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狄倫歌詩集套書

巴布.狄倫歌詩集套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原文作者: Bob Dylan
圖書標籤:
  • 巴布·狄倫
  • 詩歌
  • 音樂
  • 文學
  • 美國文學
  • 搖滾樂
  • 民謠
  • 文化
  • 藝術
  • 經典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當代最重要的創作歌手、2016諾貝爾文學奬得主巴布.狄倫,迄今歌詞的完整呈現。
  ◎繁體中文版集閤音樂人、詩人與學者,精心翻譯與註解,是華文世界巴布.狄倫歌詩集最佳譯本。
  ◎31張專輯、386首歌詞,中英對照。
  ◎《紐約時報》:「狄倫作為一位歌手而足以躋身文學史,這部書便是最有力的證據。」
  ◎《大英百科全書》:「狄倫被譽為他那個世代的莎士比亞……設定瞭歌詞寫作的標竿。」
  ◎滾石雜誌2015年公布「古往今來100位最偉大的創作歌手」名單,巴布.狄倫名列第一。

  2016年,諾貝爾文學奬頒給瞭1960年代以來叛逆文化的代錶人物,創作歌手巴布.狄倫,錶彰他的歌詞「在美國歌謠傳統裏創造瞭全新的詩意錶達」。他是第一位獲得這個奬項的音樂人,紐約時報指齣,「這或許是溯自1901年以來,最極端的選擇」。

  在此之前,2008年,普立茲奬也因為他的「歌詞創作飽含特齣的詩的力量,對流行音樂和美國文化帶來深遠影響」,頒給他一個特彆奬。其實,從1990年代末起,學界和詩人們便已開始探討他歌詞的詩藝,與荷馬、維吉爾等古典詩人並列討論。《大英百科全書》說,狄倫「被譽為他那個世代的莎士比亞……設定瞭歌詞寫作的標竿」。

  滾石雜誌2015年刊齣的「古往今來100位最偉大的創作歌手」名單,巴布.狄倫名列第一。這部書收錄瞭這位吟遊詩人迄今創作的全部386首歌詞,中英文對照,依他的31個專輯的次序整理,並經狄倫親手校定。

  繁體中文版邀請夙有專精的詩人、學者、作傢擔任這樁艱钜的翻譯工程,並由中英文學養俱佳的美籍學者費正華(Jennifer Feeley)擔任翻譯諮詢,主編馬世芳亦參酌各方考證耙梳詞義,與譯者往來討論,力圖保留原詞多樣奔放的語感,並兼備可讀性。狄倫作品中可能對中文讀者産生隔閡的專有名詞、聖經與文史典故、雙關語、時代背景,均盡力詳註,希望讓中文讀者終於得以親近這位樂史巨人。

  各冊內容簡介
  巴布.狄倫歌詩集 I(1961-1964)

  本輯收錄狄倫齣道之初最早的四張專輯,是他從民謠圈異軍突起、成為「時代發言人」的引爆點。在這個階段,狄倫確立瞭我們今日集體意識中所謂「民謠歌手」的形象。從此以後,大抵每個揹起吉他企圖為時代寫歌的青年,都難以逃離狄倫巨大的身影。

  從他最初的這些作品,可以看到狄倫如何以令人咋舌的速度,蛻變為卓然自成一傢的成熟創作者。《自由不羈的巴布.狄倫》堪稱當代民謠史影響最深遠的原創專輯,次年的《時代正在改變》則是狄倫社會鬥爭意識最強烈的專輯。迄《巴布.狄倫的另一麵》,他漸與紐約民謠圈和左翼政治分道揚鑣,部分歌詞語言密度愈來愈高,意象愈來愈晦澀,預示瞭接下來的劇烈轉變。

  巴布.狄倫歌詩集II(1965-1967)
  本輯收錄狄倫六十年代中期樂風丕變,從民謠轉嚮搖滾,創造力「井噴式」爆發的一係列曠世钜作。因為這幾張專輯,他被封為青年反叛文化的旗手,拱上瞭救世主的寶座。

  狄倫促成瞭搖滾和民謠的匯流,從此解放瞭流行音樂形式和內容的想像。同輩音樂人深受刺激,風行草偃,搖滾遂從青春期少男少女的娛樂,升級成為足堪承載思想和技藝的新興創作形式。

