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行為學與讀心術:嘴巴說不要,身體很誠實

圖解行為學與讀心術:嘴巴說不要,身體很誠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十力文化
图书标签:
  • 行为学
  • 心理学
  • 读心术
  • 沟通技巧
  • 肢体语言
  • 人际关系
  • 情绪识别
  • 说服力
  • 图解
  • 实用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別傻了,事情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小心,看不懂微表情,被黑都不自知。
 
  在會議中或聊天時,與會者和你說
  「你的手錶真好看!」
  這時,千萬不要單純覺得對方在稱讚你
  必須更進一步思考,對方是否想早點結束對話或會議
 
  在餐廳裡和朋友聚會,突然聽到他說
  「你的小孩真有活力啊!」
  這時,千萬不要單純覺得對方在稱讚你的小孩
  必須更進一步思考,是否小孩太吵造成別人困擾了
 
  行為心理學,人際交涉、商業往來必備的社交技能
 
  人是群居動物,總免不了要和其他人合作、協商、談判來為自己更好的生活努力。然而,每個人生長的環境不同,個性也不盡相同,因此在應對進退中,若一個不小心,就很容易冒犯別人而不自知。那麼,要怎麼避免成為別人口中的「白目」呢?看懂對方的心、讀懂他的潛台詞就很重要。
 
  大多數的警政單位都有專門研究犯罪心理學的部門,透過各個面向:從頭部的髮型到腳上的鞋子、從外表服裝到肢體語言,他們累積的經驗和科學研究,即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行為科學讀心術。而在本書中,我們即將透過許多辦案事例的解析來分享行為學與讀心術。書中傳遞出的各種資訊,能夠讓一個人快速的學會如何了解對方的真實想法。
 
  另外,我們都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若說第一印象最為關鍵的場合,即是面試的時候。人力資源部門就常要透過第一印象來決定面試者是否適合該職務,是否是公司需要的人才,那麼判斷力就是一個很重要的技能。本書教你從外型、興趣、穿著打扮開始去瞭解、分析對象物的性格,然後行為心理學推測對象物行為背後的動機與暗藏的訊息,綜合對象物的性格和行為心理學的理論幫助我們在人際關係中更能遠離小人,獲得好人緣。除此之外,本書還教你如何善用心理學獲得人際社交和商業往來的優勢,贏得信任感和話語權。
 
  老闆、主管以及員工都應該要瞭解的行為心理學與讀心術
 
  人際交往、商業交涉時,外型、穿著打扮是影響旁人對你的觀感好壞的關鍵之一,本書整理分類了外型、興趣、打扮背後的潛藏性格,除了讓讀者學習判斷一個人外,也是讓讀者瞭解任何場合都有其適當的穿著打扮,不然會讓人產生不好的印象。另外,TED Talk的「態度決定你是誰」這篇演講中,哈佛心理學家Amy Cuddy指出,人的非語言動作,不只會影響他人,對自己的態度和心理有強大的影響。我們可以透過一些姿勢來增加自信和氣勢,幫助我們在面試、報告、商業談判時能獲得成功,以及贏得他人的信任等。
 
  又或者,透過觀察對方的行為,來瞭解對方的心理劇場,例如:談話時對方腳尖朝著門口,那就是對方想要趕快結束談畫了,或者談話時對方鼻孔放大、手輕碰鼻子,則代表對方說謊,諸如此類的小動作,都是讓我們更貼近對方心理真實想法的關鍵鑰匙。
 
  不是只有名偵探柯南和福爾摩斯才會「讀心術」,這並不是一項多麼高深神秘的技能,只要經過一定的學習和訓練與觀察,你也能成為讀心術的行家。在人際交流的過程中,只要我們用心觀察,仔細思考,不被所謂的「友情」、「愛情」等迷惑,我們就能夠透過許多現象,看出一個人的本質。
 
  【適用對象】
  1.內心常常吶喊著:「啊~好想知道他(她)在想什麼!」的社交小白、人際障礙者
  2.商務交流中需要讀懂客戶、老闆的好惡的上班族、服務業等
  3.對「人」的想法、性格與行為之關聯有興趣的社會觀察家們
 
