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風色彩配色圖表 優美詞彙與雅致配色

和風色彩配色圖表 優美詞彙與雅致配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南雲治嘉
图书标签:
  • 和风
  • 配色
  • 色彩
  • 设计
  • 日式
  • 图表
  • 美学
  • 词汇
  • 雅致
  • 艺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這本配色書細說著令人想珍惜的日語
  表現出詞彙裡蘊含的形象
 
  本書閱讀要領
  透過優美的日語營造和風形象本書運用色彩傳達出令人想珍惜保留的160種日語意境。即便只閱讀了詞彙和涵義,語意形象即浮現在腦海。
 
  探尋增添生活樂趣的傳統色彩本書從許多傳統色彩中,挑選收錄仍可運用於現代生活與設計的色彩。大家能應用在以傳統色彩妝點的包裝、雜貨和裝潢配色。
  
  挑選運用在日本圖像中的形象本書分析繪畫與和服的色彩,提取其中的色彩形象,讓大家輕鬆將這些色彩應用於設計中。
寂靜之光的頌歌:北歐自然主義設計美學 書籍簡介 這是一部深入探索北歐設計哲學及其色彩美學的深度專著,旨在剖析二十世紀中葉興起的“斯堪的納維亞設計”(Scandinavian Design)如何從極簡的地域限制中提煉出超越時間的普世價值。本書不僅聚焦於家具、建築與室內設計中的具體實踐,更深入挖掘其背後的文化土壤、社會理想,以及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深刻反思。全書以冷靜而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一幅從芬蘭的樺木森林到丹麥的海岸線之間流淌的設計光譜。 第一章:光線的建築學——極夜與極晝的色彩辯證 北歐地區獨特的地理環境,尤其是漫長而幽深的冬季,以及短暫而強烈的夏季日光,對當地設計師的色彩感知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本章首先追溯了早期北歐工匠如何應對自然光的稀缺。我們將探討“光線的建築學”這一概念,即建築結構如何被設計來最大化地捕捉和散射有限的自然光。 色彩在此背景下,不再是單純的裝飾,而是功能性的介質。本書將分析極簡主義色彩——諸如漂白的橡木色、磨砂的灰白、以及煙熏的淺灰——如何通過反射光線,營造出室內空間的開闊感與空氣感。不同於強調強烈對比的暖色調,北歐色彩傾向於“層次感的光譜”,即在相近色調中尋找微妙的差異。例如,丹麥設計師經常使用從霧靄到雪地之間過渡的數十種白色,每一種都帶有極其微弱的藍調、黃調或灰調,以適應一天中不同時間段光線的變化。 第二章:材質的誠實性——來自大地的調色板 北歐設計的核心信條之一是“材質的誠實性”(Honesty of Materials)。設計師們相信,材料本身的美感無需掩蓋,其紋理、氣味和觸感應當是設計語言的基礎。本書將詳細考察幾種標誌性的自然材質及其在色彩體系中的地位: 白蠟木與樺木: 這兩種淺色木材是北歐室內設計的基石。它們的天然淺黃或近乎乳白的色澤,構成了設計的“中性畫布”。我們將分析如何通過不同的表面處理——如皂洗(Lye treatment)或油蠟塗覆,來微妙地調整其色溫,保持其自然紋理的清晰度。 羊毛與亞麻: 在織物設計領域,天然纖維的紋理感被放大。色彩的選擇傾向於未經深度染色的原色或低飽和度的天然染色。書籍將展示如何利用粗糙的亞麻織物與精緻的羊毛針織品之間形成的質感對比,來營造豐富的視覺體驗,而非依賴強烈的色彩對比。 石材與陶土: 在更為堅硬的應用中,如壁爐周圍或地面鋪裝,設計師傾向於選擇未拋光的、帶有粗顆粒感的石材。這些石材的顏色往往是內斂的灰綠、苔蘚棕或深藍灰,它們以沉穩的基礎色調平衡了木材的輕盈。 第三章:實用主義美學——功能性對色彩的約束 北歐設計從不允許美學凌駕於功能之上。本章探討了功能主義(Functionalism)如何直接影響了色彩的選擇。色彩必須服務於空間的實用目的:指引、劃分區域、或影響人的情緒狀態,但絕不能造成視覺疲勞。 我們將深入研究芬蘭設計巨匠阿爾瓦·阿爾托(Alvar Aalto)的作品,特別是他如何利用弧形木材與特定色塊的組合,來軟化現代主義的銳利邊緣。例如,在某些公共空間設計中,他會採用微妙的紅、藍或綠色調,但這些顏色通常被極小化,僅作為視覺的“錨點”,引導視線或標示重要的結構節點。這種克制的用色哲學,與強調色彩敘事的現代主義流派形成了鮮明對比。 第四章:詩意簡約——從日常物件中提煉的寧靜 本書的最後部分關注北歐設計的“詩意化簡約”(Poetic Minimalism)。這並非是冰冷的、去人性化的極簡主義,而是一種在極度簡約中尋求心靈慰藉的設計態度。設計師們通過精選的物件,賦予日常用品以雕塑般的質感和情感深度。 色彩在這裡承擔了“氛圍營造者”的角色。例如,丹麥的燈具設計,特別是 Poul Henningsen(PH)的經典作品,其設計的目標是創造“無眩光、人性化的光線”。書籍將分析這些燈罩如何使用特定的內表面塗層(如啞光黑或珍珠白),來過濾和塑造光線的色溫,從而營造出溫暖、親密的夜晚氛圍。這種對光線色彩的精微調校,體現了北歐設計對“Hygge”(舒適、愜意)概念的終極追求。 結論:永恆的當代性 北歐自然主義設計的色彩體系,是一種對過度裝飾的反叛,是對自然本源的尊重,也是對居住者福祉的深切關懷。它教會我們,最優美的色彩並非最豐富多彩的,而是最能與我們周遭環境和諧共存的。本書期望為讀者提供一套理解和應用這種內斂而深邃美學的工具,使設計不再是關於炫耀,而是關於生活品質的提升。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南雲 治嘉 Haruyoshi Nagumo
 
