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學(第五版)

統計學(第五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彭賓鈺
圖書標籤:
  • 統計學
  • 概率論
  • 統計推斷
  • 迴歸分析
  • 抽樣調查
  • 實驗設計
  • 數據分析
  • 第五版
  • 高等教育
  • 學術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本書以「實用」的方法來介紹初等統計,書中沒有複雜的數學推導過程,隻引用一些固定的統計學公式,賦予一種固定易學的解題模組,進行實際的應用解題。

  全書架構清楚,由淺入深,分為10章: 1~4章以案例介紹統計學常用專有名詞、術語與公式;5~6章著重於統計學的推論與估計;7~9章筆者設計瞭一套「結構化解題法」,協助讀者在麵對不同例題的資料型態時,隻需改變不同機率分配條件,以相同的解題步驟,即可求得解答;第10章延伸單母體估計與推論的假設技巧,採用微軟的EXCEL 所提供的資料分析工具,最後將統計結果進行推論、結論。

  統計學是一門非常「實用」的科學,隻有正確的運用統計觀念,有效使用簡便的統計工具,纔能真正解決問題。

  第五版加強7~9章內容強度,新增「單母體比例題型假設檢定」內容,並於第8章、第9章文末新增附錄介紹「單母體假設檢定標準解題步驟」及「卡方假設檢定標準解題步驟」,且擴充習題加強讀者演練與應用,相信定能對所有讀者有所助益。本書各章習題不提供解答,自學讀者購書前請知悉,銷售單位及齣版公司均無法提供習題解答。
好的,這裏有一份關於另一本虛構圖書的詳細簡介,內容將完全獨立於《統計學(第五版)》: 《探尋未知的邊界:宇宙學導論與前沿理論》 書籍概述 《探尋未知的邊界:宇宙學導論與前沿理論》是一部旨在為天文愛好者、物理學學生以及對宇宙終極問題抱有好奇心的讀者提供全麵而深入的指南。本書並非傳統的教科書,而更像是一場思想的旅程,它從我們對宇宙的基本認知齣發,逐步深入到當代宇宙學中最具爭議性、最令人興奮的前沿研究領域。本書的敘事風格兼顧嚴謹的科學性與引人入勝的敘事性,力求將復雜的數學模型和抽象的概念轉化為清晰易懂的圖像和邏輯鏈條。 核心目標: 幫助讀者構建一個從哈勃定律到量子引力之間,連貫且動態的宇宙圖景。 第一部分:宇宙的基石——經典觀測與標準模型 本部分奠定瞭我們理解宇宙的基石,它迴顧瞭20世紀物理學和天文學的重大突破,這些突破構成瞭我們當前宇宙學框架的不可動搖的基礎。 第一章:測量的藝術與尺度的確定 我們首先探討人類如何確定浩瀚宇宙的尺度。從伽利略首次將望遠鏡指嚮星空,到亨麗愛塔·勒維特發現造父變星的周期-光度關係,再到愛德溫·哈勃在威爾遜山天文颱確立星係間的距離。本章詳細解析瞭標準燭光的概念如何成為我們繪製宇宙地圖的關鍵工具,並討論瞭如何校準“宇宙距離階梯”中的每一步。 第二章:膨脹的宇宙與大爆炸的餘暉 本章深入探討瞭宇宙膨脹的無可辯駁的證據——哈勃-勒梅特定律。我們不僅解釋瞭紅移的物理機製,更重要的是,分析瞭基於該定律推導齣的宇宙年齡和演化曆史。隨後,我們將焦點轉嚮宇宙微波背景輻射(CMB)。本書將詳細介紹 Penzias 和 Wilson 的偶然發現,以及COBE、WMAP和Planck衛星對CMB各嚮異性的精細測量。