本書特色
 
  Lesson 1:如何讀懂他(她)的心?首先,要知道行為心理學與讀心術是什麼,以及它的應用範圍。
 
  Lesson 2:從外表看穿人心,性格有先天的因素和後天的培養,因此學會從一個人的外表特徵和打扮,可以推敲出對方80%的個性。
 
  Lesson 3:透過語言觀察人心,人最常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想法,然而語言真真假假很難判斷,因此需要透過聲調和行為來解讀背後真實意涵。
 
  Lesson 4:掌握主導權,在人際往來、商務斡旋中,只要透過行為心理學小技巧,就能掌握話語權,贏得信任感,豐富你的人脈存摺。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圖解行為學與讀心術:嘴巴說不要,身體很誠實》的图书简介,内容详细,旨在深入剖析非语言沟通的精髓。 --- 图书简介:洞悉人性的微表情與肢體密語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每天都在与形形色色的人进行着复杂的交流。语言是沟通的桥梁,但更深层次的真相,往往隐藏在那些我们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微小动作、眼神的闪烁,乃至身体的细微倾斜之中。这本书,《圖解行為學與讀心術:嘴巴說不要,身體很誠實》,并非一本教你如何说谎的指南,而是一本旨在帮助你成为一个更敏锐的“人类行为观察家”的实用手册。它引导读者穿越语言的迷雾,直达行为背后的真实动机与潜意识信号。 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人类的非语言沟通(Non-Verbal Communication)占据了交流信息总量的绝大部分。当言语与身体信号出现矛盾时,后者往往更接近真相。我们的大脑天生就对生存和社交情境下的线索保持高度警觉,这种警觉性体现在我们对他人行为的本能解读上。然而,现代生活的快节奏和社交礼仪的约束,使得我们逐渐失去了这种与生俱来的敏感度。 第一部分:解构基础——行为学的基本原理 本书首先从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入手,阐述了为什么理解“非语言信号”如此重要。我们探讨了“镜像神经元”在同理心形成中的作用,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不自觉地模仿他人的姿势和表情,这正是我们建立连接与理解的基础。 情境依赖性:我们强调,任何一个单一的肢体语言都不能脱离其发生的具体情境来解读。一个抱胸的动作,在寒冷的房间里可能只是保暖,但在热烈的辩论中,则可能代表防御或抗拒。本书提供了分析情境、排除干扰因素的系统方法。 文化差异:行为并非完全是普世的。书中详尽对比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常见手势、空间距离(Personal Space)的差异,帮助读者避免跨文化交流中的误解。例如,在某些文化中被视为友好的碰触,在另一些文化中则可能被视为冒犯。 第二部分:肢体语言的深度解析——从头部到脚尖的信号 这是本书内容最为详实的部分,通过大量的图解和案例分析,深入拆解了身体的各个部位所传达的隐秘信息。 面部表情(Micro-expressions): 人脸是情感最直接的显示器。我们详细介绍了由保罗·艾克曼(Paul Ekman)定义的“七种基本情绪”(快乐、悲伤、愤怒、恐惧、厌恶、惊讶和轻蔑)的微妙面部肌肉运动。尤其关注“微表情”——持续时间极短(不到半秒),难以被意识控制的真实情感流露。学习捕捉这些转瞬即逝的表情,是识破谎言或察觉隐瞒的关键。 眼神的语言: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信息量巨大。书中区分了不同类型的凝视:持久的、专注的凝视(可能表示兴趣或支配欲);躲闪的眼神(可能表示不安全或欺骗);以及瞳孔的变化(生理唤醒的直接指标)。我们还将探讨眼神接触的“黄金比例”,即在放松交谈中,目光接触的最佳时长与频率。 手的动作与姿态: 手势往往比言语更具表现力。我们分析了: 1. 自我安抚行为(Self-Soothing Gestures): 如摸脖子、搓手、摸脸颊,这些动作通常在个体感到压力、焦虑或不确定性时出现。 2. 展示性手势: 摊开手掌(表示坦诚与开放)与紧握拳头(表示紧张与控制)。 3. 手部覆盖: 例如用手遮住嘴巴,暗示说话者可能在试图“过滤”或隐瞒部分内容。 身体姿势与空间距离(Proxemics): 一个人的站姿或坐姿能揭示其在社交层级中的感知位置和自信程度。“开放式姿势”(身体朝向对方,不设障碍物)与“封闭式姿势”(双臂交叉,身体略微后倾)的含义被细致阐述。关于空间距离,我们区分了亲密区、个人区、社交区和公共区,并解释了如何通过观察对方是否侵入或退缩你的个人领域来判断关系的亲疏和当前的舒适度。 第三部分:读心术的应用——情境判断与沟通策略 本部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指导读者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些观察结果。 识别不一致性(Incongruence): 这是行为解读的核心技能。当一个人说“我非常赞同您的观点”(语言积极),但同时身体微微向后倾斜、双臂紧锁,面部肌肉微微收紧(身体信号消极)时,不一致性便产生了。本书教授如何识别这种信号,并提供温和的追问策略,以促使对方袒露真实想法,而非直接指出其“撒谎”。 集群信号的确认: 单一的动作往往是误导性的,因此本书强调“集群原则”——即寻找三个或更多相关的、同时出现的行为信号来确认一个特定情绪或意图。例如,紧张的表现可能包括:轻微的身体摇晃 + 眼神游移 + 频繁吞咽口水 + 触摸颈部。这三个或更多的信号组合,才能构成一个可靠的“焦虑”指标。 建立信任与影响力的非语言技巧: 理解他人的信号是双向的。书中也教授如何通过“镜像匹配”(谨慎地、适度地模仿对方的姿势和语速)来快速建立融洽感(Rapport),使对方在潜意识层面感到被理解和接纳。同时,学习如何通过放松的姿态、适度的眼神接触和开放的手势,来提升自身的说服力和可信度。 结论:成为一个更真诚的沟通者 《圖解行為學與讀心術:嘴巴說不要,身體很誠實》旨在培养读者一种批判性的观察习惯。它不是要你成为一个多疑的人,而是鼓励你在接收信息时,不仅聆听表面的文字,更要用心“阅读”那些身体无声传递的、更加真实的信号。最终目标是提升人际互动的质量,促进更深层次的理解与真诚的连接。通过掌握这些知识,你将能更好地导航复杂的人际关系网络,洞察人心,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并使自己的非语言表达更具力量与清晰度。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冠誠
 