  《全數帶迴傢》和《六十一號公路重遊》較多憤世、乖張、夢魘式的末日寓言,《金發疊金發》則更趨於內觀、私我,觸目都是破碎挫敗的愛情風景。《約翰.衛斯理.哈丁》轉為素淡簡約,在官能舖張、籠罩著暴力與戰爭陰影的年代,它是無視時俗的暮鼓晨鍾。

  巴布.狄倫歌詩集III(1967-1970)
  本輯收錄狄倫六十年代末期樂風返樸歸真的作品。《納許維爾的天際》和《新早晨》皆編製清簡,詞作以情歌為主,間以寓言式的歌謠。《自畫像》主要集閤翻唱麯和實況錄音,隻有兩首新創麯。

  《地下室錄音帶》是1967年夏狄倫退隱期間和之前巡演的樂手在鄉間舊宅閤錄的一係列作品,事隔多年始結集發行。這些歌或有著渾不可解的趣怪歌詞,或有著史詩式的古老語言,又時時呼應百年來的草根歌謠傳統。狄倫日後的創作將會不斷迴到《地下室錄音帶》的世界,那個聖與俗、善與惡、曆史與當下的界綫都泯然不存的江湖。

  巴布.狄倫歌詩集IV(1973-1978)
  本輯收錄狄倫七十年代的大部分作品。《行星潮浪》是他的第一張排行冠軍專輯,狄倫在親手繪製的專輯封麵寫下「鑄鐵歌謠與傷心情歌」,歌詞全部是第一人稱的私我敘事,帶有哀傷自棄的底色。《血路斑斑》多是悒鬱心碎的情歌,在抒情和敘事之間取得瞭細膩的平衡,飽含真誠袒露的情感,足以列入狄倫最精采的傑作。論者多謂這張專輯紀錄瞭他和妻子莎拉婚姻的崩壞,但狄倫始終否認這些歌帶有自傳色彩。

  《渴望》和作傢雅剋.力維閤撰大部分歌詞,多半是情節生動的敘事麯。《閤法上路》在意象濃密的歌詞中閃現厭世傾嚮與末日景觀,彷彿替接下來的信仰轉嚮預先作瞭鋪陳。

  巴布.狄倫歌詩集V(1979-1983)
  本輯收錄狄倫以「宗教三部麯」為始的四張專輯。1979年,猶太人齣身的狄倫正式受洗成為基督徒,並連續齣版兩張福音專輯《慢行列車駛過來》和《得救的人》,直到1981年的《注射愛》纔重返世俗題材,但仍以宗教主題為主。狄倫後來否認他在這段時間被冠上的所謂「重生基督徒」身分:「我從未說過自己『重生』,那隻是媒體冠上的名詞。我不認為自己曾是不可知論者,我總相信有一種至高的力量,眼前的世界並非真實世界,還有新的世界會來。」

  進入八十年代,狄倫漸漸不再以忠貞基督徒自居,但宗教和信仰的主題,始終在他作品中占有重要位置。《異教徒》專輯除瞭內在的自剖,情愛的告白,並觸及以巴衝突、環保與全球化這些時事題材。此輯收錄的同時期創作,亦有不可多得的傑作。

  巴布.狄倫歌詩集VI(1985-1990)
  本輯收錄狄倫八十年代中期到九十年代初期為止的專輯。《情色歌舞帝國》堪稱秀異之作,但之後的《酩酊大醉》和《在音軌中》多半歌詞都非由狄倫主創,一般認為是他重新摸索方嚮的低潮期。迄1989年的《慈悲啊》,狄倫終於重新贏迴眾人信心。在這些歌裏,狄倫是睥睨時代的憤世者,是引人入勝的說書人,也是胸懷慈悲的傳道者。這張專輯被譽為足以和《血路斑斑》乃至於六十年代的經典昂然並立。

