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與奶的美味奇觀:《肉品聖經》+《乳酪聖經》

肉與奶的美味奇觀:《肉品聖經》+《乳酪聖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亞瑟・凱納
圖書標籤:
  • 美食指南
  • 肉類
  • 奶酪
  • 烹飪
  • 食材
  • 食譜
  • 飲食文化
  • 食品科學
  • 味蕾享受
  • 廚房必備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肉品聖經:牛、羊、豬、禽,品種、產地、飼養、切割、烹調,最全麵的肉品百科知識與料理之道,嗜肉好煮之人最渴望擁有的廚藝工具書》

一本書,深入認識肉品種&知識
一張圖,完整破解肉切割&料理
史上最值得收藏的肉類食用指南

 
超強!全球絕品肉圖鑑
前腿或臀肉?慢燉或快煎?
透徹知曉原理,讓肉更美味!

 
舉凡你吃過、或看都沒看過的畜養動物,
從頂級品種到切割方式,從刀具介紹到烹調科學,
外加最速配、道地的經典料理作法……
本書以令人捧腹的幽默筆調,搭配愛不釋手的美麗圖解,
為讀者揭開全球頂尖畜產業與肉商的行內機密,
一本前所未見的「屠夫」自學手冊,將導正以訛傳訛的錯誤觀念,
欣賞品種與風土的養成特質,破解左右肉質風味的祕密,找到吃肉的幸福!
 
【不可不知的肉知識】
選擇優質肉品的關鍵是什麼?
和牛的滋味為什麼無與倫比?
牛肉的銷魂風味原來是油花?
伊比利火腿要選黑蹄還是貝洛塔?
肋排和肋眼,差別在那裡?
烹調肉類時的最佳撒鹽時機?
肉應該逆紋切?還是順紋切?
醃漬汁會滲入肉裡嗎?怎麼醃肉更入味?
煎牛排時要怎麼翻?一次、兩次、還是很多次?
生火腿和熟火腿有何不同?
鵝肥肝和鴨肥肝,應該怎麼選?
 
【內行人審訂】
王建鎧 國立中興大學動物科學係助理教授
蘇彥彰 咖啡與法式餐點顧問  
 
【內行人推薦】(依姓名筆劃序排列)
吳季衡 祥圃實業營運長/究好豬創辦人
李硯湄(Emily) 颱灣首位女性侍肉師
林和曄 大山洋行執行長
林裕森 作傢
鬆露玫瑰 烹飪書籍作者及譯者
熊爸 A.C.舒肥。料理實驗室負責人
鄧學凱 颱灣土雞王/凱馨公司總經理
簡天纔 Thomas Chien 廚藝總監
  
「平價肉品的大量充斥,如何開始學會怎麼吃的好、吃得巧、又能吃得身心愉快、健康輕鬆、甚至是吃得有文化、有深度?那麼還是得從認識自己吃的東西,認識它們的源頭與端上餐桌的過程開始。打開這本《肉品聖經》,追尋適閤自己的肉品道路將正式展開。」──王建鎧 國立中興大學動物科學係助理教授
 
「吃肉是種享受,懂肉是種態度。給無肉不歡的老饕的究極寶典。」──吳季衡 祥圃實業營運長/究好豬創辦人
 
「《肉品聖經》是一本肉類食用指南,舉凡各種肉品的知識及圖鑑、切割及烹調的技術、適用的刀具及鍋具,皆可在本書一探究竟。它以科學的方式教你健康吃肉,享受吃肉的幸福感,不僅老饕必備,掌管傢人脾胃的煮婦更需人手一本。」──鬆露玫瑰 烹飪書籍作者及譯者
 
「這真是廣大的無肉不歡的食客們的福音書!!不管為自己或心愛的人的大快?頤學習瞭多少時間,這本書都能為你帶來耳目一新、精闢入理的知識與技巧。從食客到食神的距離,就在本書的頁首到頁尾的分寸之間。」──鄧學凱 颱灣土雞王/凱馨公司總經理
 
 
【和牛啊!和牛!】
和牛並不是一個品種,指的是日本牛而已。和牛包含數個日本品種,其肉質美味齣眾,軟嫩口感無可比擬,油脂有如糖果在口中融化,帶奶油風味,還有些許甜味和花香。呼……總之隻可意會,不可言傳!
★還有和牛的飼養、分級、料理等,讓你瞭解更多!
 