  1944年出生於東京,畢業於金澤美術工藝大學產業美術學科,之後成為平面設計師,並且在專門學校從事設計教育,在設計界頗負盛名。透過長年的設計理論與表現技術的研究,以及色彩形象圖表,建立一套全新的色彩系統並加以實踐。1990年成立株式會社haruimage,針對策略規劃和企劃製作推展多樣領域的設計活動。銷售推廣、設計、現代美術、表現技法、色彩和發想概論相關的演講與企業研修的邀約不斷。

图书目录

萌芽
B色區的形象
1虛幻
1虛無24
2泡沫25
3隱約26
4依稀27
5短暫28
6剎那29
7暫時30
8無聊31
9浮世32
 
2謙恭
10謙恭33
11羞愧34
12耳語35
 
3溫柔
13溫柔36
14聰慧37
15依戀38
16忘情草39
 
4純真
17天真40
18秋冬之際最初的陣雨41
19嬌豔42
 
5萌芽
20萌芽43
21晴朗44
22立春45
23拂曉46
24曙光47
25黎明48
26清晨49
27萌發50
 
6鮮嫩
28鮮嫩51
29純淨52
30露重沾衣53
 
7小睡片刻
31小睡片刻54
32半途而廢55
33薄霧升起56
34熱流閃爍57
35茫然58
36浮舟相連59
37流浪60
38搖盪61
39紛亂62
40朦朧63
41心慵意懶64
 