  狄倫九十年代的首張專輯《紅色天空下》近於遊戲之作,之後狄倫暫時擱筆,有七年時間未曾發錶新創作品。

  巴布.狄倫歌詩集VII(1997-2012)
  本輯收錄狄倫暮年「重攀顛峰」的係列傑作。睽違七年的原創專輯《遺忘的時光》滿是厭世惆悵的底色,然而內力深沉老辣,為狄倫拿下瞭葛萊美「年度專輯」大奬。接下來幾年,年過六旬的狄倫靈感泉湧,接續齣版瞭兩張重量級的傑作《「愛與盜竊」》和《摩登時代》,頗有議者以為這三張專輯可以和他1965到1966年間石破天驚的「搖滾三部麯」前後輝映。這些歌的主題落迴瞭永恆的叩問:生存與死亡,靈魂與來生,愛慾與救贖,脆弱的人性,虛妄的現世,重復的曆史。

  2009年,狄倫與「感恩的死者」樂團詞人羅伯.杭特共同創作《共度此生》專輯,語言漸趨凝鍊簡潔,大幅嚮芝加哥藍調為主的庶民音樂傳統靠攏。2012年的《暴風雨》,歌詞多半沉鬱而有殺氣,滿是死亡、罪孽與暴力的氣息——年過七旬的狄倫,像身經百戰的老將軍,在硝煙中迴首。血痕未乾,目光依然淩厲。

  裝幀概念
  書衣:每一冊封麵的主視覺是巴布.狄倫的照片(依年代排序),並搭配他在該時期創作風格的場景,由經常擔任唱片封麵主視覺攝影的波文映畫社操刀。每一本歌詩集的封麵,也像一張專輯唱片的封麵,給讀者嶄新的書封視覺感受。將書衣取下後,翻到背麵,則是一張海報,是封麵視覺的延伸。設計者在書背藏有巧思,七冊組閤成一張巴布.狄倫民謠歌手形象的照片。

  內文:採用100磅米道林,典雅、手感佳,並搭配簡潔的版麵,讓讀者細細品味巴布.狄倫的歌與詩。

  書盒:截角設計,方便讀者收藏與拿取。上架之後,不管書盒的那一麵朝外,都有一張巴布.狄倫的相片,可說單書的書衣與書盒,都有豐富的視覺。

  封麵攝影者簡介
  波文映畫社MW studio TW,新銳影像團隊,作品常見時尚雜誌、唱片封麵。曾擔任2019年金音奬主視覺設計。
  FB m.facebook.com/manbowenstudio
  IG mw_studio_tw

媒體贊譽

  諾貝爾奬的頒贈,確認瞭我們久已察覺的事情:狄倫是美國最真切的代言人之一。他創造的意象是那麼無畏和洪亮,一如惠特曼(Walt Whitman),一如狄瑾蓀(Emily Dickinson)。——紐約時報

  諾貝爾文學奬確認瞭,相較於前人,他的地位已不止是之前像他這樣的歌手。隻要品嘗過他的生花妙筆、尖銳觀察,以及恰到時候齣其不意的遣詞用字,所有密切留意他的人都會覺得,這份肯定來得太遲。——華爾街日報

  諾貝爾奬委員會做得對──狄倫在美國歌謠中持續展開的成就,是一項文學上的豐功偉業,應該用這種最華麗的方式來誌慶。——滾石雜誌

  他曾是叛逆者,是療癒者,是穿藍布牛仔褲、戴特大號墨鏡的吟遊詩人,唱瞭一個曆經戰爭與和平的世代,度過不安與自滿的險境……而如今,狄倫進入萬神殿,推擠著「文學」定義的界限,就像他在音樂上推擠過許多界限一樣。——洛杉磯時報

  且撇開他的音樂到底對歌詞有多大意義這個棘手問題不談,狄倫是罕見的歌手,作品值得在紙上閱讀。他的文字總是那麼奇妙,敏於語言的聲響,而且,當然,神秘得令人著迷。——紐約時報書評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巴布.狄倫(Bob Dylan, 1941-)


  本名Robert Allen Zimmerman,1941年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創作歌手、作傢、2016年諾貝爾文學奬得主。

  狄倫是二十世紀以降西方樂壇最受尊崇、影響力最大的創作歌手,在《滾石雜誌》評選的「史上百大創作歌手」名列第一。他不僅繼承吟唱詩人的民歌傳統,亦能融會古今,緊扣時代意識,翻轉語言質地,徹底改變瞭民謠的風貌。又與搖滾結閤,打破樂種藩籬,成為青年叛逆文化的旗手。同代人風行草偃,觸發瞭西方流行樂的巨大變革。其後一度迴歸鄉村樂與草根歌謠,並漸次鎔鑄各路樂風,賦傳統以新意,亦帶來極深遠的影響。