【骨髓:橫切還是縱剖?】
骨髓有兩種切法。橫切經典,縱剖優雅。不過骨髓該如何與牛肉料理纔是應該要關心的事……
★還有骨髓的清理與料理,讓你瞭解更多!
 
【豬仔界的和牛?】
對,就曼加利查豬,牠是我的心頭好,心目中最無可取代的品種。鼕天時牠們身上長滿綿羊般的毛,不過可是貨真價實的豬。牠被暱稱為「豬中和牛」,這樣明白瞭嗎?油脂迷人,肉中佈滿油花,沒有任何一種豬比得上。啊……牠的美味無可匹敵!厚厚的油脂和大量油花,肉質腴軟多汁,風味深沉綿長,口齒留香,是徹徹底底的美味原子彈!
★還有曼加利查豬的品種、毛皮、製品等介紹,讓你瞭解更多!
 
【生火腿和熟火腿?】
你瞭解什麼是生火腿、什麼是熟火腿嗎?
同樣部位的豬肉和鹽,以兩種古老製法,成為兩塊大不相同的火腿。前者變乾,可保存數個月;後者則保持溼度,僅能保存數日。
★還有火腿的製法、保存及挑選等介紹,讓你瞭解更多!
 
【盤中雞肉的品質取決於……】
對,就是品種。有些品種產蛋量極佳,但是肉質平淡無味;有些則既會下蛋,肉也好吃;還有一些稱為「肉用雞」的品種,以優秀的肉質聞名。有些雞種肉質結實,有些較軟;有些肉色深,有些則是白色。
★還有雞的演化、最佳雞種、雞的解剖及處理方式,讓你瞭解更多!
 
【什麼鍋配什麼肉】
平底鍋適閤煎牛排,燉鍋適閤煮或燜,隻有這樣嗎?那你就錯瞭,鍋具的大小也是超級重要,鍋具太大或太小,將會大大降低肉的品質,還會減少原本能產生的鍋底精華。
★還有各式鍋具與肉之間的搭配,讓你瞭解更多!
 
【正確的撒鹽時機?】
鹽和肉的關係說來話長。有人認為:「下鍋前加鹽」,有人則說「韆萬別在下鍋前加鹽」,各持己見。既然我們閒著沒事,不妨就以科學方式瞧瞧,究竟何時該在肉上撒鹽吧!
★還有鹽的滲透速度實驗、鹽的謬誤解析及如何善用鹽,讓你瞭解更多!
 
【鹽漬與鹽醃】
我的媽呀!又是鹽漬,又是鹽醃……完全搞不懂啊!冷靜!這些都是你應該多多應用的料理方式,因為既有趣又簡單。再說,還能改變肉的滋味與質地,使其更軟嫩鮮美呢!鹽醃(salaison),就是把肉放進鹽裡。鹽漬(saumure)則是將肉放進鹽和水裡。差別在此。那細節又是什麼呢?
★還有製作過程、科學解釋及大廚不傳的祕訣,讓你瞭解更多!
 
【低溫烹調?Sous Vide?】
這是近年來的熱門話題,不同於其他烹調法,非常有意思。但是注意,烹調時間非常長:視食材大小,可從 1 小時到72小時。你沒看錯,真的要煮72小時!
★還有操作方式、優缺點比較,讓你瞭解更多!


《乳酪聖經:歷史、風土、餐搭,全麵介紹400款世界知名乳酪的用乳來源、製作祕方與產區地圖》

歷史  風土  餐搭
超過400款世界知名乳酪的小知識、大百科
適閤乳酪初心者,或是重度饕客,美食愛好者必備!

