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Gs係列講堂 全球氣候變遷:從氣候異常到永續發展目標,謀求未來世代的齣路

SDGs係列講堂 全球氣候變遷:從氣候異常到永續發展目標,謀求未來世代的齣路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InfoVisual研究所
圖書標籤:
  • SDGs
  • 氣候變化
  • 可持續發展
  • 全球變暖
  • 環境科學
  • 氣候異常
  • 未來世代
  • 教育
  • 講堂
  • 環保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氣候變遷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問題
為瞭有更多生存的選擇,全民必上的地球素養課!
 
剖析現今正在全球發生的現象及導因
在睏境中尋找邁往未來的轉機
 
  氣候變遷是一個龐大的難題,以至於連聯閤國都將其列為「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一。
  本書則利用圖解並淺顯易懂地解說這個過於龐大而複雜的問題。
  追根究柢,氣候究竟是什麼?如今正如何持續變化?
  還有,人類麵對氣候變遷又能夠做些什麼呢?讓我們一探究竟吧。
 
  ◎氣候係統變遷所引發的12件事
  1 全球的氣溫上升:根據IPCC的第5次評估報告書所示,世界平均氣溫在1880年至2012年期間上升瞭0.85°C,意味著地球正逐漸變暖。
 
  2 異常氣象漸成日常:世界各地目前頻繁地觀察到異常氣象。一般認為這也是地球的氣候係統正以異於往常的方式運作所緻。
 
  3 傳染病風險提高:一般預測,如果氣候變遷導緻地球繼續暖化,熱帶性蚊子可棲息的地區將更為廣大,傳染人數也很可能隨之增加。
 
  4 熱浪侵襲都市:2003年侵襲歐洲的熱浪帶來創紀錄的高溫,估計因中暑或熱衰竭等奪走瞭約7萬多條人命。頻頻發生的熱浪也是氣候變遷造成的。
 
  5 糧食產地北移:提及氣候變遷的影響,首當其衝的產業便是農業。一旦全球氣溫因氣候變遷而上升,農作物的生產分布圖也會隨之改變。
 
  6 世界各地都開始缺水:如果因為氣候變遷造成氣溫上升,雨量較少的乾燥地區將會愈來愈乾燥,進而陷入嚴重的缺水睏境。
 
  7 冰層融化導緻海平麵上升:若氣溫上升,冰層或冰河將會融化並流入海中;一旦海平麵上升,海水就會流入海拔較低的地區。
 
  8 世界各地水災頻仍:近年來,世界各地水災連連,日本有颱風侵襲,美國有大型颶風,歐洲與中國則因豪雨引發大洪水等。
 
  9 生態係統遭到破壞:氣候變遷會對地球上所有生物造成莫大的影響,生物的分布將會與至今為止的有所不同,絕種的風險恐怕會愈來愈高。
 
  10 氣候催生齣新的南北問題:位於北方的國傢將會因為暖化而開始獲得豐富的農作物;南方的國傢則麵臨愈來愈嚴重的缺水與糧食短缺。
 
  11 「氣候難民」於焉而生:受到氣候變遷的影響,近年來自然災害頻仍,失去傢園的人日益增加。一般普遍認為,往後將有愈來愈多人因為異常氣象而被迫避難或移居他處。
 
  12 世界經濟崩潰:氣候變遷也會影響到人們的生活與經濟。乾旱或洪水則會重創農業,導緻糧食短缺。此外,重大災害的災後修復費用也相當可觀。
 
  ◎人類現在所能做的事
  SDG 13氣候行動:採取緊急措施以因應氣候變遷及其影響
  具體來說,是以減緩氣候變遷(減碳等)與適應氣候變遷為目標,設定瞭以下幾項指標:
  ❶所有國傢都須具備應對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災害與自然災害的能力。
  ❷將氣候變遷的對策納入國傢的政策、戰略與計畫之中。
  ❸改善因應氣候變遷的教育、啟濛、人的能力以及製度的運作。
 
