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生氣啦! (日本超人氣萌僧小池龍之介用108個身歷其境的安心小練習,讓你覺察情緒的引爆點,不苛求自己,也別要求別人,活出自己歡喜的人生就好!)

別生氣啦! (日本超人氣萌僧小池龍之介用108個身歷其境的安心小練習,讓你覺察情緒的引爆點,不苛求自己,也別要求別人,活出自己歡喜的人生就好!)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小池龍之介
图书标签:
  • 情绪管理
  • 正念
  • 自我关怀
  • 幸福生活
  • 心灵成长
  • 日本
  • 小池龙之介
  • 减压
  • 焦虑
  • 活在当下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_●風靡日韓的煩惱消除手冊
易怒體質敬請查收!
「別人能傷害你,是因為你太在乎了」
好好生活,別生氣啦!

  愛做老好人,渴望被理解,說話不留餘地,道歉找藉口,容易發脾氣……,煩惱好多啊!
  日本超人氣禪師、月讀寺住持小池龍之介用簡單佛法幫你管理情緒,通透生活,請注意查收!

  ●_●「此刻的念頭、情緒都是一時的」,
  聽日本超人氣萌僧講講生活禪,字字珠璣

  日本倍受喜愛的治癒系禪師小池龍之介,擅長以說故事的方式,讓人的煩惱不知不覺間被化解。他在文章中不吝分享自己的遲疑與脆弱,話語充滿洞見:

  ‧太渴望被認同,才會無法好好說話
  ‧一直計較得失,是心靈的損失
  ‧坦誠自己的脆弱,可以輕鬆些
  ‧對他人的反覆無常多些寬容
  ‧想要被理解,越是不被理解
  ‧此刻的念頭、情緒都是一時的
  ‧傾聽自己的心聲,讓心平靜下來

  「我們遇上煩惱困頓時,往往不懂得停下腳步,只想拚命出招。換言之,其實就是陷入了『找事做的生活』,一旦被催促追趕,甚至會自亂陣腳。越是煩惱困頓,越要安靜地停下腳步,別為了想多做什麼而拚命掙扎,或為了想除去什麼而亂槍打鳥,只要專注內省,必能從中找出最值得學習的教訓。」

  「換句話說,就是不急著出下一招,秉持『無為』心態,只用心觀照自己的內在就好。這一套自我反省的練習,正是我所謂的「無為生活」——安靜地、悄悄地停下腳步。」── 小池龍之介

  ●_● 108個管理情緒的安心小練習,療癒人生的最好指南 
  在日常生活中,學會照顧自己的內心,108個通透內心的篇章,與讀者一起安頓身心,放不下的事都能放下,趕走負面情緒,擁有好好生活的力量!

  ☆生氣時,先看看小池龍之介怎麼說?
  ◆     ──別為他人的愚蠢而生氣
  ◆    ──對他人不滿,是把對方與自己的煩惱串聯起來
  ◆    ──認識煩惱的連鎖反應,抱持心平氣和
  ◆    ──『你不對我好,我也不對你好』的爭執沒有意義
  ◆    ──嘴上說「不用做」,但其實是「想要你這麼做」
  ◆    ──「算了!」、「夠了!」背後隱藏的玄機
  ◆    ──「想要家人乖乖聽話」是不幸的根源
  ◆    ──把「可是……」放在心裡
  ◆    ──「怎麼可能!」的傲慢及狹隘
  ◆    ──接收好意時,要提醒自己「諸行無常」

  ●_●沒有一件事、一段關係,值得你失去自我
  你太在乎,別人才有傷害你的能力,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太在乎別人的看法」,想要成為「不在乎的人」,需要一點練習,比如有時把人生調成「靜音」模式、讓人失望也沒關係,別因別人的愚蠢而感到生氣,不苛求別人,也別要求別人,活出自己喜歡的樣子就好!

