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教你養生 不要等生病纔找醫師

中醫教你養生 不要等生病纔找醫師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柯建新
圖書標籤:
  • 中醫養生
  • 健康生活
  • 預防保健
  • 養生之道
  • 傳統醫學
  • 疾病預防
  • 傢庭醫學
  • 健康指導
  • 中醫藥
  • 養生常識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人會生病  不是因為身體齣錯
而是觀念不正確及認知偏頗
中醫養生好觀念, 超前部署保健康
醫病要依心,遠離疾病源

  中醫所說的情誌,是指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緒,以及喜、怒、思、憂、恐五種誌意。情誌不調,會傷害全身器官組織。

  情誌不調→疾病上身
  養好精氣神→健康又長壽

  本書從新冠肺炎疫情切入,再談中醫門診中常見的胃病、癌癥及婦女病,提供既簡單更切閤實際的健康保養觀念及方法,更獨立章節分享「打造盛世美顏」訣竅,送給讀者健康又美麗的養生秘笈。

  【本書新聞內容摘錄】
  防疫保安茶&穴位按摩,健康沒煩惱

  新冠病毒的傳染及變異速度,快得讓人驚訝,影響所及的嚴重性,更讓民眾心生恐懼憂慮,無形中造成許多壓力。有位患者戴著口罩就醫,惴惴不安的對柯建新醫師說:「最近不知道為什麼全身痠痛,這裡痛那裡痛,還有喉嚨也很痛,有一點點咳嗽,但我都沒有齣遠門……,真的!」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後,診間常可見類此景象。

  柯建新醫師問診,並為患者診脈後,發現這位患者痠痛有,咳嗽也有,胸口及脾胃都不舒服,幾乎是三閤一瞭。這種混閤型的病人隻是單純感冒,並沒有感染新冠病毒,而是情緒特別緊張。柯建新醫師認為,「患者因為擔心自己被感染,每天憂愁憂思,低落心情及情緒壓力,連帶使得感冒變得更加嚴重,我們稱之為『混閤型』,在疫情大流行時,特別容易齣現。」

  雖然警覺是好事,但若過度緊張反而變成自己嚇自己,那就不是好事瞭。與其不安、驚慌,不如在一開始,就把病毒阻絕於韆裏之外!柯建新醫師錶示,中醫常講「上工治未病」,隻要遵守防疫要件,勤洗手、戴口罩,平日重保養、維持人體金三角「睡覺、飲食、運動」的正常運作,注意小細節,就是良方妙藥。我們可以做自己的「上工」,守護自己的健康,就能在第一時間把病因拔起,其後的連鎖反應也就不會發生,這是最聰明的防疫健身做法。

  柯建新醫師分享可以提升免疫力、防疫保安的茶飲及穴位按摩,提供大傢參考。

  ◎防疫保安茶
  取紅棗3枚、生薑1片、防風1錢、白朮1錢及黃耆1錢,加入三碗水煎煮,先用武火煮沸後轉文火煮三十分鐘即可,如個人口味偏淡者,用水量可酌量增加,此為1人服用份量。
  此茶可增強身體免疫功能,強化汗腺,調節皮膚禦寒功能。用於預防感冒、過敏性鼻炎。

  ◎養生穴位按摩
  用大拇指或者中指指腹施力按壓閤榖穴,每次三到五分鐘,按壓的力道應該以自己可以忍受的酸脹、疼痛為宜,建議尋求中醫師指導協助,避免不當使力受傷。以大拇指按著食指,手上的肌肉就會形成隆起,閤榖穴就位於隆起處最高點。
  閤榖穴是止痛要穴,特別是緩解頭痛和肩膀與手臂的疼痛。消除體內多餘熱氣,改善流鼻血、發燒,還可以提升免疫抗病力。懷孕期間忌用此穴。

  平時就要養好自己的體質,也就是強化「抵抗力」及「免疫係統」,中醫稱之為「衛氣」,「衛氣」的正常運作取決於氣血是否通暢。柯建新醫師提醒民眾,想要氣血通暢,掌握前麵提到的人體金三角「睡覺、飲食、運動」的正常生活原則,良方妙藥就握在自己手裡,不必外求。
 
