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CMYK 色票指南:ISO 15339 標準塗佈類& 模造類印刷與RGB 色票

ISO CMYK 色票指南:ISO 15339 標準塗佈類& 模造類印刷與RGB 色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戴孟宗
图书标签:
  • ISO CMYK
  • 色票
  • 印刷
  • 色彩管理
  • ISO 15339
  • 涂布纸
  • 模造纸
  • RGB
  • 标准
  • 指南
  • 色彩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透過光學儀器量測、連結ISO 標準、應用色彩管理科學、落實印刷工藝,以及編排設計美學,並結合台灣業界的力量,終於誕生色彩的Solution;長期以來不論是印刷包裝業者、設計師或是出版社深受色彩困擾,想在不同媒材產生一致的色彩,並不容易。

  ISO CMYK 色票就是基於這個需求而準備,要管理好顏色,經常要瞭解很多科學與方法,設備既貴重又複雜,軟體的操作難度高,很多嘗試要管理顏色的人,大都乘興而來,敗興而歸,主因在於「色彩管理」就像電腦作業系統,大多數使用者是無法理解背後運作的機制與工程,然而作業系統簡單易懂的UI 設計,使得人人都能上手。基於這個概念,深入探討使用者需求,基於ISO 全球通用標準,增加跨媒材數據功能,國內印刷耗材與實際上印刷機測試,突破許多技術與實際生產困難,ISOCMYK 色票使得色彩管理不再是個案,而是全面性的方法,x-rite PANTONE Color Lab 色彩實驗室把艱澀難懂的色彩知識與昂貴頻譜量測設備全都隱藏於後台,編織出全面性完整的印刷色票指南,「簡單、直覺、易用」是ISO CMYK 色票的特色,有效解決使用者在顏色上的痛點,所看到的即是標準的顏色,所設定的數據即是正確的結果,達成色彩的所視即所得目標,31,104 個色票與相關數據,透過查找與比對,ISO CMYK 色票即可完成顏色跨媒材的一致性。

  東明油墨x T-Lab 東煦色研所

  東明油墨自1973 年油墨工廠起家,為現今台灣最大平版油墨工廠,我們不斷精進研發更完美的產品來服務全球印刷業界。近年來隨著國際環保要求與進步,我們開發有機物植物油墨,取得最高環保殿堂C2C 環境永續認證,為印刷業界提供最有效益、最安全的頂級平版油墨產品。

  T-Lab 東煦色研所創立於2018 年,色彩管理展示中心位於新北市中和區,專業色管團隊於國外精進十餘年,近年來團隊回到台灣導入國際等級色彩管理能力,建立和推動印刷業界的色彩標準,為品牌、圖像到印刷規劃出完整的色彩管理流程,架構起色彩到色彩的橋樑。

  科億印刷股份有限公司

  科億印刷公司自創業經營迄今已逾25年,一本初衷,膺實以《品質、服務、效率》為經營理念。實踐《品質第一、誠信至上》,推行全面性整合型的數據化科學製程品質管理方式,一貫化專業印前、印刷製作技術。

  歷年來, 嚴謹通過國際ISO 品質管理合格認證、FOGRA 全廠認證、Idealliance G7 國際印刷標準認證、國際ISO 食品安全合格認證。並積極參與國內外多項印刷競賽、交流,屢獲「台灣金印獎」、「亞洲印刷大賽」、「中華印制大獎」等卓越獎項肯定,備感殊榮。

  特別感謝東明油墨股份有限公司與科億印刷股份有限公司對於ISO CMYK 色票紙張、油墨與印刷裝訂的鼎力協助,以及Idealliance Taiwan、深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博客創意的情義相挺。
 