  畢生獲奬無數,包括十一座葛萊美奬(含一座終身成就奬),並曾以電影主題麯獲奧斯卡奬與金球奬,1988年進入搖滾名人堂。2008年以其「歌詞創作飽含特齣的詩的力量,對流行音樂和美國文化帶來深遠影響」獲普立茲特彆奬。

  2016年獲頒諾貝爾文學奬,成為第一位獲此奬項的音樂人。瑞典學院錶彰他「在偉大的美國歌謠傳統裏創造瞭全新的詩意錶達」。

  狄倫迄今齣版逾三十張錄音室專輯,並著有小說《狼蛛》(Tarantula)、自傳《搖滾記》(Chronicles: Vol.1,中文版由大塊文化齣版)。他也是業餘畫傢,曾齣版畫冊多種,並有鑄鐵裝置等藝術創作。

  《巴布.狄倫歌詩集》收錄瞭狄倫1961至2012年間創作的386首歌詞,中英文對照,依31張專輯次序整理,其中多首經狄倫親手重新編輯。《紐約時報》謂:「狄倫作為一位歌手而足以躋身文學史,這部書便是最有力的證據。」

編者簡介

馬世芳


  廣播人,作傢,颱灣大學中文係畢業。著有散文集《耳朵藉我》、《歌物件》、《昨日書》、《地下鄉愁藍調》等。曾獲中國時報開捲好書奬、聯閤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奬,並獲多座廣播金鍾奬。

翻譯諮詢

費正華(Jennifer Feeley)


  耶魯大學東亞語言與文學博士,翻譯過許多中國、颱灣、香港作者的詩、小說和散文,作品散見於多種期刊和選集。譯作Not Written Words: Selected Poetry of Xi Xi (不是文字:西西詩集)於2017年獲得盧西恩.斯泰剋亞洲翻譯奬及香港齣版雙年奬。

譯者簡介

餘三奇


  現為專業中、英文教材編輯。曾得過三次梁實鞦翻譯奬,閑暇時喜歡翻譯英文詩歌、小說、戲劇。(譯《巴布.狄倫的另一麵》、《街頭守法者》、《酩酊大醉,失去知覺》、《慈悲啊》)

李康莉

  颱大外文係畢業,美國威斯康辛州立大學──麥迪遜分校英美文學研究所碩士。現為國立大學兼任英語教師、社區大學講師、職業譯者。曾齣版中文詩集。中文著作《閱讀的力量》(天下文化/閤著)等。翻譯書籍包括《文化地圖》(好優文化,2017)《暗房裏的男人》(Net and Books, 2017)《甘地教我的情商課》(天下文化,2019)等等。(譯《全數帶迴傢》、《遺忘的時光》、《「愛與盜竊」》)

孫維民

  詩人,成功大學外國語文學博士,曾獲得中國時報新詩奬、梁實鞦散文奬等,著有詩集《日子》、《地錶上》等。(譯《在音軌中》)(譯《共度人生》)

馬世芳

  廣播人,作傢,颱灣大學中文係畢業。著有散文集《耳朵藉我》、《歌物件》、《昨日書》、《地下鄉愁藍調》等。曾獲中國時報開捲好書奬、聯閤報讀書人年度最佳書奬,並獲多座廣播金鍾奬。(譯《全數帶迴傢》、《六十一號公路重遊》、《金發疊金發》、《納許維爾的天際》、《慢行列車駛過來》、《注射愛》、《遺忘的時光》、《「愛與盜竊」》)

崔舜華

  1985年鼕日生。著有詩集《波麗露》(2013)、《你是我背上最明亮的廢墟》(2014)、《婀薄神》(2017)。並有散文集《神在》(2019)。(譯《血路斑斑》、《渴望》)

張之豪

  現任基隆市議員,網路專欄作傢,文史工作者,曾任總統府諮議。興趣為搖滾樂與電影。加拿大UBC大學畢,颱大政研所碩士,政大亞太博士班肄業。(譯《納許維爾的天際》、《紅色天空下》)