最新、最完整的乳酪圖鑑

乳酪的味道源自何處?為什麼乳酪有孔洞?乳酪為何有不同的顏色?一次迴答你對乳酪的所有疑問。
*乳酪的起源:從農場與產乳動物開始,介紹乳酪的製作祕密與過程,並且認識11個經典乳酪傢族。
*乳酪身傢檔案:詳細介紹超過400款值得深入探索的乳酪,包括產地、規格與風味,讓你對乳酪瞭解更多。
*精緻乳酪插圖:超過400款乳酪手工插畫,在閱讀各種乳酪訊息時,也可以欣賞各款乳酪的細節與樣貌,賞心悅目。
*終極乳酪地圖:乳酪究竟來自何處?哪些地區生產乳酪?用終極乳酪地圖瞭解全球各地的乳酪風土與生產版圖。
*乳酪相關知識:乳酪的氣味、滋味和質地是怎麼產生的?那個場閤適閤吃哪款乳酪?哪些乳酪的搭配彼此相得益彰?該如何搭配乳酪盤?甚至品嚐乳酪的建議,都在本書裡!

【乳酪專門店】
乳源動物:乳酪的產乳來源有綿羊、山羊、乳牛,還有不可或缺的水牛,介紹各個產乳品種、乳汁優點,及代錶性乳酪。
乳汁的處理方式:生乳、熱殺菌法、巴斯德殺菌法、超高溫殺菌法。
乳酪製造過程:1擠乳和集乳,2凝結,3入模成形,4瀝水,5抹鹽,6風味熟成。
解讀乳酪上的標籤與標章:來源正確的乳酪應該要有明確的標籤,甚至要有AOP、IGP、STG等標章。
11個經典乳酪傢族:走進乳製品店有如一場感官之旅。色彩、氣味、觸覺、味覺,甚至聲響。11個傢族包括,新鮮乳酪、乳清乳酪、天然外皮軟質乳酪、白黴外皮軟質乳酪、洗皮軟質乳酪、壓製生乳酪、壓製熟乳酪、藍紋乳酪、紡絲乳酪、融化乳酪、再製乳酪。
風土與產區:將乳酪的產地圖示化,用地圖標示,讓乳酪的風土與產地更一目瞭然。
乳酪風味那裡來:乳酪的滋味和氣味來自熟成過程中生成的微生物:細菌、黴菌以及酵母。每一種微生物都是獨一無二,彼此閤作或競爭。熟成師的工作就是要讓這些微生物與原料和諧共存。
乳酪的香氣與風味:乳酪也有風味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香氣經驗。因此,同一款乳酪,每一個乳酪愛好者都能發現不同的香氣。在乳酪世界裡可以分辨齣至少一百種香氣,可以分成八大傢族。
飲品的搭配:白酒、紅酒、啤酒、威士忌,甚至是中國茶、大吉嶺紅茶、普洱茶、果汁,都有適閤的乳酪可搭配,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與滋味。
刀具和工具:刨刀、布裏刀、乳酪斧刀、線刀、湯匙等,切割和品嘗乳酪的刀具和工具多不勝數。
乳酪切割的藝術:圓乳酪、正方形乳酪、金字塔形乳酪、切片乾酪、藍紋乳酪、極硬質乳酪,提供每一款乳酪適閤的刀具與切割方法,且每一塊乳酪都要有一部分中心和一部分外皮喔。
乳酪品嘗順序:乳酪是依照品嘗順序排列,通常從最溫和排列到風味最強勁。提供各式乳酪與飲品的搭配。
乳酪包裝術:包裝乳酪的方法不隻一種,提供圓形、角形、方形、圓柱形、金字塔形、心形等乳酪的基礎包裝方法。

【專業審訂】
國立中興大學動物科學係 助理教授/陳彥伯

【內行人推薦】
Isabella Chen/慢慢弄乳酪坊主理人、創辦人
邱明弘(Terry Chiu)、吳麗芳(Nana Wu)/citysuper Cheese & Deli Assistant Buyer
林和曄/大山洋行執行長
林裕森/專業葡萄酒作傢
洪政欽(Johnson)/固德威美食生活傢董事長
許昭晶(Diane)/專業法國乳酪講師

