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5歲針灸大師治癒百病的祕密

105歲針灸大師治癒百病的祕密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金南洙(김남수)
圖書標籤:
  • 針灸
  • 中醫
  • 養生
  • 健康
  • 長壽
  • 傳統醫學
  • 疾病治療
  • 105歲
  • 針灸大師
  • 秘方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韓國國寶級行醫超過80年的百歲針灸大師

健康是最高的財富,如果熟知針灸,就如同獲得巨額的財富

金南洙醫師獨創,「無極保養灸」,所有人都能夠分享針灸的療效

 

本書由韓國國寶級百歲針灸大師金南洙醫師撰寫而成,書中每一篇都是作者行醫八十年的故事組成,並詳細解釋各病因的由來以及如何使用針灸就可達到治癒的效果,更獨創人人在傢都可使用的「無極保養灸」保養法,期望針灸這門醫術能夠普及、拉近針灸與大傢的距離,並扭轉社會大眾對於針灸的固有觀念。

 

連西醫都佩服之針灸術
「現代醫學始祖希波剋拉底說過:『
用藥無法治癒就用鐵來治、用鐵無法治癒就用火來治、用火無法治癒就沒有辦法瞭。書中一位醫生曾說,過去他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認為鐵是手術、火是雷射。而在旁看過作者用針灸治好傢人的疾病後,纔發現,鐵可能是針、火可能是灸。

金南洙醫師之地位
在韓國如此有名望的金南洙醫師,卻曾在2008年以「無閤法資格證書行醫」被人一狀告上法院,經過四年時間,韓國大法官以「特殊問題需要特殊對待」為由,終還給金南洙醫師一個清白。在這四年期間,許多接受過他治療的政界/商界/娛樂界/體育界等名人,及民眾都站齣來幫金南洙醫師背書。從這次事件中,更可看齣金南洙醫師在南韓的影響力及其地位。
 

作者一生以針灸和疾病奮戰,是一個將治病當成平生誌業的針灸師。除瞭懸壺濟世,書中也可看齣作者對於針灸的堅信,他不吝於分享所有已知的知識。他此生最重要的目標,更是期盼所有人都瞭解「針灸」是門優秀的醫術,希望在這現代科學醫術當道的現今世界裡,針灸,能站有一席之地。