書名: 《養生之道:現代人如何通過傳統智慧煥發活力》 簡介: 在這個快節奏、高壓力的現代社會中,人們往往習慣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被動醫療模式,隻有在身體亮起紅燈、疾病纏身之時,纔會匆忙尋求醫療幫助。然而,真正的健康並非等到疾病發生後纔去“搶救”,而是一個持續、主動、融入日常生活的過程。本書《養生之道:現代人如何通過傳統智慧煥發活力》正是一本旨在引導讀者迴歸生命本源,掌握主動權,實現身心和諧的實用指南。 本書並非一本晦澀難懂的醫學專著,也絕非那種僅停留在理論層麵的空泛說教。它是一本深入淺齣、圖文並茂、麵嚮所有關注自身健康和生活質量的普通讀者的生活實踐手冊。我們深知,傳統養生智慧蘊含著數韆年積纍的經驗,但如何將其有效地、無障礙地融入現代生活,是當代人麵臨的共同挑戰。本書正是搭建瞭這座連接傳統智慧與現代生活的橋梁。 全書結構清晰,層層遞進,從宏觀的生命哲學,到微觀的日常細節,為讀者描繪瞭一幅完整的自我調養藍圖。 第一部分:生命之基——理解身體的內在規律 這一部分著重於建立正確的健康認知。我們首先探討瞭“未病先防”的核心理念,它不僅僅是避免生病,更是一種積極維護生命活力的狀態。我們將深入淺齣地解析人體的基本構成與運行機製,但側重點在於“動態平衡”而非靜態解剖。我們會用生活化的語言闡釋“氣血津液”等傳統概念,幫助讀者理解這些看不見摸不著的要素是如何影響我們的精神狀態、睡眠質量和消化能力的。 我們特彆設立瞭一章來解讀“順應四時”的智慧。一年四季,氣候、晝夜長短都在不斷變化,我們的身體也需要隨之調整。書中詳細列舉瞭春季的生發、夏季的充沛、鞦季的收斂、鼕季的潛藏各自對應的調理要點,從衣食住行到情誌舒展,提供瞭一套詳盡的季節性養生方案。例如,在春季如何通過疏肝理氣來應對工作壓力,在鼕季如何通過適當進補來培固元氣。這部分內容強調的是“因時製宜”,避免盲目跟風,確保養生措施與自然節律同步。 第二部分:食養為本——餐桌上的健康魔法 “民以食為天”,飲食是養生的基石。本書摒棄瞭許多流行的、可能不適閤所有人的極端飲食法,轉而迴歸食物的本性和五味調和的原則。我們不會推崇某一種“超級食物”,而是教導讀者如何成為自己廚房裏的“營養規劃師”。 書中詳盡地分析瞭五榖、蔬果、肉類、豆類的基本屬性(寒、熱、溫、涼),以及它們對人體髒腑的影響。重點在於“辨證施食”——即根據個人的體質(如偏寒、偏熱、氣虛、血瘀等)來選擇最適閤自己的食物組閤。例如,對於長期處於空調環境、體質偏寒的上班族,推薦瞭哪些溫性的食材組閤可以起到暖胃健脾的作用;對於容易上火、睡眠不佳的群體,又該如何通過清淡的食物來滋陰降火。 此外,本書還收錄瞭大量簡單易學的藥膳食譜。這些食譜的特點是原料易得、製作簡便,且藥性平和,旨在通過日常三餐,不知不覺地達到調理身體、增強抵抗力的目的,真正做到“藥食同源”。 第三部分:動靜相宜——身心能量的調節藝術 健康的身體離不開適度的運動和充分的休息。本部分重點闡述瞭“動”與“靜”之間的辯證關係。 在“動”的部分,我們精選瞭一係列適閤現代人操作的、強調呼吸與意念結閤的導引功法。這些功法摒棄瞭高難度的武術套路,著重於舒展筋骨、疏通經絡。書中配有清晰的步驟圖解和動作要領,如針對久坐人群的頸椎和腰椎放鬆練習,以及幫助提高免疫力的基礎呼吸吐納法。這些練習強調緩慢、連貫和專注,旨在通過形體的運動,調和內在的氣機運行。 在“靜”的部分,我們深入探討瞭情誌調養的重要性。許多現代疾病的根源在於長期焦慮、抑鬱或思慮過度。本書提供瞭多種行之有效的靜心方法,包括基礎的冥想入門技巧、如何通過環境布置來穩定心神,以及如何識彆並疏導負麵情緒。我們著重強調瞭“養神”之道,認為精神飽滿、心境平和,是抵禦一切外邪侵入的根本。 第四部分:日常起居與環境調適 養生並非一朝一夕之事,它滲透在生活的每一個細微之處。本部分將目光聚焦於我們最容易忽視的日常習慣,例如睡眠質量的提升、起居時間的規律化、以及居住環境的調理。 書中細緻分析瞭不同年齡段的睡眠需求與特點,並提供瞭改善失眠的自然療法,如睡前泡腳的學問、睡前放鬆的音頻引導等。同時,我們還會討論如何根據季節變化調整洗漱、穿衣、乃至如廁的習慣,以適應環境的微小變化。例如,如何通過特定的穴位按摩來緩解疲勞,或是在特定時間段(如子午流注)進行小憩以達到事半功倍的養護效果。 結語:邁嚮主動健康的人生 《養生之道:現代人如何通過傳統智慧煥發活力》的最終目的,是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套屬於自己的、可持續的健康管理體係。我們希望讀者能夠明白,養生不是一種負擔或臨時的“任務”,而是一種對自我生命的尊重和投資。通過理解身體的語言,順應自然的節律,閤理膳食,適度運動,調適心境,我們就能將健康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從而擁有更充沛的精力去迎接生活的挑戰,真正實現長久、有質量的生命狀態。本書將是您開啓主動健康人生的最佳夥伴。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柯建新醫師


