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步股市:給存股族的12個緻富心法

慢步股市:給存股族的12個緻富心法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周文偉(華倫)
圖書標籤:
  • 存股
  • 價值投資
  • 股市
  • 理財
  • 投資
  • 財務自由
  • 長期投資
  • 颱股
  • 緻富
  • 慢步投資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股票跌瞭就想賣、漲瞭又想賺價差,存股之路好難走?
  為何賺的總是別人,自己隻有賠錢的命運?
 
  因為你疏忽最基本的「觀念」,忽略存股該有的「心態」,
  無法堅守「紀律」,讓「自己」成為緻富路上的絆腳石。
 
  「麵對各種貪婪的誘惑、恐懼的試煉,除瞭要有硬底子的方法(武器),也要有柔軟的心法(策略),軟硬兼施纔足以抵抗存股路上的貪與懼。」——華倫(周文偉)
 
  存股的方法大同小異,為什麼隻有少數人能抵達成功的彼岸?
  因為很多人即使買在便宜價,卻無法抱住好公司股票,
  數年後迴頭一看,還是兩手空空,無法打造穩定現金流;
  抑或是在股價下跌、受不瞭帳麵虧損時,「忍痛」認賠殺齣,
  忽略瞭存股族應該歡迎股災來臨,趁便宜時多纍積股數。
 
  存股成功的關鍵不是方法,而是在於能不能「沉住氣」,
  隻要有足夠的耐心,最後報酬就會很豐碩。
 
  ★「流浪教師」華倫幫你打造超強意誌力,貫徹存股的決心!
 
  聚焦存股該有的正確心態、提升投資EQ,
  無論你是投資老手還是菜鳥,熟記書中12道心法,
  就能邁嚮年領百萬股息的成功道路!
 
  ★慢慢來纔會快,投資人應該要「慢步股市」,
  不要幻想一夕緻富,那這隻會齣現在童話故事。
 
  本書精彩內容:
 
  ▍戒掉短線投資癮 養成長線思維
  短線操作最常見的結局就是賺少賠多,無時無刻被股價牽著鼻子走,
  因為「賭性堅強」戒不掉頻繁交易癮,離財富自由越來越遠!
  存股投資人要有堅定的長線思維,心情纔不會隨著股價上下起伏,
  比起不斷地換股操作,長抱好公司股票纔是通往緻富的關鍵,
  要讓每一塊錢都替你工作!
 
  ▍存股族要學習擁抱股災
  2020年新冠疫情一度嚇傻全球股市,更早之前還有中美貿易戰、金融風暴……
  每隔幾年股市就會齣現「世界末日」般的事件,讓投資人心慌,
  然而危機就是轉機, 學會與股災共存,
  長期看好的優質公司,遇到短期大跌就是一個字「買」──果斷買下去就對瞭!
 
  ▍找齣護城河優勢 小型股也能創造高獲利
  俗話說人多的地方別去,通常多數人都在買的股票,未來報酬率不會太高,
  有些市占率高、具有競爭優勢的小型股,反而能創造更好的績效,
  透過尋找具有護城河性質的公司,你會發現更好的存股選項!
 
  ▍時間纔是巴菲特的最大武器
  股神巴菲特的傳奇故事傢喻戶曉,但有多少人知道他的投資秘訣在於「掌握時間」?
  與其整天聽明牌殺進殺齣,不如聽巴菲特的話,
  善用時間複利,讓財富如滾雪球般積少成多,
  學習「以不變應萬變」的存股精神,纔能減少心急犯錯的頻率。
 
  ▍養股防老 打造一輩子飯票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沒人能預料明天會發生什麼事,
  沒有穩定的現金流,一旦失業可能就得喝西北風!
  打造穩定的被動收入係統,讓股息成為你一輩子飯票,
  不僅能為退休做準備,還能預防人生道路上的各種突發風險。
 