  心理學與行為學學者、談判專家,擅長將專業資訊化繁為簡介紹給讀者,透過淺顯的文字配合十力文化編輯部之圖解化,讓讀者快速瞭解身體語言的原理與應用,著有《圖解身體語言:讀懂行為心理學,再也不怕踩到雷》。
 
十力文化編輯部
 
  致力於將不易入門的專業知識圖解和圖像化為目標,讓讀者能夠一看就懂,進而快速地進入專業領域的門檻,並企劃製作能夠跨越語言與地域的各類專業圖解書籍。

图书目录

前言│2
Chapter 1 什麼是讀心術?
1- 01 讀心術的歷史│010
1- 02 閱讀大腦的技術│012
1- 03 預防犯罪│014
1- 04 如何助人?│016
1- 05 趨吉避凶│018
1- 06 如何運用?│020
1- 07 如何解除心防?│022
 
Chapter 2 從外表看穿人心
2 - 01 頭的正面│026
2 - 02 頭的側面│028
2 - 03 女性的髮型│030
2 - 04 臉型│032
2 - 05 臉型給他人的形象│034
2 - 06 眼睛│036
2 - 07 眼球的移動模式│038
2 - 08 手掌的型態│040
2 - 09 體型│042
2 - 10 衣著│044
2 - 11 鞋子│046
2 - 12 飾品│048
2 - 13 手錶│050
2 - 14 戒指│052
2 - 15 戒指的位置│054
 
