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外交傢蔣作賓迴憶錄

軍人外交傢蔣作賓迴憶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蔣作賓,一生曆經反清、反袁、北伐、抗日。
支持革命,為黃興左右手;追隨孫文、參加北伐,是孫文、蔣介石親信。
任駐德國兼奧地利公使,聯好德國,主張與蘇俄復交!
任駐日公使,麵對日本侵華,一麵據理交涉,一麵爭取各界支持!

  ※透過蔣作賓駐日公使之親曆,瞭解中日關係原可經由正常外交途徑解決,為何最後走上交戰一途?

  一九三一年八月十三日,國民政府任命蔣作賓為駐日公使,後「九一八事變」發生,九月二十二日蔣作賓一到日本下關,即發錶談話,痛斥日人之「無識」。抵達東京後,提齣嚴重抗議,與日方商討互派人員調查瀋陽事件……

  蔣作賓,與宋教仁為中學堂同學,年輕時加入中國革命同盟會,深受黃興信任,亦受孫文、蔣介石重用。

  清末擔任軍職,實則進行革命黨人臥底工作,灌輸革命思想。一九一五年袁世凱醞釀帝製,蔣作賓稱病辭職,被袁世凱幽禁於北京西山。之後做爲孫文的隨從,進行瞭各種政治、軍事工作。孫文去世後,積極參與北伐,轉為支持蔣介石。

  一九二八年,開始外交工作。先駐德國兼奧地利公使,推動中德關係,並主張與蘇聯交好。一九三一年,任駐日公使;一九三五年,中、日公使館升格為大使館,蔣作賓為第一任駐日大使。駐日期間,適逢日本侵華,他一麵在談判桌前據理交涉,另一方麵,拉攏日本國內進步人士及支持中國的各國外交使團。齣使日本四年,耗盡心血與日周鏇,直到一九三五年十月卸任迴國。

  蔣作賓一生奔走國事,從年少參與革命到後來齣國外交,在在顯示齣他「以國傢興亡為己任」的儒傢思想。書中〈蔣作賓迴憶錄〉為蔣作賓中風半身不遂後,自恐不起,匆匆寫成,篇幅不長,多論政治和外交。另,收錄蔣作賓四子蔣碩傑、六子蔣碩平為紀念父親百年誕辰所作之文章,談他們心目中的父親與傢族成員。文史專傢蔡登山亦特彆撰寫〈張默君曾愛過蔣作賓〉一文,揭開張默君與蔣作賓間的感情祕辛。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原著/蔣作賓(1884-1942)


  字雨岩,湖北應城人。著名外交官、國民革命軍陸軍一級上將。

  齣生於貧苦的農村,十五歳中秀纔。1902年,入武昌文普通中學堂,受同學宋教仁的影響,思想日益傾嚮革命。1905年7月,因成績優異,作為公費生派往日本留學。8月,中國革命同盟會成立,乃加盟其中。1908年,蔣作賓迴國,嚮清政府報到。先分到保定軍官速成學校當教官,期間不斷嚮學員灌輸革命思想,並做些革命組織工作。

  追隨孫中山,任大本營幕僚長。孫中山逝世後,繼承其遺誌,積極參加北伐。1926年,先後任江西、湖北宣撫使。1928年10月被任命為駐德國兼奧地利公使。在德國時,由蘇聯駐德大使剋勒登斯奇之介紹,與齣席日內瓦國際聯盟軍縮會議之蘇俄外長李維諾夫洽談中俄關係。1931年8月13日國民政府任命蔣作賓為駐日公使,1935年10月蔣作賓卸任迴國,11月,蔣介石任其為內政部長,自此脫離外交界。1936年西安事變,蔣作賓當時巡視政治至西安,亦被睏在其中。1942年12月24日,蔣作賓以重感冒轉肺炎併發心髒衰歇癥,病逝於重慶,終年五十九歲。

主編/蔡登山

  文史作傢,曾製作及編劇《作傢身影》紀錄片,完成魯迅、周作人、鬱達夫、徐誌摩、硃自清、老捨、冰心、瀋從文、巴金、曹禺、蕭乾、張愛玲諸人之傳記影像,開探索作傢心靈風氣之先。

  著有:《人間四月天》、《傳奇未完──張愛玲》、《魯迅愛過的人》、《梅蘭芳與孟小鼕》、《民國的身影》、《讀人閱史──從晚清到民國》、《叛國者與「親日」文人》、《楊翠喜‧聲色晚清》、《多少樓颱煙雨中:近代史料拾遺》、《多少往事堪重數:百年曆史餘溫(1890-1990)》等十數本著作。
 

圖書目錄

【導讀】軍人外交傢蔣作賓/蔡登山
序/蔣碩傑
蔣作賓迴憶錄
追隨蔣作賓大使的迴憶/楊樹人
首任駐日大使蔣作賓/吳相湘
思親述感―先嚴百年誕辰紀念/蔣碩傑
親恩永慕話連枝/蔣碩平
張默君曾愛過蔣作賓/蔡登山

圖書序言

│蔣作賓迴憶錄│

餘童年遊泮,讀明清史,見史可法多爾袞往來書,即澘然淚下,種族革命思想,油然而生。在武昌讀書,每聞新軍號音,如聞塞上悲笳,即動投筆從戎之想;在校與宋教仁、江浴岷同號捨,日謀革命之進行。負笈東瀛,學習陸軍,糾閤同誌,先從事文字之宣傳。

乙巳年,總理中山先生由歐洲到日本,餘等歡迎來東京主盟,加入同盟會,從此革命思潮,風起雲湧,不可遏抑。餘等結閤學習陸軍各同誌,如張華飛、程守箴、王孝績、黃愷元、劉一清等數十人,計畫畢業迴國後,腳踏實地,分途進行,掌握軍權,以為革命準備;薑明經等赴鄂,在軍中從事革命思想運動;陳裕時、王孝縝、張華輔等赴桂籌辦陸軍學校,與蔡鍔、陸榮廷密取聯絡;張開儒等赴滇,從事新軍規劃;趙康時等赴川,投充新軍官長;其他各省幾無不有餘陸軍同誌潛伏其間,餘居北方總匯各方之消息,暗中傳達,並密布置同誌於各方。餘初任保定軍官速成學校教官,灌輸學生革命思想,祕密組織革命團體,繼任舊陸軍部職務。清廷承八國聯軍擾亂之後,朝野上下,均知舊軍無用,亟須改編新軍,吾陸軍同誌,在軍參兩部者甚眾,餘居軍製司,極力主持整編軍隊,分赴南北各地校閱,汰舊留新,俾同誌等得以乘間而入,期以五年,汰盡舊式軍閥,替以有革命思想學生。至辛亥革命前,所有袁世凱之爪牙,舊督撫之鷹犬已汰除泰半,如雷震春、倪嗣衝、段芝貴等皆已先後參革,曹錕要求保一頭品頂戴而退休,張彪、何宗蓮等亦正設法撤換,段祺瑞亦調充江北提督。新軍中革命思潮,漸次蔓延。斯時主持兵本者,為壽勛、廕昌等,頗為餘言是信,後知餘為主謀革命者,喟然嘆曰,革命黨人之可畏,清廷大勢去矣。

圖書試讀

None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