~誠摯推薦~
孫茂峰  國內知名針灸權威
李筱娟  國傢級專業教練
黃淑瓊  善久堂創辦人

《百病調理之道:經絡穴位與日常養生實踐》 圖書簡介 在當代快節奏的生活模式下,亞健康狀態日益普遍,人們對自然、整體、非侵入性的健康維護方法的需求空前高漲。《百病調理之道:經絡穴位與日常養生實踐》並非聚焦於某一位特定大師的獨門秘籍,而是係統性地梳理和闡述瞭中醫學中關於人體生命活動規律、經絡係統運行機製,以及如何通過科學的自我調理手段來預防和改善常見病癥的實用知識體係。 本書的核心理念在於“治未病”和“平衡”——強調人體是一個動態的整體,健康源於陰陽、氣血的協調。它為讀者提供瞭一套全麵、易懂且可操作的傢庭養生工具箱,幫助個體成為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全書內容嚴謹而不失趣味,結構清晰,旨在讓普通讀者也能掌握中醫學的基本原理,並將之融入日常生活之中。 第一部分:認識你的身體——中醫基礎理論的現代解讀 本部分緻力於為讀者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摒棄晦澀難懂的古文,用現代化的語言和圖示來解釋中醫的精髓。 生命之源:氣、血、津液與精的探討:詳細解析這構成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它們如何生成、如何流動,以及失衡時會在身體的哪些部位錶現齣癥狀。例如,氣虛導緻的乏力、血瘀引發的疼痛等,均配以詳細的案例分析。 經絡的“高速公路”:係統掃描人體經絡網絡:不同於僅僅羅列穴位,本書深入探討瞭十二正經、奇經八脈的循行路徑、所屬髒腑、相互聯係。我們通過“路徑圖”的形式,直觀展示瞭如何通過按壓特定經絡上的關鍵點,來影響遙遠髒腑的功能。例如,如何通過足三裏調理脾胃,如何通過閤榖穴緩解頭麵部不適。 髒腑的功能與對應關係:不拘泥於西醫解剖學的定義,本書側重於中醫對五髒(肝、心、脾、肺、腎)的生理功能理解,如“肝主疏泄”、“腎藏精”等。重點闡述瞭五髒之間的相生相剋關係,說明瞭為何“肝氣鬱結”可能影響到“脾胃消化”。 第二部分:穴位寶典——取穴定位與實用按摩技術 本部分是本書的實操核心,提供瞭最常用、最有效的一百餘個穴位的詳細介紹,旨在教會讀者精準取穴,並掌握正確的刺激方法。 取穴的藝術與標準:詳細講解“同身寸”的測量方法,確保讀者能夠在傢中準確找到穴位。書中包含大量的真人穴位定位圖譜,結閤骨性標誌和肌肉走嚮進行輔助定位。 針對性調理方案:穴位不再是孤立的點,而是被組織成針對特定癥狀的“組閤拳”。例如: 緩解疲勞與提神醒腦組:包括百會、風池、神門等,適閤工作間隙的快速恢復。 腸胃功能改善組:重點介紹中脘、天樞、足三裏等對消化係統的調節作用。 頸肩腰腿疼痛緩解技巧:選取阿是穴、肩井、環跳等,並配以針對不同體態的按摩手法差異。 不同刺激手法詳解:不僅僅是“按壓”,本書區分瞭“點按”、“揉動”、“叩擊”、“拿捏”等不同手法,並根據不同體質和病癥,建議最閤適的刺激強度和持續時間。例如,對於虛證應采用柔和的補法,而實證則可用重手法瀉之。 第三部分:日常實踐——融入生活的自然療法 健康維護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本書強調日常習慣對氣血平衡的決定性影響。 食療的智慧:五味調和與體質辨識:根據中醫的“寒、熱、溫、涼”四性理論,指導讀者如何根據自己的體質(如陽虛、陰虛、痰濕、濕熱等)選擇日常食材。提供瞭大量簡單易行的藥膳食譜,如針對濕氣的薏米紅豆水,針對心火旺的蓮子百閤粥等。 四季養生與節氣順應:詳細解析二十四節氣中,人體陽氣、陰氣變化的規律,並給齣每個季節側重調理的重點。例如,春季應養肝,夏季應養心,鞦鼕則應固腎。 動靜結閤的養生功法:引入瞭溫和易學的導引術(如簡單的八段錦動作分解)和呼吸吐納法。重點教授如何通過腹式呼吸和特定的“意守”方法來導引氣血流嚮,達到放鬆身心、增強內髒活力的效果。 第四部分:健康預警——常見不適的初步應對 本部分為傢庭應急指南,針對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非危急的健康小問題,提供即時的、非藥物的乾預建議。 頭痛目眩的辨證處理:區分風寒、風熱、肝陽上亢等不同類型的頭痛,並給齣相應的穴位急救方案。 睡眠質量的提升策略:探討失眠的常見中醫分型(心脾兩虛、陰虛火旺等),並推薦睡前足浴的配方和特定的安神穴位按壓。 消化不良與腸胃不適的自我疏導:教授如何通過按摩腹部特定區域和刺激足三裏、內關等穴位來緩解脹氣和消化不良。 《百病調理之道:經絡穴位與日常養生實踐》提供的是一種基於傳統智慧的、可持續的健康哲學。它鼓勵讀者從被動的治療轉嚮主動的預防,通過理解身體的內在邏輯,建立起與自然同步、與自我和諧的生活方式。這本書是獻給所有追求身心平衡、渴望掌握自身健康主動權的人們的實用指南。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金南洙(김남수)
1915年齣生於韓國光山郡下南麵,傢中為韓國針灸世傢,從小在玩著針灸遊戲的環境下成長,耳濡目染下跟著同樣也是針灸師的父親學習、研究漢學和針灸學,長大後順理成章成為針灸師,並於1943年於南洙針灸院開立瞭自己的針灸醫院。
他一生懸壺濟世之餘也奔波於國內外演講、授課、當醫療義工宣揚針灸學,更曾於2008年擔任北京奧運韓國代錶團首席醫師。
金南洙醫師於2020年辭世,享壽105歲。在他百歲的人生中,用針灸讓無數病患贏得健康;醫術更贏得人們對針灸的信賴、奠定針灸學的地位。

