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会画△〇□,每个孩子都能轻松下笔画世界!
「艾德.安柏利是童书界的现代主义大师,他就是有办法教每一个孩子学会画画。」
——美国当代设计大师Steven Heller
艾德爷爷说:「不是每个人都得成为艺术家,但每个人都需要觉得自己很棒。」这是他教孩子作画的原点。
他一辈子都在画画。画画让他开心,他希望每个人都能在画画中发现自己原来也能创造,并得到创造的快乐。他认为,这件事情比艺术还重要。
为了不让孩子一开始就被「我画不出来」的挫败困住,没得到快乐只得到失望,他设计出一套简单又高明的方法,把世间万物的样子拆解开来,化成所有人都能画出的点、线、几何图形,教孩子一步步组合,创造出无穷的世界。
经过四十多年,当初用这套方法学作画的孩子长大了,不少人成为艺术家、设计师,他们回过头看,才发现当初令他们着迷、简单上手的画画书,一点也不简单。艺术家Caleb Neelon甚至说:「每一位受艾德爷爷启蒙的孩子,都是艺术家。」不是作品放在艺廊卖的艺术家,而是自己生命中的艺术家。
艾德爷爷认为,画画最重要的是单纯的喜悦,但这样单纯的喜悦,却能把人带到很远的地方。
但艾德爷爷的简单方法,究竟高明在哪里?
▎几何图形,是艺术与数理世界的根基 △是天地间最坚固的结构,〇是宇宙最完美的图形,□是世界最实用的形状,曲线则是最优美生动的线条,这些几何图形在我们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也是我们从小到大都用得上的基本元素。能辨识出万物中的三角形、圆形、方形、曲线,以及缩放、平移、叠合与旋转的特性,是孩子建构空间感的关键起步。对几何的理解越清晰,孩子的空间概念与思考逻辑就越强,创作与表达也越流利。
▎用想像力的积木开展属于自己的创作天赋 艾德爷爷在本套书中用最基本的几何图何,一步一步示范、组合出复杂图像,让孩子可以轻易理解生活中的万物皆可拆解、描绘,无形中帮助孩子消除复杂构图的压力与脑中的噪音,稳定不安情绪,提升专注力。
艾德爷爷这套绘画法已是家喻户晓的普及教材,影响了美国近半世纪的许多当代艺术创作者,也是世纪中叶现代主义儿童绘本艺术的重要代表。其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的方法不但让每个人都能开心提笔作画,还教孩子学会观察、建构世界。而且,在四十多年来无数家长的分享中我们看到,因此爱上作画的不只是孩子,原本只是陪着孩子画的父母,也常一画就欲罢不能,一头钻入自己失落已久的童年。
▎全套四册,从孩子天生就爱提笔画的本能出发,培养一生受用的基本素质 .《艾德爷爷陪你画世界》:满足孩子对世界万物的好奇,以超过400种海陆空交通工具、房子,还有人物、动物、表情……等等,教他们举一反三,简简单单画出自己的世界绘本。
.《艾德爷爷陪你画动物》:反映孩子热爱生命的天性,从小小蝌蚪、瓢虫、老鼠、青蛙、鸟儿、猫头鹰,到大只的狮子、恐龙、猩猩……等等52种可爱的动物朋友,培养友善、亲近动物的特质。
.《艾德爷爷陪你画表情》:发展孩子与他人互动的本能,以超过300种动物与人物的喜怒哀乐,以及各种好笑、古怪的五官表情变化,和孩子一起学习表达、沟通的能力。
.《艾德爷爷陪你画车子》:发展孩子对空间与机械的兴趣。从古典火车、越野赛车、卡车、马车,到救护车,超过50种陆路载运工具,让孩子从喜欢的车子,认识空间、机械构造与功能。
好评推荐
【教育界推荐】 ★美国密苏里大学特教哲学博士、福荣融合教育推广基金会董事长/吴淑美:「艾德爷爷的绘画童书为人们搭了一座通往画画世界的桥。」
★数感实验室共同创办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电机系助理教授/赖以威:「我们常听说『美术讲究天分』,本套书引导小朋友一步步用简单的几何图形,拼凑出复杂生动的事物。数学或许不容易,但运用数学,有时候可以帮助你做到许多不容易做的事。」
★阳光种子职能治疗所所长、资深儿童职能治疗师/苏文清:「这套系列书可说具备了孩子许多往后学习的基本技能,衔接未来甚至长大成人也需要的各种概念,连我也好想动手画!」