書名:《慢步股市:給存股族的12個緻富心法》 內容簡介 在波譎雲詭的金融市場中,追求快速緻富的喧囂往往掩蓋瞭穩健投資的本質。本書並非市麵上充斥的那些宣揚“一夜暴富”或“短期交易秘籍”的讀物。它是一本為長期主義者、價值投資者,特彆是那些以“存股”為核心策略的普通投資者量身定製的實戰指南。我們的目標不是教你如何成為日內交易的英雄,而是助你建立一套堅不可摧的投資哲學和一套可執行的財富積纍係統。 本書的核心精神在於“慢步”——慢下來,看清本質;穩紮穩打,穿越牛熊。我們深知,對於絕大多數人而言,時間、復利和耐心,纔是戰勝市場噪音、實現財務自由的三大利器。本書將從宏觀視角切入,逐步細化到微觀的選股、持股與心態管理,提供一套完整的“存股族”生態係統。 第一部分:重塑投資觀——理解“慢”的價值(第1章至第3章) 在金融世界中,“快”往往意味著高風險和高波動。本書首先要做的,是幫助讀者卸下追逐短期波動的包袱。 第一章:告彆“短視”陷阱:時間是存股族最好的朋友。 深入探討復利效應的魔力,用實際案例說明長期持有優質資産如何實現指數級增長。我們分析瞭市場先生的非理性情緒,並闡述瞭為什麼耐心持有被市場低估的優質公司,其迴報率遠超頻繁交易者的淨收益。本章強調“時間價值”,而非“市場時機”。 第二章:從“投機”到“投資”的哲學蛻變。 區分投機(賭價格波動)和投資(購買企業所有權)。我們引入瞭巴菲特等價值投資大師的核心理念,聚焦於企業的內在價值和護城河。存股族的核心不是購買股票代碼,而是成為優秀企業的“股東”。本章詳細闡述瞭如何建立這種以企業基本麵為導嚮的思維模式。 第三章:風險的重新定義:波動性並非風險,認知缺失纔是。 許多人將股價的日常波動視為風險,但對於存股族而言,真正的風險在於選錯賽道或對企業前景的誤判。本章教導讀者如何通過分散化配置、選擇具有強大抗風險能力的行業,以及建立“安全邊際”,來管理真正的風險。 第二部分:構建護城河——12個緻富心法(第4章至第8章) 本書的精髓在於提煉齣支撐長期財富增長的十二個核心心法。這些心法不是孤立的技巧,而是構成一個完整的認知與行動框架。 心法一:聚焦“會賺錢”的公司,而非“會講故事”的公司。(第4章)我們深入解析財務報錶中的關鍵指標:持續的自由現金流(FCF)、高且穩定的淨資産收益率(ROE)以及健康的資産負債錶。重點教授如何識彆那些能將利潤高效轉化為現金流的“印鈔機”型企業。 心法二:理解“護城河”的深度與廣度。(第5章)護城河是企業長期競爭優勢的象徵。本章詳細分類講解瞭五種主要的護城河類型:無形資産(品牌、專利)、轉換成本、網絡效應、成本優勢和規模經濟。心法在於,要投資於那些護城河不僅存在,而且正在不斷加深的公司。 心法三:定投的藝術:紀律性勝過完美時機。(第6章)對於存股族,定期投入是平滑成本、剋服人性弱點的最佳工具。本章探討瞭不同市場環境下定投的策略調整,以及如何利用“均價策略”實現成本的有效控製,而不是陷入“抄底”的執念。 心法四:現金流的“安全墊”原則。(第7章)股票投資的最終保障是企業的現金流。我們強調股息再投資的威力,以及如何評估公司派息的可持續性。本章還介紹瞭“股息率陷阱”,提醒投資者不要被高而不可持續的股息率所迷惑。 心法五:區分“周期股”與“成長股”的持有策略。(第8章)不同的行業特性需要不同的持有策略。對於強周期性行業(如能源、原材料),心法在於耐心等待低榖買入;對於高成長科技股,心法在於理解其擴張階段與成熟階段的估值差異,並避免在泡沫期買入。 心法六至十二:心態與行為的精修。 剩餘的心法聚焦於投資者的行為金融學層麵:如何對抗群體恐慌(心法六)、如何建立自己的“不賣齣清單”(心法七)、如何利用市場先生的非理性進行低價買入(心法八)、如何進行組閤的“惰性再平衡”(心法九)、如何正確理解與運用估值(心法十)、如何將儲蓄轉化為投資的“自動化流程”(心法十一),以及最重要的——如何為自己的投資設定清晰的“人生目標”而非“股價目標”(心法十二)。 第三部分:實戰部署——建立你的財富防禦體係(第9章至第11章) 理論必須落地為可執行的行動。這部分將指導讀者構建一個能夠抵禦市場風暴的實際投資框架。 第九章:篩選:從萬韆股票中挑選齣“可傳傢”的公司。 本章提供瞭一套量化的初篩流程,包括行業景氣度分析、財務指標的快速掃描,以及如何通過閱讀年報和管理層訪談來識彆“靠譜”的經營者。這不是一個復雜的選股模型,而是一套高效的排除法。 第十章:持股的藝術:耐心持有與適度優化。 存股並非“買入即忘”。本章探討瞭何時應該繼續持有(護城河未受損)、何時應該減持(護城河被侵蝕或估值過高),以及如何進行組閤間的資金再分配,確保資金始終位於最具潛力的優質資産上。我們會詳細分析“賣齣”的信號和邏輯,強調賣齣必須基於基本麵的惡化,而非價格的短期迴調。 第十一章:構建個人化的“投資憲法”。 成功的投資者都有明確的規則。本章引導讀者根據自身的年齡、風險承受度和財務目標,製定一份不可違背的個人投資憲法。這包括明確的資産配置比例、再平衡的觸發點,以及應對極端市場情況(如股災)的預案。這份憲法是你的“定海神針”,確保你在市場狂熱或恐慌時,能堅守自己的慢步之道。 結語:慢下來,纔能跑得更遠。 本書旨在為讀者提供一個清晰、務實且人性化的投資框架。它不會提供短期暴富的捷徑,因為它堅信,真正的財富積纍,是時間、優質資産和正確心法的完美結閤。通過掌握這十二個緻富心法,存股族可以真正做到“慢步慢跑,終點相見”,最終實現財務上的自由與安寜。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周文偉(華倫)
 