  處境艱難的時候,人很容易自亂陣腳。
  然而越是這樣汲汲營營,越難以保持鎮靜,把生活搞得一團糟。
  作者以自己的弱點為素材,對生活中的煩惱進行身臨其境的分析,
  幫助大家在生氣時,能先察覺到情緒,讓你在轉念的練習中,迅速解放煩惱。

感動推薦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王意中
  ‧欣華安中醫診所/呂桓毅醫師
  ‧全球超世紀催眠研究協會理事長/沈伶
  ‧臨床心理師、張心理師的運動處方箋/張榮斌
  ‧閱讀人社群主編/鄭俊德
  ‧阿發的寫作日常/譚宥宜Afra
  (以上依姓氏筆劃排序)
 
好的,这里为您创作一个关于一本不同书籍的详细简介,严格避开您提供的书名及其内容,并力求自然、深入。 --- 书名:《时间的织者:重塑个人叙事与心流的炼金术》 作者:艾丽卡·冯·赫尔姆特 (Erika von Helmuth) 出版社:黎明之光文化机构 页数:约 480 页(含索引与附录) 献给那些渴望掌控“度过时间”的艺术,而非仅仅“消磨时间”的人们。 导言:我们是如何错过自己的生命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被时间精确切割的时代。从闹钟的第一个滴答声到待办事项清单的最后一项打勾,时间似乎永远是稀缺的资源,是我们必须与之搏斗的敌人。然而,真正的困境不在于时间太少,而在于我们失去了与时间建立有意义的关系。 《时间的织者》正是一本旨在彻底颠覆您对时间感知和管理方式的里程碑式著作。它不提供任何快速的效率技巧,不推崇“零碎时间利用法”,而是深入探究时间作为一种主观体验的本质,引导读者从外部的压力和日程的奴役中解放出来,成为自己生命历程的主动叙事者与心流的架构师。 本书作者艾丽卡·冯·赫尔姆特,一位跨学科的时间哲学与认知心理学研究者,通过整合古代哲学的深刻洞察、前沿的神经科学发现以及对全球顶尖创意人士的长期田野调查,构建了一套革命性的“时间叙事重构模型”(Temporal Narrative Re-framing Model)。 --- 第一部:时间迷宫的解构——我们如何被“线性时间”所奴役 在本书的第一部分,冯·赫尔姆特挑战了现代社会普遍接受的“线性、匀速、可量化”的时间观。她认为,这种机械化的时间观是我们焦虑、拖延和“永远在追赶”状态的根源。 关键章节聚焦: 钟表之外的维度: 探讨人类在不同文化和历史阶段对“慢”与“快”的体验差异。我们如何从“太阳时间”和“节奏时间”退化到“分钟时间”? 记忆与预期的锚点: 分析大脑如何构造过去(记忆的碎片化)和未来(焦虑的投射),从而不断地将注意力从“此刻”抽离。我们将详细解析“时间盲点”(Temporal Blind Spots)现象——那些被我们忽略或误解的关键时间片段。 “效率陷阱”的悖论: 为什么我们越是努力提高效率,就越感觉时间流逝得飞快?本书揭示了效率目标一旦超越内在价值驱动,便会转变为一种精神消耗。 --- 第二部:心流与叙事的交汇——重塑你的“时间编织机”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叙事重构”的实践。冯·赫尔姆特提出,我们不是被动地经历时间,而是通过我们讲述自己的故事来主动创造时间体验。当行动与内在意义完美对齐时,时间便会“服从”于我们,进入心流状态。 深度解析与工具: 1. 意义的调频器(The Significance Tuner): 如何识别并锚定那些能让你体验到“时间停滞”或“时间延展”的活动。这并非指高强度工作,而是指那些与你核心价值观深度契合的投入。 2. “非连续性”的艺术: 学习如何策略性地打破连续的工作流,而非仅仅通过休息。这包括设计“微间隔叙事切换点”,确保每一次从一项任务转向另一项任务时,都能携带新的、正向的情感能量。 3. 未来的“温和预演”: 不同于目标设定中的强迫性计划,本书介绍了一种基于“可能性空间”的未来感知练习。通过细致描绘“理想的时间片段”,而非僵硬的时间表,来激发当下行动的内在动力。 --- 第三部:建立内在的时间地标——超越日程的自由边界 最终,学会管理时间,就是学会尊重和定义自己的内在节奏。第三部分致力于将理论转化为扎根于个人生命节奏的稳定实践。 实践维度: “停驻点”的哲学(The Philosophy of Still Points): 倡导在日程中主动设置“无目的时间”(Unstructured Time Pockets)。这些时刻不是为了“补充能量”以便更快地回到工作,而是它们本身就是目的,是重新校准我们对时间敏感度的必要“调音台”。 周期性重估(Cyclical Re-evaluation): 如何根据四季变化、个人生理周期和生命阶段,灵活调整你对“高产出”和“深度沉思”时段的定义,避免使用一刀切的标准来衡量每一天。 抵抗“时间通货膨胀”: 当你掌握了对时间的深度感知后,外界的紧急要求和信息洪流便失去了其原有的紧迫性。本书提供了一套强大的心理防御机制,帮助读者在不损害人际关系的前提下,坚守自己时间边界的“非协商区”。 --- 本书适合谁阅读? 《时间的织者》不仅仅是一本时间管理的指南,它是一部关于存在论的实践手册。 创意工作者与思想家: 那些需要深度、不被打扰的时间来让想法成熟,但却被日常事务撕扯的专业人士。 中层管理者与领导者: 那些需要从“救火模式”中抽身,专注于宏观战略愿景,并希望提高团队整体“存在质量”的领导者。 任何感到被生活“推着走”的人: 如果您发现自己无法清晰地回忆过去一周的精彩瞬间,或者总是在期盼着周末或假期来“真正地生活”,那么这本书将为您提供重获生命主导权的钥匙。 《时间的织者》邀请您停止追赶,开始编织。时间不是您需要征服的领地,而是您用来描绘生命蓝图的独一无二的介质。 --- 艾丽卡·冯·赫尔姆特简介: 冯·赫尔姆特是欧洲著名的“存在工程学”研究中心(Centre for Existential Engineering)的创始主任。她的研究横跨现象学、时间心理学和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她曾在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和牛津大学担任客座研究员,专注于人类如何通过感知结构来构建现实的体验。她的著作以其严谨的学术基础和温暖、具有穿透力的文字风格而著称。 ISBN:978-986-XXXX-XX-X 定价:NT$ 580 / HK$ 168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小池龍之介 (Koike Ryunosuke)


