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
你在意的是结果,还是过程?
何献瑞 当资讯的传递搭上了无线网路与行动装置后,旅行的方式与心态改变了许多。
以我自己的经验,过去的旅行,二十年前,甚至十年前,我有时会像只无头苍蝇,就算手里拿着印好的地图,也还是会在景区迷路,找不到想去的地方。有时抵达一个新地方,我会在车站里喝着咖啡,不动声色观察环境与其他的旅行者在做些什么,然后迅速做出当下最有利的判断:跟随,或者不跟随。又有时,我像是个情报员,在青年旅社里,和人攀谈交换着实用的资讯与经验,只为决定接下来该往哪里去。
但现在的旅行,我觉得自己有更多时候,像是蜜蜂或是蚂蚁,不断着敲打的键盘,利用网路与其他人交换或寻找资讯。在闲来无事的片刻空档,拿出手机与亲友传讯息聊天,或看看其他人目前的动态,或分享自己的眼见,上传一张自己正在旅行中的照片!
虽然仍是一个人的旅行,但孤独的时间少了。取代孤独的,是一种与世界仍维持联系的熟悉感。
提供这熟悉感的,正是手机与网路,或者说是科技。
身为一个中文旅游资讯网站的创办人,二十年来,我不断的在旅行者与自助旅行网站经营者的角色间转换。我不能否认科技带给了旅行便利与安全,但也必须承认,如今的旅行者,希望透过旅行所获得的,冒险、独立、自我认识,拓展眼界的意图,虽然字面上与过去无太大差异,但实际上已有根本性的不同。
一代人难理解另一代人。这句话,随着年纪与经历,更有不同的体会。
由于经营旅游网站的缘故,认识LOCA超过十年,当年就听过刚结束三年旅行回来的他,分享过这段精彩刺激的旅行的部分内容,比方:
在印度因为一时轻信或贪心,让自己陷入的困境;
在澳洲凭着决心与毅力,终于得到的景观餐厅工作机会;
在欧洲利用欧铁票,连续一个月夜宿火车上的旅行;
在纽约遇到的持枪打劫……
如今回头再看这些已经付梓成书的故事们,多了时间上的距离后,精彩的部分仍是精彩,但对一些当时未能察觉的细节,也有了一些不同体会。
其实,无论是旅行或者人生,每个当下的决定,都影响着未来。而,促成每个人做出不同决定的原因,都是当时的心境。所以要说心境,影响当下与未来,也并不为过。
有人因为不满现况,而想要突破。
有人因为心中有一份更好的未来,而努力追求。
有人因为想要被他人或自我肯定,而改变自己。
有人因为想探索未知的自己,刻意去尝试过去未曾有过的经验。
但在这些原因之前,或许我们可以先自问:
是什么样的过去,造就了现在的我。
我的价值观,是有多少是完全出于自我,又有多少是因为遵循(或反抗)社会价值而来?
在这个数十亿人的星球上,不同的历史文化,不同的社会环境,不同的自然条件,造成了不同群体间的差异。想要透过旅行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我们,是以什么样的心境来在面对每一个存在于自己与别人间差异?
这实在是一个大哉问,连我也无法好好回答。
但我相信,对自己与他人人性的体察,和想像力的运用,是回答这个问题的钥匙。
过去的台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的升学制度并不鼓励我们进行这方面的探求。一次联考的成绩,决定或影响了多少如我一般懵懂少年的未来。
或许,有人会认为:
「在每所学校的名额有限的情况下,竞争是理所当然的。」
的确,大多数的时候,竞争是必然的。但是在义务教育的过程中,要求每个人以运动竞赛的方式竞争,一次定胜负,所要付出的代价,不只是必然有人的努力得不到预期回报,更可能造成个人甚至整个社会的单一化价值观。
而受其影响的我,或者我们,为未来的人生里,又得花费多少的心力才能察觉这些根深蒂固的观念,并做出改变?
