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藥是這樣發明的:淺談重大藥物發明史

原來,藥是這樣發明的:淺談重大藥物發明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高宣亮
圖書標籤:
  • 藥物發明
  • 藥物曆史
  • 醫學史
  • 科學普及
  • 發明故事
  • 健康科普
  • 曆史故事
  • 科普讀物
  • 醫藥
  • 科技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從藥水、粉末到顆粒,小小藥丸大大功效,藥物怎麼問世、怎麼治病救命,你非懂不可!
 
  從神農氏嚐百草、希波剋拉提斯創建行醫規範,到阿斯匹靈、威而鋼問世,幾韆年的藥物發展過程,值得你一探究竟!
好的,這是一本關於世界曆史的著作的簡介,旨在探索人類文明在關鍵曆史轉摺點上的演變與衝突,重點分析技術、思想和權力結構如何相互作用,塑造瞭我們今天的世界。 《權力的織錦:從古代帝國到現代世界的結構重塑》 引言:曆史的交織與巨變 本書並非一部傳統意義上的編年史,而是一次深入剖析人類社會在數韆年間進行結構性重塑的探索之旅。它將曆史視為一張由技術革新、意識形態鬥爭和地理變遷共同編織而成的復雜織錦。我們關注的焦點在於那些“臨界點”——文明的基石被動搖,舊秩序瓦解,新範式取而代之的關鍵時刻。從美索不達米亞的泥闆文字到數字時代的比特流,本書旨在揭示隱藏在重大曆史事件背後的驅動力,以及它們如何永久性地改變瞭人類組織、治理和認知的模式。 第一部分:秩序的誕生與早期範式的固化(公元前 3500 年 – 公元 476 年) 本部分深入考察瞭最早的復雜社會如何通過共同的敘事和集中的權力來維持穩定。 文明的源頭:灌溉、文字與官僚體製: 我們首先分析尼羅河榖和兩河流域的早期國傢是如何利用水利工程和書寫係統,構建瞭第一批具有跨區域控製能力的行政體係。重點探討瞭蘇美爾的城邦政治與埃及的法老集權製在治理結構上的差異及其長期影響。 軸心時代的思想革命: 這是一個全球範圍內幾乎同步發生的精神覺醒期。本書將對比分析古希臘的理性哲學、印度的奧義書思想、中國的儒傢和道傢思想,以及猶太教的一神論信仰的興起。這些思想體係如何為後世的倫理、政治和法律框架提供瞭藍圖,並成為帝國擴張和文化同化的精神工具。 帝國的擴張與矛盾: 羅馬帝國的興衰被視為古代帝國運作模式的典範。我們不隻關注軍事勝利,更側重於羅馬法、基礎設施建設(如道路和渡槽)如何作為一種治理技術,將廣闊的地域整閤為一個統一的經濟和法律空間。同時,分析瞭帝國晚期內部的經濟不平等、邊疆壓力和治理效率的衰退,如何為中央權威的解體埋下伏筆。 第二部分:中介時代的轉型與全球聯係的雛形(公元 476 年 – 公元 1450 年) 中世紀並非“黑暗時代”,而是不同文明體係之間相互滲透、技術積纍和新權力形式齣現的關鍵時期。 信仰的權力場域: 探究瞭三大一神教(基督教、伊斯蘭教、佛教)在中世紀如何超越地域限製,成為重塑社會結構和知識傳承的核心力量。特彆關注伊斯蘭黃金時代在數學、醫學和天文學上的巨大進步,以及這些知識如何通過貿易路綫反哺瞭衰落的歐洲。 區域性權力重組: 考察瞭拜占庭的延續性、唐宋時期中國的官僚技術成熟以及濛古帝國的短暫但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歐亞連接。濛古人的徵服雖然殘酷,但卻意外地促進瞭東西方在技術(如火藥和印刷術的傳播)和疫情(黑死病)層麵的交流,加速瞭既有區域格局的瓦解。 中世紀的經濟引擎: 分析瞭地中海和印度洋貿易網絡的復興,以及城市公社和行會的興起如何挑戰瞭傳統的封建土地所有權結構,為後來的資本主義萌芽積纍瞭商業經驗和金融工具。 第三部分:革命的浪潮與現代世界的奠基(公元 1450 年 – 公元 1815 年) 這一時期的特徵是技術(印刷術、航海術)與思想(文藝復興、啓濛運動)的閤流,導緻瞭世界範圍內的權力再分配。 地理大發現與哥倫布交換: 審視歐洲航海技術的突破如何開啓瞭跨大洋的永久性聯係。重點分析“哥倫布交換”對全球生物地理、經濟結構(白銀流入引發的通貨膨脹)和勞動力市場(跨大西洋奴隸貿易的建立)的毀滅性影響。這標誌著世界曆史進入瞭一個以歐洲為中心的階段。 科學革命與理性精神的勝利: 伽利略、牛頓等人的工作如何從根本上改變瞭人類對宇宙的認知,並確立瞭基於實驗和數學的認識論。這種新的理性思維模式隨後被應用於政治和社會領域,為啓濛思想的爆發提供瞭工具。 政治哲學的顛覆: 洛剋、盧梭和孟德斯鳩等人的思想如何係統性地挑戰瞭君權神授的閤法性。分析瞭英美革命的內在邏輯,它們不僅僅是王朝更迭,而是關於主權歸屬(從君主到人民)的範式轉移,並首次將憲政主義作為一種可復製的治理模型推嚮世界。 第四部分:工業化、意識形態的對決與全球體係的形成(公元 1815 年 – 20 世紀初) 蒸汽機、鋼鐵和電力的齣現,引發瞭人類曆史上前所未有的物質生産力的躍升,同時也加劇瞭社會內部和國傢之間的張力。 工業革命的社會重構: 探討瞭工廠製度如何瓦解瞭傳統的傢庭經濟結構,催生瞭無産階級和資産階級兩大對立階層。分析瞭城市化進程的艱巨性,以及環境汙染、工人權利等新的社會問題如何迫使政府乾預經濟領域。 民族主義的崛起與帝國主義的頂峰: 民族國傢作為新的政治實體如何通過共同的語言、曆史和教育體係來鞏固其內部認同,並成為對外競爭的動員工具。接著分析瞭 19 世紀末的“新帝國主義”,技術優勢如何被用於在全球範圍內爭奪原材料和市場,最終將世界推嚮一戰的邊緣。 對抗性意識形態的誕生: 馬剋思主義、無政府主義以及各類保守主義思潮如何在工業化帶來的劇烈不平等中獲得土壤。這些替代性社會解決方案的齣現,預示著 20 世紀將是意識形態衝突的戰場。 結論:遺留的結構與未來的不確定性 本書的結論部分將迴顧貫穿全書的主綫——權力的轉移與製度的韌性。我們將探討 20 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和冷戰如何可以被看作是前一階段結構性矛盾的總爆發。最終,本書將提齣一個開放性的思考:在信息技術革命和氣候變化的新挑戰下,當前全球體係的結構性弱點是什麼?我們是否正在經曆一個新的“軸心時代”的臨界點,而我們尚未完全識彆齣新的範式? 《權力的織錦》緻力於為讀者提供一個理解“我們如何成為我們”的宏大敘事框架,強調曆史的連續性、技術的決定性作用以及人類對意義和秩序永恒的追求。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高宣亮
 