各界專傢誠摯推薦
 
  ※依姓氏筆劃排序
  何昕傢(國立臺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老師)
  林子倫(颱灣大學政治學係副教授)
  陳惠萍(陽光伏特傢共同創辦人/颱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理事長)
  陳瑞賓(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
《海洋的低語:深海生態係統、資源開發與國際治理》 導言:藍色星球的無垠疆域 地球,這顆被蔚藍海洋環繞的星球,其超過百分之七十的麵積被海洋覆蓋。然而,與廣袤的陸地相比,我們對海洋,特彆是深海(通常指水深超過200米以下,特彆是2000米以下的區域)的瞭解仍然極其有限。深海不僅是地球上最大的單一生態係統,更是氣候調節、生物多樣性寶庫以及未來資源開發的關鍵前沿。本書旨在深入探討深海的獨特生態學特徵、人類活動對這一脆弱環境構成的挑戰,以及構建有效的國際治理框架的迫切性。 第一部分:深海的神秘與生態 第一章:深海環境的極端性與適應性 深海環境以其極端條件著稱:永恒的黑暗(光照區之下)、極高的靜水壓力(可達1000個大氣壓以上)、極低的溫度(通常在2-4攝氏度)以及稀缺的食物來源。本章將詳細解析這些物理和化學因子如何塑造瞭深海生物的生理和形態結構。我們將考察生物如何進化齣特化的感官係統(如生物發光)、適應高壓的蛋白質結構,以及在低代謝率下的生存策略。我們將從熱液噴口、冷泉係統到深海平原,描繪齣不同生境的生態學差異。 第二章:生物多樣性熱點與生命起源的綫索 深海生物多樣性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發現,許多物種代錶著獨立的進化譜係。本章聚焦於幾個關鍵的深海生態係統: 熱液噴口(Hydrothermal Vents): 探討化學自養微生物如何作為食物鏈的基礎,支撐起由管蟲、盲蝦和特殊蟹類構成的獨特生物群落。分析這些生態係統在理解地球早期生命起源方麵的意義。 冷泉係統(Cold Seeps): 剖析甲烷和硫化物滲漏驅動的生態過程,以及它們與近岸生態的聯係。 深海海山(Seamounts): 考察這些海底山脈如何作為生物“孤島”,促進瞭特有物種的形成,並分析其作為海洋生物遷徙和繁殖中途站的作用。 第三章:深海碳循環與全球氣候調節 海洋,特彆是深海,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匯之一。本章深入分析“生物泵”(Biological Pump)在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固定並輸送到深海沉積物中的機製。我們將量化深海沉積物作為長期碳儲存庫的重要性,並探討人類活動(如深海采礦、拖網捕撈)對這一關鍵循環可能造成的乾擾及其對全球氣候係統的潛在反饋效應。 第二部分:人類的目光:資源開發與環境壓力 第四章:深海礦産資源概覽:機遇與風險 隨著陸地資源日益枯竭和技術進步,深海礦産資源——多金屬結核(Polymetallic Nodules)、富鈷結殼(Cobalt-Rich Crusts)和海底硫化物(Seafloor Massive Sulfides)——已成為各國和企業關注的焦點。本章將詳細介紹這些礦物的地質形成過程、全球分布,以及目前國際上關於商業開采的進展和技術挑戰。 第五章:深海采礦的生態足跡 深海采礦活動,無論是針對結核還是硫化物,都將對當地和區域生態係統造成不可逆轉的改變。本章將係統評估采礦活動帶來的主要環境影響: 棲息地破壞: 機械采掘對海底錶層和次錶層生物群落的直接清除。 沉積物羽流(Plumes): 采掘過程中産生的懸浮顆粒物羽流對水體和生物濾食性動物的影響,包括對中層水域(Midwater)生態係統的潛在波及。 噪聲汙染: 采掘船隻和操作設備的聲學乾擾對深海哺乳動物和魚類的影響。 第六章:非法、未受管製和報告的捕撈(IUU Fishing)與深海漁業 盡管深海捕撈的經濟效益常受限於高昂的運營成本,但底拖網和延繩釣等漁具仍對深海生態係統造成瞭顯著破壞,特彆是對壽命極長、繁殖緩慢的深海珊瑚礁和海綿群落。本章將分析深海漁業的管理挑戰,包括對深海生物群落進行準確評估的難度,以及如何追蹤和製止深海IUU捕撈活動。 第三部分:全球治理與未來展望 第七章:《聯閤國海洋法公約》與深海治理框架 國際法構成瞭深海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的基礎。本章將聚焦於《聯閤國海洋法公約》(UNCLOS)中關於“人類共同繼承財産”(Common Heritage of Mankind)的原則,以及國際海底管理局(ISA)在管理公海(The Area)資源方麵的職權與麵臨的挑戰。我們將分析圍繞“采礦暫定規則”(The Mining Code)談判的爭議點。 第八章:區域海洋治理的復雜性 公海之外,各國專屬經濟區(EEZ)內的深海活動也需要區域閤作。本章將比較不同區域性海洋組織(如區域漁業管理組織 RFMOs)在深海保護方麵的努力和不足,探討建立跨區域深海保護區網絡的必要性。 第九章:科學、倫理與可持續路徑 在資源開發不可避免的背景下,如何實現深海的可持續管理成為核心議題。本章探討瞭“預防性原則”(Precautionary Principle)在深海治理中的應用,強調環境基綫研究(Baseline Studies)和生態風險評估的重要性。此外,本書還將討論深海科學研究的數據共享倫理,以及確保發展中國傢能夠公平參與到深海知識獲取和資源收益中的機製設計,為未來世代的海洋福祉擘畫藍圖。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InfoVisual研究所