「這是一本夢想多年,極其專業,完整詳盡,圖解式、係統化、無痛學習的乳酪書。」──專業葡萄酒作傢/林裕森

「本書作者將乳酪的歷史發展、製作歷程、乳源、動物原生物種、飼料、各種乳酪的分類,以及可搭配的飲品等,做瞭如教科書般的深入探討,以淺而易懂的方式錶述。是作者的精心費力之作,相當難得的作品。值得推薦。」──固德威美食生活傢董事長/洪政欽(Johnson)
好的,這是一本名為《烹飪的藝術:從基礎到精通》的圖書簡介,旨在幫助讀者建立堅實的烹飪基礎,並逐步探索更復雜的烹飪技巧。 圖書名稱: 烹飪的藝術:從基礎到精通 圖書簡介 《烹飪的藝術:從基礎到精通》是一本旨在成為您廚房中不可或缺的指南的烹飪書籍。它不僅僅是食譜的集閤,更是一套係統的烹飪哲學和實踐方法,引導初學者建立紮實的烹飪根基,同時為有經驗的烹飪愛好者提供深入探索和精進技藝的路徑。 本書的核心理念在於“理解而非盲從”。我們相信,掌握烹飪的原理遠比記住單個食譜重要得多。隻有理解瞭食材的特性、熱力的作用以及調味的平衡,纔能真正做到舉一反三,創造齣屬於自己的美味。 第一部分:廚房的基石——基礎技能的建立 本部分專注於構建您在廚房中所需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技能。我們將從最基礎的“刀工”開始,詳盡地介紹如何安全、高效地握刀和使用各種刀具。無論是切丁、切絲、切塊還是切片,清晰的步驟圖解和實用的技巧將確保您在準備食材時遊刃有餘。我們不僅會展示如何切洋蔥而不流淚,還會深入講解不同蔬菜和肉類的最佳切割方嚮,這對最終的烹飪效果至關重要。 隨後,我們進入“熱力管理”的範疇。瞭解煎、炒、煮、燉、烤、蒸這些基本烹飪方法的原理是成功的關鍵。例如,我們詳細闡述瞭“美拉德反應”(Maillard reaction)的發生條件,解釋瞭為什麼有些食物需要高溫快速加熱,而有些則需要低溫慢燉。我們提供瞭精確的溫度指南和時間參考,幫助讀者掌握火候的藝術,避免食物的過度烹飪或欠熟。 此外,本部分還涵蓋瞭“基礎高湯與醬汁”的製作。高湯是許多菜肴風味深度的來源。我們將教授製作經典雞湯、牛肉湯和蔬菜高湯的秘訣,並在此基礎上,引導讀者親手製作白醬(Béchamel)、紅醬(Velouté)和棕醬(Espagnole)等基礎母醬。掌握這些基礎醬汁,意味著您已經打開瞭通往無數經典法式和歐式菜肴的大門。 第二部分:食材的對話——理解與選擇 成功的烹飪始於優質的食材。本部分著重於培養讀者對食材的敏感度和鑒彆力。 蔬菜與水果: 我們探討瞭季節性、産地對風味的影響。如何挑選成熟度適中的水果?如何儲存綠葉蔬菜以保持其鮮脆?本書提供瞭針對常見蔬果的采買和保鮮指南。 榖物與豆類: 從意大利麵到糙米,從扁豆到鷹嘴豆,我們將詳細解釋不同榖物的吸水性、烹飪時間和口感差異,並提供完美的煮製方法,以達到最佳的澱粉釋放和鬆軟度。 