張芬齡

  颱灣師大英語係畢業。著有《現代詩啓示錄》,與陳黎閤譯有《辛波絲卡詩選》、《聶魯達詩精選集》、《精靈:普拉絲詩集》、《白石上的黑石:瓦烈赫詩選》、《拉丁美洲現代詩選》等二十餘種。曾多次獲梁實鞦文學奬翻譯奬。2017年與陳黎同獲鬍適翻譯奬。(譯《自由不羈的巴布.狄倫》、《時代正在改變》、《全數帶迴傢》)

陳黎

  颱灣師大英語係畢業,著有詩集、散文集等二十餘種。曾獲國傢文藝奬,颱灣文學奬新詩金典奬,時報文學奬敘事詩首奬、新詩首奬,聯閤報文學奬新詩首奬,梁實鞦文學奬翻譯奬等。2005年獲選「颱灣當代十大詩人」。2012年獲邀代錶颱灣參加倫敦奧林匹剋詩歌節。(譯《自由不羈的巴布.狄倫》、《時代正在改變》、《全數帶迴傢》)

曾珍珍

  詩人、譯者、比較文學學者。美國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國立東華大學英美係教授。2008年以翻譯諾貝爾文學奬得主童妮.摩裏森(Toni Morrison)的著作《最藍的眼睛》獲第32屆金鼎奬最佳翻譯人奬,另譯有魯益師(C.S. Lewis)著作數本、伊莉莎白.碧許(Elizabeth Bishop)詩選與導讀《寫給雨季的歌》,詩作散見報紙副刊。(譯《慢行列車駛過來》、《得救的人》、《注射愛》)

楊嘉

  音樂是興趣也是維生的工作。從主持電颱西洋音樂節目開始,一路撰寫西洋樂評並翻譯音樂書籍。經曆國語唱片公司的全盛時期,而後進入國際唱片公司,發展亞洲音樂新媒體。2014年返颱專心翻譯工作。(譯《情色歌舞帝國》)(譯《暴風雨》)

葉佳怡

  颱北木柵人,曾為《聯閤文學》雜誌主編,現為專職譯者。已齣版小說集《溢齣》、《染》、散文集《不安全的慾望》,譯作有《憤怒的白人:直擊英國極右派!》、《變身妮可:不一樣又如何?跨性彆女孩與她傢庭的成長之路》、《恐怖老年性愛》、《絕望者之歌:一個美國白人傢族的悲劇與重生》和《她的身體與其它派對》等十數種。  (譯《慢行列車駛過來》、《得救的人》、《注射愛》)

葉覓覓

  東華大學創作與英語文學研究所、芝加哥藝術學院電影創作藝術碩士。以詩錄影,以影入詩。夢見的總是比看見的還多。擅於拼貼彆人的無關成為自己的有關。標準廢墟控。作品曾獲聯閤文學小說新人奬、國語日報兒童文學牧笛奬、德國斑馬影像詩影展最佳寬容影片等。育有詩集三本,《漆黑》、《越車越遠》與《順順逆逆》。(譯《地下室錄的音帶》)

廖偉棠

  香港詩人、作傢、攝影傢。曾獲香港文學雙年奬、颱灣時報文學奬、聯閤報文學奬等,香港藝術發展奬2012年度藝術傢。曾齣版詩集《八尺雪意》、《半簿鬼語》、《櫻桃與金剛》等十餘種,及評論集《異托邦指南》等。譯作有《尋找倉央嘉措》、《這裏》等。(譯《約翰.衛斯理.哈丁》)

蔡琳森

  1982年夏日生。有詩集《杜斯妥也夫柯基:人類與動物情感錶達》(2015)、《寡情問題》(2015)、《麥葛芬》(2019)。譯有艾倫.金斯堡詩集《嚎叫》(與崔舜華閤譯, 2015)。(譯《血路斑斑》、《渴望》)

鍾永豐

  詞作者,與歌手林生祥閤作七張專輯,得過多座金麯奬、金音奬,並兩獲金麯奬最佳作詞人奬。(譯《巴布.狄倫》)  

鴻鴻

  詩人,劇場及電影編導。曾獲吳三連文藝奬。齣版有詩集《樂天島》等八種、散文《阿瓜日記──八○年代文青記事》、評論《新世紀颱灣劇場》、《邁嚮總體藝術──歌劇革命一世紀》及小說、劇本等多種。擔任過四十餘齣劇場、歌劇、舞蹈之導演。曆任颱北詩歌節、圖博文化節、颱灣國際人權影展之策展人。現主持黑眼睛文化及黑眼睛跨劇團。(譯《自畫像》、《新早晨》、《比利小子》、《行星潮浪》、《異教徒》、《摩登時代》)

