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閱讀本書,選擇對眼睛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 翁林仲
前言 了解正確護眼知識,長保視力健康
閱讀本書須知
Part 1 一定要了解的眼睛與視力基礎知識
你知道健康眼睛的構造嗎?
青光眼是占4分之1失明原因的首要因素
利用混疊圖像確認視力
利用方格表就能發現眼睛疾病
乾眼症也許是因為眼睛的油分不足
以為自己看得見,但其實看不見!
一旦罹患白內障,就會難以辨認顏色
白內障惡化後,會影響日常生活
一旦看不清楚,可能引發失智症或臥病在床
白內障年輕化!40歲就必須開始留意
即使外表看起來還年輕,眼睛也會先行老化
大多數眼部疾病都起因於微血管的劣化
眼睛疲勞是由於調整焦距的肌肉緊繃所致
近視、遠視、老花都是視力調節產生障礙
千萬不可以小看直射的陽光!
這世上絕對沒有對眼睛有益的隱形眼鏡!
因過敏而引起的眼部疾病日益增加
近在身邊的眼部疾病! 一旦出現徵兆就要前往眼科就診
飛蚊症/閃光暗點/光視症/眼瞼下垂/結膜炎/角膜炎、角膜受傷
Column 01 透過名畫看出畫家們的視角與眼部疾病
Part 2 有益眼睛健康的生活方式
眼球體操是會導致視網膜剝離的最壞習慣
千萬不要相信毫無根據的眼睛保健法
絕對不可以清洗眼睛! 請大家珍惜淚水
多攝取能護眼、富含葉黃素及玉米黃素的蔬菜
從海鮮類攝取紅色色素與Omega-3脂肪酸
適量攝取對眼睛有益的油脂
高血糖是視網膜病變的原因,控制血糖很重要
膳食纖維能讓血糖保持穩定,對腸道也很有幫助
維生素B群對眼睛非常重要!
手機的藍光會造成眼睛疲勞
靈活運用抗藍光產品
眺望1公里以外的景色,讓眼睛休息
每隔1小時望向5公尺以外的地方放空一下
一感到眼睛疲勞,就用溫毛巾熱敷!
刺激穴位對於消除眼睛疲勞與初期近視都很有效
記住這些對眼睛有益的穴位
以小小的習慣改善肩頸血液循環
按摩頭皮讓眼睛獲得放鬆
晚上泡澡讓身體溫暖起來,改善血液循環
不要過度清除皮脂,乾燥部位要使用美容油
要消除眼睛疲勞,就寢前的1小時就是關鍵
適度矯正視力可以降低眼睛的負擔
如何安全有效地使用眼藥水?
Column 02 預防就是最大的治療。每天都要用心守護重要的眼睛
Part 3 在眼科接受眼睛治療的注意事項
在接受眼科醫師治療時的評估重點
白內障是因為水晶體混濁導致視力下滑
唯有動手術才能治好白內障
進行白內障手術前後的注意事項
配合生活作息選用適合自己的人工水晶體
手術後的自我檢測與保養非常重要
白內障手術的費用
青光眼是由於眼壓等原因造成的視神經損傷
青光眼是可以藉由手術治好的疾病
視網膜剝離會直接引起視力障礙與失明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有很高的風險會造成失明
如何預防與治療糖尿病視網膜病變?
黃斑部病變是視力下滑的一大原因
治療近視的LASIK與ICL手術相關知識
眼科檢查須知
視力檢查/屈光檢查/眼壓檢查/眼底檢查/視野檢查/裂隙燈顯微鏡檢查
如何選擇不會讓人後悔的眼科醫師?
哪些才是真相? 關於眼睛的Q&A
結語
了解正確護眼知識,長保視力健康
深作秀春
目前整個日本都因為新冠肺炎疫情,社會亟需變革。在醫學的世界中,國際學會就算會有時差的問題,也必須藉由網路舉辦線上直播。以往只能親身前往國外才能學習的最新知識與手術方法,現在也能利用高速網路介紹給所有人,隨時都可以取得全世界最尖端的眼科治療資訊。
據說人類在獲得資訊時,有9成都是從眼睛進入大腦。因此,在現今的資訊社會時代中,我們的眼睛功能變得更加重要。而且,雖然現在已經是人人都可以活到100歲的長壽時代了,但實際上眼睛的壽命只有60~70年,比生命短了許多,所以我們更有必要花心思延長眼睛的壽命。
即便真的活到了100歲,若是眼睛不方便的話,就無法保障生活品質,沒辦法過著心靈豐裕的生活。此外,有很多人都在眼睛還健康時不知道最正確、最新的護眼資訊,導致眼睛產生疾患、延誤治療、接受不恰當的治療,最終導致喪失視力,這讓我感到非常遺憾。
所以,為了讓所有人都能了解重要的眼睛真實資訊,我寫下了這本書。
在Part 1中,我即將解說眼睛構造、功能,以及可以讓人早期發現眼睛疾患、早期治療的基本知識。眼睛明明是非常重要的器官,但要是一點相關知識都沒有的話,就很有可能會引起疾患。
在Part 2中,我將解說現在立刻就能實踐的護眼營養與生活智慧。這部分全都是只要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做到,請大家一定要親身實踐,預防眼睛疾病。
在Part 3中,我將說明實際上前往眼科就診時該注意的事項,以及最新的治療法。萬一罹患了眼睛疾病,卻不知道最先進的治療方式的話,就很有可能會接受到錯誤的治療,反而喪失視力。因為眼部疾病隨時都有可能會發生,最重要的就是從平日就要做好心理準備、了解相關知識。
本書特地準備了插畫與圖表,讓大家更能清楚理解眼科的專門知識。
請大家一定要閱讀本書,從平日就過著保護眼睛健康的生活,為了在未來罹患眼睛疾病時可以接受最好的治療,現在就學習正確知識,一輩子都維護優良的視力吧!