★古典基础教育专家/黎.柏汀斯(Leigh Bortins):「我高度推荐艾德・安柏利的绘画书给小朋友,他将难以描绘的复杂图案拆解成基础的点、线条、圆形、多角形,让六岁小朋友可以跟着他画出想要的海盗船。」
★资深儿童职能治疗师、网路作家/吉儿.梅斯(Jill Mays):「画画有很多益处,可以让孩子学习运笔、精确描绘、空间概念,以及辨认物体不同的旋转角度。艾德爷爷的画画书,一直是我最推崇的教材。」
★资深儿童职能治疗师、网路作家/凯西.韩森(Kathy Hanson):「许多孩子看到自己画出来的东西,都既讶异又开心。」
★亲子教育作家、哈佛医学博士/许作思(Joyce Show):「这套绘画法让孩子学习了解每个人在同样的出发点上,也可以创作出许多不同的可能。例如用同样的线条、点、三角形、方形,也可以创作出截然不同、属于自己的作品。就算是艺术家,也同样可以用这种方式创作。」
【创意、艺术界推荐】 ★跨领域设计巨擘/陶德.欧德罕(Todd Oldham):「为了让每一个人都能下笔画,艾德爷爷精简出这套厉害的画法,既简单又高明,我一看到就迷上了,忍不住赞叹。他汇整出的绘画基础,启发了许多世代的艺术家,我已经数不清有多少人告诉我:『是他教会我画画的!』」
★童书作家、插画家/希希.贝尔(Cece Bell):「艾德爷爷是我的英雄,他不只教我如何画画,更让我看见如何将复杂的事物分解成简单的元素,帮助我管理生活中的混乱,更启发我成为以画画为职志的画家。」
★创意思考书作家、艺术家奥斯汀.克隆(Austin Kleon):「如果有谁说他不会画画,艾德爷爷的书是我的首选推荐。」
★美国当代艺术杂志《Juxtapoz》:「艾德爷爷的画精致完美呈现出了不可思议的风格、主题与技巧,他的影响力无可抵挡。」
《创意无限:儿童绘画启蒙与想象力培养丛书》(四册套书) 这是一套专为学龄前及小学低年级儿童设计的绘画启蒙与创造力激发工具书。全套四册,从基础的线条与形状认知,到色彩的感知与运用,再到具体事物的观察与表现,再到鼓励儿童自由发挥想象力,系统性地引导孩子走进艺术的世界。 --- 第一册:线条与形状的魔术师 聚焦基础:搭建视觉表达的基石 本册是孩子学习绘画的第一步,旨在通过最基础的视觉元素——线条和形状,激发孩子对图形的兴趣,并建立初步的空间感知能力。我们深知,所有复杂的图画都源于简单的几何元素。 主要内容板块: 1. 认识线条的“性格”: 直线的力量: 学习画出稳固、垂直、水平的直线,理解它们在建筑、树干等事物中的应用。通过“搭积木”的游戏方式,让孩子感受直线的结构美。 曲线的律动: 探索弯曲、波浪、螺旋等线条,体会它们带来的动感和柔美,例如河流、云朵和头发的描绘。 折线的活力: 练习锯齿线和折线,用于表现闪电、山脉、或者紧张的情绪。 2. 形状的识别与重构: 基本几何体: 重点讲解圆形、方形、三角形的特征,并引导孩子观察周围环境中这些形状的实例。 组合的乐趣: 教授如何用简单的几何形状组合成更复杂的物体,例如用两个圆形加一个三角形组成一个简单的机器人,或用矩形和半圆构成一栋房子。 动态形状练习: 鼓励孩子将静止的形状“动起来”,比如让圆形滚动,让三角形飞翔,培养初步的动态观察能力。 3. 工具的初体验: 详细指导如何正确握笔(铅笔、蜡笔、水彩笔),确保孩子在早期养成良好的绘画习惯。 提供一系列由简单线条构成的“笔触练习”,如画出毛茸茸的动物皮毛、光滑的金属表面,训练手部精细动作的控制力。 学习目标: 孩子能够准确识别并灵活运用八种基本线条和六种基础形状,并初步理解形状组合是创造图像的基础。 --- 第二册:色彩的交响乐章 探索色彩:打开感官世界的另一扇门 当孩子掌握了基本的线条结构后,本册将引导他们进入丰富多彩的世界——色彩。本册的重点不是死记硬背色彩理论,而是通过趣味实验和直观感受,让孩子爱上色彩的魅力。 主要内容板块: 1. 自然界的基础色谱: 介绍红、黄、蓝三原色的概念,强调它们是构成其他所有颜色的“源头”。通过大量图片对比,让孩子感知每种颜色带给人的基本情绪(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平静)。 2. 神奇的色彩混合实验: 视觉调色盘: 引导孩子使用水彩或可水洗颜料,进行“一滴变魔术”的实验。清晰展示原色如何混合出橙色、绿色和紫色。 