這些觀測如何完美支持瞭宇宙從一個極熱、極密狀態演化而來的“熱大爆炸”模型,將成為後續探討的基礎。 第三章:核閤成與元素豐度 我們審視瞭早期宇宙的第一個“化學實驗室”——太初核閤成(BBN)。通過計算早期宇宙中溫度和密度驟降時質子和中子的結閤過程,本書解釋瞭為什麼我們今天觀測到的宇宙中,氫與氦的精確比例(約3:1)與理論預測高度吻閤。這不僅是宇宙學模型成功的關鍵佐證,也為恒星內部的核聚變(如碳、氧的生成)提供瞭上下文。 第二部分:現代宇宙學的謎團——暗物質與暗能量 標準模型雖然宏偉,卻無法解釋宇宙中絕大部分的物質和能量的本質。本部分將引導讀者進入現代宇宙學中最引人入勝的“隱形領域”。 第四章:引力的不和諧音——暗物質的證據鏈 本章聚焦於暗物質——那些不發光、不吸收光,卻通過引力效應影響著星係和星係團的神秘物質。我們係統地迴顧瞭維拉·魯賓對星係鏇轉麯綫的觀測,以及 Fritz Zwicky 對後發座星係團的早期推斷。此外,本書還詳細分析瞭引力透鏡效應(弱透鏡和強透鏡)如何“稱量”星係團的整體質量,以及子彈星係團碰撞等事件如何分離齣可見物質和暗物質的分布。討論也涵蓋瞭對 WIMP、軸子等主流候選粒子的實驗搜索進展。 第五章:宇宙的加速膨脹與暗能量 這是對我們宇宙觀最具顛覆性的一章。本書迴顧瞭 1998 年 Ia 型超新星觀測如何揭示宇宙膨脹正在加速,而非減速。我們詳細剖析瞭使用這些“宇宙探針”來測量宇宙曆史膨脹率的方法。隨後,本書深入討論瞭暗能量的兩種主要解釋:愛因斯坦的宇宙學常數 $Lambda$ (真空能) 以及更具推測性的“動態暗能量”模型(如昆托能量)。本章挑戰讀者思考:我們是否生活在一個被 70%的神秘能量所主導的宇宙中? 第三部分:超越可見宇宙——結構形成與信息極限 宇宙學並非停留在整體膨脹,它還研究瞭結構如何從均勻的早期狀態中湧現,以及我們能從宇宙中獲取到的信息邊界。 第六章:從量子漲落到星係團 本章連接瞭微觀的量子世界與宏觀的宇宙結構。我們探討瞭暴脹理論(Inflation)——一個假設在宇宙誕生極早期發生的指數級快速膨脹階段,如何將量子力學中的微小漲落放大,並使其成為日後所有宇宙結構的“種子”。本書解釋瞭功率譜如何量化瞭這些初始密度擾動,並展示瞭星係團的形成如何是暗物質暈的引力坍縮過程。 第七章:引力波:聆聽時空的漣漪 隨著 LIGO 和 Virgo 等引力波探測器的成功運行,我們獲得瞭觀測宇宙的全新“感官”。本章詳細解釋瞭廣義相對論如何預言瞭時空自身的波動,以及雙中子星並閤、黑洞閤並等事件如何産生可被探測的引力波信號。我們討論瞭引力波天文學如何獨立於電磁波來揭示宇宙中的極端事件,並展望瞭未來對早期宇宙(如原初引力波)的探測潛力。 第八章:信息的邊界——宇宙的終極命運 最後,本書將目光投嚮未來。基於當前對暗能量的理解,宇宙的終極命運可能指嚮“大撕裂”、“大凍結”或“大擠壓”。本章討論瞭不同命運情景下的物理圖景。更具哲學意味的是,我們探討瞭信息論在宇宙學中的應用,包括“霍金輻射”和“黑洞信息悖論”如何挑戰我們對宇宙可觀測性和信息保存的認知,為讀者留下瞭對科學前沿最深刻的思考。 《探尋未知的邊界》 適閤所有渴望超越日常經驗,探索宇宙宏大敘事和尖端物理理論的讀者。本書結構清晰,圖錶豐富,是理解當代宇宙學全景的理想讀物。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彭賓鈺


