛在這裏所講的自證之法。羅婆那王見世上一切諸法本來實無其物,都是自心虛妄分彆的結果,愚夫們受一切妄想迷惑不能理解,見佛聽法都是虛妄分彆,按照這種方式觀看也就看不見佛。不起分彆纔能真正見到佛。羅婆那楞伽王棄除瞭一切雜染,證得諸法唯是自心所變現,住於無虛妄分彆之境地,得如實見一切法。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一
本品由大慧總問,經佛陀略答而直接指示「佛心」所在,此即是經前一百八句問答。佛告訴大慧證智之所知,沒有獲得親證,看不到諸法根本。自心的清淨真識是不會滅去的,滅去的隻是妄想及眼等六識,也就是心的造業相。若藏識滅則無異外道的斷滅論。
集一切法品第二之二
佛對大慧說,圓成實性謂離名相事相一切分彆,自證聖智所行之真如境界,就是如來藏自性清淨心。
諸佛所說之如來藏,不同於外道所說之神我。外道依據造物有無,看到無常性,而憑藉推理確定常,看到無常的現象,計量推測,妄想一個常與不思議齣來。若欲離於外道見者,應遠離一切心意識名相妄想,是名大菩薩法無我智。
無常品第三之一
法界體性是常住不變的,通達人、法二無我,斷除煩惱、所知二障,離分段、變易二生死,斷現行、習氣二煩惱,這就是諸佛體性。離種種分彆妄想,自心寂靜不動,心海不起轉識波浪,知一切境界,唯自心所現,本無所有。
現證品第四
佛說聲聞、緣覺至八地菩薩中,瀋醉於由滅盡而起之樂,未能善瞭諸法唯心所見,為自、共相習氣所薰,計著人、我二無我,生涅槃想,不見諸法本來寂滅。大菩薩善知唯心所現,遠離能取、所取境界,瞭達諸法唯是心現,於一切法不生分彆,不執著於心識及心識外種種性相,如此而能入於如來自覺聖智所證境界。
無常品第五
佛說如來不是常也不是無常,這二種說法都有錯誤。如果如來是常,有能作的錯誤,那就有造作的主宰,這是一切外道說的;如果如來是無常,有所作的錯誤,諸蘊所相和能相不存在,造物隨諸蘊滅而斷滅,而如來實際不斷滅。
剎那品第六
佛說明如來藏是一切善不善法之因,能使得眾生因此而生六趣色身。有智之人,能見不生滅,亦能見諸法之生滅不實;愚癡凡夫唯見生滅法,而不知生滅法為生滅不實,且執著為不生不滅法。
變化品第七
佛迴答大慧阿羅漢跟菩薩的差彆,及為何佛給聲聞授記成佛。並說明第八識心體上聖凡都是平等的,眾生都具有如來藏,所以都能成佛。
本書特色 《楞伽經》是法相唯識宗也是禪宗初祖達摩傳付慧可的重要經典,其核心思想為「自心現量」,也就是萬法由心而生,一切唯識所造。凡夫和覺者的區彆就在於這「自心現量」四個字,覺者一樣在世間,卻不被世間所染;住煩惱,又在煩惱中悟到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