8協調
42映襯65
43後顧無憂66
44總覺得67
45害羞68
46熟悉69
 
9
47深受吸引70
48夢想71
49幻想72
50無常人世73
 
成長
G色區的形象
10燃燒
51燃燒74
52敞開75
53豪邁76
54灼亮77
55翻滾78
56目眩神迷79
 
11新鮮
57妙齡80
58清澈81
59山如笑82
60清爽83
 
12活潑
61順利84
62紛紛滴落85
63早熟86
64直率87
65活潑88
66太平樂89
 
13詼諧
67詼諧90
68開心91
69滑稽92
 
14瞬間
70走運93
71狂風94
72轉瞬95
73平靜96
 
15祭典
74祭典97
75女兒節98
76端午99
77七夕100
78重陽101
 
16關心
79關心102
80和善103
81安慰104
82憐惜105
83故事106
 
成熟
R色區的形象
17強健
84強健107
85堅強108
86嚴厲109
87男子漢110
 
18豪華
88燦爛111
89祝賀112
90風雅113
91錦緞114
92芳香115
93圓滿116
 
19美好
94美好117
95與眾不同118
96明快的知性美119
97顯眼120
98有心121
99人間仙境122
 
20熟練
100熟練123
101巧妙124
102不愧是125
103聲望126
104極致127
 
21豐收
105山如妝128
106豐盛129
107濃郁130
108安樂131
109餘韻132
 
22魅力
110婀娜133
111絕美134
112絢爛135
113裝扮136
114餘香137
115馨香138
 
23爭論
116爭論139
117抗爭140
 
24粗野
118激烈141
119颱風142
120粗魯143
 
25古典
121古書144
122緣起145
123古代歌謠146
 
枯萎
W色區的形象
26寬廣
124寬廣147
125遙遠148
126遙遠的地方149
 
27冷淡
127淡然150
128陣雨151
 
28典雅
129典雅152
130深切的感動153
131認真154
132堅忍155
 
29瀟灑
133瀟灑156
134漆黑157
135英俊158
136沙沙作響159
 
30奧妙
137奧妙160
138樸素161
139淡泊162
140奇妙163
141諸行無常164
142忌諱165
 
31高貴
143高雅166
144敬畏167
145神聖168
146森嚴169
147特別170
 
32樸實
148枯萎171
149褪色172
150偏僻173
 
33古老
151古老174
152往昔175
153故里遺跡176
154苔痕斑駁177
 
34寂靜
155山如睡178
156沉靜1797
157幽靜180
 
35悲傷
158淚流滿面181
159痛苦182
160可怕183
 
卷首畫與和風配色2
前言10
閱讀本書時11
目錄12
1.關於和風色彩14
2.配色形象圖表16
3.色區特徵18
4.和風形象的應用22
傳統色彩形成的四季色彩形象184
依形象區分的傳統色彩圖表192
後記199
作者簡歷/版權頁200

图书序言

  • ISBN:9789579559980
  • 規格:平裝 / 200頁 / 14.8 x 21 x 1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如今和風受到許多人的關注喜愛,這代表有越來越多人欣賞由大和民族建構的文化。日本漫畫和動畫中也傳遞著濃濃的和風色彩。由此可見,全世界的人們對於和風興趣濃厚。
 
  面對優美的日文詞彙、秀麗的日本景致、美好的生活,我們有非常多機會將其表現出來,或了解箇中涵義。為了在這些時刻提供協助,我們將和風色彩圖表設計成淺顯易懂的形式。
 
  本書的色彩圖表是基於數位色彩製作,讓大家也能隨心所欲應用於數位領域。我想透過這本書推波助瀾,助長聲勢。如果能促進和風文化傳遍全世界,將令人欣喜無比。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那個選色的品味啊,簡直是直擊我這個從小對「美」有種莫名的執著的台灣人內心深處。你想想看,光是看到「和風」這兩個字,腦海裡浮現的就不只是櫻花和服,而是那種層次分明、低調卻又充滿力量的色彩語彙。我最近在整理家裡的佈置,一直苦惱於如何營造出一種既能讓長輩感到舒適,又符合我個人喜歡的簡約日式風格的氛圍。市面上很多色彩學的書,要不就是太過理工科,充滿了RGB和CMYK的數字公式,讀起來頭昏腦脹;要不就是太過藝術學院派,動輒引用一些晦澀難懂的西方色彩理論,跟我日常接觸的文化脈絡總是有點距離感。這本標榜「優美詞彙與雅致配色」的書,光看書名就感覺它像是一本可以泡茶、配和菓子慢慢翻閱的工具書,而不是那種需要絞盡腦汁去理解的學術專著。我特別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實務上,比如如何用「薄墨色」搭配「淺蔥色」來設計一個邀請函的範例,而不是空泛地告訴我「藍色讓人平靜」。台灣的設計圈,其實非常需要這種能將東方審美觀,用現代且易懂的方式闡述出來的資源,希望這本書能成為我的色彩靈感庫。