  現職:
  康寧大學 資訊管理科 專任教師
  學歷:
  成功大學 應用數學研究所
  經歷:
  康寧專校 資訊管理科 專任講師
  工研院 電通所 副工程師
  著作:
  《統計學》、《數學》、《醫護數學》、《微積分》

張振華

  現職:
  康寧大學 護理科 講師
  學歷:
  國立清華大學 生命科學研究所 碩士
  國立中央大學 物理係 學士
  經歷:
  康寧大學 圖書館 主任
  康寧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副主任
  著作:
  《數學》、《統計學》、《生活科技》、《物理》、《生物科技》

徐偉鈞

  現職:
  康寧大學 護理科 講師
  學歷: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科學教育所 博士班
  國立中山大學 應用數學所 碩士
  著作:
  《數學》

圖書目錄

Chapter 01 緒論
1-1 統計學的意義
1-2 統計學的分類
1-3 變數的分類與測量尺度
1-4 測量工具的信度與效度
1-5 統計方法的順序
1-6 統計的正用與誤用
1-7 統計與電腦應用
習題

Chapter 02 抽樣
2-1 母體與樣本
2-2 抽樣誤差與樣本大小
2-3 抽樣方法
2-4 隨機抽樣
2-5 非隨機抽樣
習題

Chapter 03 敘述統計(一)統計錶與統計圖
3-1 統計錶的結構
3-2 統計錶的編錶原則
3-3 次數分配錶
3-4 統計圖的結構
3-5 統計圖作圖原則
3-6 統計圖的種類
習題

Chapter 04 敘述統計(二)集中量數與離散量數
4-1 概說
4-2 集中量數
4-3 離散量數
習題

Chapter 05 基本機率
5-1 機率概說
5-2 機率的方法
5-3 機率法則
習題

Chapter 06 機率分配
6-1 機率分配概說
6-2 二項式機率分配
6-3 常態機率分配
6-4 t分配
習題

Chapter 07 推論統計(一)估計
7-1 何謂估計
7-2 點估計
7-3 何謂好的點估計
7-4 區間估計與信賴區間
習題

Chapter 08 推論統計(二)假設檢定
8-1 緒論
8-2 假設與檢定
8-3 實際問題題解
8-4 單母體比例題型假設檢定
8-5 型I與型II誤差
附錄8-a 假設檢定標準解題步驟(單母體平均數與比例題型)
附錄8-b 假設檢定思路
習題

Chapter 09 推論統計(三)卡方分配
9-1 緒論
9-2 何謂卡方分配
9-3 變異數的信賴區間
9-4 變異數的假設檢定
9-5 檢定兩個間斷變數之間是否有關聯性
附錄9-a 卡方假設檢定標準解題步驟
附錄9-b 假設檢定思路
習題

Chapter 10 應用電腦學統計
10-1 機率概說
10-2 啟用EXCEL中的統計功能
10-3 用「資料分析」的統計工具進行敘述統計值的計算
10-4 用EXCEL進行兩母體變異數的比較
10-5 用EXCEL進行雙母體平均數的假設檢定
10-6 用EXCEL進行相依母體平均數的假設檢定
10-7 用EXCEL進行單因子變異數分析(ANOVA)
10-8 EXCEL與卡方分配
10-9 雙母體比例題型計算公式
習題

中英名詞對照

附錄
附錶1 二項式分配錶
附錶2 常態錶
附錶3 t分配錶
附錶4 卡方( 2)分配錶
附錶5 F分配錶(右尾α=0.01)
F分配錶(右尾α=0.025)
F分配錶(右尾α=0.05)
軟體操作1 小算盤操作示範
軟體操作2 EXCEL 2010統計圖錶操作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4308361
  • 規格:平裝 / 335頁 / 17 x 23 x 1.7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五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序言

  統計學是一門非常「實用」的科學,是大傢眾所周知的。基於這個理由,我們就以非常「實用」的方法來介紹初等統計。這本書裡麵沒有複雜的數學推導過程,隻引用一些固定的統計學公式,賦予一種固定易學的解題模組,進行實際的應用解題。

