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經七書

武經七書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孫武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武經七書》是中國古代七本重要的軍事法規及著作,其中包括《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六韜》、《司馬法》、《三略》、《尉繚子》、《唐太宗李衞公問對》。

  這些典籍在西元十一世紀開始被冠以此名,並從宋代開始被列入大多數軍事百科全書中。

  中國的歷代官員必須閱讀《武經七書》的部分或全部,方可獲得升遷。

  多個世紀以來,學者們的各樣注釋及分析生成瞭多個選集。

著者信息

譯者簡介

李浴日(1908年4月12日—1955年8月7日)


  廣東省雷州市人,是我國近代著名軍事學傢,現代中國文人從事軍事學研究的先驅者,中國現代軍事理論體係的主要倡建者,《孫子兵法》研究第一人。他與浙江蔣百裏、雲南楊傑同為中國軍事學巨擘,馳名海內外。他在軍事學研究諸多領域,相當部分至今仍未有人超越,影響深遠。

  1932年在上海暨南大學(今上海復旦大學)畢業後,即到東瀛求學,開始兵學創作,並畢業於日本中央大學政治係。1941年於廣東麯江創辦「世界兵學社」,齣版《世界兵學》月刊,以「發揚中國固有兵學,介紹各國最新兵學」為宗旨,齣版各種兵學著述。

  民國時期曾擔任國民黨國防部政治廳宣傳研究會副主任、國防部新聞局第二處副處長、廣東省編譯室主任、國民黨第35集團軍少將參議、廣東省參議員、黃埔軍校教官、中國陸軍大學教授、颱灣金門防衛司令部少將高參等職。

  1950年春赴颱灣,1955年8月7日病逝於臺北永和寓所,時年47歲。李浴日一生正派,博學多纔,交友廣闊,畢生盡瘁兵學。他譯著兵書十二種,達一百六十 餘萬言。更集中國二韆年來兵書之精華數十種,編成《中國兵學大係》,在民國兵學領域,他的研究堪稱多個第一。

圖書目錄

一、孫子兵法
前言
計篇第一、作戰篇第二、謀攻篇第三、形篇第四、勢篇第五、虛實篇第六、軍爭篇第七、九變篇第八、行軍篇第九、地形篇第十、九地篇第十一、火攻篇第十二、用間篇第十三

二、吳子兵法
前言
圖國第一、料敵第二、治兵第三、論將第四、應變第五、勵士第六

三、司馬法
前言
仁本第一、天子之義第二、定爵第三、嚴位第四、用眾第五

四、尉繚子
前言
天官第一、兵談第二、製談第三、戰威第四、攻權第五、守權第六、十二陵第七、武議第八、將理第九、原官第十、治本第十一、戰權第十二、重刑令第十三、伍製令第十四、分塞令第十五、束伍令第十六、經卒令第十七、勒卒令第十八、將令第十九、踵軍令第二十、兵教上第二十一、兵教下第二十二、兵令上第二十三、兵令下第二十四

五、黃石公三略
前言
上略、中略、下略

六、六韜
前言
文韜:文師、盈虛、國務、大禮、明傳、六守、守土、守國、上賢、舉賢、賞罰、兵道
武韜:發啟、文啟、文伐、順啟、三疑
龍韜:王翼、論將、選將、立將、將威、勵軍、陰符、陰書、軍勢、奇兵、五音、兵徵、農器
虎韜:軍用、三陣、疾戰、必齣、軍略、臨境、動靜、金鼓、絕道、略地、火戰、壘虛
豹韜:林戰、突戰、敵強、敵武、鳥雲山兵、鳥雲澤兵、少眾、分險
犬韜:分兵、武鋒、練士、教戰、均兵、武車士、武騎士、戰車、戰騎、戰步

七、唐太宗李衛公問對
前言
捲上
捲中
捲下

圖書序言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