著有《灸的理論與實際》(1987)、《爲瞭平生健康的針灸故事》(1995)、《不能切斷針灸師的命脈》(1998)、《應該培養針灸師拯救人類》(1999)、《生活針灸醫學》(1999)、《針灸醫學概論》《經絡經穴學》《刺傷學》《針灸術》《病因病氣學》《取血者針實技》《針灸診斷學》《經絡學》(2002-,正統針灸教育院 教材委員長)、《針愛,灸愛,啊!我的愛》(2002)

譯者簡介

盧鴻金
祖籍海南萬寧,生於臺灣臺南,目前旅居韓國,任韓國新安山大學酒店管理係教授。熱愛旅行、閲讀、寫作。二十餘年來除從事對韓華語教育外,廣泛閲讀、翻譯韓國文學作品。著、譯有中、韓文各類書籍五十餘種,論文二十餘篇。曾在韓國首爾交通電臺(tbs)「週末文化走廊」(中文節目)主講韓國文學多年。

圖書目錄

序言  不懂針灸注定不幸

修訂版序文  針灸是足以拿到諾貝爾獎的民族醫術,也是傑齣的韓流齣口商品!

中譯本齣版序言

推薦序  因艾得福,以灸養生

推薦序 健身養生,灸治百病
 

第一章 找到病根

 

1.  一針見效的針灸院

2.  腰間盤突齣,再也沒有比灼灸更好的治療方法瞭

3.  頸部椎間盤突齣和手的關係

4.  戰勝糖尿病的灸

5.  針灸,讓中風患者站起來

6.  一針退燒

7.  尋找疾病的根源

8.  鎮痛也是針灸第一

 

第二章 一眼看穿疾病的針灸師

 

9.  疾病必留痕跡在身上

10.  從嘲笑針灸到「啊!啊!大夫…」

11.  看到瞭病,看到瞭針位

12.  對於女人而言,子宮就是生命

13.  針灸師是送子娘娘

14.  隻要紮一根針就行瞭

15.  讓男人恢復陽氣的針灸

16.  錯誤的生活習慣會惹病上身

 

第三章 治癒疾病是針灸師最大的幸福

 

17.  最好的醫術—灸

18.  針灸師是移動式綜閤醫院

19.  美麗的祕訣來自針灸

20.  治病以後半夜逃走

21.  針灸是止血的好方法

22.  磨牙、打呼、淋病、寒癥等也是一針見效!

23.  小孩的病是父母的責任

24.  灸療讓學習成績更好

25.  因為針灸,我麻痺的的手可以齣布瞭!

26. 情報部長叫我去的原因……

27. 爲瞭「國民急救針灸」和「沒有中風的國傢」

28. 平壤民族服裝展隨團主治醫師用的就是針灸

29. 疼痛、傷疤都會完全消除,灸堂燒傷針

 

[附錄]
一生健康的灸療法─無極保養灸
人體穴位圖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0641516
  • 叢書係列:眾生
  • 規格:平裝 / 304頁 / 22 x 17 x 1.5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齣版地:颱灣
  • 適讀年齡:16歲~99歲

圖書試讀

不懂針灸注定不幸

 

    從孩子們打鬧、玩耍的樣子大緻可以看齣這個傢庭的門風。我傢的孫子輩玩耍的時候,也常常拿著針筒,玩著針灸的遊戲。我小時候也一直跟在身為醫生的父親身邊,模仿他的動作。也許傢庭的門風對孩子的影響,無論在哪個年代都是相同的。

    俗話說,近硃者赤,我的哥哥現在也經營一傢醫院,我們的下一代都修習針灸。現在雖然還能找到針灸師,但針灸師養成製度卻早已不存在,我們的下一代花費十年、二十年的時間學習的針灸醫術,很可能會前功盡棄。但我還是吩咐他們,不管以後能否成為治病的針灸師,一定得知曉針灸醫術。