  這本書共分成四個部分。第一部分係第1章到第4章;藉由淺顯的例子來介紹敘述統計中常使用的專有名詞、統計術語與統計學公式。當然統計學中除瞭敘述統計學以外,少不瞭推論與估計的運算及理論;而推論與估計,它們就架構在本書的第二部分:第5章基本機率及第6章機率分配。而在第三部分,我們談到單母體的估計與推論檢定,在第7章到第9章,我們為初學者設計瞭一套「結構化解題法」,可以讓同學們瞭解儘管資料型態不同,隻需改變不同的機率分配條件,仍然可以按照相同的解題步驟,做齣閤適的結論。至於較複雜的獨立雙母體、相依雙母體及變異數分析,在本書的第四部分:第10章中我們延伸單母體估計與推論的假設技巧,惟所有的統計計算過程均採用微軟的EXCEL所提供的資料分析工具來完成,最後將統計結果進行推論、結論。

  畢竟「實用」是我們的目的;隻有正確的運用統計觀念,有效的使用簡便的統計工具,纔能讓你(妳)真正解決問題。

  本次改版除瞭更新部分內文資訊,同時新增第8章第4節「單母體比例題型假設檢定」內容,並於第8章、第9章文末新增附錄介紹「單母體假設檢定標準解題步驟」及「卡方假設檢定標準解題步驟」,且擴充習題加強讀者演練與應用,相信定能對所有讀者有所助益。
 
編著者 謹識

 

用戶評價

评分

從一個資深選課者和讀者的角度來看,《統計學(第五版)》在學術規範與實務需求的交會點上,提供瞭極佳的平衡。颱灣的大學教育,特別是理工和商管學院,對統計學的要求往往是「既要懂理論,又要能跑模型」。許多書在強調前者時,就犧牲瞭後者,反之亦然。這本書顯然吸取瞭過去幾版教學上的反饋,在第五版中,對於「線性迴歸分析」的章節進行瞭顯著的強化。它非常細膩地探討瞭共線性、異質性(Heteroscedasticity)等在實際資料處理中經常遇到的「地雷」,並提供瞭如何識別這些問題以及基本的修正方法,而不是僅僅停留在最小平方法(OLS)的基礎介紹上。我記得老師在課堂上提到,很多學生在做期末報告時,跑齣來的模型看似擬閤度很高,但其實因為違反瞭基本假設而導緻推論失效,而這本書恰恰就預先針對這些「模型陷阱」進行瞭預防性的教育。這使得讀者在麵對課本範例之外的複雜數據時,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至少有個清晰的診斷流程可以依循。所以,這本書的價值不僅在於傳授知識,更在於培養學生在麵對真實世界數據時應有的批判性思維和謹慎態度。

评分

我手邊還有好幾本坊間的其他統計學教材,但老實說,用到最後,還是會頻繁地翻迴這本《統計學(第五版)》。這本書的「耐用性」和「參考價值」是它最大的賣點。很多教科書在強調完理論之後,對於「如何實際操作」的著墨就不夠深瞭,或者隻是附帶瞭簡單的習題解答。但這本第五版在習題設計上非常用心,它把課後練習分成瞭「概念驗證型」和「應用實作型」,前者著重於數學推導和定義的理解,後者則多半要求學生使用統計軟體來處理真實數據集。這種雙管齊下的設計,確保瞭學生不僅能通過考試,更能具備未來在職場上獨立分析數據的能力。更值得一提的是,書末的附錄部分,對各種分佈(如常態分佈、t分佈、卡方分佈等)的機率錶整理得非常詳盡,排版清晰,比網路上那些零散的資源更可靠、更方便查找。有一次我為瞭驗證一個複雜的迴歸模型,必須快速查閱特定自由度下的臨界值,如果不是這本書的附錄設計得好,我可能就要浪費半小時在網路搜索和比對不同來源的準確性上瞭。這本書真正體現瞭「工具書」的價值。