  以代錶大嶋賢洋為中心的多名編輯、設計與CG人員從2007年開始活動,編輯、製作並齣版瞭無數視覺內容。主要的作品有《插畫圖解伊斯蘭世界》(暫譯,日東書院本社)、《超級圖解 最淺顯易懂的基督教入門》(暫譯,東洋經濟新報社),還有「圖解學習」係列的《智人的祕密》、《從14歲開始學習 金錢說明書》、《從14歲開始認識AI》、《從14歲開始學習 天皇與皇室入門》、《從14歲開始瞭解人類腦科學的現在與未來》、《從14歲開始學習地政學》、《從14歲開始瞭解塑膠與環境問題》、《從14歲開始瞭解水與環境問題》(暫譯,皆為太田齣版)等。

圖書目錄

前言
人類所引起的地球最大危機:氣候變遷……4

Part1氣候係統變遷所引發的12件事
1全球的氣溫上升……6
2異常氣象漸成日常……7
3傳染病風險提高……8
4熱浪侵襲都市……8
5糧食產地北移……9
6世界各地都開始缺水……9
7冰層融化導緻海平麵上升……10
8世界各地水災頻仍……10
9生態係統遭到破壞……11
10氣候催生齣新的南北問題……12
11「氣候難民」於焉而生……13
12世界經濟崩潰……13

Part2地球氣候係統的運作機製
1地球的氣候是由一套絕妙的係統維持著平衡……14
2地球因溫室氣體而升溫的機製……16
3地球的氣候係統是一個巨大的熱能分配裝置……18
4在陸海空之間移動轉換的水循環係統……20
5碳元素連結起生物圈與自然界並持續循環……22
6各種氣候要素交互作用,在地球上形成複雜的氣候……24
7氣象觀測係統的作用不僅限於天氣預報……26
8利用重現地球氣候的氣候模式來預測未來……28
9地球46億年來反覆不斷的氣候變遷史……30

Part3大規模的氣候變遷已經開始
1何以斷言暖化的原因在於人類的活動?……32
2如果不緻力於減碳,氣溫將上升到這種程度……34
3地球暖化造成世界各地異常氣象增加……36
4侵襲歐洲的熱浪是北極暖化所緻……38
5聖嬰現象加劇,異常氣象頻頻發生……40
6地球的水循環混亂,啟動瞭氣候變遷的開關……42
7颱風日漸大型化,擴大瞭對日本的危害……44
8異常氣象導緻世界各地的水災加劇……46
9全球水資源分配齣現變化,將陷入嚴峻的缺水睏境……48
10兩大碳排放國美國與中國的缺水問題……50
11對全球農業的影響與食品進口大國日本所麵臨的問題……52
12冰層融化導緻海平麵上升,世界各地的都市將沒入水中……54
13地球的生態係統劇變,將有無數動植物絕種……56
14以動物與水為媒介的傳染病傳播範圍擴大……58
15在冰層融化的北極海上展開資源與航路的爭奪戰……60
16氣候變遷與南北問題,北方排放的CO2使南方遭殃……62
17氣候變遷衍生齣的新「氣候難民」將超過1億人……64
18氣候變遷將導緻全球水資源之爭愈演愈烈……66
19氣候變遷將對世界經濟造成莫大損失……68

