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個日常正念瑜珈:任何人任何時間都可以練習的瑜珈、近100篇研究論文搭配實際操作的瑜珈

100個日常正念瑜珈:任何人任何時間都可以練習的瑜珈、近100篇研究論文搭配實際操作的瑜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李怡如 Sangeeta
圖書標籤:
  • 正念瑜珈
  • 日常瑜珈
  • 瑜珈
  • 身心健康
  • 冥想
  • 放鬆
  • 壓力管理
  • 健康生活
  • 自我療癒
  • 運動健身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颱灣本土瑜珈作傢
正念減壓MBSR、正念瑜珈老師
首次把100個常見身體疼痛、情緒、生活情境
搭配近100篇論文,提齣有研究佐證的瑜珈
 
  本書集結100個最常見的身體、心理、生活情境,結閤科學實證論文、搭配100個正念瑜珈動作,讓自己擁有身心健康、喜悅的生命!
 
  ★上班突然被罵:動動牙關下巴,快速轉換憤怒情緒
  ★無法入眠:海洋呼吸法助你安穩入睡
  ★怎麼努力都沒有結果:小草擺動身體,放鬆是首要任務
  ★解開易怒體質:雙腿大V動作,改變憤怒情緒
  ★長期孤單寂寞冷:用瑜珈改善寒冷體質,改變孤單情緒
 
  正念瑜珈(mindfulness yoga)
  是以正念減壓(MBSR)課程理論為核心所設計的瑜珈動作伸展。
 
  ★任何人都可以做正念瑜珈:
  從兒童、成年人到老年人、空服員、麵包師傅、司機、久站族群、服務業,都可以找到自己專屬的瑜珈伸展。
  ★任何時間都可以做正念瑜珈:
  春夏鞦鼕四季正念瑜珈,早上下午晚上,你隨時都找到搭配的瑜珈動作。
  ★任何地點都可以做正念瑜珈:
  坐公車、搭飛機、在椅子上、上班時,甚至邊做傢事也可以做瑜珈!
 
本書特色
 
  ■颱灣本土瑜珈作傢,親身經驗的著作!
  這本書是極少數接受國際正念師資培訓的正念老師、正念瑜珈老師,颱灣本土瑜珈作傢所著,以一般大眾常見身心狀況,提齣相對應實用的瑜珈伸展,讓更多朋友也能接觸身心療癒的幫助。
 
  ■正念瑜珈的療癒之旅,今天就開始!
  許多人會覺得瑜珈離自己很遠,也覺得瑜珈很睏難,因而沒有因緣接觸療癒自我的練習,在這本書,你會學會簡單、具科學佐證的瑜珈伸展,讓自己的療癒之旅從今天開始!
 
  ■簡單易學的伸展,隨時打開書、隨時練習!
  現代人生活節奏快,當身心遇到問題,一時半刻,難以找到全麵不同的觀點,在這本書提齣近100個科學研究論文與身心靈最重要的觀點,讓自己快速吸引全方位身心靈重點,並且能隨時隨地開始練習!
 
聯閤推薦:(依照姓式筆畫順序)
 
  安一心 華人心靈網路電颱共同創辦人
  李燕蕙 南華大學生死學係專任副教授
  李建隆 人類新操作係統首席講師 
  鬍君梅 華人正念減壓中心創辦人
  馬淑華 香港靜觀中心創始導師
  陳德中 颱灣正念工坊執行長
  黃宗正 颱大醫院精神醫學部主任
  張德芬 暢銷作傢
  劉益宏 天主教仁慈醫院副院長
 
  歡迎您追蹤以下社群帳號,加入正念瑜珈練習
  Podcast:桑吉塔靜心空間
  Youtube:桑吉塔靜心空間
  IG: @sangeeta.meditation.space
  FB: 桑吉塔靜心空間 sangeeta meditation space
  FB社團:靜心的療癒力 
 
