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地圖,一眼看懂地球的求救訊號!
這本書,讓你一眼就瞭解地球的狀態有多嚴峻。
▍每年消失的熱帶雨林,有整整一個英格蘭這麼大!
▍如果每個人都按照香港人的生活方式,那我們會需要4.2個地球纔有足夠的資源!
▍被混凝土覆蓋的地錶麵積,有22個颱灣這麼大!
▍全球的海洋,每一分鐘被撈齣176公噸的漁獲,卻有19公噸的垃圾投入!
專精於資訊圖錶的作者,還會告訴你:
▍死於鯊魚的人類,和因人而死的鯊魚,分別是多少?
▍全球運轉中的燃煤電廠、核電廠,有多少、在哪裡?
▍我們需要多大麵積的植物,纔能中和全球的二氧化碳?
▍全球使用中的手機,和使用中的牙刷,哪個多?
▍懸浮微粒汙染,在哪裡最嚴重?
▍氣候暖化,聖誕節時不再下雪瞭?
這些發人深省的答案,是地球在呼救的訊號。
作者以精美的圖錶呈現地球當下的情勢,讓人們能脫離原本習慣的視角,用不同的眼光審視這些迫切的問題。本書不告訴讀者該怎麼做、不提供建議,也沒有任何環保運動的排名,而僅止於陳述事實,期望讀者能先思考,再行動!
★德國亞馬遜暢銷書、讀者4.8星好評
★國內推薦
怪奇事物所所長
林東良/黑潮海洋文教基金會執行長
彭啟明/天氣風險管理開發公司總經理
舒夢蘭/金鐘獎《聚焦全世界》主持人兼製作人
黃益中/公民教師、《思辨》作者
溫美玉/全颱最大教學社群「溫老師備課Party」創辦人
謝隆欽/地球星期三地科社群、中山大學附中地科教師
★國際推薦
「所有這些地圖都以美學和超越知識性的體驗,試圖讓人採取有效的行動,或至少簡化理解某個議題的門檻。……並且,無庸置疑地帶來希望。」
──湯姆‧沃法特(Tom Wohlfarth),《星期五週報》(der Freitag)
「本書以意外簡單又關鍵的圖像,就環境保護、永續發展概念、生活方式和政策等層麵提齣許多最具迫切性的問題。重要的是,這些圖像都在告訴我們:我們做得到!所以,動起來吧!」
──《亮點》雜誌(stern)
「打開書來看、錯愕之餘纔意會到:我們當前的處境有些不對勁。這些極具巧思的資訊圖像都在理直氣壯地訴說這個世界當下的情勢。」
──珮特拉‧阿內(Petra Ahne),《柏林日報》(Berliner Zeitung)
「書中齣人意錶的繪圖將讀者拋齣習慣的視角,讓他們用不同的眼光審視存在的問題,並期待他們藉此找到解決方案。」
──大倪‧阿涅特(Daniel Arnet),瑞士《週日展望報》(SonntagsBlick)
「現在有一群創意工作者以簡明易懂而生動的方式,用圖像呈現齣地球現況的許多資訊,並冀望以此提升人們對所處環境的重視。雖然事況嚴峻,但本書讀來輕鬆、富機趣,偶爾帶有諷刺意味,還不時有靈光乍現的頓悟。」
──黑爾嘉‧菲茲納(Helga Fitzner),《文化在線報導》(KulturA-extra)
「格萊夫斯瓦德(Greifswald)這個年輕團隊關心的是:把科學知識生動地呈現齣來、挑戰既有觀點並提齣論據。而且他們總是做得到。有些圖隻是點齣一個數字,也有些圖值得多花點時間去研讀,還有幾張圖又顯得不是那麼正經。幸好,光是每張圖都經過精心設計這點,就讓人讀來賞心悅目。」
──《德國環境與自然保護聯盟雜誌》2020年第二期(BUNDmagazin 2/2020)
「《科塔普》(Katapult)這本發跡於格萊夫斯瓦德的資訊圖像雜誌以本書再次證明,強而有力的論理和溫和的幽默之間彼此並不衝突。」
──《novum設計誌》2020年第六期(novum 6/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