温度感知: 区分“暖色调”(红、橙、黄)和“冷色调”(蓝、绿、紫),并尝试用不同的色调来表达“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的场景。 3. 明暗与深浅的微妙变化: 引入“加白”和“加黑”(或深色)的概念,学习调出颜色的明度变化(如浅蓝、深蓝)。 通过光影示范,展示同一个物体在不同光照下的颜色差异,培养孩子对自然光线的敏感度。 4. 纹理与色彩的结合: 引入海绵蘸色、刮色、滴色等非传统绘画技巧,让孩子在色彩应用中体验不同的视觉和触觉效果。 学习目标: 孩子能够辨认和区分基础色彩,掌握三原色混合的基本规律,并开始有意识地运用色彩来表达情绪和描绘环境氛围。 --- 第三册:观察与写实入门(从自然到生活) 连接现实:如何将所见转化为纸面语言 在掌握了线条和色彩后,本册的重点在于提升孩子的观察能力和结构认知。它不再是纯粹的几何练习,而是引导孩子细致地观察他们熟悉的生活环境和自然事物,并尝试用绘画来记录下来。 主要内容板块: 1. “找规律”的观察法: 静物解构: 选择孩子日常接触的物体,如水果(苹果、香蕉)、简单的文具(铅笔、橡皮)。引导孩子不是直接画“苹果”,而是先画出苹果的基本轮廓(一个略扁的圆形),再加入高光和阴影的区域。 动物的动态捕捉: 挑选孩子喜欢的动物,如猫、狗、小鸟。重点教授如何捕捉它们的“动态线”,而不是精确描摹每一根毛发。例如,画一只奔跑的狗,关键在于画出它身体的伸展和腿部的姿势。 2. 场景的构建与布局: 近大远小: 引入最基础的空间透视概念,不使用复杂的几何透视线,而是通过比较物体的大小来表现“远近感”。例如,画一片树林时,前景的树要大且清晰,背景的树要小且模糊。 层次感练习: 学习如何安排画面中的主体物和背景物,避免所有东西挤在一起。通过使用较淡的颜色或较少的细节来处理背景,突出前景的主题。 3. 材质的初步表现: 针对孩子熟悉的几种材质:光滑的玻璃、粗糙的木头、柔软的布料。教授如何通过不同的笔触和颜色的深浅变化,来暗示物体的材质特性。 学习目标: 孩子能够带着目的性地观察现实世界中的物体结构,并尝试在画面中运用简单的空间布局和材质暗示,使作品更具立体感和真实感。 --- 第四册:想象力的飞翔(主题创作与自由表达) 超越现实:激发内在故事和无限可能 这是丛书的高阶阶段,目的在于“解放”孩子的手和脑,鼓励他们将前三册学到的所有技巧(线条、色彩、结构认知)服务于他们最核心的创作动力——想象力。本册强调的是“表达自我”,而非“画得像”。 主要内容板块: 1. 故事板与情景设定: “如果……会怎样?”练习: 设定一些超现实的主题,如“月亮上的一座游乐园”、“会说话的鱼群”、“为云朵织毛衣的巨人”。鼓励孩子将抽象的概念视觉化。 情绪具象化: 如何画“快乐”、“害怕”或“好奇”?引导孩子使用夸张的形状、强烈的色彩对比或扭曲的线条来表达非物理性的感受。 2. 混合媒材与拼贴艺术: 打破常规界限: 介绍除了蜡笔、水彩之外的其他材料,如报纸碎屑、布料、树叶、毛线等。 拼贴创作: 教授如何将这些不同的纹理材料与绘画结合起来,创作出更有层次感和趣味性的立体作品。例如,用碎纸片拼贴出动物的翅膀,用颜料涂抹出背景。 3. 创作流程的引导: 提供“从点子到画作”的简单流程:① 确定主题和想表达的情绪;② 快速勾勒画面布局;③ 运用大胆的色彩;④ 细节润饰(或加入拼贴元素)。 4. 欣赏与分享: 设置专门的“我的画廊”页面,鼓励孩子为自己的作品命名,并写下(或口述)创作这幅画背后的“故事”。强调艺术创作的价值在于独一无二的个人体验。 学习目标: 孩子能够独立构思并完成一幅主题明确的原创作品,敢于尝试不同的表现手法,将绘画视为一种强大的、自由的个人表达方式。 --- 全套特点总结: 循序渐进: 从认知到技巧,再到自由创作,确保学习曲线平稳,不挫伤孩子的积极性。 强调过程而非结果: 每一课都设计了大量的“尝试”和“实验”环节,降低对“画得像”的执念。 环保与安全考量: 所推荐的材料均易于清洁,适合家庭和幼儿园环境使用。 激发内在驱动力: 通过有趣的主题和富于想象力的引导,将绘画从一项“任务”转变为一种“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