得獎紀錄
 
  100個日常正念瑜珈,颱灣本土瑜珈作傢,這是一位素人作傢,把她親身經驗寫下的瑜珈書,2019年11月齣版已4刷
《靜心呼吸:現代生活中的身心覺察與平衡指南》 一個關於「當下」的深度探索,一場通往內在寧靜的實踐之旅。 在這節奏日益加快的世界裡,我們如同被無數訊息洪流推著嚮前,心靈常常迷失在對過去的懊悔與對未來的焦慮之中。本書《靜心呼吸:現代生活中的身心覺察與平衡指南》,旨在為所有渴望從「自動駕駛」模式中喚醒、尋求更深層次連結與平和的讀者,提供一套紮實、可行且貼近日常的實用方法論。我們不著重於任何特定的、需要複雜體位或特殊環境的運動體係,而是聚焦於「覺察」(Awareness)的力量,一種可以隨時隨地、在任何情境下啟動的內在能力。 本書的內容結構,圍繞著如何將「心」與「身」的連結重新校準展開,分為五個主要部分,共計約三十個深入的專題章節: --- 第一部:覺察的基石——理解當下的必要性 本部分探討瞭現代人普遍麵臨的「心智漂移」現象,並闡述瞭「正念」(Mindfulness)作為一種心智狀態,如何成為有效應對壓力和提升生活品質的基礎。 1. 習慣性反應與自由選擇的空間: 我們將深入分析大腦如何形成自動化的行為與情緒模式。通過案例分析,展示當我們對自身的反應缺乏覺察時,生活是如何被無意識的慣性所驅動。本章強調,覺察不是評判,而是看見,看見我們是如何反應的,是建立改變的第一步。 2. 呼吸:看不見的錨點: 呼吸是身體唯一持續的、自主與非自主交替運作的生理功能。本章詳細剖析瞭不同呼吸模式(如淺促的胸式呼吸與深長的腹式呼吸)對自主神經係統的直接影響。我們將提供多種簡單的呼吸練習,例如「四秒吸氣、六秒呼氣法」,旨在幫助讀者在感到壓力時,能立即利用呼吸將意識拉迴身體。 3. 感官的甦醒:從虛擬到真實: 現代生活讓我們過度依賴視覺和聽覺(特別是電子螢幕)。本章引導讀者重新校準其他感官——觸覺、嗅覺、味覺。內容包含如何通過專注於一杯茶的溫度、一塊布料的紋理,來實質性地「存在」於當下片刻。 --- 第二部:融入日常的微小覺察實踐 本部分的核心在於證明「覺察」無需特定時段,而是可以滲透到日常最瑣碎的行為中。這些練習的設計,旨在幫助讀者在無需刻意騰齣時間的前提下,培養連續的覺察流。 4. 行走冥想的城市版本: 拋棄對「靜坐」的刻闆印象。本章提供在通勤、辦公室移動、甚至排隊等待時進行的「行禪」技巧。重點在於感受腳掌接觸地麵的每一次接觸、抬起、放下,而非目的地本身。 5. 飲食的藝術:重拾味覺的誠實: 介紹「慢食法」的基礎原理,即在進食時,將注意力完全投放在食物的顏色、氣味、質地、味道的變化上。這不僅是為瞭消化,更是為瞭打破狼吞虎嚥的習慣,重新建立與身體需求的健康關係。 6. 數位排毒與專注力的碎片化重建: 探討智慧型手機和多工處理如何係統性地削弱我們的專注力。本書提齣「數位間歇法」:設定固定的、不受乾擾的專注區塊,並練習在查看訊息後,有意識地將注意力「拉迴」當前任務,而非讓思緒被通知所綁架。 --- 第三部:情緒的接納與轉化 情緒是人類經驗的核心,本書強調處理情緒的關鍵不在於「壓抑」或「驅逐」,而在於「命名」與「允許其存在」。 7. 情緒標籤化練習:區分感受與故事: 許多痛苦源於我們對情緒的過度詮釋。本章教導讀者如何練習,將強烈的情緒(如憤怒)客觀地標記為「我正在感受到一股強烈的熱度」或「我的肩膀緊繃瞭」,而非「我就是一個憤怒的人」。這種區分創造瞭處理空間。 8. 挑戰性情緒的身體掃描: 介紹一套溫和的「身體掃描」技巧,專門用於定位和觀察負麵情緒在體內的物理錶現(例如,焦慮可能錶現為胃部的絞緊,悲傷可能錶現為胸口的沉重)。透過溫柔的關注,觀察這些物理感受隨時間的自然消退。 9. 自我慈悲的力量:對待自己如同摯友: 探討內在批評傢(Inner Critic)的形成機製。本章提供瞭「自我安撫的姿態」練習,教導讀者在自我懷疑時,如何以關懷和理解的語氣與自己對話,培養內在的穩定支持係統。 --- 第四部:人際連結與同理心的覺察 覺察不僅關乎自身,也延伸至我們與他人的互動。本部分著重於提升溝通的品質和深度。 10. 專注聆聽:給予全部的注意力: 在溝通中,我們常常在對方說話時,就忙著組織自己的迴應。本書提齣「無目的的聆聽」練習,要求練習者在對話中,將所有心力放在理解對方話語背後的意圖和感受,不打斷、不預設結論。 11. 設立溫和的界線:清晰錶達需求的藝術: 討論如何在不帶指責或愧疚的前提下,清晰地錶達自己的需求和限製。這涉及對自己內在感受的精確把握,以及使用「我感到……因為……所以我需要……」的句型結構。 12. 轉換視角:理解他人的內在世界: 透過想像練習,引導讀者短暫地「穿上他人的鞋子」,去感受對方在特定情境下的情緒壓力。這並非要求同意對方的觀點,而是擴展同理心的範疇,減少衝突的爆發點。 --- 第五部:整閤與持續性的心智修煉 最後一部分,本書探討如何將零散的覺察練習,編織成一套持久的生活哲學,應對生命中的不可避免的變化與不確定性。 13. 接受不完美與無常: 哲學層麵的探討,接受「一切都在變化」的本質。這部分提供瞭處理「失控感」的心理工具,幫助讀者在計畫被打亂時,能更快地從僵持轉嚮適應。 14. 建立個人的「寧靜儀式」: 鼓勵讀者設計齣屬於自己的、非宗教性的、每日必須進行的「心靈重置」環節(例如十分鐘的靜坐、拉伸或寫下三件感恩之事)。強調一緻性勝於時長。 15. 將覺察帶入挑戰:麵對壓力下的心智韌性: 綜閤運用前述所有工具,建立麵對重大生活壓力(如工作變動、健康問題)時的應對腳本。重點在於如何在危機中保持「觀察者」的視角,避免情緒淹沒決策能力。 總結: 《靜心呼吸:現代生活中的身心覺察與平衡指南》是一本實用的操作手冊,它不要求讀者改變生活環境,而是賦予讀者轉變「看待世界的方式」的能力。透過本書的引導,讀者將學會如何以更清晰、更平靜、更有意識的狀態,體驗生活的每一個麵嚮。這是一場對「活在當下」最徹底、最貼近生活的實踐。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李怡如 Sangeeta
 
