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三十歲在華人文化中,是個重要的里程碑,始能自立於社會並有所成就。本書以政府資助演藝團隊為題,探討文化部競爭型藝文獎補助計畫之資源分配與再分配。
1992 年,文建會推行我國第一個演藝團隊扶植計畫—「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冀期透過藝文獎補助機制的引領,使演藝團隊開始邁向專業經營,放眼國際。轉眼間,「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施行近三十年,236 個受政府經費資助的演藝團隊中,有多少團隊能達到「三十而立」?演藝團隊長期接受政府經費資助,是否妥善運用公共資源,發揮藝文公共性?
本書將以美國經濟學家William J. Baumol and William G. Bowen 1968 年於《Performing Arts: The Economic Dilemma》書中所提的「成本病現象」(cost disease phenomenon)為根基,說明政府資助演藝團隊之正當性;嘗試以Jeffrey Pfeffer 和Gerald R. Salancik 2003 年在《The External Control of Organizations: A Resource Dependence Perspective》提出的「資源依賴觀點」,解釋政府與演藝團隊的互動關係。接續聚焦於文化部藝文獎補助計畫之「演藝團隊年度獎助專案」和「臺灣品牌團隊計畫」,疏理計畫發展沿革、補助機制之透明性、審查和評鑑制度之合理性,以及對藝文生態環境之影響力。
本書內文的獲補助團隊數目和補助金額皆為官方數據,具客觀性和參考價值;唯音樂、舞蹈、傳統戲曲、現代戲劇等四個表演藝術類別的經費配置存有高度連動關係,以及從各類別的獲補助團隊數目無法得知演藝團隊的個別營運狀況或落榜原委;因此,透過四個類別的經費配置占比和獲補率統計分析,為筆者嘗試在這套極為複雜的藝文獎補助機制中,提供一個解讀、參考觀點。
筆者從音樂專業出發,於表演藝術教學、藝文推廣、藝術行政、音樂治療等領域歷練;近年跨足公共行政與政策,對競爭型補助計畫、藝文中介組織、非營利組織、文化教育國際交流、藝術節慶等皆有涉獵。最後,將本書獻給雙親,回報他們無私的愛與支持;更由衷感謝師長們及親朋好友,一路鼓勵陪伴,促使本書完成。
鄭佳姍
202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