印刷色彩管理与国际标准:面向专业应用的设计指南 一、 书籍核心主题概述 本书籍旨在为现代印刷行业从业者提供一套系统、深入的色彩管理实务操作指南,重点聚焦于如何在不同印刷介质和工艺条件下实现色彩的精确控制与复制。全书内容紧密围绕国际标准对印刷色彩空间的要求,特别是针对色彩转换流程、设备特性描述以及最终输出效果的验证与校正,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工作流程与技术解析。本书的目标读者群体涵盖了印前设计师、色彩工程师、印刷厂技术主管以及对高质量色彩输出有严格要求的品牌方代表。 二、 印刷色彩基础理论的深度剖析 本书伊始,便对印刷色彩科学的基础理论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这部分内容并非简单的概念堆砌,而是着重于将抽象的色彩理论(如CIE XYZ、La空间)与实际的印刷物理过程紧密结合。 1.1 色彩感知与测量科学: 详细介绍了人眼对颜色的感知机制,以及如何通过科学仪器(如分光光度计)对色彩进行客观、量化的描述。书中重点解析了不同观测条件(照明D50、D65等)对色彩判断的影响,并提供了在实际工作环境中如何设定标准观测条件的指导。 1.2 印刷油墨的化学与光学特性: 深入探讨了四色(CMYK)油墨在不同纸张表面上的吸收、反射特性。分析了油墨叠印(Overprinting)的加色混合原理及其在网点扩大(Dot Gain)现象中的作用。对于高阶读者,书中还涉及了特定油墨体系(如大豆油墨、UV固化油墨)的色彩表现差异。 三、 设备特性描述与色彩空间建立 色彩管理的核心在于准确描述和控制印刷设备的色彩再现能力。本书将大量篇幅用于讲解如何建立和管理设备的特性文件(Profile)。 2.1 ICC Profile 构建的底层逻辑: 细致分解了ICC Profile(International Color Consortium Profile)的内部结构和数据构成。书中以实践案例为导向,教授如何选择合适的测量目标(如IT8.7/4标准靶标),以及在不同RIP(Raster Image Processor)软件中配置测量流程。 2.2 特性化与色彩转换引擎: 详细解释了色彩转换(Color Conversion)的数学模型,特别是渲染意图(Rendering Intent,如感知、相对色度)的选择对最终图像外观的影响。对于高保真印刷需求,本书提供了针对特定印刷机和承印材料组合进行设备线性化和特性化的步骤指导。书中对如何处理颜色压缩(Gamut Mapping)导致的细节丢失问题提供了多套解决方案。 四、 国际标准在印刷工作流中的应用 本书的重点内容之一是解析当前国际印刷行业采纳的主流色彩标准,及其在实际印前制作中的操作规范。 3.1 标准化的色彩目标设定: 探讨了色彩目标(Target Color Space)的选择对全球供应链一致性的重要意义。内容侧重于如何根据客户要求、印刷工艺和目标介质,选择最适宜的色彩空间描述文件。 3.2 印前文件准备与规范化: 提供了面向不同印刷方式(如胶印、柔版印刷)的PDF/X文件创建标准。强调了在设计阶段就嵌入正确的色彩配置文件(Embedded Profile)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利用预检(Preflight)工具来检测和修复色彩相关错误。书中详细列举了处理灰度图像、专色(Spot Color)嵌入的行业最佳实践。 五、 质量控制与问题诊断 色彩管理并非一次性设置,而是一个持续的质量监控过程。本书的后半部分着重于实际生产中的监控与故障排除。 5.1 印刷过程中的色彩验证: 介绍了ISO 12647系列标准在印刷车间中的实际应用。指导技术人员如何使用控制条(Control Strip)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测量结果对墨量、压力等物理参数进行微调。书中提供了标准的色彩容差(Tolerance)设定表格,以区分“可接受的”和“不可接受的”色差。 5.2 常见色彩问题诊断与修复: 系统性地分析了从数码打样到最终印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色彩偏差,例如:网点堆积导致的暗调死黑、偏色(如绿偏或红偏)、以及在低墨量印刷中色彩空间受限的问题。为每个问题提供了基于色彩管理理论的系统性诊断流程和修复建议。 六、 结论与未来展望 最后,本书对色彩管理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包括对超高清印刷(High Definition Printing)色彩表现的探索,以及色彩数据交换的新兴技术在供应链集成中的作用。强调了持续学习和定期校准对于维持高品质印刷输出的长期价值。本书提供的知识体系,是确保印刷成品色彩与数字设计意图高度一致的实用工具书。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戴孟宗博士


