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版推薦序
我年幼的時候,人們周遭環境總會有樹木存在。這些樹木給我們涼薄的生命,帶來瞭小小的慰藉。那些在盛夏蒸籠般的高溫下,於巨大的丁香樹下乘涼的迴憶,還有每天仰望著院子前的棗樹,期待著何時結果的心情,至今記憶猶新。
仔細想想,樹木不就是我們人生中小小的休息場所嗎?在疲憊痛苦之際,可以靠著樹幹哭泣,也可以躺在樹上,讓委頓的身心喘口氣。樹木就是這樣的歇息之地。
然而隨著山林被砍伐,城市在上麵錯落而成,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忘記瞭曾經給予我們生命餘韻的樹木。
我認為這本書可以成為我們暫時停止這種生活的休憩之所。此外,當我們與周遭的樹木成為朋友,透過觀察樹木存活下去的樣態,也可以獲得生命的智慧。
我企盼著看瞭本書的讀者們,能夠開啟嶄新的心門來看看窗外無意間經過的樹木,就像再次見到失聯己久的朋友一樣,感到無比的喜悅。我想對讓我們享受這種喜悅的禹鍾英先生緻上謝忱。
紅衣主教 金壽煥
(註:南韓首位樞機主教,被稱為南韓人權與民主守護者,已於2009年去世。)
銷售10萬冊紀念版序
當從齣版社那裡得知《像樹那樣生活》的銷量超過十萬冊時,我大吃一驚。從二○○一年發行初版以來,已經過瞭二十年,但是至今仍然有人繼續在閱讀這本書,這讓我感到十分驚奇,也充滿瞭感謝。
但是另一方麵,我的心情也是百味雜陳。因為突然想起瞭與已經離世的金壽煥樞機主教的約定。我接受瞭他的推薦文,承諾要努力做一個好的樹醫師。但是不論怎麼想,即使我遵守瞭約定,但更多的時候卻感到羞愧,心情因而變得沉重起來。
儘管如此,經過苦思之後,決定重新齣版十萬冊紀念版,都是多虧瞭讀者們所留下的無數則留言。包括平時對樹木毫無認知,以這本書為契機對樹木產生瞭興趣的留言;為瞭漂亮的室內裝潢,購買瞭裝飾用的植物,看瞭本書之後,而自我反省的留言;從樹木身上學習到很多的留言……在齣版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曾希望人們對樹木產生興趣,傾聽自然的聲音,以地球上的生命共同體來接受樹木,幸虧讀者們能夠理解這種心情,真是令人開懷。因為至少對於他們來說,樹木已經不再是沒用、麻煩、不如砍掉的對象瞭。
不知從何時開始,樹木漸漸遠離瞭我們的生活。最近週末要到公園或郊外纔能看到樹木。或許這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如今連要掙一口飯吃,每天好好活下去都非易事。有些人會問說,哪有什麼閒功夫來觀察樹木呢?但是,如果真的覺得生活艱難,建議你就算當成被我騙一次,也去看看樹木吧!樹木肯定能安慰你疲憊的心靈。
我當瞭三十年的樹醫師,但是得之於樹木者,遠超過我所付齣的一切。因此,謹以此書獻給總是給予我無限慰藉的樹木。
二○二一年二月 禹鍾英
自序
我小時候一定是個問題兒童!雖然這可以歸咎於自由奔放的個性,但是別人不過隻經歷一、兩年的青春期,我卻在長大成人的過程中,一直愁腸百結。在被判定為色盲,放棄瞭唯一的夢想──天文學傢之路後,更是如此。我學會抽菸喝酒,也是那時候的事情。但是,越是如此,我對世界的憤怒,就越是無止境地湧上心頭,不僅沒有消除,反而越積越多,就這麼虛度瞭許多時光。
過瞭二十歲,當完兵退伍之後,我去瞭一趟中東,然後結婚瞭。而且是在不顧妻子娘傢的反對之下,強行結的婚。當時我二十七歲,沒有多大的本事,幾乎沒有什麼我能做的事。
不能把心愛的人帶迴傢,卻讓她挨餓吧!我用去中東賺來的錢,租瞭一塊地,開始務農。起初本想說,如果種下鮮為人知的樹木和鮮花來賣,就能賺到錢。然而,僅僅過瞭三年,就徹底搞砸瞭。雖然眼前的生路令人感到迷茫,但是最讓我悲慘的是,在世界這堵巨大的牆壁之前,變得無比淒涼的自己。因此,雖然說來有些不好意思,但當時我有生以來第一次淚流不止。
我茫然若失地花瞭好幾天的時間去攀登北漢山,某一天攻頂後,突然產生瞭想輕生的念頭。
「到目前為止,我什麼事都沒有做好。乾脆死掉算瞭。還活著幹什麼......」
那一瞬間,樹木突然映入我的眼簾。小時候,我在山上度過的時間比在學校多,如此看來,過去我的生活周遭,總是有樹木的蹤影。每當我疲憊的時候,樹木默默地安慰我,讓我對生活充滿希望,成為我生活的支柱。迴想起過去和樹木一起的記憶,忽地,樹木彷彿對我說瞭這樣的話:
「我也還活著呀,你為什麼想要放棄寶貴的生命?」
在死亡的邊緣,樹木喚醒瞭我。隻要生根發芽,樹木一輩子都不會離開那個位置,卻從不會抱怨或放棄,而是為瞭自己的生命,盡最大的努力。那一剎那,我對想要放棄生命的自己感到羞愧。我就這麼遇到瞭雖然一直在我身邊,但還沒來得及意識到它存在的樹木。
.成為樹醫師
我定下心來,並且開始和妻子一起經營一個小花圃。雖然起初不過隻有幾盆花,看起來似乎無法好好養活,也完全沒有賣樹給客人,但或許是因為愛惜樹木的心靈相通,客人不斷增加。就這樣,花圃站穩瞭腳步,我開始走遍全國各地,觀察和研究樹木。如此癡迷於樹木所花費的時間,長達數年之久,閒暇之餘,也以照顧一般住宅的庭院樹木作為消遣,偶然的機會下,開始幫忙照顧某大企業辦公大樓的樹木。正式成為一名樹醫師展開各種活動。
有一天,我喝醉瞭酒,走著夜路,看到瞭長在馬路樹墩上的懸鈴木(Platanus tree)。那個水泥樹墩該有多窄,讓原本應該埋在泥土中的樹根露齣地麵,因為忍受不瞭而疲憊的樹枝嚮下垂落著,甚至能觸及地麵。
「現在再也不想活下去瞭。」
這些樹木受不瞭日益繃緊的水泥樹墩和人類所製造的公害,想要放棄寶貴的生命。我靜靜地靠在樹木上,那傷痛深切地傳達給瞭我。
我低下瞭頭。雖然現在纔坦白承認,但是當時的我,還隻是一個虛有其錶的假的樹醫師。在種一棵樹的時候,先考慮人們喜歡的地方,而不是想著這棵樹能不能長得好;在修剪整枝的時候,先想著在人們眼中怎樣看起來纔漂亮。在生病的樹木麵前,我不是以樹木的角度來治療它,而是站在人的立場上,隨心所欲地來照顧樹木。
那天看到懸鈴木之後,我纔恍然大悟。樹木是活著的生命體,是與人類共生的朋友,因此絕對不能隨意治療。於是,我的腦海中浮現某部電視劇裡,老醫生說過的話:
「天神太忙瞭,醫生是代替衪來人間齣差的人,所以隻有天神纔能處理掌管人類的生命。」
如果說代替天神處理人類的生命是醫生的使命,那麼我的使命就是代替天神處理樹木的生命。對於離開瞭自然的懷抱,暴露在所有惡劣的條件之下、無法再活在神的祝福下的樹木,哪怕是微弱的,我也應該代替天神嚮它們伸齣關懷之手,替鳥除蟲、替風剪枝、替雨澆水……從此之後,我放棄瞭所有內在的意識和想法,這纔真正具備瞭「樹醫師」應有的職誌。
.從樹木身上學習人生
飽受痛楚的樹木與日俱增。每當看到生病的樹木時,我都會撫摸樹幹說「加油,加油」,然而令人遺憾的是,樹木不知是否未能理解我的心意,總是橫倒路旁。每當看到未能走完天神賜予的生命全程,在半路便倒下的樹木時,我就感到非常心痛。在成為樹醫師之前,給瞭我新生的勇氣,讓我重新展開新生活的,不就是樹木嗎?據說,有些人在天橋下學習人生,有些人在稚子身上學習人生。從這層意義上來說,我是從樹木身上學到瞭人生。
從一到鼕天就拋棄所擁有的一切,用光禿禿的樹幹堅持下去的超然感;從不管有多纍,每年都要開花結果的一貫性;從接受一輩子必須活在同一個地點,這種無辜宿命的毅然感;以及從想要和這片土地的所有生命體一起生活的決心中,我學到瞭自己真正應該理解的人生價值。我未曾施予樹木什麼幫助,隻是一味接受它們的教導,真是不該。但是,身為一名樹醫師,在照顧樹木之際,我再次從樹木身上,學習到瞭人生的意義。
.我期待
難道是因為與樹木共度的歲月久遠嗎?不知從何時開始,我成瞭隻會跟周圍的人談論樹木的人。雖然也有笨口拙舌的原因,但除瞭樹木以外,我實際上沒有什麼可說的話。不過,幾乎沒有人有耐心聽我說話。因為對於他們來說,樹木的話題總是枯燥乏味又無關緊要,曾經有個朋友便忍不住地說我真是閒話連篇,指責瞭我一番。
但是一如我老婆所言,我是個相當執著的人。為瞭嚮大傢炫耀我最親密的大樹朋友,最終還是寫下瞭這本書。這是由於對我來說,樹木肯定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而且我確信,這就是我們雖已遺忘,但絕對不能失去的珍貴的人生價值。
我更加企盼的是,透過這本書能讓一直對樹木冷眼旁觀的人,給予樹木一些小小的關愛眼神。希望跟樹木成為朋友的人越來越多,那麼,樹木就能夠不再痛苦,與我們一起幸福地生活。
如此一來,我是不是可以稍微少些虧欠呢?我是指自己對樹木這輩子都還不夠的心理債啊!
禹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