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山的一年绘本3:农地的一年

里山的一年绘本3:农地的一年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日本亚马逊& EhonNavi绘本情报网读者5颗星推荐!
  结合田园全景导览图+生态知识图鑑+食农教育推广绘本!
  你知道我们常吃的高丽菜、萝卜、西瓜、番茄是怎么种出来的吗?
  你知道什么季节盛产哪些蔬果?这些蔬果又是怎么样栽培的呢?
  农地里又栖息着哪些昆虫、鸟类和动植物呢?
  现在就来一场纸上田野调查,一起来看看农地里的一年会有哪些生态风景吧!

  人们总说「谁知盘中飧,粒粒皆辛苦」,在逐渐都会化的现代社会里,孩子们大概都吃过各种蔬菜水果,却仅有极少数的孩子实际观察过农地的生态,更少有孩子了解农业的工作内容。在这个充满自然风情的四季田园生态科普知识绘本系列中,用清新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乡间农地的美好风光,让孩子跟着作者的踏察脚步,实地经验农地的一年!

系列特色

  1.超丰富生态知识图鑑:认识在地美好生活模式也是自然环境教育里极重要的一环,透过种植简单作物的亲身体验,除了让孩子近距离的做生态观察纪录之外,种植过程中也能培养孩子对生命的珍视,也因此「农作生态体验」获得许多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在台湾的国小校园里,也有简易的植栽活动让孩子学习亲近大自然、观察物种的变化。

  2.超细腻农地全景导览图:作者透过在定点做一年的生态观察,带领孩子发现超级惊人且各式各样的田园生物,详尽的解说搭配图像,就像带着孩子做近距离田野调查般,实地认识农地里一年四季的变化,以及在田园间栖息的多元物种,包含各种昆虫、鸟兽及草花,让孩子吸收丰富且多元的生态知识,一次认识孕育许多生命的大地宝库。

  3.不只是绘本更是农人的工作实录:画面以自然环境全景构图,搭配各种生物介绍图像,详细的解说一年四季的自然变化,书末附上一整年农地工作的行事历,解说农地一整年的工作过程、各种农作物的图鑑与成长阶段、每个季节的工作内容,以及农事工作中所需的配备机具,让孩子更近一步的亲近山林、观察农地生态。

好评推荐(依姓氏笔画顺序排列)

  ‧观树教育基金会/里山塾主任 李文华
  现在的小孩对于3C产品操作非常熟稔,但是对于餵饱自己三餐的食物却是非常陌生,欣喜小光点用心筹画出版「食物」相关的书籍,让有心的父母、老师或从事食农教育的工作者,可以带着孩童,串起土地与餐桌这一条断掉的线。

  ‧里山基金会发起人 李璟泓
  很感动有这样的绘本出现!非常乐意推荐给大家!

  ‧行政院农委会林务局长 林华庆
  《农地的一年》这本如诗如歌、又饱含知识养分的好书,如是清晰地描摹了人与万物和谐共生的里山风景。但愿在友善多元的政策鼓励下,台湾的山村也能发展出各自的适地绿色经济模式,走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未来。

  ‧科普作家 张东君
  这套《里山的一年绘本》,画的是日本的现实里山环境,也是我们希望保留的台湾生态。虽然台湾的土地持续被开发,不过我们还是期待台湾的穿山甲、石虎、食蟹獴、水獭以及其他更多更多的动植物可以陪伴我们到将来而不会灭绝。

  ‧环境资讯中心主编彭瑞祥

  ‧植物学工作者郑元春

  农地对都会小孩不见得有切身关系,但是农地里的一切,对孩子们绝对有良善的教育作用:农作物的栽培、成长、收获;农地的经营、管理以及有关农地生物的种种等,都是真、善、美的结合,对儿童人格的陶冶与养成,必然有着正面的影响力。

  ‧谷东俱乐部发起人 赖青松

  ‧主妇联盟台中分会绿绘本组长 谢文绮

著者信息

作者简介    

向田智也(Mukaida Tomoya)