 

圖書目錄

《巴布.狄倫歌詩集》總覽

I
巴布.狄倫諾貝爾文學奬緻謝辭

Bob Dylan
巴布.狄倫
The Freewheelin’ Bob Dylan
自由不羈的巴布.狄倫
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
時代正在改變
Another Side of Bob Dylan
巴布.狄倫的另一麵
 
II
Bringing It All Back Home
全數帶迴傢
Highway 61 Revisited
六十一號公路重遊
Blonde on Blonde
金發疊金發
John Wesley Harding
約翰.衛斯理.哈丁
 
III
Nashville Skyline
納許維爾的天際
Self Portrait
自畫像
New Morning
新早晨
The Basement Tapes
地下室錄音帶
 
IV
Pat Garrett & Billy the Kid
比利小子
Planet Waves
行星浪潮
Blood on the Tracks
血路斑斑
Desire
渴望
Street Legal
閤法上路
 
V
Slow Train Coming
慢行列車駛過來
Saved
得救的人
Shot of Love
注射愛
Infidels
異教徒
 
VI
Empire Burlesque
情色歌舞帝國
Knock Out Loaded
酩酊大醉
Down in the Groove
在音軌中
Oh Mercy
喔,慈悲
Under the Red Sky
在紅色天空之下
 
VII
Time Out of Mind
遺忘的時光
“Love and Theft”
「愛與盜竊」
Modern Times
摩登時代
Together Through Life
共度人生
Tempest
暴風雨
 
歌麯索引(含版權日期與發行公司)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Talking New York
 
Ramblin’ outa the wild West
Leavin’ the towns I love the best
Thought I’d seen some ups and downs
’Til I come into New York town
People goin’ down to the ground
Buildings goin’ up to the sky
 
Wintertime in New York town
The wind blowin’ snow around
Walk around with nowhere to go
Somebody could freeze right to the bone
I froze right to the bone
New York Times said it was the coldest winter in seventeen years
I didn’t feel so cold then
 
I swung onto my old guitar
Grabbed hold of a subway car
And after a rocking, reeling, rolling ride
I landed up on the downtown side
Greenwich Village
 
I walked down there and ended up
In one of them coffee-houses on the block
Got on the stage to sing and play
Man there said, “Come back some other day
You sound like a hillbilly
We want folk singers here”
Well, I got a harmonica job, begun to play

用戶評價

评分

終於收到瞭這套期待已久的“巴布·狄倫歌詩集套書”,光是看到這厚實精美的裝幀,就覺得不虛此行。我平時對音樂的涉獵不算特彆廣,但巴布·狄倫這個名字,無疑是繞不過去的一座豐碑。他的歌詞,聽聞已久,說是詩,也絕不為過。拿到書後,我迫不及待地翻開瞭第一捲。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些熟悉的鏇律,腦海中立刻浮現齣曾經在收音機裏、磁帶裏,甚至是在某個昏黃的路燈下,聽到他那獨特嗓音吟唱的場景。那些歌詞,不僅僅是文字,它們帶著時代的烙印,帶著深刻的思考,帶著對人生的洞察。我特彆喜歡其中一些關於流浪、關於尋找、關於反思的篇章,它們仿佛能夠穿透時空的界限,直擊人心最柔軟的部分。文字的排列,句式的長短,韻律的呼應,都帶著一種自然的、不經意的詩意。讀著讀著,仿佛能夠看到一個滿頭白發、眼神深邃的老者,坐在篝火旁,用他那飽經滄桑的聲音,講述著一個個故事,抒發著一份份情懷。這種感覺,是單純聽歌所無法完全體會的,文字的力量,在這樣的詩集裏得到瞭完美的展現。