评分

翻開這本《統計學(第五版)》時,第一個感覺就是「紮實」,但那種紮實不是指內容有多麼艱澀難懂,而是指它在內容涵蓋的廣度與深度上,取得瞭非常巧妙的平衡。我之前修過好幾本國外翻譯的教科書,常常發現他們對「假設檢定」這塊的討論總是有點蜻蜓點水,或是對「變異數分析」(ANOVA)的介紹過於簡略,導緻我自己在做複雜實驗設計分析時總覺得力不從心。然而,這第五版在這些進階主題上處理得相當細膩,特別是針對多重比較(Multiple Comparisons)的各種校正方法,書裡不隻羅列瞭 Bonferroni 或 Tukey’s HSD,還會討論各自的優缺點和適用情境,這對我們這些未來可能需要處理學術研究或市場區隔的學生來說,是非常寶貴的知識。此外,我對它處理「敘述統計」章節的方式印象深刻,它並沒有將這些內容草草帶過,反而花瞭很多篇幅在解釋如何利用視覺化工具(像是盒鬚圖、直方圖)來「說故事」,這在現在這個數據驅動的時代,比單純會按計算機重要得多。整體來說,這本書像是為一個有心深入瞭解統計方法的學習者準備的工具箱,裡麵的工具齊全且標示清晰,讓人知道什麼時候該用哪個工具,而不是隻會教你怎麼把工具拿起來而已。

评分

這本《統計學(第五版)》簡直是為我們這些在颱灣念統計學的學生量身打造的教科書,作者群的用心程度從書裡每個章節的安排就可以看得齣來。特別是對於基礎概念的闡述,不像有些翻譯書硬梆梆的,它用詞精準又不失溫度,讓人讀起來比較容易消化。舉例來說,當它在解釋中央極限定理(Central Limit Theorem)的時候,不隻是給齣一堆數學公式,還會搭配實際生活中的案例,像是選舉民調或是工廠產品的良率分析,這些例子在颱灣的商業環境裡很常見,所以更能引起共鳴。我記得第一次讀到關於推論統計的部分,還在擔心會不會太理論化,結果翻開書纔發現,書裡把顯著水準、信賴區間這些複雜的概念,用非常直觀的方式呈現,像是畫圖解說的時候,那個陰影範圍的變化,一看就懂,不像有些參考書隻會丟一堆希臘字母在那邊嚇唬人。而且,我覺得它對 R 語言或 SPSS 這些軟體的應用說明,雖然不是最深入的,但對於初學者來說絕對是及格有餘,足夠應付期中考和期末報告的基本要求,不用在課本和作業係統之間來迴切換得焦頭爛額。總之,對於剛接觸統計學,想打下紮實基礎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絕對是課堂上最可靠的夥伴,至少在我準備各種考試的過程中,它從來沒有讓我失望過。

评分

說實話,統計學這門課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一場噩夢,尤其是那些覺得數學就是一連串抽象符號的學生。但我得承認,這本《統計學(第五版)》確實做齣瞭讓步,讓這門學科變得稍微「親民」一點。它的編排邏輯非常清晰,從最簡單的機率概念開始,循序漸進地建立起推論的橋樑,不像有些教材一開始就用一堆測度論的語言把人嚇跑。我特別欣賞它在範例選擇上的「在地化」傾嚮,雖然是翻譯本,但在許多案例的背景設定上,似乎有針對亞洲讀者的生活經驗做微調,這讓抽象的數學概念能夠迅速與現實世界接軌。例如,在解釋貝氏定理(Bayes' Theorem)時,它引用的醫學診斷案例,邏輯推演非常順暢,讓我這個對貝氏統計原本感到抗拒的人,也能夠理解其核心思想。當然,我們不能期待一本大學基礎統計教科書能把所有高等數學細節都講清楚,但這本書的優點在於它懂得「取捨」的藝術,它知道哪些是必須精算細微差別的,哪些是隻需要建立直覺理解的。對於那些被數學黑洞邊緣拉扯的同學,這本書提供瞭一條相對平坦的登山步道,至少在大部分的章節中,你隻需要專注於邏輯的連貫性,而不是被複雜的微積分搞糊塗。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