  學歴
  中國醫藥大學基礎醫學研究所博士
  慈濟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
  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係學士

  現任
  良美中醫診所院長
  慈濟大學學士後中醫學係兼任助理教授

  歷任
  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主任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閤會理事
  中華民國中醫傷科醫學會常務理事
  中華民國中西醫整閤醫學會理事
  全民健保中醫門診總額支付製度保險委員會委員
  中醫醫院暨醫院附設中醫部門評鑑委員

圖書目錄

推薦一 施純全/002
推薦二 郭世芳/004
自 序 柯建新/006

第一章︱對治病毒的良方妙藥
禦敵從嚴,慎重對治/017
消失匿蹤的感冒/022
上工治未病,簡單防疫勝於韆萬治療/025
流感乃韆軍萬馬,勸君投降莫僥倖/030
邪氣留戀,纏綿不休/034
藥方不是地方名產/037
人體金三角:睡覺、飲食、運動/040
堅守原則,就是良方妙藥/045
柯醫師養生帖 1 /046
柯醫師養生穴位按摩 1 /047

第二章︱情緒的器官
胃食道逆流,錶現多麵嚮/052
戴著假麵具的胃潰瘍/060
從源頭改正,避免亡羊補牢/067
養胃要訣/071
柯醫師養生帖 2 /076
柯醫師養生穴位按摩 2 /077

第三章︱癌癥,會成為一種慢性病
中西閤作,一攻一守/084
罹病莫恐懼,坦然麵對治療/089
人人都想要終極藥方/092
情誌始終是疾病之因/095
婆婆媽媽的乳岩/103
被懷疑的腫瘤/105
壽命長短和癌癥的關係/109
讓生命有意義,讓生活更溫馨/111
柯醫師養生帖 3 /116
柯醫師養生穴位按摩 3 /117

第四章︱女性畢生四件事
月經,女性健康的基礎/122
白帶,調理脾胃找病因/128
胎前,凡是用藥必問醫師/131
產後,「復舊」是調養重點/134
柯醫師養生帖 4 /140
柯醫師養生穴位按摩 4 /141

第五章︱打造盛世美顏
心主血脈,氣血足自然紅潤光澤/146
肝主疏泄,肝氣鬱結容易長斑/153
脾失健康,則萎黃無光精神差/156
肺主皮毛,肌膚乾燥容易老/162
腎主藏精,腎氣虛易退化早衰/166
柯醫師養生帖 5 /170
柯醫師養生穴位按摩 5 /171

第六章︱疑藥不用,用藥不疑
四物湯是女性專用,男性不能喝?/175
加味逍遙散是姑嫂丸,女性纔能吃?/181
四神湯,是美麗的誤會?/183
更年期的煩惱/186
醫師開錯藥瞭?/191
藥粉、藥丸、藥水,到底有何不同?/194
中藥熬煮愈久愈有效嗎?/196
有病治病,沒病強身,中藥多吃沒關係?/197

結語 鍛鍊自己的九陽真經:精、氣、神/199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0661347
  • 叢書係列:樂活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7 x 23 x 1.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自序

分享的源起


  這一切都要從我大學時期的經驗講起。
    
  剛考上中醫係,西醫的課程日益繁重,中醫還隻是略懂略懂,親戚就已經迫不及待要你幫他把脈、看診、推拿、針灸,其中最多的,是排山倒海的各種醫療問題:

  「女生小便不順,是不是攝護腺肥大?」(What!?)
  「同事脂肪肝是絕癥嗎?」(結果不是同事是他自己)
  「幫我看看這帖祖傳祕方能不能包生男?」(都更年期瞭何苦為難)
  「最近一直很疲倦,是不是肝不好?」(菸酒不忌還一直問如何養生)
  「不是把脈就都知道瞭嗎?」(最好是啦!)
    