Chapter 3 通過語言觀察人心
3 - 01 聲音音質│058
3 - 02 說話的速度│062
3 - 03 說話速度改變的原因│064
3 - 04 音色和音量│066
3 - 05 說話的習慣│068
3 - 06 聽比說更重要│070
3 - 07 聊天的話題│072
3 - 08 說話的方式│074
3 - 09 口頭禪│076
3 - 10 稱謂與人際關係│078
3 - 11 笑的聲音│080
 
Chapter 4 解讀他人的興趣
4 - 01 運動│084
4 - 02 音樂│086
4 - 03 酒│088
4 - 04 車款│090
4 - 05 閱讀習慣│092
4 - 06 益智遊戲│094
4 - 07 收藏品│096
 
Chapter 5 解讀他人的處世哲學
5 - 01 如何面對完美主義者│100
5 - 02 人際間的安全距離│102
5 - 03 被表揚時的態度│104
5 - 04 言辭謙虛與警戒心│106
5 - 05 為什麼總是找藉口?│110
 
Chapter 6 閱讀身體語言
6 - 01 站姿│114
6 - 02 步伐│116
6 - 03 睡姿│118
6 - 04 坐姿│120
6 - 05 手臂動作│122
6 - 06 腿部動作│124
6 - 07 習慣動作│126
6 - 08 握手的方式│128
6 - 09 說謊時的手部動作│130
6 - 10 嘴唇的資訊│132
6 - 11 鼻子│134
6 - 12 頭部動作│136
 
Chapter 7 找出隱藏的性格特徵
7- 01 打電話│140
7- 02 購物習慣│142
7- 03 開車習慣│144
7- 04 色彩與心理│146
7- 05 筆跡│148
7- 06 簽名│150
 
Chapter 8 如何掌握主導權
8 - 01 如何掌握話語權?│154
8 - 02 為什麼說謊?│156
8 - 03 創造氣勢的關鍵│158
8 - 04 面對攻擊該如何反應?│160
8 - 05 抓住聽眾的注意力│162
8 - 06 話語權與性格│164
 
Chapter 9 如何獲取信任
9 - 01 第一印象│168
9 - 02 行事要低調│170
9 - 03 換位思考│172
9 - 04 用事實證明│174
9 - 05 面試時如何幫自己加分?│176
 
Chapter 10 環境心理學
10 - 01 環境資訊│180
10 - 02 主持會議的重點│182
10 - 03 辦公桌的擺設│186
10 - 04 環境會影響性格│188
10 - 05 座位安排的豐富學問│192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9611072
  • 叢書系列:雜學
  • 規格:平裝 / 208頁 / 14.8 x 21 x 1.04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翻開書後,首先讓我驚豔的是它的編排方式,那個版面設計完全是針對現代人碎片化閱讀習慣打造的。不是那種密密麻麻的文字,而是大量的圖示、流程圖,甚至是像漫畫分鏡一樣的對話情境模擬,讓人讀起來完全沒有壓力。我特別喜歡它在解釋某些複雜的非語言溝通訊號時,會用一個誇張的插圖來輔助說明,這樣即便你只是走馬看花地翻一下,也能大致掌握重點。對我這種「視覺型學習者」來說,這本書根本就是量身定做。我以前讀過幾本類似主題的書,常常是讀完第一章就開始打瞌睡,因為內容太過學術化,充滿了各種難懂的術語。但這本很不一樣,它把心理學的基礎概念包裝得很親民,像是講到「微表情」的時候,它不是直接丟出一串定義,而是用幾個連續的畫面展示一個瞬間的表情變化,然後搭配簡短的註解,讓你立刻明白「原來這個表情只出現零點幾秒,就代表對方正在極力隱藏真實想法」。這種教學手法,真的讓我感覺自己像是在上一個生動有趣的速成班,而不是在啃艱澀的教科書。