  正念瑜珈老師、正念減壓(MBSR)閤格授課老師
 
  畢業於颱灣大學國際企業管理研究所,畢業後專職網路行銷,曾任職於Yahoo雅虎奇摩。她在19、20歲時深受憂鬱情緒身心之苦,帶著身心壓力仍持續在自己喜愛的企管領域學習,在颱大研究所畢業後,選擇自己喜歡的網路產業,由於年青時憂鬱情緒纍積與長期高壓工作環境,讓她的身心健康齣現狀況,在2008年開始接觸靜心、瑜珈、靈氣、正念、自我覺察,多年靜心覺察讓她內外深刻蛻變轉化,2011年各界陸續邀約她分享經驗,2013年她成為全職的正念靜心老師至今十多年教學經驗。
 
  她的天賦善於整閤身心靈專業提供不同族群專屬的課程(上班族、企業主管、大學生、 國高中生、國小兒童靜心、兒童瑜珈、親子靜心、單身男女、青少年、戒治團體、情傷療癒、失眠癥、 憂鬱癥等身心癥族群),是極少數擁有美國麻省大學正念中心正念減壓MBSR閤格授課師資、200小時訓練美國瑜珈聯盟老師、臼井靈氣老師、兒童瑜珈老師,也是極少能夠帶領不同族群、不同年齡的正念瑜珈老師。她也把自己對學員仔細觀察與專業,結閤寫齣《100個日常正念瑜珈》,讓更多朋友受益。
 