  其實很感謝親朋好友的一路鞭策,逼得我不斷翻書查資料問老師,稍微有點收穫,馬上又有新的難題,關關難過關關過,一山還有一山高,於是開始著手廣泛收集資料。記得那時候常常收聽廣播電颱及第四颱的閩南語節目,其中最吸引我的除瞭主持人的一口流利颱語之外,居然是中間穿插的賣藥廣告,俗氣、直接、超有說服力,還可以順便練習醫療颱語,可說是一舉數得!
    
  然而真正進入中醫臨床後,這些地下電颱的廣播,卻也成為衛教患者時的巨大睏擾,許多老人傢會瞞著傢人,偷偷打電話跟所謂的電颱「老師」購買來路不明的黑藥丸,結果吃到水牛肩、圓月臉,再被西醫痛斥中藥亂摻西藥,搞得我們雖有執照卻被無端牽連,真是啞吧吃黃連,有苦說不齣。
    
  當時心中開始有個巨大的疑問:為什麼市場上都是神棍老師滿口鬍言,正牌的醫師在哪裡呢?怎麼沒人寫報紙、上廣播節目宣導正確的醫療知識呢?為什麼劣幣驅逐良幣的戲碼一再上演?
    
  等到我自己寫文章投稿、上電颱廣播,纔知道真正的原因:醫生太忙,而且沒有稿費。前者很好理解,教學醫院的醫生們每天要晨會、門診、住院查房、教學評鑑blablabla⋯⋯⋯,很難配閤廣播電颱的叩應或錄音時間,然後又聽說沒有車馬鐘點費,立馬就一哄而散,消失無蹤。
    
  因此當長官交代,一週一篇中醫衛教文章的超級任務來臨時,心中著實為難,不僅沒有稿費,更沒有人願意幫忙。記得那時候去找柏全學長訴苦,學長迴瞭一句我想瞭五天纔明白的話:「病人就是你的稿費!」
    
  事情就是這麼巧,在藝廊看展時認識瞭廣播電颱主持人采欣,她邀請我上節目錄製醫療衛教專題。

  「可是我完全沒有經驗耶!這樣行嗎?」

  「沒問題的!你隻要每週將內容整理好E-MAIL給我,我用它為依據跟你對談,就可以啦!」

  於是我每週一主題,登報同步上節目,持續將近兩年,一開始以為題目很好找,一週一篇有什麼難的呢?進行半年就發現問題大瞭,因為常見討喜的題目就那麼幾個,太冷門的沒人看,太熱門的很難寫得脫穎而齣,絞盡腦汁數度難產,隻好迴頭仔細觀察並傾聽患者常常提起的抱怨,意外發現一個小祕密:患者的抱怨是有考古題的,隻要好好聆聽收集成題庫,許多挖掘不盡的寶藏盡在其中,幫助我完成一次又一次不可能的任務。直到主持人離開,臨走前,她還將所有音檔內容燒成光碟迴贈紀念,令我既感恩又感動!

  之後陸續上過幾個電颱節目,有現場、有網路、有閩南語、有叩應,更有許多主持人冷不防的隨機提問,一路被各方高人鎚打鍛練下來,雖然沒有練成什麼絕世神功,還好最後有機會上大愛電視颱錄製醫療健康專題時,猶能鎮定迴應而不慌亂,談笑風生卻不怯場,實為僥倖!

  常常跟患者提醒,人會生病,常常不是因為身體齣錯,而是起因於腦袋,因著觀念的錯誤及認知的偏頗,最終導緻身體產生不可忽視的病變。如何改變患者及傢屬的錯謬觀念,想要分享的衛教內容很多,畢竟用說的比寫的容易。十分感謝惠晶及燕萍的大力協助,將心中的緒多概念化為文字,期待平日苦口婆心的分享內容能讓更多讀者看見,協助更多讀者超前部署,照顧好自己的精氣神!
 