  一九七八年生於山口縣,東京大學文學院畢業。

  月讀寺(神奈川縣鐮倉市)、正現寺(山口縣山口市)住持,

  並經營網站「家出空間」,僧名龍照。

  除了從事住持工作與個人修行外,也指導一般大眾坐禪。

  著有《沉默入門》《不要生氣》(以上為幻冬舍文庫)《不思考的練習》《不為難自己的練習》(以上為小學館文庫)《超譯佛經:佛陀教你鍛鍊心靈自由的190個練習》(DISCOVER21)《小池龍之介教你不被情緒綁架的平常心:接受自己,與自己和平共處的五段修練》(朝日新書)《覺察「真我」》(角川SSC新書)等書

  ●網站:家出空間http://iede.cc/

譯者簡介

張嘉芬


  成功大學中文系畢業,法政大學日本文學碩士。期許自己當個講究文字的筆譯,以及務求精準的口譯。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和世界保持適當距離

1    吸收的資訊越多,心越混亂
2    從對方的屈服提升自我價值,是愚昧的
3    說是「為你好」,其實是「為自己好」
4    乾脆拒絕,別再當「老好人」
5    一直計較得失,是心靈的損失    
6    對他人的反覆無常多些寬容
7    越想要被理解,越是不被理解
8    想用網路增加聯繫,其實是想要「有人懂我」
9    「我早就說過了」的意思是「尊重我一下」
10    即使沒立刻收到回信也別焦急
11    「正義之怒」的真面目是為了報復
12    假裝來的正義,也遮掩不了小人的醜態
13    跳脫「犯錯是不好」的思維陷阱
14    心情不好時,舉止更要體貼
15    別因自己不受重視而生氣
16    坦率一點,心境會更從容
17    學會用溫柔化解他人的敵意
18    大聲指責別人,自己會更不開心
19    別被大腦過剩的防衛機制而樹敵
20    太渴望被認同,才會無法好好說話
21    傾聽自己的心聲,讓心平靜下來

★第二章 別輕易動怒

22    檢視老是引發自己怒火的根本原因
23    別為他人的愚蠢而生氣
24    嘴上說「不用做」,但其實是「想要你這麼做」
25    「算了!」、「夠了!」背後隱藏的玄機
26    對他人不滿,是把對方與自己的煩惱串聯起來
27    認識煩惱的連鎖反應,抱持心平氣和
28    「你不對我好,我也不對你好」的爭執沒有意義
29    接收好意時,要提醒自己「諸行無常」
30    為什麼長大後,仍會因父母說的話而困擾?
31    「想要家人乖乖聽話」是不幸的根源
32    把「可是……」放在心裡
33    「怎麼可能!」的傲慢及狹隘
34    犯罪、災害和背叛,皆「有可能」發生
35    道歉時別找無謂的藉口
36    放下「想被正確了解」的欲望
37    每個人都「渴望被理解」, 卻無法互相理解
38    高呼正義的人格外可疑
39    提升溝通品質:先認真傾聽
40    先回一聲「是啊」,再說出看法
41    沒人傾聽的寂寞,日久將轉化成憤怒
42    「假裝有興趣」、很快就會露出破綻

