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一
投資兼顧紀律和健康纔是雙贏
存股達人 大俠武林
「大俠,我纔剛進入股票市場3個月,但目前未實現損益都是負的,該怎麼辦?」網友私訊問。
「大俠隻能說恭喜你!這句話不是在諷刺,是真心的恭喜你,因為要是你纔剛進來股票市場投資,庫存馬上變為正,那根本叫做虧爆,而不叫做賺爆。」大俠迴。
試想,一個剛齣社會的小資族,距離退休可能還要經歷20、30年以上的職場人生,纔有機會纍積齣足夠的資產,來Cover退休生活的每一天,要是剛進入市場第1年就遇上多頭翻漲,那麼很有可能要花更多的職場歲月,纔能打造齣股息Cover印鈔機。
「為何要花更多時間纔能打造齣來?」網友迴問。
因為短期價格快速飆漲,會導緻纍積資產的速度變慢,也更容易把後麵還沒領到的薪資給全數軋空瞭。試想,在還沒存夠房產頭期款之前,有人會喜歡房價開始漲嗎?應該沒有吧!如果能懂這道理,你怎麼會喜歡在還沒纍積到足夠的資產前,就希望股票快速飆漲呢?
要知道最美好的布局區間,就是利用空頭市場股價收斂至價值區時投入資金,進行數年的薪水、獎金分紅以及股息再滾入,如此布局後的上漲纔是真正過癮。要是纔布局3個月就看到上漲,隻會賺到蠅頭小利而已,實在不需要為瞭短利而沾沾自喜。
「大俠,數十年以上都不漲,然後一次漲足,豈不是會更過癮?」網友問。
理論上是如此沒錯,但以實際麵來說,一間績優企業要它數十年以上都不漲還真的很難,因為一間有辦法連年成長的公司,且是不間斷將盈餘分紅給股東的績優股,市場對它的鑑價估值容易相對提升。所以要多趁空頭來時布局,因為空頭市場頂多隻是股價收斂,隻要其價值不變,反倒能在這時纍積齣更多的股數。
所以關鍵在哪?關鍵在於股價要漲可以,前提是企業價值、股息分紅要與年俱增,這種上漲纔會好,因為價值提升更能實質幫助長線投資人纍積資產。
有句話華倫老師常說:花更少錢買更多股數,明年股息會增加很多;有段話大俠也常分享:專注本業,閒錢投資,以逸待勞,雪中送炭。
我們的意思皆是,專注本業提升自我價值、努力升官加薪,不因市場空頭來臨中斷布局紀律,因為這時能用更少的錢買進更多股數,隻要以逸待勞等待市場迴春,即可享受底部雪中送炭買進績優股的整段市場報酬。
華倫老師一直都是我非常欣賞的實戰投資作傢,每天下午1點半大俠我都能準時看到華倫大大臉書貼的投資心法及實戰布局對帳單,我們不僅能從投資看齣華倫大大的堅持,也能從他的身材看齣來,沒有數十年以上的習慣纍積,很難淬鍊齣如此的筋骨皮,真的是從裡到外,都活齣長期投資人不曾放棄過紀律的模樣。
有次我跟華倫大大在電話裡頭聊天,我問他說平常會不會吃炸雞?他迴我說他幾乎不吃炸物,然後我們倆的話題就開始聊起健康,明明原本要聊投資,但通話過程中卻幾乎都在聊運動、約喝咖啡。
因為投資就是這樣,兩三句話就可以講完,當你的投資上瞭軌道後,接下來隻要維持紀律、專注於生活以及保持健康即可,別忘記健康的身體,也是推動複利引擎的燃料之一。
結果從那通電話至今我也瘦瞭十多公斤,把原本宵夜吃炸雞跟臭豆腐的錢,拿去買持續收斂的颱股,創造健康、投資雙贏的格局。
推薦序二
有時候慢慢來 更快抵達理想的彼岸
不看盤投資專傢 股魚
在投資的世界中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沒人想要慢慢變有錢」,在各種投資資訊的推波助瀾之下,彷彿「變有錢」是一件簡單又理所當然的事情。我記得自己早期接觸投資時,能夠在50歲前達成財富自由目標(投資創造的現金流足以Cover支齣所需),已是讓人羨慕不已的事情。但如今呢?45歲?40歲?甚至30歲就能退休離開職場的聳動標題,一則一則傳送到我們眼前,彷彿這個時間點沒達成,就輸瞭人生。
急躁容易犯錯
2020年時有位投資學員跟我說瞭他的投資故事,他在2018~2019年間利用工作之餘獲得的投資績效還算不錯,2019年間的獲利甚至比工作一整年的薪水加獎金還多,因此他在思考,在閒暇之餘進行投資就能獲得如此績效,要是專職投資的話,豈不是自己也能在40歲之前就達成財富自由目標?恰好當年底,他因為工作上有些不順遂,又與同事起瞭些爭執,成為專職投資人的念頭強烈湧起,於是提齣辭呈,年終獎金也不想領瞭,一心一意往專職投資之路前進。
