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上的疤,是誰留給你的?
治癒沒有終點,也不需要終點──
治癒沒有終點,也不需要終點──
★ 斜槓文藝演員孟耿如 首部圖文創作集。
★ 灌以真情的圖畫世界,關於傷痛、愛戀與人生。
★ 孟耿如畫筆下暖心、強烈且使人共感的療癒藝術世界!
★ 日本當代藝術傢小鬆美羽、中村萌深受感動,齊聲力薦!
疫情下失序的世界、逝去的生命與破碎的記憶……
這幾年,我們在各種失去與傷痛裡不斷獲得,並且成長。
麵對驟然而至的黑暗,
孟耿如選擇一頭埋進藝術的世界中,
她恣意打翻一桶的繽紛,
用畫筆為失色的生活補上絢爛的顏色。
▍關於療傷──肉體的傷需要「止血×清理×上藥×癒閤」,心裡的傷也是。
「每個人都有一道擁有故事的疤。
終有一天,我可以平靜且驕傲地說,
嘿!這是我弟弟離開時,留在我心上的疤。」
孟耿如透過處理刀傷的步驟,循序漸進地為自己療傷,
她透過畫筆描繪自己與他人生命中的苦痛,無論理解與否,
她都在紀錄這段緩慢前行的療傷過程中,遇見更好也更強壯的自己。
治癒的路儘管看不見終點,緩慢前行,也終將學會如何與傷疤共處共存。
▍關於眷戀──任何關係都像種花,需要「播種×發芽×施肥×保養」纔得以開花。
「任何關係的種子總會無預警地在你心中播下,
不必探究是誰先播下種子、可能長成甚麼樣子。
我們灌溉以愛,開花時就芬芳彼此。」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擁有過許多愛戀與對於不同關係的情感,
無論對傢人、友人、戀人或寵物,皆有難以言喻與割捨的羈絆。
孟耿如以栽種花的過程對應不同關係的維繫方式,
並帶領讀者進入愛戀之間的溫暖藝術世界。
▍關於人生──猶如作畫一般,透過「描繪×上色×調整×欣賞」打造自己的人生。
「在空白的畫布上抹上你選擇的顏色,
可能如你預期,可能充滿驚喜,也可能差強人意。
人生就像在創作畫作,而畫筆就在你的手中。」
孟耿如的人生哲學就像作畫,
隨遇而安、積極創造並珍惜每一個片刻。
而對於人生中的希冀與嚮往,
她以顏料打造齣捷徑,不斷朝腦中的藍圖靠近。
專文推薦摘錄
「勇敢麵對自己的感受性,誠心誠意一筆一畫描繪的畫中充滿瞭愛!藝術是治癒您靈魂的良藥,相信這本書也會成為治癒您靈魂的良藥。」──小鬆美羽(當代藝術傢)
「她所繪製的花中,不可思議地能看齣不同的錶情——時而充滿喜悅,時而如身處孤獨的深淵。感受到創作中獲得救贖般的情感,並產生瞭共鳴。這是能隨著她的內心一起旅行的一本書。」──中村萌(當代藝術傢)
「任何事件的發生都伴隨著複雜的感受,有些感覺也許要花一生的時間纔能消化。心裡的震盪及搖晃成瞭材料,她用創作保持客觀的距離,用圖像及語言作為一種可能的分享和意識的交換。黑暗的睡眠會生長成花園的,在顛簸的路上,我們要勇敢地揮手!」 ──魏如萱(歌手)
「在耿如麵對瞭我還未麵對的關卡後,得知她開始進行一些繪畫的創作,覺得挺好的。總要有個小世界,能讓她好好地躲起來。直到看到耿如的展覽那天,我纔恍然大悟——耿如不是逃避,原來她是那麼地勇敢。謝謝耿如自我療癒的日子,讓我體會到日常能有歡樂,有悲傷,有執著,有存疑……是多麼地幸福,而未來這一切依然會繼續。」 ──張書豪(演員)
「敘事簡潔扼要,但富含濃鬱情感,即使不是長篇大論,仍可以把情節描述得很生動,甚至有奇妙韻腳。而充沛感情夾帶反覆思考,導緻我沒看圖,便已深深被吸引。這幾年,孟耿如以ARU這個角色,優遊在藝術的領域,傳達她說不齣(或不想說)的內在迴路。每個人的心裏都有黑洞,她用畫與文字挖開自己的疤,又帶領我們一起結痂。」 ──黃子佼(跨界主持人)
「藝術最能錶達心靈,也是瞭解藝術傢真實內在的最快管道,比韆言萬語更直接──耿如畫中的人物猶如兒童,有著碩大的四肢、花朵般的頭顱,五官隻剩雙眼……看著她的作品,就彷彿窺見瞭她的另一麵。這是我跟作為演員的她接觸時,從未看到的一麵。不鳴則已,一鳴就如此赤裸,真的需要莫大勇氣。」 ──林昱伶(大慕影藝執行長)
「看著ARU,永遠瞪大眼睛看著這個世界的小孩,心中好奇著這個世界,卻又想躲避這個世界。她不想長大,身邊的人卻逼著她長大,然後她像被澆灌的樹,一點一點地被逼著長大。雖然韆瘡百孔,她還是枝葉茂盛,甚至開瞭美麗花朵,掩飾瞭自己的傷。隨著她自我療癒的日子,這些畫和文字,閱讀起來,也成瞭療癒我日常的甘露。」 ──瞿友寧(導演)
「阿如ARU的每張畫總能讓人打從心裡,開懷一笑。就像她自述:『隻要對作品誠實,就足以構成最好的結尾瞭。』人生就像一件作品,不管是阿如ARU或孟耿如,都已經明瞭要如何揮灑手中的那塊畫布。」 ──蘇蕓加 (白石畫廊總監)
好評聯名推薦
方序中(平麵設計師/究方社負責人)
欣蒂小姐(作傢、畫傢)
馬尼尼為(作傢、畫傢)
簡嫚書(演員)
袁艾菲(演員)
莫允雯(演員)
吳姍儒(暢銷作傢/主持人)
曾之喬(作傢/演員)
郭書瑤(演員/歌手)
蕭青陽(好哥哥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