  目前,她在全球線上課深受大傢喜歡,在颱灣、香港、北京等地教課,在各大企業與單位有豐富教學經驗。
 
  現職:
  ●    桑吉塔靜心空間工作室負責人
  ●    正念瑜珈老師、正念減壓MBSR老師
  ●    作傢、牌卡創作者
 
  接受認證與培訓:
  ●    美國麻州大學醫學院正念減壓(MBSR)閤格授課師資
  ●    美國UCSD大學正念中心正念戒癮預防復發(MBRP)認證師資
  ●    美國麻州大學醫學院正念減壓身心醫學七日專業培訓
  ●    英國牛津大學正念中心正念認知療法(MBCT)第二階師資培訓
  ●    美國SIY搜尋你內在關鍵字,正念運用在職場課程
  ●    臼井靈氣師父級
  ●    美國瑜珈聯盟200小時培訓(哈達瑜珈)
  ●    唐睿謙兒童瑜珈中階師資培訓
  中醫、身心療癒、兒童瑜珈與正念減壓師資持續接受培訓中
 
  專業經歷:
  ●    第一位在颱灣大學 學生輔導中心教授正念減壓八週講師
  ●    颱北醫學大學 醫學係正念減壓八週課程講師
  ●    北一女 高中正念覺察老師
  ●    慈心華德福高中 校外高中正念覺察老師
  ●    颱灣正念工坊 講師 
  ●    做瑜珈zuoyoga教室 靜心教師
  ●    颱北監獄 帶領正念戒癮團體正念瑜珈老師
  ●    輔仁大學 學生輔導中心客座講師
  ●    馬階醫學院 正念舒壓工作坊講師
  ●    傢扶中心 社工師誌工幹部培訓講師
  ●    張老師基金會 特約正念老師
  ●    南投就業發展中心 就業輔導員培訓講師
  ●    颱北市聯閤醫院陽明院區 親職減壓講座師講師
  ●    青少年的正念國高中生靜心工作坊的講師
 
  創作:
  ●   《100 個日常正念瑜珈》
  ●  《彩虹卡100問:彩虹卡運用完全攻略,不藏私一次告訴你!
  ●   《 花朵祝福卡 x 80個我愛我自己的靜心練習》
  ●    《正念撲剋牌:第一幅結閤正念x身體x情緒x想法覺察的正念卡片》
  ●    《366正念卡》颱灣第一幅最完整的每日正念卡
 
  擔任編輯的作品:
  ●   《Bernard的心靈筆記書》
 
  Podcast: 桑吉塔靜心空間
  FB:桑吉塔靜心空間
  Youtube: 桑吉塔靜心空間
  IG: 桑吉塔靜心空間工作室 @sangeeta.meditation.space
  官網: sangeetameditationspace.com/

圖書目錄

推薦序
前言自序

Mindfulness Yoga正念瑜珈基礎篇
1.    如何與自己身體對話?
2.    如何觀察自己的情緒?
3.    如何觀察自己的想法?
4.    培育自我尊重,從做到身體的極限開始
5.    觀察到就好,停止無限迴圈想法與情緒
6.    腹式呼吸法,我用迴到內在中心呼吸,找迴自己的力量

Daily Life日常情境篇
7.    我無法愛我自己
8.    我被親近的傢人朋友情緒勒索言語暴力
9.    突如其來被老闆罵就立馬要開會
10.    工作壓力太大,身體無法放鬆
11.    我感覺自己是團體邊緣人
12.    手機滑不停,卻沒有一個我想看的答案
13.    生活沒有動力方嚮,我有厭世情緒
14.    我不值得擁有最好的一切
15.    常常我的頭腦會跳齣「我永遠不夠好!」
16.    我對他人有錯誤期待,光暈投射
17.    突然其來的無常意外打亂我的計劃
18.    年齡愈來愈大,我覺得自己一事無成
19.    明天要麵試,我卻睡不著
20.    我沒有工作瞭,我內心深處很慌啊!
21.    我快四十歲還和父母同住買不起房子
22.    我是個容易悲觀、負麵的人
23.    我找不到男朋友(女朋友)
24.    我很容易擔心未來、煩惱外在人事物
25.    我不知道自己可以做什麼工作?自己擅長什麼?
26.    我從小和爸爸(或媽媽)感情不好蠻生疏的
27.    我以前的感情經驗很悲慘,我沒有信心擁有幸福美好的關係
28.    我很容易說不和做不到!我都快要不相信自己瞭!
29.    我無法做決定(我容易反反覆覆)
30.    我和親近傢人朋友,有溝通障礙,我覺得他們不懂我!
31.    我一年換四個工作,每個公司的老闆我都討厭他們
32.    我和以前很要好的朋友已經話不投機,我該怎麼做?
33.    我每天看電視新聞(殺人放火抗爭戰爭)我看到有點厭世瞭,我該怎麼辦?
34.    我想生孩子卻生不齣來的話,我該怎麼辦?
35.    我每天迴到傢隻有一個人,我感到孤單
36.    我年紀愈大,我的經濟壓力愈大,怎麼辦?
37.    我傢很亂,我不知道怎麼整理?怎麼斷捨離?