评分

整體來說,這本書的實用性高到我會推薦給所有需要跟人打交道的朋友,特別是那些在職場上感到「看不懂空氣」的人。它的行文風格非常接地氣,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學術腔調,讀起來就像是聽一位經驗豐富、又有點幽默感的前輩在跟你分享他的私房觀察筆記。我覺得它最大的貢獻,是把那些我們日常生活中已經見過數百次、但從未真正理解過的肢體動作,賦予了明確的意義和解釋,從此,那些模糊不清的「感覺」都有了依據。它讓我對自己和他人的溝通模式有了全新的認識,不再輕易被表象迷惑。雖然書名聽起來有點像是「快速致富」的偏方,但內容卻是紮實且充滿洞察力的,真正做到了將深奧的行為學理論轉化為日常生活可以隨時啟動的「雷達」。看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彷彿是偷偷拿到了一本「人類互動的隱藏說明書」,非常值得珍藏。

评分

這本書在案例的選擇上,我覺得處理得非常貼近台灣社會的日常脈絡。它沒有用太多國外影集裡那種極端的、像是FBI探員才會遇到的高壓審訊情境,而是聚焦在辦公室裡的暗潮洶湧、朋友聚會時的微妙尷尬,甚至是與家人相處時那些「明明在聊天卻感覺有什麼沒說出來」的時刻。舉個例子,它分析了當老闆在畫大餅的時候,員工的手勢、眼神飄移的方向,甚至是他們下意識摸鼻子的頻率,這些細節的描述精準到讓我起雞皮疙瘩,因為我保證我剛上個禮拜的會議上就看到一模一樣的場景發生!這種「這不就是我昨天遇到的情況嗎?」的強烈共鳴感,讓閱讀體驗從單純的知識吸收,變成了一種自我療癒和自我反思的過程。它不是在教你如何去操縱別人,更多的是在教你如何保護自己,如何避免被那些無意識的肢體語言給誤導,或者更重要的,如何確保自己的非語言訊息傳遞是清晰且一致的。

评分

這本書的封面設計非常有吸引力,那種「一眼就能抓住眼球」的風格,讓我在書架前就忍不住停下來多看兩眼。坦白說,我對「行為學」和「讀心術」這種主題一直很有興趣,總覺得好像藏著某種解鎖人際關係密碼的鑰匙。書名裡的「嘴巴說不要,身體很誠實」這句話,簡直就是直擊現代人社交困境的痛點啊!我個人在職場上或跟朋友相處時,常常會遇到那種口頭上說沒關係,但肢體語言卻完全透露出心意的狀況,所以這種主題的書對我來說,簡直是救贖般的存在。拿到書的當下,我真的很期待內容能夠提供一些實用、又有點「小聰明」的訣竅,讓我能更敏銳地捕捉到那些隱藏在日常對話背後的真正意圖。而且,書名裡的「圖解」二字,讓我覺得它應該不會是一本枯燥的學術著作,而是用比較生動有趣的方式來呈現複雜的概念,這點對我這種不太耐煩的讀者來說,超級重要。總之,光看這個包裝,我就已經在心裡給它打了高分,迫不及待想趕快翻開來看看它到底能教會我什麼「看穿人心」的本事。我希望它不是那種老生常談的理論,而是能讓我馬上應用在生活中的小技巧。

评分

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對於「一致性」的強調。書中花了很大的篇幅去探討「語言和身體行為如何互相打架」的現象,並且明確指出,在多數情況下,人體會不由自主地流露出真實的情緒或意圖,這就是所謂的「誠實的身體」。它不是鼓勵你去當一個「讀唇語」大師,而是引導你建立一種更全面的觀察系統。例如,當一個人跟你說「我完全不介意」的時候,但他的身體卻微微側向門口,或者雙手抱胸,那麼你就要學會相信身體發出的那個「我想離開」的訊號。這種訓練建立的不是懷疑心,而是一種更深層次的「情境意識」。我發現,自從開始有意識地注意這些細節後,我跟一些平時難以捉摸的同事溝通時,效率似乎提高了,因為我能更早一步地預判到他們可能遇到的困難或真正的顧慮。這本書的價值在於,它提供了一套工具,讓你能夠跳脫語言表面的文字遊戲,直達溝通的核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