  Tai, Mengtsung, Ph.D.
  美國北愛荷華大學博士
  University of Northern Iowa
  美國羅徹斯特理工學院碩士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國立臺灣藝術大學
  圖文傳播藝術學系副教授
  x-rite PANTONE 配墨系統與色彩管理訓練師
  PantoneLIVE 色彩應用專家
  InDesign 出版專家
  Idealliance 台灣 G7 色彩認證專家
  Esko ArtiosCAD 大中華區種子教師

  教授印刷、色彩學、色彩量測與應用、包裝結構、數位出版、電腦排版、印前系統、印刷科技與應用等相關課程,負責x-rite PANTONE Color Lab 色彩實驗室,為x-rite PANTONE 色彩訓練師,經營網路社群「InDesign 上課了」、「色彩小學堂」與「x-rite PANTONE Color Lab」;Idealliance G7 Expert色彩認證專家;數位出版聯盟會員;全華圖書、拓客出版社、上奇出版社、積木出版社、松崗出版社、麥浩斯出版社作者。
 

图书目录

TOC

Section 1 塗佈類紙張色票Coated paper swatch. 1
ISO15339 CRPC6
Section 2 非塗佈類紙張色票Unoated paper swatch. 109
ISO15339 CRPC3
Section 3 色彩基礎與實務. 219
Color basics and practicum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9547487
  • 規格:平裝 / 240頁 / 25 x 25 x 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聽起來就充滿了「技術規格」的氣息,我個人是比較偏向視覺創意取向的設計師,對我來說,色彩管理很多時候就是靠經驗累積,然後在打樣機上不斷調整,直到感覺對了為止。但這種「感覺」往往非常不穩定,特別是當專案規模變大,需要不同印刷廠協作時,問題就浮現了。如果這本指南真的如其名,聚焦於ISO 15339這個國際標準,那它應該能提供一個跨越地域和技術限制的通用語言。我猜測書中一定會詳細解析各種「色域對應」的處理手法,例如當目標色域(印刷)遠小於來源色域(螢幕RGB)時,如何選擇最佳的渲染意圖(Rendering Intent)來保留視覺上的層次感,而不是讓顏色直接死掉變成一團糊狀。另外,關於模造紙的粗糙表面如何影響油墨的墨量堆疊與光澤度,這類實戰問題,如果書中有提供實驗數據或案例分析,那絕對比看網路上那些零散的論壇討論要可靠得多。畢竟,模造紙的「質感」和「色彩表現」是相輔相成的,若能系統性地理解紙張基材對色彩的物理影響,我的設計稿才能真正在實體世界中落地,而不是停留在設計師的幻想中。

评分

這本書光是書名就散發出一種「不容妥協」的專業氣息,對於從事包裝設計或要求極高色彩還原度的廣告公司來說,這類標準化的工具書是必需品。我想,書中必然會包含對不同印刷技術的深度剖析,例如,平版印刷與凸版印刷在網點擴大(Dot Gain)上的差異,以及這些差異如何被ISO標準所規範和校正。畢竟,塗佈類紙張適合高解析度的全彩印刷,但模造類紙張的表面紋理,會使油墨的擴散模式完全不同,這需要調整印刷機的壓力、潤濕液的比例,乃至於印版製作時的補償曲線。如果這本指南能提供一套針對「塗佈」與「模造」兩大類紙材的、基於ISO 15339的專屬色彩管理工作流程,那真是太棒了。這不僅僅是選色票的問題,而是關乎到整個供應鏈的色彩一致性管理。我甚至可以想像,書裡或許會提到如何將國際標準的色彩數據,轉換成台灣本地印刷廠常用的特定設備的色彩配置文件(Profile),這才是真正將理論落地為實務的關鍵一步。