Emotions常見情緒篇
38.    我不知道如何放下,他人對我造成的痛苦傷心難過的情緒
39.    我對某個人事物有瞭上癮的情緒
40.    當我纍到忘瞭什麼是放鬆的感覺時
41.    我以為什麼事隻要努力就做得到
42.    我愈減愈肥,怎麼辦
43.    我退休瞭,公司與孩子也不需要我瞭,我有一種深深無力感
44.    我現在很焦慮壓抑煩躁!怎麼辦?
45.    我是傢裡經濟主要來源,我自己壓力也很大,怎麼辦?
46.    一點點小事,我就容易憤怒
47.    我很久沒有感覺到,什麼是勇敢!
48.    想找迴開心的力量,就學青蛙跳吧!
49.    我隻要一生氣起來,就忘瞭全世界!
50.    麵對比悲傷還悲傷的事
51.    我真的很忌妒那個人比我美、有錢、傢世背景好!
52.    當我被言語攻擊(實際當麵或網路霸淩)時,我該怎麼辦
53.    在我的心中,有個無法說齣口的羞恥秘密
54.    我很難安靜下來
55.    我對自己很自卑、沒有自信
56.    我害怕自己老瞭,孤單一人,沒有人照顧
57.    我容易把脾氣發洩在別人身上
58.    我在公司突然被「黑掉瞭」/我被網路霸淩時

Body Sensations常見身體疼痛篇
59.    背部疼痛
60.    肩膀緊繃
61.    胸口悶
62.    胃腸消化
63.    月經週期不順
64.    大腿肌肉沒時間訓練
65.    腹部核心沒時間練
66.    保養眼睛
67.    常滑手機,手腕不適
68.    身體左右歪斜不正
69.    全身筋膜緊繃
70.    膝蓋痛
71.    身體太緊張的酸痛

When時間篇
72.    早晨活力瑜珈
73.    下午流動瑜珈
74.    晚上助眠瑜珈
75.    春季正念瑜珈
76.    夏季正念瑜珈
77.    鞦季正念瑜珈
78.    鼕季正念瑜珈

Who族群
79.    兒童瑜珈
80.    青少年瑜珈(國高中生瑜珈)
81.    老年樂齡瑜珈
82.    親子瑜珈
83.    雙人瑜珈

Where地點
84.    長途旅行
85.    飛機瑜珈
86.    捷運、地鐵、公車瑜珈
87.    傢事瑜珈
88.    椅子瑜珈

Job occupation職業
89.    大學生
90.    上班族
91.    全職媽媽
92.    勞工團體
93.    小農勞動量大族群
94.    空服員
95.    髮型設計師
96.    麵包師傅與廚師
97.    長途疲勞駕駛的司機
98.    久站族群:老師、專櫃小姐
99.    大量與人接觸的服務業
100.    工作需要高度嚴謹與規範:會計師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9929110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7 x 23 x 1.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前言自序
 
  我曾經飽受身心摺磨20年
 
  大約在六歲,我國小一年級,自己一個人馬路而不小心遭公車輾過右腳,從那時起右腳踝較無力;就讀專科時,我不慎從舞颱跌落,在十幾歲我的骨盆就是歪的;當時我與傢人找瞭許多醫師求助,但依舊無法根治這些意外造成的身體損傷,換季或天氣變化、身體疲纍時,曾經受傷身體疼痛更加強烈,不時打亂我的心。
 
  兒時創傷痛苦不時浮現,找不到內心平靜
 
  除瞭身體上的苦痛,心理上我也飽受摺磨。或許是自己年紀太小身體受傷,也或許是自己心思較敏感,也或許我一齣生下來便馬上被送走寄養的兒時創傷經驗,再加上童年時期,父母長期外齣工作而缺少關懷,在青少年時期開始,我因失眠、易怒、長期憂鬱而有自殘意念等問題,在廿歲開始求助精神科。
 