  藥物化學博士
 
  ◎1932年生,江蘇江陰市人。曾任原國傢藥品監督管理局技術委員會秘書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上海醫學院藥學係畢業。北京大學藥學係藥物化學博士。曾從事農藥、塗料、高分子聚閤物工藝、儀器分析等技術工作。後在北京製藥工業研究所植物化學研究室川芎組專題組長。1981年由國傢公派,赴日本大塚製藥公司德島天然物研究所,與日方共同研究中藥。
 
  ◎1990年任國傢藥品監督管理局技術委員會秘書長,至1995年退休。退休後曾任:香港齣版的《世界藥品資訊》雜誌主編兼技術顧問、《當代醫藥市場》雜誌和《醫學資訊》雜誌編委主任。

圖書目錄

第一章‧中國古代醫藥的發展
第二章‧西方醫藥的發展
第三章‧天然藥物的發現
第四章‧化學治療藥物的發現
第五章‧抗微生物藥物
第六章‧抗寄生蟲病藥物
第七章‧抗癌藥物
第八章‧免疫藥物
第九章‧中樞神經係統藥物
第十章‧麻醉劑
第十一章‧自主神經係統藥物
第十二章‧循環係統藥物
第十三章‧消化係統藥物
第十四章‧激素藥物
第十五章‧維生素和礦物質
第十六章‧防腐消毒藥物
第十七章‧現代分子生物學和基因工程藥物
第十八章‧藥品不良反應的歷史迴顧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9880411
  • 叢書係列:原創精品
  • 規格:平裝 / 384頁 / 16.8 x 23 x 2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前言
 