Part4 人類現在所能做的事
1聯閤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所揭示的氣候變遷對策……70
2世界各國達成暖化對策《巴黎協定》的過程……72
3為瞭達到溫升不超過1.5°C的目標,世界各國現在應該做的事……74
4溫室氣體是從何處產生的?……76
5世界各國正以在2050年前實現去碳社會為目標……78
6日本的作法與世界背道而馳,能源睏境的解決之策在於「水」?……80
7零碳的綠色環保汽車將改變我們的生活……82
8 CCS技術可迴收並儲存無法減少的CO2……84
9守護可謂碳儲藏庫的森林與海洋,增加CO2的吸收量……86
10碳足跡有助於促進企業緻力減碳……88
11我們可以做哪些事來減碳?……90
結語 在疫後的世界裡,是否會萌生全新的經濟學?……92
參考文獻・參考網站……93
索引……94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3291164
  • 規格:平裝 / 96頁 / 18.2 x 25.7 x 0.8 cm / 普通級 / 部份全彩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前言

人類所引起的地球最大危機:氣候變遷


  如果現在不立即採取對策,恐為時已晚,
  為瞭守護未來,連孩子們都挺身而齣瞭。

  2018年,一名瑞典女孩所發起的行動,在世界各地掀起瞭漣漪。當時纔15歲的格蕾塔・童貝裏,高舉寫著「為氣候罷課」的標語牌,開始到瑞典的國會議事堂前麵靜坐。

  氣候變化即將招來人類史上最大的危機,成年人卻毫無作為。不能再把我們的未來交付給這些大人瞭――。

  齣於這樣的想法,格蕾塔每週五都會嚮學校請假,到國會前錶達應對氣候變遷做齣對策的訴求,而世界各地的孩子與年輕人都對她的呼籲產生共鳴。她以「為將來奮戰的星期五」為口號,透過社交媒體集結各方有誌之士,紛紛於各地發起瞭罷課活動。支持者隨之增加,2019年9月20日於世界各地同時發起瞭全球氣候遊行,一共匯集161個國傢約400萬人,成瞭史上最大的氣候罷課活動。

  格蕾塔獨自發起的活動打動瞭世界各地人們的心,她開創瞭一個契機,讓大傢認真去思考氣候變遷這個原本被認為還遙不可及的問題。

  地球自46億年前誕生以來,便不斷重複著緩慢的變化,一直維持著氣候的平衡。直到英國展開工業革命的18世紀後半葉,纔打破瞭這樣的平衡。人類開始挖掘幾億年前就封存於地層之中的煤炭與石油,並作為燃料來大量燃燒。誰都沒有預料到,此舉會引發「改變地球的氣候」這般嚴峻的事態。

  在1970年代後半至1980年代,人們開始察覺到地球正在變暖,但要到1990年代纔漸漸明白,這種被稱為「地球暖化」的現象,是因為人類的產業活動造成二氧化碳(CO2)等溫室氣體增加所緻。

  如果CO2再這樣繼續增加,地球會變得愈來愈暖和,最終將導緻北極與南極的冰層融化、作物因乾旱而歉收,連動物都無法生存。儘管已有人做齣這般悲觀的預測,時至約30年後的今天,發電所與汽車等仍持續排放著大量的CO2。

  格蕾塔與世界各地的孩子及年輕人之所以發齣怒吼,正是這個緣故。如果再這樣不採取任何對策,仍會一點一點地暖化下去,等之後察覺不妙時,就再也無計可施瞭。不得不在那樣的未來中求生存的,正是現在的年輕世代。

  氣候變遷是一個龐大的難題,以至於連聯閤國都將其列為「永續發展目標(SDGs)」之一。本書則利用圖解並淺顯易懂地解說這個過於龐大而複雜的問題。追根究柢起來,氣候究竟是什麼?如今正如何持續變化?還有,人類麵對氣候變遷又能夠做些什麼呢?讓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吧。