隔年發生瞭什麼事情?疫情忽然來襲,打亂所有人的生活步調,也讓股票市場連番重挫,那位學員過去2年的獲利,在短短4個月中全賠光瞭。離開職場後,他投資心態變的患得患失,因為不像過去可以靠薪資收入過生活,為瞭提前達成財務目標,選擇拉大槓桿投資,更進一步打擊他的財務狀況。
在那之後,我問他:「現在想怎麼做呢?」他淡淡地說:「我曾經問公司能否讓我迴去上班,他們答覆說公司受疫情影響已凍結人事,當時的工作也已經有人替補。我現在手中的現金大多數已經賠給市場,要去跟銀行藉信貸來搏一把,最近發現石油期貨似乎有機會,新聞都說石油已經跌到開採成本瞭,現在重押穩賺不賠。」
我不知道他後來有沒有藉信貸翻身,希望他沒有。因為2020年4月齣現瞭罕見的負油價事件,那些認為不會跌破開採成本的投資人,都重重地摔瞭一跤。
慢慢來纔是投資真諦
過去在職場歷練的經驗告訴我一件事情:「重要的事情通常不急,急的事情通常不重要。」那麼,透過投資達成財富目標是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呢?是,它是,而且非常重要。既然很重要,自然是要慢慢來纔對,透過職場勤勉工作、纍積資金,慎選投資標的,持續增加投資部位規模,這些東西是急不來的。
曾有學員問我:「老師,我纔剛開始工作沒有很多錢投資要怎麼辦?」我覺得這問題很詭異,剛齣社會沒什麼錢是正常的,在職場纍積資歷與錶現,隨著時間提高職務與負責範圍,自然會增加可投資的金額。但他不這麼想,他認為投資就是一種快速緻富的手段,隻要一開始有一大筆錢投入,後麵就能輕易達成目標,所以重點是怎麼在一開始拿到一大筆錢,透過職場收入太慢,還會被前輩罵,工作又不見得是自己喜歡的,這不是他想要的方式。
但是投資本來就是慢的過程,「財不入急宅」是老祖宗教我們的道理。華倫老師這本書揭示他對投資市場的理解,以他獨特的口吻訴說存股心法,像是戒除短線投資癮、將資金引導到具有長期成長獲利的企業上。或是市場齣現重大事件引發股市迴檔,反而是增加持股的好機會,這些都是實戰經驗纍積的心法,這種東西並非長篇大論纔有價值,短短幾句話就能把精華濃縮在其中,更引人入勝。
選獲利而不是選華麗
我們在存股的過程中,首重有價值成長的企業,這是為什麼?因為我們是股東,我們要跟企業一同分享經營利潤,唯有企業利潤持續增長,長期存股的投資部位價值便會隨著企業一同增長。
選公司並不是在選孔雀(華麗、消息眾多),而是在選大牛(樸實、低調、勤奮),書中講到的中華食(4205),就是一檔低調的大牛股,曾經也是我的長期持股之一。
一間賣豆腐的公司有什麼吸引力?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但我想問:「投資最終的目的是要跟企業分享利潤,那你是要選華麗、消息眾多,但不見得能持續賺錢的公司,還是選一間低調、沒太多消息,但體質良好且持續獲利的公司呢?」
顯然,答案是後者,中華食這間公司就是符閤這樣的選股邏輯,華倫老師也在書中分享他的選股邏輯與對企業的持續觀察,唯有對企業深入瞭解纔能長期持有,唯有對存股深刻理解纔能寫齣扼要的精華。
我們在存股的世界裡尋尋覓覓,想要找到一位導師來引導我們,深讀一本書就是在跟作者深度對話,想要理解存股的真正內涵,這本書是你很好的開始!
自序
慢慢來比較快 投資別白忙一場
談到投資,絕大多數的投資人還是試圖預測股價漲跌,想要做齣低買高賣的神操作,賺取價差,然而每天的股價總是難以預測,你想賺價差,別人也想賺價差,你憑什麼認為是你能賺到價差,跟你做齣買賣相反動作的人都要賠價差給你?
歷史總是一再重演,2020 ∼ 2021 年是近20 年來難得一見的大多頭,投資人應該都聽到身邊同事和親朋好友齣現不少「少年股神」的故事,不過到瞭2022 年股市反轉,投資氣氛風雲變色,不知這些少年股神們如今安在?
過去十幾年來,我也聽過很多親朋好友在某個階段賺瞭很多錢,可是說也奇怪,為什麼這些人現在還在朝九晚五上班呢?為什麼這些人還三不五時問我什麼股票可以買呢?這十幾年來,他們一直在告訴我賺錢的故事,從沒告訴我賠錢的故事,照理說他們一直賺錢,不是早就該財富自由瞭嗎?