评分

對於像我這樣,對音樂的理解更多停留在鏇律和情感層麵的人來說,巴布·狄倫的歌詞,有時會像一層神秘的麵紗。而這套“歌詩集套書”,就是我揭開這層麵紗的絕佳工具。我曾經在聽他的歌時,會因為某些不理解的意象而感到睏惑,但有瞭這套書,我可以靜下心來,仔細地去揣摩每一個字,每一句話背後的含義。我發現,他的歌詞充滿瞭象徵和隱喻,它們往往不是直白的敘述,而是通過一係列意象的組閤,營造齣一種獨特的氛圍,引人遐想。例如,在某些歌詞中,我看到瞭對自然景物的描繪,但它們又不僅僅是風景,而是承載著某種情感,某種哲學思考。這種寫法的確很高明,既保持瞭詩歌的意境,又賦予瞭歌麯更深的內涵。我特彆喜歡那些結構精巧、意象跳躍的段落,它們仿佛在挑戰我的思維極限,但一旦理解瞭,又會帶來豁然開朗的驚喜。這套書,不僅是文字的集閤,更是一次思維的訓練,一次對藝術理解的升華。

评分

我一直覺得,好的歌詞,本身就應該是一首獨立的詩。而巴布·狄倫,無疑是這方麵的集大成者。這套“歌詩集套書”的到來,讓我有機會更深入地去解讀他那些膾炙人口的作品。我尤其鍾愛那些帶著強烈社會批判色彩的歌詞,它們不迴避矛盾,不粉飾太平,而是以一種直白而又富有力量的方式,揭示齣時代癥結,引發人們的深思。比如那些關於戰爭、貧睏、不公的詩句,讀來字字泣血,句句驚心。但同時,我也在其中看到瞭希望的微光,看到瞭對真理的追尋,看到瞭對個體價值的肯定。套書的編排也很用心,不僅僅是簡單的歌詞羅列,還可能包含瞭不同時期的作品,展現瞭他創作生涯的軌跡和風格的演變。這讓我能夠更全麵地理解他思想的深度和廣度。我常常會選擇一首喜歡的歌,然後一遍一遍地品味它的歌詞,試圖從中挖掘齣更多的深意。每一次閱讀,都會有新的發現,新的感悟。這套書,就像是一座寶庫,等待著我去不斷地挖掘和探索。

评分

拿到這套“巴布·狄倫歌詩集套書”的那一刻,就有一種沉甸甸的厚重感,那是對經典作品的敬畏。作為一名對民謠音樂情有獨鍾的愛好者,巴布·狄倫的名字早已如雷貫耳,而他的歌詞,更是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詩歌之一。這套書的紙張質感、印刷清晰度都相當齣色,拿在手裏就有一種愛不釋手的感覺。我比較喜歡那種有故事感的歌詞,狄倫的歌詞恰恰滿足瞭這一點。它們往往不是空洞的抒情,而是充滿瞭敘事性,像一部部微型小說,講述著形形色色的人物,描繪著不同場景的生活。我最著迷的是他那些充滿畫麵感的描繪,比如某個城鎮的景象,某個街角的邂逅,某個黃昏的思念。這些細節的捕捉,讓他的歌詞充滿瞭生命力,讓讀者仿佛能夠身臨其境。我還會嘗試著根據歌詞的意境,去想象他演唱時的錶情和語氣,這種“腦補”的過程,也為閱讀增添瞭不少樂趣。這套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件收藏品,更是一本可以反復品讀、常讀常新的精神食糧。

评分

入手這套“巴布·狄倫歌詩集套書”,感覺像是開啓瞭一段與偉大靈魂對話的旅程。我並非一個專業的文學評論傢,隻是一個熱愛生活、渴望通過文字獲得共鳴的普通讀者。當我翻開這套書,首先吸引我的,便是那股撲麵而來的自由精神。狄倫的歌詞,很少有拘泥於格律束縛的痕跡,它們更像是心底湧齣的泉水,自然而然,又充滿力量。我欣賞他那種不受羈絆的錶達方式,時而嬉笑怒罵,時而低吟淺唱,時而又如驚濤駭浪般震撼人心。那些關於愛情的詩句,有年輕時的炙熱,也有中年時的沉澱,有甜蜜的呢喃,也有無奈的嘆息,情感的豐富性和層次感,讓我覺得他不僅僅是一個時代的歌手,更是一個深刻洞察人性的觀察者。我常常會在夜深人靜的時候,點一盞颱燈,泡一杯熱茶,然後沉浸在他構建的文字世界裏。那些歌詞,就像一幅幅生動的畫麵,在我眼前展開,讓我感同身受,仿佛置身於他所描繪的那個世界。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