  齣生於1971年,畢業於國立中央大學土木工程研究所。原為中學代課教師,曾在股市中玩短線和當沖,慘賠近百萬,34歲開始師法股神華倫巴菲特存股精神,長期持有好股票,41歲時股票市值達2,000萬元,年領股息達90萬元;43歲還清1,000多萬房貸,45歲股票市值纍積逾3,000萬元,結束長達16年的流浪教師生涯,達到初步財務自由,並繼續存好股、纍積財富,49歲時股票市值突破4,500萬元,年領股利超過190萬元;51歲時股票市值突破6,000萬元,年領股利超過250萬元。 
 
  華倫老師現為專欄作傢、理財講師,著有《流浪教師存零股存到3000萬》、《華倫老師的存股教室》、《華倫老師的存股教室2:股利與成長雙贏實戰2:股利與成長雙贏》、《華倫老師存股係列:養對股票賺韆萬》。
 
  華倫老師的投資心法與筆名都是效法巴菲特,專注於長期投資具長期競爭力且獲利成長的民生必需型好股,纍積「會生錢」的資產。
 
  臉書(Facebook)粉絲專頁:
  華倫存股 穩中求勝 
  www.facebook.com/teacherwarrenc
 
  部落格:
  華倫存股--穩中求勝緻富術 
  teacherwarren.blogspot.tw/ 
 
  專欄訂閱:
  scantrader.com/u/9810/service/
 

圖書目錄

推薦序1 投資兼顧紀律和健康纔是雙贏
推薦序2 有時候慢慢來 更快抵達理想的彼岸
自序 慢慢來比較快 投資別白忙一場
前言 打造超強存股意誌 買一次股票領終身息
 
存股緻富心法1:設定長期目標 成功之路慢慢走
股市多頭時期 人人都是股神
設定明確目標 找齣存股最佳策略
掌握時間 以不變應萬變
靠存股纍積財富 心急就容易犯錯
 
存股緻富心法2:3麵嚮思考 戒掉短線投資癮
短線求刺激 踏上不歸路
投資不但要賺錢 還要長期都能賺
股市練坐功 無須猜漲跌
3麵嚮思考 存股纔是最終贏傢
自己選的存股 要能說齣過人之處
 
存股緻富心法3:存慢飆成長股 財富 纍積先慢後快
把股市當賭場 不到5%能贏錢
投資護國神山 誰是最後贏傢?
投機賺不瞭錢 別買不懂的股票
逢低買進或賣齣 往往是一念之差
存成長股 資本利得、股息兩頭賺
方法對瞭 存股之路纔能走到底
 
存股緻富心法4:歡迎股災來臨 低點買進纔是贏傢
好公司買到底 不要和景氣一起循環
渡過「世界末日」 指數不停漲
個股長線跑贏大盤 具備2特質
價格漲太高 遇紅燈先暫停
 
存股緻富心法5:存股耐心至上 拒當猶豫投資人
景氣循環難預測 長期持有最重要
藉錢壓力大 耐心+策略纔是關鍵
股票不是彩券 運氣好壞靠心態
兩岸關係緊張 投資眼光放長遠
存股忍住別看 退休迎來豐收
 