閱讀本書,選擇對眼睛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
翁林仲
中華民國眼科醫學會前理事長、日本北里大學眼科醫學博士
「在這100歲的長壽時代,希望人人都能一輩子過著看得清楚的生活。」深作秀春醫師的這一句話吸引我把這本書好好地看完,這是我們身為眼科醫師最大的責任和期待。
長壽時代最常見的白內障問題,深作醫師用瓦斯爐上的火焰來做說明非常貼切,較熟的黃褐色白內障使得眼睛看不見淡藍色的火焰,長輩本來以為關掉的爐火其實還在燃燒,後面引起燒焦、燙傷、甚至火災,這是非常嚴重的安全考量。因為白內障導致視力減退,眼睛接收到的資訊減少使大腦間接衰退,可能造成目前所說的耳不聰、目不明的失智,或是因此不敢外出運動,而間接增加肌少症的可能性。所以在度數矯正後,仍然看不清楚的階段,經眼科醫師清楚診斷之後,在適當時機就應該接受手術。深作醫師介紹了目前普遍的白內障乳化手術方法,事實上在台灣還有飛秒雷射輔助的白內障乳化手術(FLACS) 可供選擇,配合不同功能的人工水晶體,以達到更精準的效果。
深作醫師特別呼籲大家養成習慣,不要過度使用手機,這一點我完全贊成。智慧型手機的過度使用,讓我們在臨床上看到早發性的高度近視、早發性老花、還有早發性白內障。LED光造成的視網膜損傷,我們相信到了20年後,真的會有40歲左右的人患有嚴重的視網膜疾病,導致視力下滑。多望向遠方,減少眼睛疲勞、使用阻絕紫外線及藍光的眼鏡、就寢一小時前絕對不看手機遠離藍光,避免自律神經失調及許多人所困擾的失眠問題。
另外,書中特別提到現代社會乾眼症不分年齡且不只是水分不足,很有可能是眼睛油脂層的不足,很多民眾還沒有建立這樣的觀念。因為老化、衛生習慣或是化妝品……等造成的瞼板腺功能障礙(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瞼板腺退化、堵塞或是發炎)都有可能降低油脂的分泌。經過眼科醫師的詳細檢查,再依據乾眼症的原因及嚴重程度,用熱敷、人工淚液、凝膠、脈衝光、血清,甚至是免疫抑制劑來治療都會有不錯的成果。
「這世上絕對沒有對眼睛有益的隱形眼鏡」這個章節主要內容是呼籲矯正度數用的隱形眼鏡不管標榜有多高的透氧率及含水量,都不應超時配戴。事實上,
近視控制隱形眼鏡、角膜塑型片、圓錐角膜用的硬式高透氧隱形眼鏡、或是其他治療型隱形眼鏡……都還是對眼睛治療有益的。
近年來近視的發生率仍然逐年攀升,許多人、尤其是年輕族群在生理、心理、美觀上都希望能擺脫眼鏡的束縛。深作醫師也提到了近視矯正手術在日本常用的LASIK以及ICL。而在台灣的市場中,還有trans PRK、smart trans PRK跟 SMILE的選擇。至於每個人適合的手術方式,眼科醫師會依據角膜狀況、近視、散光的程度等等,在臨床上做近一步的評估。
深作醫師提到青光眼是可以藉由手術治好的疾病,我相信他的意思是青光眼可以藉由手術達到良好的降壓效果並控制青光眼的惡化。事實上,1/4左右的失明都是由青光眼造成的。我們強烈的呼籲年輕高度近視族群及有家族病史的民眾,還有40歲後的成年人至少每半年到一年檢查一次眼壓及視神經的狀況。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確實可以避免眼睛的隱形殺手。
最後本書還對於高齡長壽群常見的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視網膜剝離以及生活上的保養都有清楚的介紹,若能反覆閱讀並檢視自己的用眼習慣,選擇對眼睛健康有益的生活方式,就能夠達成「在這100歲的長壽時代,都能一輩子過著看得清楚的生活」。