  在廿歲到廿六歲還找不到方法的我想著:
  「難道我一輩子會這樣下去嗎?身體的痛苦與內心的痛苦會永遠摺磨我?」
 
  靜心覺察幫助我,開始療癒自己
 
  我很感謝老天爺的協助,我很有福報,在廿六歲,因為我颱大研究所同學介紹,我得以開始接觸自我覺察激勵課程,因為自我覺察課程打開我想更進一步學習靜心冥想、靈氣課程、傢族排列治療等身心靈課程;因為接觸身心靈課程,我慢慢地找到療癒自己的方式,慢慢地懂得如何與自己的心對話,我身心飽受摺磨的情況纔慢慢改善。
 
  因為靜心幫助瞭我,所以我也想分享給需要的朋友們
 
  廿六歲自修練習靜心冥想、每天自主練習五年,當時在美商雅虎奇摩工作的我,因緣際會,開始有人邀請我教靜心課,因為靜心幫助瞭我,所以我也很開心能分享給更多人們,當時我是初生之犢不畏虎,沒有擔心太多自己沒有半張證照以及教課會不會有學生來等擔心害怕就是鼓起勇氣去教課。
 
  從2011年我三十一歲開始教靜心冥想,當時我教靜心課最大的苦惱是有人會問:「老師,你的上師是誰?你的派係是什麼?法門是什麼?」我迴答他們:「對我來說,靜心是沒有宗教派別的,靜心是幫助我們每個人身心迴復平衡的方式,我們每天都要吃飯洗澡幫助我們充電,當我們靜心,靜心也能幫助我們洗滌一整天身心疲纍。」然而,靜心是日常生活一部份的觀念,在2011年還是很新潮,一般大眾仍無法理解。
 
  於是,當時我內心祈求:「老天啊!禰可以給我一個工具!讓我能嚮一般大眾介紹靜心,讓大傢更容易瞭解靜心的幫助,靜心與宗教沒有關係!」或許是老天爺聽到我的聲音,2013年我教靜心課已經三年的某一天,因緣際會,從朋友得知正念減壓八週(MBSR),這個課程由喬.卡巴金(Jon Kabat-Zin)博士把靜觀練習結閤西方腦神經科學、壓力心理學整閤成一套體驗式覺察課程,1979年帶入美國麻省大學醫院幫助病人提升自我覺察與減輕壓力、提升免疫力,現今全世界主流社會、學校、企業也廣為採用正念方法。
 
  2013年我參與鬍君梅老師的正念減壓八週(MBSR)課程時,某一週鬍君梅老師帶領我們瑜珈,我心想:「這不是減壓課嗎?為什麼要做瑜珈讓我壓力大!」沒想到,正念瑜珈與我過去所參與瑜珈截然不同,正念瑜珈溫柔與自己身體對話,讓我深深感動瞭,我甚至感動到哭泣!因為我活瞭三十多年,我竟然不知道可以像朋友一樣地照顧我的身體!在那堂正念瑜珈課後,我馬上報名美國瑜珈聯盟師資200小時培訓,我深深想把這樣美好的瑜珈,分享給更多朋友們。
 
  從2014年開始我教正念瑜珈,動作看起來雖然簡單,卻為學員的生命帶來很大的改變。有的學員飽受憂鬱癥之苦,上課改善睡眠品質外,還得到醫師許可而慢慢減憂鬱癥的藥量;也有學員已習慣一天24小時塞滿行程,然而我們正念瑜珈練習,動作與動作的中間會停頓一下,讓學員有呼吸空間感受自己,久而久之這也讓學員意識到自己生活塞滿行程沒有給自己呼吸空間而開始改變。
 
  感謝這十年來的老師、傢人朋友們的支持
 
  從我開始教正念瑜珈,我收到許多學員的大量正嚮迴饋,《100個日常正念瑜珈》是我集結這些年學員常問的疑問的一本書,也是任何人任何族群任何時間都能練習來幫助我們穿越自身痛苦的方法,這個方法不是萬靈丹,也不是速效藥丸,對我來說,這本書《100個日常正念瑜珈》是我送給這個世界的一份禮物,讓我們得以明白,原來在不同苦痛情境中,有許多科學傢、專傢、智者他們早已貢獻他們所學的,而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騰齣時間來練習,一點一滴練習,相信你我都能找到屬於自己的一片正念天空與繁花盛開!
 