  20世紀中葉,科學的發展達到瞭「井噴」的程度。分子生物學的進展開啟瞭現代醫藥研究的大門。1962年,當劍橋大學新的卡文迪什分子生物學實驗大樓落成剪綵時,英國女王蒞臨。一位陪伴女王的夫人看到生物結構模型時不禁大喊道:「我一點也不知道在我們的身體裡還有這麼多小小的彩色球!」
 
  現在,雖然進入瞭21世紀第二個10年,但我們一點也不比這位夫人對科學的進步明白多少。對於宏觀世界,2006年的諾貝爾物理獎授予瞭美國的約翰‧馬瑟(John Mather)和喬治‧斯莫特(George Smoot),以錶彰他們對黑體形態和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各嚮異性的研究工作。他們藉助於1989年的COBE衛星、2001年的WMAP衛星以及2008年發射的普朗剋衛星這三代宇宙微波背景輻射探測器,開拓瞭「實驗宇宙學」的新時代。迄今為止,已測得宇宙年齡精確到137億年。宇宙的構造為:暗能量73%,暗物質23%,普通物質僅占4%。這種概念大大地超過瞭我們的想像力。
 
  再說說微觀世界。最令人感歎的是分子生物學的發展。遺傳基因引入醫療實踐是進入21世紀後齣現的重磅炸彈。遺傳工程除瞭帶來工業、農業、醫療方麵的貢獻以外,對未來社會的文化道德也將引起巨大衝擊。
 
  本書的內容要從藥物的發現或發明的故事來闡明歷史的來龍去脈。因為藥物是人類所必不可少的東西,所以它的發展歷史也和人類自身的發展歷史一樣長久,內容極為豐富。
 
  人類的歷史包括許多方麵:哲學的、人文的、科學的……在科學中又包括天文的、地理的、生物的……所有歷史的開始總是原始的、簡單的、明瞭的,符閤人類的認識規律。在本書的前幾章,幾韆年的歷史一掃而過;可是寫到現代史時,就不那麼簡單瞭,因為藥物學已經成為一門綜閤的學科。
 
  我記得自己在20世紀50年代初當學生的時候,在燒瓶中做閤成苯妥英(phenytoin)實驗時感覺很好。在課堂上聽黃鳴龍教授講關於可體鬆(cortisone)的50步閤成法時,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認為藥物閤成已發展到登峰造極的地步。但是現在,拿它和現代基因的定嚮閤成來比較,就小巫見大巫瞭。
 
  人類的歷史經常經歷複雜而有趣的過程,藥物的發現也是這樣。特別是古代的神話和傳說,更增添瞭藥物發現的神秘性和傳奇性。由於歷史觀的原因,藥物發現的過程經常被人誤認為是一種偶然的機遇,下麵舉一些著名的實例。
 
  ──凱庫勒夢見一條蛇一口咬住瞭自己的尾巴,因而發現苯分子是一個環狀結構。
  ──佛萊明的細菌培養皿偶然不慎被黴菌汙染而發現瞭青黴素。
  ──在東印度殖民地負責飼養雞的人員用軍隊的精白米餵雞,使艾伊剋曼發現瞭維生素B1。
 
  ──實驗員偷喝瞭混入二硫化四乙基鞦蘭姆(tetraethylthiuram disulfide)的酒精,使哈爾特和雅可遜發現瞭戒酒藥。
 
  ──為避免嚐酒員偷喝儲存的酒精飲品,因此加入酚酉太顯現紅色作為警戒,使偷喝者引起腹瀉。因而發現酚酉太可以治療便秘。
 
  ──由於詹姆斯‧華生(James Watson)和法蘭西斯‧剋立剋 (Francis Crick)得到瞭一張完美的DNA的X射線構造照片,他們兩人興趣增加,在構建模型的骨架中發現瞭雙螺鏇立體化學結構,超過瞭另一位科學傢鮑林。
 
  ──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芥子毒氣罐洩漏而發現抗癌藥氮芥子氣 (nitrogen mustards)。
 
  ──物理學傢羅森伯格用白金電極作細胞的有絲分裂實驗時,由於從一個錯誤的聯想而提齣瞭—個錯誤的設想,最終導緻發現瞭抗癌藥順鉑(cisplatin)。
 
  ──威而鋼的發現在科學史上是「歪打正著」和「種豆得瓜」的典型例子。
 
  人們津津樂道於這些偶然事件的有趣經歷,仔細追究起來,在這些偶然發現的事件背後有著必然的因素,幸運隻屬於有準備的思想者:凱庫勒在夢中的發現,其功夫卻在夢外。佛萊明是一個敏銳的觀察者,換瞭別人就不一定會發現青黴素。
 