說實話,我對保健書一向抱持著半信半疑的態度,很多書都會把一些很基礎的常識講得好像是什麼驚天動地的發現一樣,或是把一些根本沒什麼科學根據的療法包裝得很厲害。但這本不一樣,光是「逾20萬次手術」這個數字就夠震撼了,這代表作者的經驗值是站在一個非常高的基礎上,不是那種紙上談兵的理論派。我比較希望看到的是,書中能針對不同年齡層或不同用眼習慣的人,提供客製化的建議,比如我們這些中年上班族,跟那些每天都要盯著平板寫作業的小朋友,需要的保護方式應該很不一樣吧?如果書裡有提供一些自我檢測的小工具或步驟,讓我們隨時可以評估自己眼睛的健康狀況,那就更實用了。我最怕的就是等到眼睛真的出現嚴重問題才去看醫生,那時候可能就來不及了,所以這種預防勝於治療的實戰經驗傳授,對我來說價值連城。
评分這本書的厚度看起來就很有份量,感覺內容絕對是紮實的,而不是那種只有幾頁圖片、幾句話結論的淺薄讀物。我注意到書名強調了「臨床彙整」,這對我來說非常重要。臨床經驗的價值在於它能反映真實世界中發生的問題,而不是實驗室裡的完美數據。我希望書中能多分享一些真實的案例,當然,不能透露病人隱私,但透過醫師的視角去解析這些案例,讓我們了解「什麼樣的用眼習慣會導向什麼樣的後果」,這遠比單純告訴我們「不要熬夜」來得有效。人都是有學習曲線的,看到具體的錯誤示範和正確做法,才能真正內化成自己的行為模式。如果這本書能成功地幫我建立一套完整的「眼睛防禦系統」,讓我能更有意識地去保護我的視力,那它的價值就遠遠超過書本本身的價格了,這簡直就是一份為期一生的健康合約。
评分從小到大,我媽就一直嘮叨我要多看遠方,少看電視,但長大後才發現,生活環境跟工作需求根本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現代社會幾乎把我們的眼睛綁死了。我最近看網路上有些論壇在討論雷射手術,大家講得好像很輕鬆,但畢竟是動到眼睛這種精密部位的手術,心裡還是會有點毛毛的。如果這本書是出自一位頂尖的外科醫師之手,我非常期待能看到一些關於「手術的真相」的論述,當然不是鼓吹大家去做手術,而是希望能夠客觀地分析各種眼科治療選項的優缺點和風險,這樣我們在做決定時,才能更全面地考量。畢竟,一位身經百戰的醫師,他看到的絕不只是表面的症狀,而是更深層的病理結構。這種由內到外的深度剖析,絕對比市面上那些只強調術後效果的廣告來得有說服力。
评分我上禮拜在咖啡廳翻了一下別人的電子書,看到裡面提到了好幾種護眼營養素,說實在的,講得我一頭霧水,什麼葉黃素、花青素的,感覺吃對東西很重要,但到底要怎麼吃、吃多少才夠,每家說法都不太一樣。這本如果能提供一個清晰的營養補充指南,那就太佛心了。我希望它能像一本生活工具書一樣,我們可以隨時拿出來查閱,而不是看完一次就束之高閣。例如,書中會不會提到某些特定食物的組合吃法,可以達到最大的吸收效果?或者,它會不會針對戴隱形眼鏡的使用者,提供一些額外的注意事項?畢竟現代人生活節奏快,很少有人願意花大把時間在複雜的保養程序上,所以,我最期待的就是那些「少即是多」、但效果顯著的實用技巧,能讓我在忙碌之餘,也能確實地照顧好靈魂之窗,畢竟眼睛是我們接收世界最重要的介面啊。
评分這本書的封面設計就很吸引人,那種簡潔又不失專業感的風格,讓人一看就知道裡面肯定有料。我最近工作型態大轉變,天天對著電腦,眼睛真的很吃不消,常常覺得乾澀、疲勞,甚至有時候會有點看不清楚的狀況,上網找資料又看到很多五花八門的護眼偏方,真的不知道該信誰。這本聽說是業界權威寫的,而且累積了這麼多年的臨床經驗,感覺就是比那些網路上隨便找來的文章可靠多了。我尤其期待書裡面有沒有提到一些針對「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的具體建議,畢竟現在大家的生活都離不開手機跟電腦,如果能學到一些科學又實用的方法來預防眼疾,那就太棒了。而且,書名裡的「全球最佳眼科外醫師」這幾個字,真的讓人肅然起敬,希望他能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把那些複雜的眼科知識,轉化成我們一般人也能輕鬆理解的日常保健守則,畢竟我們不是醫學背景出身的,太學術性的東西看了頭都昏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