香草與香料的交響: 這一章是全書的亮點之一。我們係統地介紹瞭全球常見的香草(如羅勒、百裏香、迷迭香)和香料(如孜然、肉桂、丁香)的起源、風味特徵以及它們在不同菜係中的經典搭配。我們鼓勵讀者進行“盲測”,訓練自己的味蕾,學會如何適度地使用香料,以提升菜肴的層次感,而非僅僅是掩蓋味道。 第三部分:平衡的藝術——調味與品嘗 調味是烹飪中最微妙也最容易被忽視的一環。本書將“嘗味”提升到瞭科學和藝術的高度。 我們深入剖析瞭五大基本味道——鹹、甜、酸、苦、鮮(Umami)——的相互作用。如何通過增加酸度來提升菜肴的明亮度?如何通過微量的甜味來平衡香料的刺激性?書中提供瞭大量的“味覺校準”練習。 此外,我們詳細討論瞭鹽、糖、醋和油這四種基本調味品的精確使用量和時機。例如,何時放鹽能最大程度地讓食材入味,而何時放鹽則能幫助脫水或保持結構。 第四部分:進階實踐——技巧與融閤 當基礎穩固後,我們開始探索更精細的操作和跨文化的融閤。 精緻的呈現: 烹飪不僅僅滿足口腹之欲,視覺體驗同樣重要。本部分介紹瞭盤飾的基礎原則,包括色彩的對比、高度的構建以及醬汁的點綴技巧,讓您的傢常菜也能擁有餐廳級彆的賣相。 溫度控製的秘密: 我們將重點探討低溫慢煮(Sous Vide)技術,解釋其帶來的均勻熟度和風味鎖定的優勢,並提供相應的設備操作指南和應用食譜。 烘焙入門: 盡管本書側重於烹飪,但我們提供瞭堅實的烘焙基礎知識,重點講解瞭麵筋的形成、酵母的活性以及濕性材料和乾性材料的精確稱量,確保讀者能成功做齣鬆軟的麵包和細膩的蛋糕。 《烹飪的藝術:從基礎到精通》的最終目標是解放您的廚房創造力。通過係統學習書中的知識和技巧,您將不再是食譜的奴隸,而是廚房裏真正的主人,能夠自信地駕馭食材,創造齣屬於您個人風格的美味佳肴。這本書將陪伴您度過從第一次笨拙的切菜到最終遊刃有餘地準備豐盛晚宴的每一個階段。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亞瑟・凱納Arthur Le Caisne
從事藝術設計總監的工作,創立有時尚品牌Zowie,但骨子裡其實是個不摺不扣的美食狂熱分子與料理科學迷。
為瞭這本書,他訪問瞭與肉有關的各種專傢,包括:齣身五代肉販傢族、專售古老品種也是熟成肉品的專傢Jean Denaux;法國傢禽業知名農場主人Frédérique Ménager;甚至連分子料理之父Hervé This與法國國傢農業研究院,都與亞瑟・凱納分享研究報告。這是一本知識含量極高,兼具賞心悅目的飲食著作。
繼《廚房聖經:每個廚師都該知道的知識》(La cuisine, c’est aussi de la chimie)後,他的新作是獻給嗜肉如命者的案頭珍藏──《肉品聖經》。本書文字風格輕鬆幽默,搭配最新科學研究,讓你可以把肉品的舊觀念丟進水裡,重新體會吃肉的幸福!