  藥物的發現者隻屬於那些埋頭苦幹、卓爾不群的優秀人物。讀者可以在本書最後的附錄中尋找他們的身影。
 
  下麵再講幾個值得記住的名字以及他們的功績。
 
  ──桑格(Sanger),英國人,1954年由於確定胰島素的分子結構而第一次獲諾貝爾獎。1980年因完成DNA序列測定體係第二次獲諾貝爾獎。獲得諾貝爾獎的得主很多,為什麼要介紹他?因為他的毅力特別驚人。他在隻有12平方公尺的實驗室,坐在舊的木闆凳上,麵對著1公尺長的簡陋工作臺,用廉價的試劑原料,做齣使人驚歎的宏偉業績來。他的一生完全瀋浸在自己的工作中,不喜歡被公眾打擾。有人問他:「你不覺得生活枯燥乏味和寂寞嗎?」桑格微笑著搖搖頭:「不,看到實驗室下麵劍橋河畔的如畫風景和參加園藝勞動已經使我的身心得到瞭放鬆。」
 
  ──羅莎琳‧富蘭剋林(Rosalind Franklin),英國女科學傢。她對DNA結晶的X射線繞射提齣瞭決定性的資料材料,給DNA分子模型的創立奠定瞭基礎。由於當時科學界輕視婦女的舊傳統,她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她並不計較個人得失,還和別人一樣錶示十分欣賞這個模型。富蘭剋林不幸身患癌癥,在與癌癥鬥爭的兩年中,她在眾人麵前若無其事,談笑風生。一直病到不能進食,在病房中還能聽到她的朗朗笑聲。富蘭剋林逝世時年僅38歲。有人說,諾貝爾獎的名單上遺漏瞭她的名字。
 
  ──庫普錢(Kupchan),美國教授。他花費20年的時間和精力,在全世界採集植物藥進行抗癌篩選。其中他發現的重要的抗癌植物藥有美登木、鴉膽子、喜樹、唐鬆草、雷公藤、粉防己、長春花、鬼臼、三尖杉等。庫普錢的工作紮實,很有毅力。這些抗癌植物藥極有治療價值,但他自己卻不幸在1976年患肺癌逝世。
 
  ──羅斯‧埃裏昂(Ruth Elion),美國女科學傢。她緻力於研究嘌呤族化閤物,並發現抗癌藥6-硫氫基嘌呤而獲得1988年諾貝爾獎。接著又發現治療皰疹的阿昔洛韋(acylovi)。15歲的埃裏昂因為她敬愛的祖父患癌癥死去,下決心要研製抗癌藥物,她獻身科研,終身未嫁。
像以上幾位藥物發現者的感人事跡,多得不勝枚舉。因為藥物的發現史和其他科學的發現史相比較,前者不僅歷時長、牽涉麵廣,而且內容豐富多彩多姿,引人入勝,與人類的命運息息相關,可說是人類文明史的一個縮影。
藥物發現史的較早部分,大多與個人的科學實踐有關,是個人奮鬥的結果,頗有傳奇色彩,例如巴斯德、柯霍、佛萊明、多馬剋等。到瞭後期,由於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分類變得更細瞭,以及多種科學的交叉滲透,常常是許多科學傢共同對一個課題既分門別類又集閤在一起深入研究,其中有一個或幾個帶頭人。例如,某一個科學傢從天然植物中找到一個具有活性成分的物質。於是就有以下一些專業的科學傢參加進來:化學結構測定、分析鑑定、藥理毒理、製劑和衍生物、閤成生產、臨床檢驗,以及申報審批、藥物經濟學和評價、銷售和推廣等。在現代的藥物發現史上,我們可以看到,一種藥物的發現和研究成功,人們常常隻知道它的帶頭人。一位諾貝爾獎的得主,在他的背後有許多不知名的辛勤實踐者,他們共同在建造又高又大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產生齣許許多多耀眼的科技明星。
 
  在最近的二三十年內,想要研製齣一個具有世界規模的創新藥物,估計需要數億美元的耗費和10年左右的時間。連最幸運的威而鋼,從開發到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的批準上市,也用瞭接近8年的時間。怪不得連善於和FDA那冗長的程序和繁瑣手續打交道的輝瑞製藥廠威廉‧斯蒂爾總裁,對FDA也是又愛又恨。
 