★第三章 別找藉口

43    為什麼別人被讚美時,我們總是想反駁?
44    嫉妒是自然情緒,不必感到可恥
45    別因為嫉妒而製造假想敵
46    智者意重,毀譽不傾
47    「修心」之前,要先「修身」
48    修身的基本功:只吃三分飽
49    砂糖的高甜度,會讓情緒起伏不定
50    素食能抑制「快感」,帶來「滿足感」
51    看再多網路訊息,也得不到滿足
52    過度社交的「快感」,同樣使人不幸
53    最好的休息方式:切斷網路、設法獨處
54    戒掉說「不用回覆也沒關係」
55    堅持「我是對的」,所產生的攻擊性
56    冷靜!每個人都是自私的
57    當義工、做環保,是為了滿足什麼
58    大腦會依自己的立場來分辨善惡
59    想說卻又不敢說,膽小鬼心裡在想什麼?
60    勇敢說出:「我辦不到!」
61    別急著說「好」,要說「讓我想一下」
62    讓人失望也無所謂啦
63    此刻的念頭、情緒都是一時的
64    放下「自己應該是……」的形象
65    正視內心的細微情變化

★第四章 別著急

66  透過坐禪冥想,重啟鈍化的大腦
67    適度努力,適度放鬆
68    執念,會讓人遍體鱗傷
69    避免無意義的爭論
70    改變自己的看法時,為何會有愧疚感
71    用「我沒有意見」來化解挑釁
72    別把犯錯的人逼入絕境
73    別當眾揭人瘡疤
74    動腦也要動手,腦袋會更清醒
75    要有「必要時捨棄一切」的勇氣
76    「我想成為這樣的人」產生的苦惱
77    理智自省,不過度否定從前的自己,
78    不為失敗找藉口
79    別以受害者姿態責備他人
80    別一直按下「快點快點」的按鈕
81    別一直想著改變別人
82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內在法則
83    「求而不得」的苦,人人皆有
84    沒有回報也沒有關係
85    是故莫愛著,愛為別離苦
86    若無愛與憎,彼即無羈縛

★第五章 別比較

87    莫知來變
88    讓當下成為「靜心之所」
89    假親切之名,行自我滿足之實
90    幫助別人的動機背後,是否藏著虛榮心
91    不要把自己的規則強加給他人
92    適度堅守、適當放棄
93    招致紛爭的是自私的信仰
94    保持幹勁,需要「自願去做」
95    世上不存在絕對正確的聖典
96    遠離讓自己過度迷戀的事物
97    別讓虛榮心矇閉雙眼
98    無懼誤解
99    不必強迫自己配合他人
100    謙虛是進步的基石
101    渴望被讚美,和驕傲一樣討人厭
102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103    坦然接受生活中的不方便
104    承認自己的脆弱、無能
105    不與他人及過去的自己比較
106    你想見的是朋友,亦或是自己?
107    能感謝他人的嚴厲指責,才是真正的「反省」
108    為人表率者,要勇於承認自己的「脆弱」

後記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7046722
  • 叢書系列:富能量
  • 規格:平裝 / 240頁 / 14.8 x 21 x 1.4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用户评价

评分

說真的,市面上關於情緒管理、正念冥想的書多到氾濫,很多都講得落落長,理論一大堆,結果看完還是一頭霧水,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實踐」。但這本《別生氣啦!》,厲害就厲害在它的「實用性」和「接地氣」。它不是在跟你談什麼高深的哲學,而是直接丟出一些超級生活化的小練習,那些練習的設計,讓你不用花大錢去上什麼課程,隨時隨地都能做。像我以前總覺得「控制」情緒很重要,要把它壓下去,結果越壓彈性越大。這本書卻教你如何「覺察」情緒的來龍去脈,了解它為什麼會產生,而不是一味地指責自己。我試了書裡提到的幾個小技巧,特別是關於觀察自己呼吸的那個,當下真的有種抽離出來看戲的感覺,讓原本快要失控的怒火,硬生生被拉回了理智線。對於想從根本上改變生活狀態的人來說,這本書絕對是值得收藏的行動指南,而不是一本看完就束之高閣的裝飾品。