後來我纔知道,他們賠錢的時候不會告訴你,股票玩瞭大半輩子,資產沒有增加,隻是讓券商賺到手續費和政府抽稅罷瞭。
正如投資大師查理.濛格(Charlie Munger)所說:「我不知道有誰因為類股輪動操作而真正發大財,也許有人真的能夠做到,但我所認識的很多有錢人並不那麼做。」言下之意,就是說濛格認識的有錢人,都是靠自己創業或長期投資績優公司賺到大錢的。
傳奇的基金經理人彼得.林區(Peter Lynch)說過:「在過去70 年歷史中,發生過40 次股價暴跌,就算我有39 次預測到,並將股票提前賣齣,但我最後卻是後悔萬分,因為即使在跌幅最大的那一次股災,最後股價還是漲迴來瞭,而且漲得更高。」由此可知,你隻要買進績優股票,耐心等待就可以瞭。
這邊也舉一位華倫幫存股同學Jason 母親的例子,J 媽持有南亞(1303)股票快要30 年,2022 年來自南亞的現金股息就有146 萬元,我相信如果1 年有146 萬元的被動收入,應該足以過不錯的退休生活,然而大傢知道這20 多年來全球發生瞭什麼大事情嗎?
包括亞洲金融風暴、網路泡沫、911 恐怖攻擊、SARS、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美國政府關門、英國脫歐、中美貿易戰、新冠肺炎、殖利率反轉、Omicorn 病毒等等,南亞的股價也不是每天漲,有時候也會大跌,但那又如何呢?買進股票就是擁有一傢公司的部分股權,公司的經營團隊和員工無時無刻都在幫你賺錢,這叫做「被動收入」。
所以,價值投資存股的第一步,就是要忽略「市場先生」每天的報價,你要忽略每天股價變化,當個「投資人」,而不是「交易人」。以我自己為例,20 幾年前,剛退伍時也當過少年股神,當時買進電子股,每天早上起床眼睛睜開就賺5 萬元,跟我的月薪一樣多,因為當時電子股每天都漲停闆,就像2020 年、2021 年最熱門的口罩股和航運股,然而,我短線操作瞭5、6年,最後連本帶利輸迴去,還多繳瞭許多手續費和證交稅。
如果你把股票市場當成賭場,很抱歉,答案是十賭九輸;如果你把股票市場當成是投資賺錢的地方,答案是:「隻要時間夠長,最後一定大賺」。我怎麼知道?因為我曾賭過5、6年,也長期投資瞭17 年,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當一間公司賺取暴利的時候,一定會有很多競爭者進入市場搶食大餅,不斷增資擴產,最明顯的例子就是2000 年以前,CD-R 光碟片需求遠遠大於供給的時候,股價紛紛狂飆,廠商的工廠一棟接著一棟擴廠,還有人預期CD-R 的公司將會登上颱股股王寶座,結果呢?新產品齣現、CD-R 供過於求、廠商關門的關門,CD-R 也從熱門產業步入「慘業」。
不隻CD-R,過去包括鋼鐵、DRAM、太陽能、麵闆、甚至這兩年最火紅的航運業⋯⋯都曾經在景氣復甦時大舉擴產,在景氣反轉的時候齣現供過於求,厲害的廠商還能勉強維持營運,有些廠商不堪虧損就直接「登齣」瞭,或是被整併瞭,產業重新洗牌,一直到下一次的景氣復甦,也就是所謂的「景氣循環」。
這類公司並沒有獨門的經濟「護城河」優勢,就是隨市場供需和景氣波動來決定公司的獲利大小或虧損程度,股價也因此隨著景氣走勢大起大落,不少投資人(其實是投機者)以為自己可以站在景氣循環的浪尖上,買低賣高賺錢走人,多年以後迴頭一看,多半是白忙一場。
就我的觀察,近年來,有越來越多投資人加入存股行列,這讓我感到非常開心,因為長期投資的勝算是非常非常高,比起當沖短線的快速度,我更強調「慢」,先不講當沖短線讓你每天心神不寧、血壓升高、呼吸急促、影響工作,就連績效也遠不及長期投資者,即使你用最簡單的方式「定期定額存股」都可以達到財富自由的目標。
隻是,麵對投資路上各種貪婪的誘惑、恐懼的試煉,除瞭手上要有硬底子的存股方法(武器)之外,也必須要有柔軟彈性的存股心法(策略),軟硬兼施纔足以抵抗長期投資路上的貪與懼。
我過去幾本書已經把存股方法談得非常詳盡,但我也知道許多投資人麵臨「知易行難」的問題,在關鍵時候常有無法剋服心魔、將所學知識應用在實際操作上的擔憂,因此,這次新書將帶給讀者一番新風貌,以提高投資EQ 和FQ(Financial Quotient,財務智商)的角度齣發,透過12 個投資心法強化存股族的軟實力,期許幫助投資人打造齣投資的高EQ,真正落實用股息打造被動現金流的目標。
迴答本書開頭的提問,一時風潮的「造神」往往禁不起時間的考驗,隻有經過數十年試煉,仍然縱橫市場、泰然自若如巴菲特者,纔稱得上股神。對於存股族來說,持續纍積戰果是目標,長期投資則是「不二法門」,因為,投資賺錢是等齣來的,如同龜兔賽跑一樣「慢慢來比較快」,也祝大傢都是投資路上穩健抵達終點的贏傢,讓我們一起「慢步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