柯建新

  知道柯建新院長要齣書,十分高興!他自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係畢業後,來到後山花蓮門諾醫院實習二年,然後在花蓮慈濟醫院中醫科從住院醫師做起,一路幹到部主任,好學不倦,還跑迴母校中國醫藥大學基礎醫學研究所攻讀醫學博士,擔任中醫部主任,同時在慈濟大學學士後中醫學係承擔助理教授任務。臨床教學研究之餘,我還在全聯會及評鑑的會議上跟他常常碰麵,當真是日理萬機!如今卸下醫學中心管理職務,轉任花蓮良美中醫診所院長,開業之餘依舊心繫患者,於百忙之中將看診心得整理成書,實屬難得!

  本書一開始由新冠肺炎疫情切入,分享門診常見的傷風感冒,如何因著疫情的巨大影響,徹底改變患者的看診習慣,並且提齣有效的治療及預防方針,一再強調上工治未病,超前部署身體調理的中醫精髓。

  有趣的是,書中談到三種門診中常見疾病:胃病、癌癥及婦人病,但卻運用一個中醫辨證分型完全貫穿﹕肝氣鬱結,肝木勀脾土。顯見柯院長近三十年的臨床觀察發現,怒傷肝氣煩燥,憂思傷脾胃消化,恐懼傷害腎氣,過喜反而傷心,這些情誌不調的問題古今中西醫皆然。以前常聽到患者說他是腦神經衰弱,內分泌失調,現在則是自律神經失調等身心癥診斷居多,患者穿梭於各大醫院門診,甚至被轉診到精神科,如今這些問題,中醫可以提供一個不同的觀點,以及有效可行的方案,值得讀者參考。

  針對女性調養,院長專闢一章從肝、心、脾、肺、腎五臟談如何從飲食、運動、藥物及心態上去打造盛世美顏,非常適閤女性朋友花時間一讀。

  最後提到中醫門診中常會遇到的一些中藥使用的問答,例如男生可不可以吃四物湯? 藥粉、藥丸、藥水,到底有何不同?都是極其重要的中醫藥衛教觀念,在此非常榮幸能推薦給所有的讀者。
 
施純全 醫師
義守大學學士後中醫學係特聘教授
消基會中醫藥委員會召集人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國聯閤會副理事長
颱灣中醫藥品質醫學會名譽理事長
颱北市中醫師公會名譽理事長
行政院政務顧問

  作者柯建新醫師是我的大學好同學,高雄人卻一直倘佯在花蓮的好山好水。中國醫藥大學中醫學係畢業,醫學研究所醫學博士,在花蓮慈濟醫院服務多年,曾任中醫部主任,臨床教學研究深受學生好評,現任良美中醫診所院長,在中西整閤、中醫內科和傷科都有很高的造詣,為人的風趣幽默,結閤在門診經驗中,在書中處處可見痕跡。

  本書柯醫師從新冠肺炎的疫情切入展開,用他平日沉浸在書海的細膩觀察捕捉門診的點點滴滴:在疫情時間疾病的錶現形態,社會的氛圍也影響瞭每個人就醫習慣和行為模式。結果更凸顯瞭中醫一貫強調治未病,保養精氣神,調整好睡眠、飲食、運動,其實就是對健康促進和預防感染最佳的超前部署。

  其次陸續談到門診中常見的腸胃疾病:胃食道逆流、癌癥病患的中西醫調理觀念,治療病人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和病人的談心與交心,如何剋服恐懼,坦然麵對治療,正如文中所言:情誌始終是疾病之因。

  在第四章中談到瞭女生一輩子重要的調理觀念,從月經的週期治療的好處,如何從中醫的脾胃理論去治療白帶,還有胎前產後的重要中醫觀念;下一章開始從五臟論述如何從內在、從飲食、從運動、從藥物去打造盛世美顏,深入淺齣,所以本書其實也是很實用的女性調養手冊。

  最後提到一些中醫門診中常會遇到的一些對談的話題,諸如四物湯和加味逍遙散的使用時機和對象,藥粉、藥丸、藥水中間到底有哪些不同等等,都是門診中重要的中醫藥衛教觀念,因此我非常榮幸能接到好同學的邀請,為這一本中醫的超前部署養生書寫序推薦給所有的讀者。
 
郭世芳

 

用戶評價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