用戶評價

评分

翻開內頁,那種嚴謹的學術架構感馬上就齣來瞭,看得齣來作者在資料的蒐集和論述上是下瞭苦功的。不過,我個人比較希望看到多一點颱灣本土的案例分析。畢竟,對我們颱灣讀者而言,最能引起共鳴的,還是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的例子。例如,中南部的水資源調度睏境,或是東海岸的海岸線後退問題,這些都是每天新聞都在報的,如果書中能更深入地剖析這些現象背後的氣候科學成因,那就更棒瞭。光是談全球暖化的大趨勢,對許多人來說還是太抽象瞭,像是「IPCC報告說瞭什麼」這類資訊,網路上看得到,但如果能結閤颱灣的產業結構、能源政策的轉型睏境,或許更能激發社會大眾的討論熱度。畢竟,我們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恐嚇,而是具體可行的路徑圖,讓人覺得「原來我們可以從這裡開始做起」。

评分

坦白說,讀完前幾章關於氣候變遷科學基礎的部分,我感覺作者的語氣有點偏學術化,那種不斷引用專業名詞的寫法,對於沒有理工背景的讀者來說,可能需要花點時間消化。我還在思考,這本書的目標讀者群到底鎖定在哪裡?如果希望推動更廣泛的公眾參與,或許在闡述「溫室效應」或「碳循環」這些基本概念時,可以多運用一些生活化的比喻,讓大傢不會在專業術語的迷霧中迷失方嚮。畢竟,要談「永續發展目標」,首先得讓大眾理解「為什麼要永續」,而這個「為什麼」的基礎,就是要讓科學知識變得平易近人。我期待後麵的章節能夠稍微放鬆一點語氣,多加點對話感,畢竟現在的年輕一代,更喜歡那種像朋友在聊天,但內容又很紮實的知識傳遞方式。

评分

這本書的封麵設計真是讓人眼睛一亮,那種深邃的藍綠色調,搭配著象徵地球的簡潔線條,一看到就知道主題很不簡單。最近颱灣的天氣簡直是瘋瞭,夏天熱到不像話,鼕天又冷得猝不及防,每次齣門都要多帶幾件衣服,真有點懷疑是不是老天爺在跟我們開玩笑。所以,當我在書店看到這本關於氣候變遷的書時,心裡就想,總算有人願意把這些複雜的科學和政策用比較貼近我們生活的方式來解釋瞭。我特別好奇它怎麼把「全球氣候變遷」這種聽起來很遙遠的議題,跟我們在島嶼上每天麵臨的挑戰串聯起來。畢竟,對於我們這些小老百姓來說,關心環保不隻是喊口號,更是切身相關的生存問題,像是颱風越來越猛、乾旱造成的水庫告急,都是真真實實的痛感。我希望這本書不隻是在陳述問題有多嚴重,而是能提供一些紮實的觀點,讓我們知道未來該怎麼辦纔好。

评分

總體來說,這本書的企圖心非常大,試圖在複雜的國際氣候政治、尖端的環境科學,以及具體的在地行動之間架起一座橋樑,這在颱灣的齣版市場上是相當少見的。我特別關注它如何處理「未來世代的齣路」這個核心命題。這不單純是科學問題,更是倫理和世代正義的問題。我希望能看到一些關於「氣候調適」(Adaptation)的實務探討,而不隻是著重於「減緩」(Mitigation)。畢竟,有些氣候變遷的後果已經是我們無法避免的瞭,身為在島嶼上生活的人民,我們必須學會如何與一個更不穩定的環境共存。如果書中能提供更多關於城市規劃、基礎建設韌性提升方麵的思考,那就真的是給瞭我們一份非常實用的行動指南,而不僅是一本知識書。

评分

這本書的編排結構讓我印象非常深刻,它似乎試圖在「揭露危機」和「指引方嚮」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這點值得肯定。很多關於氣候變遷的書籍,要麼就是太過悲觀,讓人讀完隻剩下無力感;要麼就是過度樂觀,像是萬靈丹一樣,讓人覺得問題可以輕易解決。我比較欣賞它將「氣候異常」作為一個開場白,然後逐步引導到「永續發展目標」的宏大願景。這就像是告訴讀者:我們現在麵臨的睏境是真實的,但我們手上其實已經握有一份地圖(SDGs),隻是我們還在學習怎麼讀懂它。這種由問題導嚮到解決方案導嚮的過渡,是讓讀者保持動力的關鍵,避免瞭讀者在沉重的現實麵前選擇逃避。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