我想说的是:
「如果每个人都只在意结果,而忽略了享受过程。
那人生会少了多少乐趣,又会多了多少不如意?」
很高兴看到LOCA这本穿插着丰富旅行经验与自我对话的作品终于出版。
相信每个读完这本书的朋友都能获得些许启发,为自己的旅行与人生走出一条自己的道路。
只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独立思考,有勇气去实践,并分享自己的所得,这个社会才会更多元,更能接纳每一种不同的声音,尊重每个人的差异性。
相信,世界也会因此而更值得期待。
祝福LOCA,也祝福每位与这本书有缘的读者。
(本文作者何献瑞,为小说家,出版有《任意门俱乐部》、《线索》、《跳吧》等书。同时以背包客栈站长小眼睛先生的身分为人熟知。)
背包客栈 站长
小眼睛先生
后记
圆梦计画,不只是梦想 回到台湾后,人们不时会问我,在那一段三年的旅行里,是否有哪一件事情是影响自己最深的? 以及针对写作的部分,倘若自己真如自序中所提及的,那么地不擅长且又痛恨的话,那么这些年来,背后又有什么原因或动力,需要如此地强逼自己来将这些故事写下?
现在就让我,把这最重要的一个故事补齐吧!
一辆小型掀背的1塔塔汽车缓缓停下,塞在壅挤的车潮里,周围不绝于耳的汽车喇叭声响,就像电影院里的杜比环绕音效,来自四面八方,一波又一波地袭来,坐在车中前座的我,左顾右盼了一下两旁的车流、远方的红灯,以及挡风玻璃前的无垠车潮,困滞在其中的我们,除了等待,似乎也无法再多做什么,因为这里是印度,一个永远无法预料下一秒会发生什么的国度,人们给它的标语是「不可思议的印度(Incredible India)」。
「叩~叩~叩~」车窗外突然几下的玻璃敲击声,令我转过了头去,那是一位约莫五岁的女孩儿,她正用着干瘪孱弱的一双手臂,抱着另外一位不过才几个月大的娃儿在胸前,不论她身上的衣着再残破不堪,亦或脸上沾有再肮脏的污秽,也都无法遮掩,她那一对乌乌亮亮的眼眸。
双手抱着娃儿的她,只能勉强用其手指,轻轻地敲着我的车窗,我知道她是想要向我讨钱,正当自己欲将车窗摇下时,身旁的司机印地(Hindi) 突然大喊:「千万不可,如果你给了她一个,随后蜂拥而上的孩子,会让我们的车子动弹不得的!」
此时,虽然窗户尚未打开,但前方车阵中的一群孩子,他们就像是嗅到猎物似地,全都朝向我们这里拥来,我的左手突然顿停了一下,止住在车窗下的把手上,迟迟没有动作;透过窗户,我在那一双无助的眼神里,发现一个缩影,那是一个频频摇头拒绝她的自己;然而,她之于我的眼神,却丝毫找不着一丝的不满,有的只是对现世的认命与绝望。纵然不久之后,她便抱着娃儿离开了,但那一双从我身上移开的憔悴,却早已在我的记忆里留下深深的印记。
「先生,我知道你是好心,可是你一个人,也无法帮助到他们全部的人啊!」印地他一脸诚恳地对着我说。
而我看着他,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能抿着嘴,赶紧别过头去,将含着泪光的双瞳朝向远方,凝视不语。
经过几日在印度的旅行,某日来到2法第普西克里(Fatehpur Sikri),比起其他景点的外围,这里的环境确实更为脏乱,再加上不停地前来骚扰游客的小贩,总是让人心情容易烦躁,或是感到不悦。
「Money……money……」二位衣着残破的小孩,一大一小迅速朝我跑来,一齐伸出双手讨钱。
「No…no…,No money !」连日来的佯装无情,竟让自己也有了反射性的回答。
二位孩子,在得到立即的冷酷回绝后,他们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然而就在那一秒里,我才惊觉到,现在看到乞讨的孩子,已经学会能够毫不迟疑地开口拒绝,对于这样无情的自己,开始心生恐惧,也逐渐产生一连串的自我质疑。
无论是上一次车窗外头,抱着娃儿的女孩的眼里,那一个不停向她摇头拒绝的自己,还是这一次在朝向我讨钱的二位孩子面前,那一个能够不带一丝犹豫,就拒绝他们的自己;我知道,那些都不是真正的自己!
「究竟,是什么改变了自己?」
「是什么改变了,一颗原本不忍他人受苦的心?」
曾经有人和我说:「不管你现在做什么,这个世界,也不会有任何的改变。」
「但我真的好想做些什么,好想好想为他们做些什么!」看着他们逐渐离去的背影,内心涌起一阵愤慨的吶喊,这是自己第一次感觉到那么地无能为力,也不由得地让我想起那一次,车窗外的女孩离去时的憔悴眼神;终于含在眼里的泪,还是止不住地流了下来,我赶紧张手掩面退至路旁,痛哭失声。或许,是不愿他人见着自己的软弱,见到那一个想做些什么,却又无能为力的自己吧!