  最後,我想謝謝我的父母,他們常說他們沒有像我受教育那麼高,所以無法教我什麼,然而,我這幾年從事正念教學工作,我認真思考如何把正念帶給基層朋友們,是因為我的父母對身邊傢人朋友們的照顧讓我意識到,當我受益於正念的幫助,我也真心希望正念能帶給更多需要的朋友們;我謝謝我的姐姐們,謝謝你們照顧過我;我的弟弟,謝謝你在多年前,我找你參加自我覺察激勵課程告訴我:「姐姐你可以找到能夠幫助任何人根本痛苦的課程或方法嗎?」這本正念瑜珈是我找到的答案;謝謝我的姪子姪女們給我的愛,陪伴我療癒我兒時的內在小孩;我謝謝黃宗正醫師,謝謝您多年的陪伴,不吝邀請我到颱灣大學教導給全校學生第一個正念減壓八週(MBSR)課程;謝謝鬍君梅老師,引領我到正念減壓課程的啟濛老師;李燕蕙老師,在我帶領颱北監獄正念戒毒團體感到無助心情低落時,您百忙中打電話支持我,這讓我感受到老師對學生們的愛護;劉益宏醫師的慈心關懷,每當我收到一位學生的成長迴饋,當我與您分享,您會用慈愛溫柔告訴我,那是因為怡如很用心啊,謝謝您如此愛護每個與您相陪的人們;陳德中老師的慷慨大方,我因緣際會來到工坊參加課程與您認識,我很感謝您大方重用我到全颱各地分享正念工作坊並為我推薦此書;謝謝香港馬淑華博士百忙中為我做正念減壓八週的一對一督導,三月至五月的時光,每週一次與您線上連線都帶給我甘露般的療癒身心;張德芬老師的熱情推薦,謝謝您身為我颱大的學姐,對我的提攜與支持;李建隆老師謝謝您在我最需要同伴支持的時候,給予我的溫暖與愛;安一心老師,謝謝您從2014年我剛齣道教身心靈課的第一次電颱專訪至今五年不間斷,主動詢問我是否需要您的電颱宣傳,這讓我感到很溫暖,我深深謝謝您對朋友們的支持;謝謝鬍雅雯,我的助理謝謝您這些年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身兼多職的幫忙,我能夠有今天有很大一部份是您的支持;謝謝Akash老師,我的靜心與靈氣啟濛老師,謝謝您把我當成與您同輩的老師與我交流經驗,並且告訴我「你會是一個很棒的老師!」這深深支持我;謝謝這些年來一路支持我的學生們,我感謝你們十多年來的支持,愛護著我,謝謝你們,我也愛你們。
 
李怡如Sangeeta敬上
2019年11月

用戶評價

评分

翻開這本《100個日常正念瑜珈》,我第一個感覺是:哇,這個排版設計好有質感!很多強調實用性的書籍,為瞭塞進滿滿的文字和圖片,常常搞得畫麵擁擠又教條。但這本在視覺上處理得非常舒服,留白恰到好處,配色也是那種讓人看瞭就平靜下來的低飽和度色調。更讓我驚訝的是,書裡提供的那些「操作」,真的不需要什麼高難度的場地或器材。舉例來說,它教你在辦公桌前如何做肩頸的輕微轉動,或是利用椅背來輔助伸展下背部,這些都是我以前從來沒想過可以融入「瑜珈練習」的場景。這根本就是為我們這些城市裡的「久坐族」量身打造的生存指南嘛!而且,它強調的「正念」並不是空泛的哲學理論,而是透過非常具體的動作來引導你「觀照當下」。我發現,當我專注在一個簡單的伸展時,腦袋裡那些工作上的瑣事、待會要迴覆的Email,好像都被暫時按瞭靜音鍵。這種對「片刻寧靜」的捕捉能力,是這本書最大的價值所在。它不是給你一套SOP,而是給你一套工具箱,讓你隨時隨地可以修補自己快要散掉的專注力。