崔斯坦・希卡爾Tristan Sicard
記者齣身,由於熱愛美食,2011年成為乳酪商,和雙胞胎兄弟一起在裏爾舊城區經營乳製品專賣店兼乳酪品嚐吧「Crémerie Frères Delassic」。

譯者簡介

韓書妍
法國濛貝裏耶第三大學(Université Paul Valéry)造型藝術係畢。旅居法國九年。目前定居颱灣,為專職英法譯者,愛吃愛喝愛貓咪。
身為乳酪愛好者,看到這本書簡直要飛起來。
超過四百種世界各地,風味各異的乳酪一一排開,簡直可以聞到各種氣味!
本書介紹各種乳源,按照乳酪製作方式分門別類。
除瞭認識好乳酪,更要知道如何品味好乳酪。本書也沒忘瞭教讀者如何正確切割乳酪,以及乳酪和飲品的搭配。
吃不完的乳酪,作者還教你如何包裝保存,是不是很貼心呢?
聯絡信箱:shurealisme@gmail.com

繪者簡介

亞尼斯・伐洛茨科斯Yannis Varoutsikos


圖書目錄

《肉品聖經:牛、羊、豬、禽,品種、產地、飼養、切割、烹調,最全麵的肉品百科知識與料理之道,嗜肉好煮之人最渴望擁有的廚藝工具書》

動物


最佳肉牛品種 10
和牛 15
牛的小歷史 18
牛的傢族稱謂 19
食物與肉的品質 20
牛肉的切割 21
牛肉部位小字典 22
無名肋排還是品種肋排? 24
丁骨和紅屋,一塊牛排雙重美味 26
牛肋排VS肋眼 27
韃靼牛肉:絞肉還是刀切 28
骨髓:橫切還是縱剖? 29
牛肉火腿與牛肉乾 30

小牛
最佳小牛品種 32
小牛的小歷史 34
如何選擇小牛肉? 35
小牛肉的顏色 36
小牛的切割  37
小牛肉部位小字典 38


最佳肉豬品種 40
曼加利查豬 44
豬的小歷史 46
豬的傢族稱謂 47
食物與肉的品質 48
豬的切割 49
豬肉部位小字典 50
豬排可不隻是豬排! 52
生火腿和熟火腿? 53
頂級生火腿 54
伊比利火腿,要選黑蹄還是貝洛塔? 56
帶培根迴傢? 58
銷魂的豬脂! 60
血腸的世界 62

小羊
最佳羔羊與綿羊品種 64
如何選擇小羊? 67
小羊和綿羊的小歷史 68
小羊的傢族稱謂 69
食物與肉的品質 70
小羊的切割 71
小羊部位小字典 72

禽類
最佳肉雞品種 74
雞的小歷史 79
其他傢禽 80
雞的傢族稱謂 82
食物與肉的品質 83
雞的解剖學 84
雞的處理方式 85
雞肉部位小字典 86
真正的「傻瓜纔不吃」和你想的不一樣 88
肥肝:選鵝還是選鴨? 89
內臟小字典 90

野味
野味 92

烹調的訣竅與祕密

料理工具
刀具解密 100
主廚刀VS麵包刀 102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104
什麼鍋配什麼肉 106
鍋具的大小 108
溫度和廚用溫度計 110

食材
如何正確使用鹽? 112
形形色色的鹽 116
如何正確使用鬍椒? 118
形形色色的鬍椒 120
烹調法與奶油? 122
液態油的烹調溫度? 124

事前準備
肉的熟成 126
熟成指南 128
切肉方嚮的重要性 130
肉的尺寸與熟度 132
鹽漬與鹽醃 134
醃漬 136
完美醃漬汁的祕訣 138

烹調
炭烤 140
煎 142
烘烤 144
低溫烹調 147
Sous Vide  148
煮  150
煮的奧秘 152
燜 154
燉 157
煎牛排之深度報導 158
煎牛排時該翻麵嗎? 160
澆淋肉汁  162
肉的靜置 164
讓肉更多汁 166
如何產生更多精華? 168

進階知識
溫差這件事 170
乾熱VS濕熱 171
從其所在,知其炊事  172
煮湯汁,該不該放骨頭? 173
梅納反應 174
油脂,不隻是油脂! 178
膠原蛋白是什麼? 180
嫩肉?硬肉?差別在那裡? 181
味覺二三事 182
說肉 184

經典食譜

蔬菜牛肉鍋 188
東南西北牛肋排  190
紅酒燉牛肉 192
煙燻牛肉 194
炸小牛肉排,芝麻菜沙拉佐番茄、檸檬和帕馬森乳酪 196
嫩煎金黃小牛肋排 198
白醬燉小牛肉 200
米蘭燉牛膝佐葛雷莫拉塔醬 202
脆皮香料豬肉捲 204
手撕豬肉 206
魂牽夢縈豬肋排 208
慢燜豬頰肉 210
香草脆皮羔羊排 212
5小時慢燜羊肩 214
顛倒羊腿 216
納瓦杭燉羊肉 218
世界第一脆皮烤雞 220
低溫烤鴨胸 222
小屁蛋炸雞 224
肥肝填鵝 226
牛高湯 228
小牛高湯 230
小羊高湯 230
豬高湯 231
雞高湯 231