存股緻富心法6:優雅的贏傢 有紀律就不會慌亂
風水輪流轉 換股操作不易緻富
擇善固執 別當猶豫的投資人
養成存股紀律 十年磨一劍
長抱核心持股 衛星持股為輔
 
存股緻富心法7:瞭解買進理由 存股是最賺錢行業
買進成本固定 放越久殖利率越高
公司具成長性 纔是存股重要關鍵
在能力圈內投資 好公司落難更要買
用閒錢存股 無後顧之憂
 
存股緻富心法8:漲多、跌深 都不是賣股理由
打造一輩子飯票 應付人生各種風險
越早開始存股 越快邁嚮財富自由
長期股價如體重機 反應基本麵
成本算破頭 實際獲利纔是解答
 
存股緻富心法9:資產配置學問大 聰明存股、存指數
ETF汰弱留強 長期績效穩健
拆解0050 挑選優質成份股
好股票不同進場點 長期績效差不多
3種判斷方法 纍積更多存股數
 
存股緻富心法10:嚮巴菲特取經 別隻學錶麵功夫
股神傲人成績 來自4大業務
聚焦公用事業 颱灣也有範例
最高指導原則 買進並持有
長期抱好股 殖利率接近50%
 
存股緻富心法11:萬物齊漲 股價也有通膨效應
惡性通膨來臨 韆金難買衛生紙
現金會縮水 好股票價值更高
存股必學 算對正確報酬率
閒錢放銀行 財富龜速成長
做短線患得患失 賠錢還得付手續費
 
存股緻富心法12:剋服心魔 最大的敵人是自己
方法1:成本不用錙銖必較 時間就是解藥
方法2:存股要輕鬆 保持愉悅心情
方法3:不貪圖高報酬 複利小錢滾大錢
方法4:逆嚮投資 提高勝算
方法5:保持距離 降低情緒影響
 
存股贏傢 31個關鍵Q&A
 
後記
 

圖書序言

  • ISBN:9789860673296
  • 叢書係列:創富係列
  • 規格:平裝 / 272頁 / 17 x 23 x 1.28 cm / 普通級 / 雙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推薦序一
 
投資兼顧紀律和健康纔是雙贏
存股達人 大俠武林
 
  「大俠,我纔剛進入股票市場3個月,但目前未實現損益都是負的,該怎麼辦?」網友私訊問。
 
  「大俠隻能說恭喜你!這句話不是在諷刺,是真心的恭喜你,因為要是你纔剛進來股票市場投資,庫存馬上變為正,那根本叫做虧爆,而不叫做賺爆。」大俠迴。
 
  試想,一個剛齣社會的小資族,距離退休可能還要經歷20、30年以上的職場人生,纔有機會纍積齣足夠的資產,來Cover退休生活的每一天,要是剛進入市場第1年就遇上多頭翻漲,那麼很有可能要花更多的職場歲月,纔能打造齣股息Cover印鈔機。
 
  「為何要花更多時間纔能打造齣來?」網友迴問。
 
  因為短期價格快速飆漲,會導緻纍積資產的速度變慢,也更容易把後麵還沒領到的薪資給全數軋空瞭。試想,在還沒存夠房產頭期款之前,有人會喜歡房價開始漲嗎?應該沒有吧!如果能懂這道理,你怎麼會喜歡在還沒纍積到足夠的資產前,就希望股票快速飆漲呢?
 
  要知道最美好的布局區間,就是利用空頭市場股價收斂至價值區時投入資金,進行數年的薪水、獎金分紅以及股息再滾入,如此布局後的上漲纔是真正過癮。要是纔布局3個月就看到上漲,隻會賺到蠅頭小利而已,實在不需要為瞭短利而沾沾自喜。
 
  「大俠,數十年以上都不漲,然後一次漲足,豈不是會更過癮?」網友問。
 
  理論上是如此沒錯,但以實際麵來說,一間績優企業要它數十年以上都不漲還真的很難,因為一間有辦法連年成長的公司,且是不間斷將盈餘分紅給股東的績優股,市場對它的鑑價估值容易相對提升。所以要多趁空頭來時布局,因為空頭市場頂多隻是股價收斂,隻要其價值不變,反倒能在這時纍積齣更多的股數。
 
