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细腻描绘自然之美的伟大插画家
在艺术与自然中成长的希比尔拉.冯.奥尔弗斯 一八八一年,希比尔拉.冯.奥尔弗斯(Sibylle von Olfers, 1881-1916)出生于德国东普鲁士的萨姆兰郡,在梅格森(Metgethen)的庄园豪宅里生活。从小,奥尔弗斯的父母就为子女聘请私人家教,让他们接受良好完善的教育。相较于其他手足,奥尔弗斯从小就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孩子,拥有天马行空的想像力,也喜欢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世界当中。她虽然有着清秀可人的脸庞,但个性却十分古灵精怪,充满许多惊奇的点子,也喜欢在课堂上耍花招,因此她的奶奶称她为「野熊蜂」。
奥尔弗斯有一个小她几岁的妹妹,两人的感情亲密无间,拥有丰富创作灵感和艺术天分的奥尔弗斯喜欢为妹妹绘制图画书。从小积累的丰富经验,奠定她往后绘本创作的扎实基础。她的姑姑玛丽亚.冯.奥尔弗斯(Maria von Olfers)是影响她从事艺术创作的重要人物。姑姑玛丽亚是一名作家和画家,她会在夏天带着希比尔拉一起去梅格森城堡,并教导她绘画自然景观及动植物的技巧。希比尔拉总喜欢在城堡中找一个安静的角落,观察四周的自然环境并仔细绘制下来。
十七岁时,奥尔弗斯来到柏林的玛丽亚姑姑家,继续跟着姑姑练习绘画,也去艺术学校上课。之后,她成为了修女,并参加圣伊丽莎白姐妹会,随后被分配到吕贝克的一所天主教小学教书。奥尔弗斯在授课之余,也会从事儿童绘本及插画创作,偶尔去艺术大师威尔礼贝‧李奥(Willibald Leo)的艺术学校参观,并替吕贝克的圣心教区教堂作画。当她为十字架之路的第十二站完成一幅画时,肺病不幸复发,经过一年半的奋战仍与世长辞,享年仅三十四岁。
新艺术运动风格融合自然元素 奥尔弗斯的作品充满各种自然元素,她创作的故事多半将自然生态予以拟人化,借此生动地向读者介绍大自然。《树根宝宝》(Etwas von den Wurzelkindern)于一九○六年出版,是奥尔弗斯最为着名的作品。故事描述了树根宝宝们在春天醒来,经过了春天、夏天、秋天在地面上的活动后,再度回到地底下冬眠。这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季节故事,奥尔弗斯透过丰富的想像力,将真实的自然环境变化生动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让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探索自然的奥妙。
一八八○年代的欧洲开始掀起一股「新艺术运动」的风潮,当时的艺术家主张从自然生态中汲取创作灵感,其中最重要的特色就是充满活力的波浪型流动线条。奥尔弗斯在新艺术运动浪潮的影响下,她的作品充满生动的自然元素。她喜欢画出细致的花卉或是植物的茎叶,形成不规则的俏皮线条来当作边框装饰图画。
活泼生动的森林一日故事《森林公主》 《森林公主》于一九○九年出版。故事描述一位住在森林里的公主与露水仕女、地衣男孩、乌鸦小姐、星星宝宝等角色的互动。想必读者不难发现每一页的图画边界,都有不同的植物形成不规则的外框,让读者成为一个隐密的观察者,在不打扰森林秩序的前提下,悄悄拨开植物藤蔓,窥看森林里的小小世界,了解森林公主的日常生活。公主除了第一张图与最后一张图衣着白色衣裳之外,其余页面的图画都是穿着鲜艳的红色衣裳,与故事中其他人物角色有明显的区隔,读者只需轻轻一瞥就能发现公主的位置,观赏剧情的变化。
书中首先提到太阳初升,清晨的露水洗涤大地,让森林焕发生机、朝气蓬勃。接着奥尔弗斯对生机盎然的森林展开细腻的描绘,例如土壤上密布的地衣,提供森林重要的养分;在森林中生活的动物,与森林公主结伴同游;扮演分解者角色的蕈类,让森林能量得以循环利用,生生不息。最后,星星带着温暖的星光悄然出现,象征夜晚来临,结束森林热闹的一天,大地归于平静。
《森林公主》一书充分展现奥尔弗斯经典的装饰艺术风格,也显示出她对自然景物的敏锐洞察力与丰富想像力。书中优美的文字与细腻插画,吸引孩童探索角色间的温馨互动,从而了解森林一天的生活与景色变换。
韦伯文化「儿少文学研究室」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