  藥物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它與人們的生命和健康息息相關。藥物的發現史有成功的經驗,也有失敗的教訓。在失敗的教訓中,有藥品在正常使用中發現其種種不良反應,包括副作用、毒性反應、過敏反應、藥物的緻畸、緻癌、緻突變、藥物產生依賴性及菌群失調等。因此促使美國在1938年成立瞭FDA,要求藥品上市前要呈報確實療效的藥理證據和藥物安全性證據。在本書的最後章節中會涉及這方麵的內容。
本書關於中藥史的內容不多,隻是在第一章中國古代醫藥的發展和第三章天然藥物的發現中寫瞭一些。另外,中國科學傢對藥物發現的貢獻還散見在各章內容中。
 
  世界各民族對醫藥的發展都有貢獻。古希臘、古羅馬的醫藥與現代醫藥一脈相承,阿拉伯和印度對早期的醫藥發展很有貢獻,連北美的印第安人、南美的印加人和瑪雅人以及澳洲的毛利人都有自己的醫藥歷史。在古代醫藥中,古埃及和古印度醫藥都曾輝煌一時,但是綿延至今而且影響仍在擴大的卻隻有中國傳統醫藥瞭。中國的傳統醫藥是建立在中國各民族醫療實踐基礎上的。
 
  古希臘、古羅馬的醫藥經過瞭歐洲文藝復興時期,人的思想得到解放。以哈維的血液循環和維薩裏的人體解剖學為起點的科學觀察和實驗生理學、病理學為基礎,脫離瞭中世紀的傳統範疇而進入到現代醫藥的時代。中國的傳統醫藥也不知不覺地匯閤到世界大醫藥的洪流中去瞭,中國傳統醫藥還在不斷地服務於人類的健康。
 
  現在全世界的人民幾乎都在吃西藥,也就是FDA批準上市的藥(包括仿製的學名藥、複方藥和各種改變劑型的藥,例如中藥中加入西藥成分和新劑型),但其中一個被FDA批準的中藥也沒有,丹參滴丸隻是批準臨床的一種製劑。中醫藥治病原理不能夠套用現代理論,因此缺乏明確的科學原理,進不瞭FDA的審批行列。但是我們不必為此而懊喪,中醫藥實際上在人民的健康方麵,包括中國和東南亞地區,以及亞洲人群中起到瞭很大的作用。聯閤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的幹事們,號召各國人民,特別是發展中國傢,要學習中國人的經驗,在缺醫少藥的情況下,以傳統的民族藥作為補充,維護人民的健康。
 
  在維護中藥的同時,我們也要抱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幾乎所有的醫院,都將銀杏葉製劑歸入中藥類,其實它的的確確不是中藥。因為在中藥的文獻中隻有「白果」,而無「銀杏葉」,銀杏葉治病是德國人發現的。以此類推,許多植物藥也有可能被認為是中藥,例如水飛薊(益肝寧製劑)、毛地黃、蘿芙木、顛茄(中國隻有莨菪和曼陀羅)、麥角、長春花,以及現代的貫葉連翹、紅豆杉等,都不是中藥。西洋參不會被誤解,因為它冠以「西洋」兩字。
 
  關於中藥的爭論,已經引起不小的風波,甚至有人提齣取消中醫藥。這是很錯誤的。中藥治病的功效是否定不瞭的,就拿人們常用的黃連、大黃、銀翹、闆藍根來說,已成為眾所周知的良藥。更何況現代的科學研究揭示齣中醫藥領域中更深更廣的內涵,例如砒霜治療白血病、蛇毒的溶栓功能,以及丹參、川芎、當歸、黃氏、地黃、柴鬍、甘草、苦參等在複方中具有確切的療效。
 
  有些人不贊成中西醫結閤的說法,說中醫和西醫各有自己的發生和發展的方嚮。從長遠來看,世界各國的民族醫藥都將匯集在一起,為人類的健康服務。
 
  由於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具有承前啟後的作用,藥物的發現也不是憑空齣現的,所以學習和研究藥物的發展史是著眼於未來新的發現。因此現在許多高等和中等醫藥院校都紛紛開設醫學史和醫藥史這門課程,使學生們可以從歷史的角度來熟悉醫藥的發展,對今後的創新研究會有所啟發。藥物的發現史是生動和具體的,可以將個別的、不連貫的事件通過歷史的演繹相聯繫,觸類旁通,提高學習醫藥的興趣。甚至可以說,學習醫藥史可以提高我們的文化和精神修養。讀完本書後你會感到:藥物發展到目前的程度,歷程確實很不平凡!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