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幾年開始接觸一些比較偏向東方哲學的書籍,像是道家的一些論述,感覺裡面有種很灑脫的智慧,說要順其自然,不要跟大自然的力量去硬碰硬。雖然我不是完全的信徒,但在面對那些超出我控制範圍的事情時,學會「放手」確實是個很重要的課題。畢竟,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你不可能事事都完美規劃,也不可能永遠都掌握主導權。有時候,事情沒按預期發展,反而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轉機,這點在生活上是經常發生的。只是,要真正做到「放下執著」,那真的是需要不斷練習的功課。畢竟,我們從小到大受到的教育,都是要爭取、要努力,很少有人教我們怎麼優雅地接受「不完美」和「無常」。所以,如何在大環境的競爭壓力下,找到一個能讓心靈安頓下來的角落,是我目前最想探索的課題。
评分說真的,現在這個社會,感覺大家都在追求「效率」和「產出」,好像只要你停下來休息一下,就好像落後了幾百里一樣。你看那些成功學的書、那些理財的講座,都在鼓吹你必須不斷地進步,不斷地超越自己,聽久了真的會讓人很焦慮。我個人是那種比較容易鑽牛角尖的類型,一旦設定了一個目標,就會拼命地往那個方向衝,結果往往是把自己逼到牆角,然後就卡住了。前陣子在整理書櫃,翻到一本以前看的心理學入門書,裡面提到「自我關懷」這個概念,當時看覺得很空泛,但現在回想起來,也許我就是太苛刻自己了。人不是機器,不可能時時刻刻都處在最佳狀態啊。我常常羨慕那些看起來總是慢條斯理,卻能把事情做得井井有條的人,他們是怎麼做到在不把自己搞崩的情況下,還能保持那種從容不迫的態度的?或許,我們真的需要換個視角來看待「成功」這兩個字,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外在的掌聲。
评分身邊的朋友圈子裡,大家似乎都很熱衷於「打卡」和「分享」,不管是去哪間網美咖啡廳,吃了什麼米其林大餐,還是去哪裡完成了一場馬拉松。每次滑手機,看到那些光鮮亮麗的畫面,心裡難免會冒出一些比較的心態,覺得自己是不是哪裡做得不夠好,生活不夠精彩。但我自己其實是個不太喜歡張揚的人,比起被別人看見,我更享受那種只有自己知道的、微小的成就感。例如,把家裡整理得乾乾淨淨,或是成功解開一個困擾很久的程式碼錯誤。只是,當整個社會都在強調「被看見的重要性」時,偶爾也會懷疑,如果我只是默默地過好自己的生活,是不是就代表我沒有在進步?這種內在的拉扯,常常讓我覺得有點迷失方向,搞不清楚到底該追隨群體的腳步,還是該堅持自己內心深處的步調。
评分唉,最近這陣子,工作上的壓力真的是大到快把我給壓垮了,每天都像在打仗一樣,那種被無形的線捆住,喘不過氣的感覺,簡直比失戀還難受。每次下班回到家,腦子裡還是一直轉個不停,想著明天要處理的爛攤子,連躺在沙發上放空都覺得是一種奢侈。我看身邊的朋友,大家好像都差不多,臉上掛著職業假笑,心裡卻早就掏空了。我記得有一次,跟老同事聊起來,他嘆了口氣說:「現在的人,不是在『忙』,就是在『趕』。」聽著就覺得好心酸,好像我們都被時代推著往前跑,根本沒時間停下來看看自己到底想去哪。我本來還想說,是不是該去學點什麼新的東西,轉移一下注意力,但一想到要騰出額外的時間精力,光是想想就覺得累,算了,還是先撐過去這個難關再說吧。總之,現在的生活狀態,就是一個大大的「疲」字可以概括,每天都在跟這種灰濛濛的情緒搏鬥,真希望能有個出口,讓我能透口氣。
评分最近天氣變得很不穩定,一下大太陽一下又傾盆大雨的,搞得人心情也跟著起起伏伏的。尤其是在辦公室裡,空調冷得要死,但心裡卻覺得悶悶熱熱的,像被什麼東西悶住了一樣,很難受。我發現,當我專注在處理那些重複性高、又缺乏創造性的文書工作時,時間好像被拉得很長,每一分鐘都過得很煎熬,總覺得時間被浪費掉了。有時候,我會偷偷地聽一些純音樂,試圖讓耳朵跟大腦放個假,但沒多久,那些雜音又會慢慢地滲透回來,提醒我現實生活中的一堆待辦事項。我甚至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對現在的工作失去了熱情,還是說,這就是人生的常態,我們都必須習慣這種無聊的瑣碎?說真的,這種提不起勁的狀態,比直接面對大難題還讓人難受,因為它沒有一個明確的敵人讓你去對抗,你只能自己跟自己的低落感耗著。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