索引
目錄  234
參考書目  236
謝詞 239


《乳酪聖經:歷史、風土、餐搭,全麵介紹400款世界知名乳酪的用乳來源、製作祕方與產區地圖》

第一章  乳酪的起源:歷史與製造
乳酪簡史 8-9
乳源動物品種 10-17
綿羊 10-11
山羊 11-12
乳牛 13-16
水牛與其他乳源動物 17
乳源動物吃什麼? 18-19
反芻 19
乳汁,最重要的原料 20-21
乳汁的殺菌方式 21
乳酪的製造 22-25
擠乳與集乳 22
凝乳 22
入模 23
瀝水 23
抹鹽 24
熟成 25
十一個乳酪傢族 26-37
1. 新鮮乳酪 27
2. 乳清乳酪 28
3. 天然外皮軟質乳酪 29
4. 白黴外皮軟質乳酪 30
5. 洗皮軟質乳酪 31
6. 壓製生乳酪 32
7. 壓製熟乳酪 33
8. 藍紋乳酪 34
9. 紡絲乳酪 35
10. 融化乳酪 36
11. 再製乳酪 37
標籤 38
標章 39

第二章  世界各地的乳酪
新鮮乳酪 42-51
乳清乳酪 52-55
天然外皮軟質乳酪 56-69
白黴外皮軟質乳酪 70-79
洗皮軟質乳酪 80-97
壓製生乳酪 98-151
壓製熟乳酪 152-165
藍紋乳酪 166-183
紡絲乳酪 184-187
融化乳酪 188-189
再製乳酪 190-191

第三章  風土與產區
法國 194-205
布列塔尼和諾曼地 194-195
東北部 196-197
中部-東部 198-199
東南部 200-201
奧維涅和西南部 202-203
中部-西部 204-205
西班牙(北部) 206-207
西班牙(南部)和葡萄牙 208-209
義大利 210-215
北部 210-211
中部 212-213
南部 214-215
英國和愛爾蘭 216-217
比利時、荷蘭和德國 218-219
丹麥、瑞典、拉脫維亞和立陶宛 220-221
瑞士、奧地利和斯洛維尼亞 222-223
波蘭、捷剋、斯洛伐剋和羅馬尼亞 224-225
希臘和塞浦路斯 226-227
美國和加拿大 228-231
澳洲和紐西蘭 232-233

第四章  品嘗乳酪
風味哪裡來? 236-239
細菌 237
黴菌 238
酵母 239
乳酪的香氣與風味 240-241
與飲品的搭配 242-245
葡萄酒 242
啤酒 243
威士忌 244
茶 244
果汁 245
蘋果或洋梨氣泡酒 245
乳酪盤組閤 246-249
該用哪些刀具和工具呢? 247
該以何種順序品嘗呢? 247
切割乳酪的藝術 248
乳酪盤
三種乳酪盤的經典搭配 250
三種乳酪盤的創意搭配 251
五種乳酪盤的經典搭配 252
五種乳酪盤的創意搭配 253
七種乳酪盤的經典搭配 254
七種乳酪盤的創意搭配 255
如何包裝乳酪 256-261
圓形乳酪 256
角形乳酪 257
方形或長方形乳酪 258
圓柱形乳酪 259
金字塔形乳酪 260
心形乳酪 261

專有名詞 262-263
乳酪索引 264-267
參考書目 270
鳴謝 271

圖書序言

  • 叢書係列:五味坊
  • 規格:平裝 / 512頁 / 24 x 18 x 3.85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齣版地:颱灣
  • 適讀年齡:10歲~99歲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评分

這套書的排版設計,說實話,在颱灣眾多的美食書籍中,算是數一數二的用心。它並沒有走那種過度華麗、讓人眼花撩亂的路線,而是採用瞭一種沉穩、紮實的風格,給人一種「這是經過時間淬鍊的專業知識」的信賴感。特別是對於像我這種,喜歡邊做邊學的動手派讀者來說,那些步驟圖解得非常精確,即便是像製作複雜的香腸或發酵乳製品,也能讓人感到信心十足。我記得我上次嘗試書裡那個自製煙燻培根的章節,從選肉、醃製到最後的煙燻,每一個環節的溫度控製和時間掌握,書裡都標註得清清楚楚,完全沒有含糊帶過。這種對細節的堅持,讓我覺得這不隻是一本食譜,更像是一本工藝傳承的寶典。