  1972年出生于神奈川县。
  以日本人的生活与自然为题材,用绘画及文字表现日本才有的自然。
 出版的绘本有《水稻田的一年》、《杂木林的一年》、《农地的一年》(均为小光点出版)。
 
译者简介    

张东君


  科普作家、推理评论家、也从事口译和笔译。着作有《动物勉强学堂》、《象什么》、《小鸭鸭溪游记》、《蝌蚪答人》、《青蛙歌神》、《爸爸是海洋鱼类生态学家》、《是谁把驴子变斑马》、《大象林旺是怎么到动物园》、《动物数只数只》等超过200本着译作,目标为「着译等身」。第五届吴大猷科学普及着作奖少年组特别奖翻译类得主、第四十届金鼎奖儿童及少年图书类得主。

图书目录

图书序言

推荐序

张东君


  这本《水稻田的一年》和《杂木林的一年》及《农地的一年》,在日本合称为「里山绘本」。

  自从二○一○年生物多样性第十届公约缔约方在日本名古屋举办时提出「爱知目标」和「里山倡议(Satoyama Initiative)」这两个理念,希望推动生物多样性主流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目标之后,里山(Satoyama)这个字,就成为热门的讨论话题(好吧,至少是在我的同温层)。而在那之前,曾经有已退休研究员夫妇想要我带他们去「里山」参观,不过那时候他们误以为「里山」是像京都的「岚山」那样的地名,之所以需要保存,是因为那里景观美丽,有很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其实里山并不是地名,而是位于徒步可以当天来回的距离,有人在使用、经营管理的环境。由于这感觉起来跟距离远的「深山」为相反词,所以在台湾也有人以「浅山」来表现,但以我个人来说,我认为「浅山」并无法确切的表现出有人在利用的这件事,而保存里山的目的,并不只有把那片环境及生活于其中的生物保留下来而已,另外一个重要的事情,在于保存人类利用里山生物的智慧与传统。不论那是去採蕈类、野菜、各种果实、草药回来食用或加工,亦或是收集枯枝、砍柴生火、盖房子等都是。

  台湾刚开始举办以里山为主题的研讨会时,邀请来的讲者之一是我研究室的小学弟。他举了很简单的例子,说明里山就是像《桃太郎》的故事中「老爷爷上山砍柴、老婆婆在河边洗衣服」那样的日常风景。起初大家可能会认为那种风景非常的平常,但是当这类的原风景由于开发等原因而失去之后,就再也找不回来了。这就是为什么大家会热爱宫崎骏的动画电影《龙猫》,因为那重现了我们心中的故乡。

  《水稻田的一年》这本书,介绍的除了水稻田的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之外,还有以水稻田为栖息地的各种生物的生态与习性。《森林的一年》及《农地的一年》的设计也是一样,书中的图画就像是定点观察的纪录片一般,在固定不动的广角镜头下,看到熙熙攘攘往来频繁起落的动物与植物,以及在这些生物间的人类活动。这三本书都是生物与人类的岁时记,不同的只是栖息地而已。

  在日本有个「龙猫森林基金会」,以募款的方式,一块块的把埼玉县狭山丘陵的里山买下来,从一九九一年买下第一块地以来,到二○一八年三月已经买下四十八块地。这些土地以杂木林为主,虽然每一块的面积都不大,但却都能够看出这些杂木林在过去是如何支撑了人们的生活,以及人们是怎么永续的利用这些环境。光是看着这些里山风景,就能让人感到亲切、安心,即使不期待在其中看到龙猫,也希望能够看到原生动植物的蓬勃繁衍。

  我在两年前跟里山基金会筹备处的几个伙伴一起造访了龙猫森林基金会,和她的创办人交换意见,希望能够跟他们一样的努力保留台湾的里山环境。虽然台湾的土地持续被开发,河岸一直水泥化,不过我们还是期待台湾的穿山甲、石虎、食蟹獴、水獭以及其他更多更多的动植物可以陪伴我们到将来而不会灭绝。这套《里山绘本》,画的是日本的现实里山环境,也是我们希望保留的台湾生态。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