评分

我之前有個習慣,就是一旦事情不如預期,就會立刻進入「受害者」模式,覺得全世界都在針對我,然後對身邊的人各種抱怨,搞得大家都不太敢跟我說話。自從開始看《別生氣啦!》,我開始學著去「看見」那個生氣的自己,而不是馬上「成為」那個生氣的自己。書裡對於「不要求別人」這塊著墨很深,這對我這種控制慾比較強的人來說,簡直是醍醐灌頂。原來我之所以這麼容易生氣,很多時候是因為我把自己的期待,強行套用在別人身上,期待他們照著我的劇本走。當他們沒照做時,我的情緒就會爆炸。書中提供的方法,不是要我變成一個沒有情緒的木頭人,而是教我如何把焦點從「別人做了什麼」拉回到「我現在感覺如何」以及「我能控制什麼」。這種視角的轉換,非常巨大,它讓我從一個不斷被外界牽著鼻子走的狀態,慢慢走回自己人生的主導權,那種舒暢感,真不是三言兩語可以形容的。

评分

天啊,這本書根本是我的心靈解藥!最近工作壓力大到快爆炸,每天都處在緊繃狀態,跟身邊的人說話都帶著火藥味,自己也覺得很煩躁、很累。看到這本書的書名《別生氣啦!》,當下就覺得「這根本在說我嘛!」,抱著一絲希望把它帶回家。翻開書後,我發現裡面的文字語氣非常溫暖、超級親切,沒有那種高高在上說教的感覺,反而是像一位很有智慧的朋友在你耳邊輕輕說話,告訴你沒關係的,生氣是很正常的情緒。書裡分享的那些小故事,真的都是生活裡會發生的場景,讀著讀著,就會忍不住一直點頭,心想「對!我就是這樣!」這種強烈的共鳴感,讓我覺得自己不再是孤單面對這些情緒黑洞。光是閱讀的過程,就已經讓我感覺到心臟那塊緊縮的地方慢慢鬆開了,這本書根本是為我們這些常常在情緒邊緣徘徊的現代人量身打造的啊,真心推薦給所有需要一點溫柔對待心靈的朋友們。

评分

這本書的排版和設計風格,也讓我非常驚豔,完全不像一般心理勵志書那種嚴肅的書面感。拿在手上就覺得心情很好,那種日系特有的清新、簡約,搭配上舒服的字體,讓人閱讀的體驗直線上升。你知道嗎?有時候光是書本的「視覺感受」,就能影響我們吸收內容的心情。拿到這本,我完全沒有「我要開始上課了」那種抗拒感,反而像在翻閱一本設計精美的生活雜誌,只是內容剛好是關於如何跟自己和解。這種輕鬆愉快的閱讀氛圍,其實就是它成功的關鍵之一。它用最溫和的方式,把最深刻的道理灌輸給你,讓你不知不覺中,就對「苛求自己」這件事產生了反思。我得說,光是設計團隊就該頒獎給他們,因為他們懂得現代人需要的是「美感」與「療癒」並存的產品,這本書完美達到了這一點,讓人愛不釋手,也更願意經常拿出來複習。

评分

說白了,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重新認識「快樂」的定義。以前我總覺得快樂是「擁有」什麼,或是「事情都照計畫進行」才算快樂。但隨著年紀增長,發現人生充滿變數,這種依賴外在條件的快樂,非常脆弱。這本《別生氣啦!》提供了一條更內在、更堅固的快樂路徑。它鼓勵我們放下那些不必要的「應該」和「必須」,接受人生的不完美,也接納自己偶爾的軟弱和失控。最打動我的地方是,它讓我意識到,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做什麼就做什麼,而是「有權利感受任何情緒,但不必被它綁架」。這種「活出自己歡喜的人生」的境界,不是要你功成名就,而是找到內心的平靜。它就像一本溫柔的憲法,告訴我們身為一個情緒複雜的人類,我們擁有什麼樣的基本權利,那就是「允許自己好好地、真實地活著」,不用活成別人眼中那個「完美的人」,這份釋然,價值連城。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