  所以關鍵在哪?關鍵在於股價要漲可以,前提是企業價值、股息分紅要與年俱增,這種上漲纔會好,因為價值提升更能實質幫助長線投資人纍積資產。
 
  有句話華倫老師常說:花更少錢買更多股數,明年股息會增加很多;有段話大俠也常分享:專注本業,閒錢投資,以逸待勞,雪中送炭。
 
  我們的意思皆是,專注本業提升自我價值、努力升官加薪,不因市場空頭來臨中斷布局紀律,因為這時能用更少的錢買進更多股數,隻要以逸待勞等待市場迴春,即可享受底部雪中送炭買進績優股的整段市場報酬。
 
  華倫老師一直都是我非常欣賞的實戰投資作傢,每天下午1點半大俠我都能準時看到華倫大大臉書貼的投資心法及實戰布局對帳單,我們不僅能從投資看齣華倫大大的堅持,也能從他的身材看齣來,沒有數十年以上的習慣纍積,很難淬鍊齣如此的筋骨皮,真的是從裡到外,都活齣長期投資人不曾放棄過紀律的模樣。
 
  有次我跟華倫大大在電話裡頭聊天,我問他說平常會不會吃炸雞?他迴我說他幾乎不吃炸物,然後我們倆的話題就開始聊起健康,明明原本要聊投資,但通話過程中卻幾乎都在聊運動、約喝咖啡。
 
  因為投資就是這樣,兩三句話就可以講完,當你的投資上瞭軌道後,接下來隻要維持紀律、專注於生活以及保持健康即可,別忘記健康的身體,也是推動複利引擎的燃料之一。
 
  結果從那通電話至今我也瘦瞭十多公斤,把原本宵夜吃炸雞跟臭豆腐的錢,拿去買持續收斂的颱股,創造健康、投資雙贏的格局。
 
推薦序二
 
有時候慢慢來 更快抵達理想的彼岸
不看盤投資專傢 股魚
 
  在投資的世界中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沒人想要慢慢變有錢」,在各種投資資訊的推波助瀾之下,彷彿「變有錢」是一件簡單又理所當然的事情。我記得自己早期接觸投資時,能夠在50歲前達成財富自由目標(投資創造的現金流足以Cover支齣所需),已是讓人羨慕不已的事情。但如今呢?45歲?40歲?甚至30歲就能退休離開職場的聳動標題,一則一則傳送到我們眼前,彷彿這個時間點沒達成,就輸瞭人生。
 
  急躁容易犯錯
  
  2020年時有位投資學員跟我說瞭他的投資故事,他在2018~2019年間利用工作之餘獲得的投資績效還算不錯,2019年間的獲利甚至比工作一整年的薪水加獎金還多,因此他在思考,在閒暇之餘進行投資就能獲得如此績效,要是專職投資的話,豈不是自己也能在40歲之前就達成財富自由目標?恰好當年底,他因為工作上有些不順遂,又與同事起瞭些爭執,成為專職投資人的念頭強烈湧起,於是提齣辭呈,年終獎金也不想領瞭,一心一意往專職投資之路前進。
 
  隔年發生瞭什麼事情?疫情忽然來襲,打亂所有人的生活步調,也讓股票市場連番重挫,那位學員過去2年的獲利,在短短4個月中全賠光瞭。離開職場後,他投資心態變的患得患失,因為不像過去可以靠薪資收入過生活,為瞭提前達成財務目標,選擇拉大槓桿投資,更進一步打擊他的財務狀況。
 
  在那之後,我問他:「現在想怎麼做呢?」他淡淡地說:「我曾經問公司能否讓我迴去上班,他們答覆說公司受疫情影響已凍結人事,當時的工作也已經有人替補。我現在手中的現金大多數已經賠給市場,要去跟銀行藉信貸來搏一把,最近發現石油期貨似乎有機會,新聞都說石油已經跌到開採成本瞭,現在重押穩賺不賠。」
 
  我不知道他後來有沒有藉信貸翻身,希望他沒有。因為2020年4月齣現瞭罕見的負油價事件,那些認為不會跌破開採成本的投資人,都重重地摔瞭一跤。
 
  慢慢來纔是投資真諦
 
  過去在職場歷練的經驗告訴我一件事情:「重要的事情通常不急,急的事情通常不重要。」那麼,透過投資達成財富目標是不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呢?是,它是,而且非常重要。既然很重要,自然是要慢慢來纔對,透過職場勤勉工作、纍積資金,慎選投資標的,持續增加投資部位規模,這些東西是急不來的。
 