人们总说,自己的力量微不足道,但我却认为每一个人,都有能力去改变世界,而与人分享,就是那一个最为简单,也是最为强大的一种力量;同时自己也一样坚信着,「分享」就是完成所有梦想的起点,也是一切事物转好的关键。
于是在那一个当下,我便下定决心,自己无论如何都要将旅程中的见闻分享出来,也期许日后的自己,能够去帮助别人完成他们的梦想,不论是在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协助,并使他们也有能力去分享,然后再一起去帮助到更多的人来完成梦想。
我希望透过一连串的分享,建构出一个恆久延续的分享计画,同时经由此计画,将这一股分享的力量不断地散播开来,直至世界上每一个需要受助的角落。
在这里向各位读者预告,我打算成立一间3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在此书出版后,首先可利用八成的个人版税所得,来成立一个公益旅行的赞助计画,而在这个计画里,每隔一段时间就会经由评选的方式,来挑选出欲赞助的旅行计画,并且希望受助的旅人回来之后,也能贡献出其旅行期间的创作品(例如:文字、音乐、图画、影像……等等),接着再汇整这些作品,以独立或合编的方式来进行出版,其中最少五成以上的版税收入,也将再次回馈至此计画中,好以用来助此计画永续运转。
希望这些日积月累的旅行创作将发挥出精神层面的影响力,慢慢地驱使人们借由去探索世界的方式来更加认识自己;至于不断回馈的版税收入,不论多少,都能给予下一批旅人们实质的旅费资助。
但愿这样的计划能滋养出许许多多的梦想,而这些不断出走的梦想,也同时茁壮了这一个计划,不断的分享,将孕育出更多的梦想,并使它们都能获得实现的机会,而这一股由众人所架起的分享力量,将穿透到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直到每一个梦想都被完成为止。
有关欲赞助计画的旅行方向,目前将暂定如下:旅行区域主要锁定在第三世界的国家,并以「公益旅行(Volunteer Travel)」的概念来进行,以自助旅行为主,但希望在旅程的安排上,能够至少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是用来做第三世界国家的志工服务。
一来,这样可以给予当地的弱势族群带来实际上的帮助;二则相信经由当地志工服务后再去进行的自助旅行,所看到的层面也会更加多元丰富,这就好像,一位外国背包客来到台湾的偏乡进行部落服务后,接着再到其他乡镇或是都市旅行时,他所观察的角度、思考的问题、获得的想法,应该也会较单纯旅游有所不同?
每一位今日受助的旅行者,都将成为未来影响他人的分享者 ,独自旅行是用来认识自己的最快途径,而一次带有分享责任的旅行,更是会让人充满能量,并开始庆幸,原来自己也是一位能够分享的人。
有一天,我做了一个梦。
梦里的世界,每一个人都热于分享,都知足感恩,都先想到利他再来利己;世间上的贫穷、痛苦、冷漠越来越少,人与人之间总是互助关怀、互信互爱,四处充满着对于生灵万物的尊重,以及最重要的,人人都怀有这一个世界,会因为自己的努力而变得更好的相信。
梦醒了,是否也意味着梦想的幻灭?
不,如果光只会做梦或是空想,梦想是绝无可能实现的,你必须先找到一个能够说服自己相信的实践方式,因为每一个梦想,都是经由每一秒的坚定相信,所聚积堆砌而成的。
回到台湾已经十年,在这十年的岁月里,自己从未轻言放弃,而这一本书的出版,正是见证着这一个相信,也代表着过去一段旅程的终结,并开展岀迎向这一个梦想的未来旅程,只是这一次将有所不同,我不会再感到孤单,因为我有你们,和我一起相信,一齐迈步向前。
1塔塔汽车(Tata Motors):印度最大的汽车公司,隶属于印度十大集团之一的塔塔集团(Tata Group)旗下。
2法第普西克里(Fatehpur Sikri):又名「胜利之都」,建于十六世纪,为蒙兀儿帝国阿克巴大帝所建,位于阿格拉(Agra)西南方卅五公里处。
3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简称「社企」,一种新兴的企业型态,透过市场机制来调动社会力量,将商业策略最大程度运用于改善人类和环境生存条件,而非为外在的利益相关者谋取最大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