评分

我最近開始接觸日本的傳統工藝,像是型染(Katazome)或是友禪染,發現這些工藝之所以迷人,核心就在於他們對「間」(Ma,留白或空間)的掌握,以及色彩過渡時的細膩處理。在這些傳統技法中,色彩的對比往往是含蓄的、漸進的,而不是像現代設計中那種強烈的、跳躍式的撞色。這本《和風色彩配色圖表》如果能深入探討和風色彩在層次感上的應用,那對我來說將極具參考價值。我特別想知道,在日式美學中,如何利用相近色系的深淺變化來創造視覺的深度,而不是單純依靠亮度的對比。舉例來說,在設計一張展示傳統刺繡的DM時,我該如何選定基調、輔助色、以及點綴色的比例,才能讓觀者感受到那種「靜水流深」的視覺效果?如果書中能有大量實際的工藝範例分析,解釋其色彩的邏輯,我會覺得這本書的份量就遠遠超過一本普通的配色指南了。

评分

最近在忙著幫一個網路商店策劃新品的視覺行銷,這回的主題是走「侘寂」風格的生活用品。坦白說,要抓住那種「不完美的美」是非常考驗功力的,因為你不能太過度裝飾,否則就落入俗套;但又不能太過樸素,否則商品就顯得廉價。這時候,一本好的配色指南就顯得格外重要。我剛好看到這本《和風色彩配色圖表》,光是書名裡「雅致」兩個字,就讓我眼睛一亮。我現在手上這批貨,主色調是未經漂白的麻布原色,配上一些手工燒製的陶器,這種質感本身就帶有一種歲月的痕跡。我最擔憂的是,背景的輔助色要怎麼拿捏,才能凸顯陶器的溫潤而不至於搶走焦點。我希望這本書能提供的不僅僅是色票,而是能解釋為什麼在特定光線下,某個「枯草色」會比一般的米黃色更能帶出那種歷史的厚重感。如果書裡能有更多關於不同材質(如紙張、木材、織品)在和風色彩體系下的表現差異,那對我這種需要處理實體商品拍攝的人來說,簡直是無價之寶。

评分

身為一個文字工作者,對於詞彙的講究程度,有時候比對圖案本身還要嚴格。這本《和風色彩配色圖表》竟然在標題裡提到了「優美詞彙」,這實在太吸引人了!我們中文使用者,對於色彩的命名,總是有種詩意的偏好,不像英文那樣直接。例如,「緋色」和「朱色」雖然都偏紅,但意境完全不同。我希望這本書在介紹每種配色方案時,能夠搭配日文原生的色彩詞彙,並輔以精確的中文翻譯和意境解釋。這樣的好處是,當我在撰寫任何與東方美學相關的報導或文章時,我可以更準確地傳達設計師想要表達的情感。我厭倦了看到「高級灰」這種被用濫的詞彙,我想要的是能讓我眼前一亮,能立刻在讀者腦海中勾勒出特定畫面的「專屬詞彙」。如果這本書能提供一個色彩與詩詞、古典意象之間的對照表,我會毫不猶豫地推薦給所有需要提升文字表現力的文青朋友。

评分

說實話,我對「和風」的理解,很多是來自於宮崎駿的動畫和一些老電影裡的場景。那種光影穿過障子紙(日式拉門)灑在地板上的感覺,那種室內空間的層次感,是極度依賴色彩和光線營造出來的。我最近剛搬進一間小公寓,採光不算太好,所以對如何用色彩來「提亮」或「擴大」空間非常感興趣。如果這本《和風色彩配色圖表》真的如它書名所說,提供了許多「優美詞彙」,我希望它能幫我翻譯一些抽象的感受。比如,我總覺得某個房間的感覺是「寧靜的,帶點微涼的濕氣感」,我希望能從書中找到對應的顏色組合,而不是只能用「淺藍色」來籠統帶過。台灣的夏季漫長又潮濕,我們需要的色彩不僅僅是好看,更要能帶來心理上的清爽感。如果這本書能夠深入探討如何運用和風色彩來調節室內氛圍,特別是針對我們亞熱帶氣候的實用建議,那絕對會是我的年度好書。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