评分

說真的,市麵上的瑜珈書籍往往給人一種很強烈的「精英感」,好像你沒有柔軟的身體、沒有大量的時間,就別想入門。所以,當我看到這本書的介紹時,其實心裡是帶著一點懷疑的——「日常正念」聽起來很美好,但實際操作會不會還是很虛?結果,我錯瞭。這本書的論述風格非常紮實,它不像某些心靈雞湯那樣光說不練。它的結構安排非常巧妙,不是單純的一百個招式羅列,而是有邏輯地分門別類,從清晨的喚醒,到工作間隙的放鬆,再到睡前的沉澱,形成瞭一個完整的「生活循環」。每一個小練習的描述都極其精準,讓你不用猜測作者到底想錶達什麼樣的身體感受。我嘗試瞭一個「飯後散步時的腳踝畫圈」,效果齣奇地好,原本走路時腳踝有點僵硬的感覺,馬上就被溫和地釋放瞭。這種「微小而確切的改變」,纍積起來,力量真的很驚人。它讓我體悟到,瑜珈的本質可能不在於你擺齣多美的姿勢,而在於你練習的「意圖」有多真誠地想善待自己。

评分

坦白說,我過去對「正念」這詞彙有點抗拒,總覺得那是一種很「文青」或很「齣世」的追求,離我這個需要麵對KPI的社會人很遠。但這本書的厲害之處就在於,它完美地把「齣世的覺察」和「入世的實踐」給揉閤在一起瞭。它並沒有要求你必須離開辦公室、拋開手機纔能練習。相反地,它鼓勵你在最混亂、最需要幫助的時刻,拿齣這個小小的練習來穩定軍心。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提到的一個「三分鐘危機處理法」,就是在麵對突發狀況或客戶抱怨時,如何快速地讓自己的呼吸慢下來,從而避免情緒化反應。我實際應用過一次,效果立竿見影,那種想衝動迴嘴的衝動,在緩慢的呼吸中,竟然被巧妙地化解瞭。這本書證明瞭,高強度的正念練習不一定需要長時間的靜坐,而是能在日常生活的「縫隙」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穩定錨點。它給我的不是一套新的麻煩,而是一種在現有生活框架下,可以輕鬆融入的「心靈穩定器」。

评分

這本書真是太對我的胃口瞭!我平常工作壓力大,總覺得自己像個上瞭發條的陀螺,停下來就怕會被世界拋在後麵。看瞭好幾本強調「深度冥想」或「長時間體式」的瑜珈書,老實說,根本沒時間實踐,買來積灰塵的還比較多。但這本很不一樣,它主打「日常正念」,光是這個標題就讓我覺得親切多瞭。你知道嗎?早上起床趕著齣門前,或是午休那短短十分鐘,根本擠不齣半小時去鋪墊子做那種複雜的拜日式。作者很貼心地把各種體式拆解得非常細,感覺就算隻是上個廁所齣來,也能偷個兩分鐘做個伸展,讓緊繃的肩膀稍微放鬆一下。我特別喜歡它那種「不要求完美」的態度,它不是要你成為瑜珈大師,而是讓你把呼吸和身體的覺察帶進生活裡。像通勤時,我試著專注在腳掌貼地的感覺,或者在等紅燈時,默默地調整一下骨盆的位置,那種感覺很微妙,好像突然跟自己的身體重新連上瞭線。這本書的實用性,完全打中瞭我這種忙碌又想偷閒的上班族心聲,它讓我體會到,瑜珈不一定非得在瑜珈墊上纔能發生,生活處處皆是道場。

评分

我對於這類強調「科學驗證」的書籍一嚮很感興趣,因為我這個人比較務實,光是說「放鬆身心」是沒用的,我需要知道「為什麼」它能讓我放鬆。雖然我沒有去查閱它提到的那些研究論文(畢竟時間有限啊),但從書中對每個動作背後的身體反應和心理機製的描述來看,就能感受到作者下瞭非常多的功夫。它會解釋為什麼某些微小的扭轉能刺激到特定的神經係統,或是為什麼專注於呼吸的長度會影響大腦的皮質醇水平。這種「知其所以然」的感覺,大大增加瞭我練習的動力。不像有些書隻是告訴你「這樣做會變好」,這本書更像是一位細心的教練,邊帶領你練習,邊在你耳邊輕聲解釋身體正在發生的化學變化。這讓我覺得,我不是在盲目地跟著做,而是在主動地參與一場自我調節的過程。對於像我這樣喜歡鑽研原理的人來說,這種深入淺齣的說明方式,簡直是太棒瞭,它提升瞭練習的層次感,讓我覺得這不隻是體操,而是一種聰明的自我管理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