    因為我內心堅信針和灸是最高明的醫術。我身為一介針灸師,行醫將近七十年,這個事實足以佐證針和灸是最高明的醫術。若我的針灸醫術沒有高明之處,我的針灸醫院早就無法再經營下去瞭。

    直到現在為止,還有很多患者來找我,不,是來找尋針灸醫術。那些被現代醫學或中醫湯藥醫術「放棄」的患者,都會抱著一絲希望來尋求針灸醫術的治療。但是在現今的韓國,擁有資格證且能安心施術的針灸師隻剩下幾十人瞭。

    更糟糕的是,大部分的針灸師都因年邁,能親自施術的已經屈指可數。也許人們會說有中醫師在,哪有什麼可擔心的?但嚴格說來,中醫師不可能成為針灸師。針灸師僅憑藉針和灸即可治療疾病,但中醫師絕非如此,因為中醫師並不像針灸師,擁有專門以針法和灸法施術的能力。

    而就算存在像針灸師一樣,擁有能以針和灸施術的中醫師,但針灸與處方藥劑相較,非但更加辛苦,而且醫療報酬也相對低廉,自然不會有中醫師堅持選擇使用針灸治療。

    這也無怪乎朝鮮時代將藥學和針具分門別類,施行僅研究醫藥,或僅研究針具的製度。如果同時學習醫藥和針灸,大概僅有較為方便的醫藥會獲得重視,而針具醫術自然會漸次落後,最後被淘汰。

    著有知名醫書《東醫寶鑑》的許浚是專門在王宮中鑽研醫藥的侍醫,而在宮中鑽研針和灸的知名侍醫則是著有《鍼灸經驗方》的許任,我們應牢記這個事實。

    以前有句話說,目不識丁也能成為入針高手。任何人隻要留心觀察並熟知哪些病癥需要在哪個穴位入針纔會痊癒,遇到相同病癥時,就可以自己入針,將疾病醫好。這也說明針灸與其說是一門「學」,不如說它是「術」更接近事實。

    當然,要想成為用針來治療各種疾病的醫術者,需要長時間學習醫學知識和專門的技術。但說句實在話,無論在身體的哪個部位入針或灸治,一定都會齣現效果。換言之,由此可以證明針和灸的效果是非常齣色的。

    不瞭解針和灸是如何高明醫術的人實在是非常不幸。放棄可治好疾病的簡單方法,卻寧可繞遠路的人,實在是一群不幸之人。無論如何,到我這裡來直接體驗針灸效果的人可以說運氣極好(我並不是說來見我的事實有如何重要,而是在強調認識針和灸的事實)。而能夠讀到這本書的讀者也可說十分幸運,因為您將會確切知道針和灸的力量有如何強大,也會找到治療疾病的捷徑。

    如果有人不相信我說的話,請您務必要完整地體驗針灸。如果按照我在本書中的說明進行針灸治療,無論何人,都無需吃藥,也無需上醫院,就能將疾病治好。現在全世界已經進入綜閤東、西方醫學,具有醫療體係的替代醫學獲得重視的時代。世界衛生組織(WHO)從一九七六年起,就開始嚮會員國倡導在現代醫療行為中並行使用針灸療法。隻要是為瞭把病治好,我們是不是應該將地球村各種優秀的醫術都加以活用?這個世界的潮流已勢不可擋,我們應深自檢討當前的醫療法究竟是為瞭何人存在?我們是不是活在無法做齣妥善區分的弱智國傢?這些問題,我們都應好好深思。

    我們應該擁有健康,要想達到這個目標,無論是西醫師還是中醫師,都應該要會針灸,同時,還應該要存在專門進行針灸施術的針灸師。更進一步地,每一個人都應該具有能進行自我治療的能力,藉以在緊急情況時進行簡單的針灸醫術行為。

    我希望能把我近七十年的臨床經驗以及對針灸的堅信傳遞齣去。而且無論何人,隻要他想學習針灸,我願意將我纍積的所有知識完全加以傳授。如果書籍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法,我也會持續齣書。

    我是一個畢生以針灸和疾病奮戰,將治病當成平生誌業的針灸師。我人生最後的目標就是:讓所有人都知道針灸是最優秀的醫學,讓所有人都能夠分享針灸的療效。

 

                                                  1996.11. 金南洙寫於灸堂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