评分

坦白說,對於很多剛入行的新鮮人來說,「CMYK」這個詞聽起來或許只是螢幕上RGB轉化的結果,但真正進入印刷產業後才會發現,CMYK的世界遠比想像中複雜,它不僅僅是四個油墨的簡單疊加。如果這本《色票指南》能夠真正把ISO標準的嚴謹性帶入日常操作中,我認為它對提升整個產業的基礎素養有極大幫助。想像一下,如果我們不再單純依賴廠商提供的「標準色票」,而是能夠理解背後的L*a*b*值或CIE XYZ值,那溝通效率絕對會提升好幾個層次。我期待書中能有大量對照圖表,將不同紙種(例如銅版紙對比道林紙)在相同CMYK數值下,其Lab值的變化趨勢做詳細比對。這對於處理高階藝術印刷品或限量版書籍時,特別重要,因為這些產品的價值往往建立在「色彩的精確重現」上。如果這本書能讓我在面對客戶詢問「為什麼你們這個藍色跟上次印的不一樣」時,能拿出數據化的解釋,而不是只能含糊其辭地歸咎於「紙張批次不同」,那這本書的投資報酬率就非常高了。

评分

哇,這本關於色彩管理的書光看書名就覺得超硬核的,**《ISO CMYK 色票指南:ISO 15339 標準塗佈類 & 模造類印刷與RGB 色票》**,光是那個ISO 15339標準就讓人頭皮發麻,雖然我手上這本可能跟您提到的那本不完全是同一本,但光是想像一下書裡頭的內容,就能感受到那種對印刷品質的極致追求。我想,對於真正想把色彩控制到像素級的設計師或印務老手來說,這本書絕對是案頭必備的「聖經」。我猜想,它可能深入探討了不同紙材(像是塗佈紙和模造紙)在CMYK油墨反應上的細微差異,這點對我這個偶爾會接些精品包裝設計案子的設計師來說,簡直是救命稻草。畢竟,客戶拿著螢幕上看來的RGB檔,要求印出來的色彩要「一模一樣」,那種溝通上的落差,常常讓人抓狂。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套標準化的流程,讓我能夠精準預測,甚至在打樣前就能透過數值模擬出最終印刷品的色相、飽和度與明度,那真的無價。特別是針對亞洲市場常用紙材的特性分析,如果能有詳細的色彩空間轉換矩陣對照表,那絕對能大幅降低製程中的浪費,提升客戶滿意度。光是想像那些密密麻麻的ICC Profile設定參數,就覺得作者肯定是一位在印刷界摸爬滾打了數十年的專家,將畢生功力濃縮在這本精裝書裡頭,光是翻閱目錄,都能感受到那股專業的重量感。

评分

光是看到「RGB色票」這個詞,我就知道這本書企圖打通數位螢幕與實體印刷之間那道難以逾越的鴻溝。在數位設計的時代,設計師往往在RGB環境下完成絕大部分的視覺構思,但最終的產品卻是以CMYK油墨呈現。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套「視覺化」的RGB到CMYK轉換指南,或許不是艱澀難懂的數值對照表,而是用圖形化的方式展示,哪些RGB顏色在標準的印刷色域內是「安全區」,哪些一旦用到就會「超出版界」而產生嚴重的偏色或飽和度損失。對於平面設計師而言,這就好比拿到了一張高效率的「色彩陷阱地圖」。我非常好奇,作者如何處理高飽和度的螢光色或霓虹色在標準CMYK體系下的替代方案。畢竟,市場上很多產品設計都需要強烈的視覺衝擊力,而傳統CMYK很難完全模擬出RGB螢幕上那種「發光感」。如果書中有針對這些「極限色彩」提供有效的、標準化的替代色組建議,那它就不只是一本技術手冊,而更像是一本提升設計層次與市場競爭力的實戰寶典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