评分

我發現這本書最妙的地方,在於它把「肉」和「奶」這兩種看似分離的食材,巧妙地串聯起來,創造齣許多令人驚豔的搭配。例如,書中提到瞭好幾種以發酵乳製品為基底的醬汁,用來搭配慢燉的紅肉,那種酸、鹹、醇厚的融閤感,簡直是味覺上的交響樂。它不像市麵上很多食譜,隻是單純把兩者放在同一個頁麵上,而是深入挖掘瞭它們在風味化學上的互補性。對於喜歡在餐桌上玩創新的颱灣料理愛好者來說,這本書簡直是打開瞭一扇全新的大門,讓我開始思考,如何把颱灣在地食材,例如梅子或烏魚子,用書中傳授的歐式肉品與乳酪工藝來重新詮釋。這本書,不隻是教你做菜,更是在啟發你的料理哲學。

评分

這本《肉與奶的美味奇觀》真是讓老饕們津津樂道啊!光是聽到「肉品聖經」和「乳酪聖經」這兩個名字,就知道這套書的份量十足。雖然我手邊這本是閤輯,但它給我的感覺就像是走進瞭一個歐洲頂級的食材市集,充滿瞭令人垂涎三尺的驚喜。我特別喜歡它對肉類處理的講究,不隻是教你怎麼煎塊牛排這麼簡單,它深入探討瞭不同部位的特性、熟成的工藝,甚至連香料的搭配都講究到近乎藝術的境界。對於想在傢裡端齣餐廳級水準的颱灣朋友來說,這本書絕對是你的秘密武器。光是看著那些精美的圖片,我就忍不住想立刻衝去市場挑選最好的帶骨牛小排來試試書裡說的「慢燉入味法」,那種厚實、飽滿的口感描述,簡直是文字版的味蕾按摩。而且,它對不同國傢烹飪手法的介紹,也讓我有種環遊世界的錯覺,從德州燒烤的煙燻藝術到阿根廷的Asado文化,每一頁都充滿瞭知識與熱情。

评分

說真的,身為一個對乳製品有著莫名執著的颱灣人,我對「乳酪聖經」的部分簡直是愛不釋手。你們知道嗎?颱灣現在雖然有很多優質的在地鮮奶,但要找到一本能把世界各地上百種乳酪的風味、產地、保存方式講得這麼透徹的書,真的不多見。這本書的編排非常直觀,它不是冷冰冰的教科書,而是像一位經驗豐富的乳酪師傅在跟你聊天。我最欣賞它對「氣味」的描述,光是看文字,我就能想像帕瑪森的鹹香、布裏乳酪的奶油滑順,還有藍紋乳酪那股特有的、讓人又愛又恨的衝擊感。而且,書裡還貼心地提供瞭颱灣常見的搭配建議,像是用哪一種風味的茶或是颱灣產的果乾來平衡特定乳酪的膩感,這點真的很實用,不像有些進口食譜隻會叫你配紅酒,實在是太不接地氣瞭。有瞭這本,我以後去歐式餐廳點乳酪盤時,絕對可以裝得像個行傢一樣!

评分

坦白講,當初看到這本《肉與奶的美味奇觀》的定價,我心裡是猶豫瞭一下,畢竟是兩本大部頭的閤輯,價格不低。但實際捧在手裡,翻閱之後,我就覺得這筆投資絕對值迴票價。這不是那種隻會教你速成、吃完就忘的食譜書,它教的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對食材本質的尊重。它讓你理解,為什麼同樣是牛肉,不同飼養方式會產生天壤之別的味道;為什麼乳酪會因為環境的微小變化而產生獨特的「個性」。這種深度探索,讓原本隻是單純「吃飯」的行為,提升到一種「品味生活」的層次。對於那些追求生活品質,想把餐桌打造成個人廚藝展演舞颱的朋友們,這套書提供的知識密度和實用性,遠超乎你的想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