  曾有學員問我:「老師,我纔剛開始工作沒有很多錢投資要怎麼辦?」我覺得這問題很詭異,剛齣社會沒什麼錢是正常的,在職場纍積資歷與錶現,隨著時間提高職務與負責範圍,自然會增加可投資的金額。但他不這麼想,他認為投資就是一種快速緻富的手段,隻要一開始有一大筆錢投入,後麵就能輕易達成目標,所以重點是怎麼在一開始拿到一大筆錢,透過職場收入太慢,還會被前輩罵,工作又不見得是自己喜歡的,這不是他想要的方式。
  
  但是投資本來就是慢的過程,「財不入急宅」是老祖宗教我們的道理。華倫老師這本書揭示他對投資市場的理解,以他獨特的口吻訴說存股心法,像是戒除短線投資癮、將資金引導到具有長期成長獲利的企業上。或是市場齣現重大事件引發股市迴檔,反而是增加持股的好機會,這些都是實戰經驗纍積的心法,這種東西並非長篇大論纔有價值,短短幾句話就能把精華濃縮在其中,更引人入勝。
 
  選獲利而不是選華麗
 
  我們在存股的過程中,首重有價值成長的企業,這是為什麼?因為我們是股東,我們要跟企業一同分享經營利潤,唯有企業利潤持續增長,長期存股的投資部位價值便會隨著企業一同增長。
 
  選公司並不是在選孔雀(華麗、消息眾多),而是在選大牛(樸實、低調、勤奮),書中講到的中華食(4205),就是一檔低調的大牛股,曾經也是我的長期持股之一。
 
  一間賣豆腐的公司有什麼吸引力?這是很多人心中的疑問,但我想問:「投資最終的目的是要跟企業分享利潤,那你是要選華麗、消息眾多,但不見得能持續賺錢的公司,還是選一間低調、沒太多消息,但體質良好且持續獲利的公司呢?」
 
  顯然,答案是後者,中華食這間公司就是符閤這樣的選股邏輯,華倫老師也在書中分享他的選股邏輯與對企業的持續觀察,唯有對企業深入瞭解纔能長期持有,唯有對存股深刻理解纔能寫齣扼要的精華。
 
  我們在存股的世界裡尋尋覓覓,想要找到一位導師來引導我們,深讀一本書就是在跟作者深度對話,想要理解存股的真正內涵,這本書是你很好的開始!
 
自序 
 
慢慢來比較快 投資別白忙一場
 
  談到投資,絕大多數的投資人還是試圖預測股價漲跌,想要做齣低買高賣的神操作,賺取價差,然而每天的股價總是難以預測,你想賺價差,別人也想賺價差,你憑什麼認為是你能賺到價差,跟你做齣買賣相反動作的人都要賠價差給你?
 
  歷史總是一再重演,2020 ∼ 2021 年是近20 年來難得一見的大多頭,投資人應該都聽到身邊同事和親朋好友齣現不少「少年股神」的故事,不過到瞭2022 年股市反轉,投資氣氛風雲變色,不知這些少年股神們如今安在?
 
  過去十幾年來,我也聽過很多親朋好友在某個階段賺瞭很多錢,可是說也奇怪,為什麼這些人現在還在朝九晚五上班呢?為什麼這些人還三不五時問我什麼股票可以買呢?這十幾年來,他們一直在告訴我賺錢的故事,從沒告訴我賠錢的故事,照理說他們一直賺錢,不是早就該財富自由瞭嗎?
 
  後來我纔知道,他們賠錢的時候不會告訴你,股票玩瞭大半輩子,資產沒有增加,隻是讓券商賺到手續費和政府抽稅罷瞭。
 
  正如投資大師查理.濛格(Charlie Munger)所說:「我不知道有誰因為類股輪動操作而真正發大財,也許有人真的能夠做到,但我所認識的很多有錢人並不那麼做。」言下之意,就是說濛格認識的有錢人,都是靠自己創業或長期投資績優公司賺到大錢的。
 
  傳奇的基金經理人彼得.林區(Peter Lynch)說過:「在過去70 年歷史中,發生過40 次股價暴跌,就算我有39 次預測到,並將股票提前賣齣,但我最後卻是後悔萬分,因為即使在跌幅最大的那一次股災,最後股價還是漲迴來瞭,而且漲得更高。」由此可知,你隻要買進績優股票,耐心等待就可以瞭。
 
  這邊也舉一位華倫幫存股同學Jason 母親的例子,J 媽持有南亞(1303)股票快要30 年,2022 年來自南亞的現金股息就有146 萬元,我相信如果1 年有146 萬元的被動收入,應該足以過不錯的退休生活,然而大傢知道這20 多年來全球發生瞭什麼大事情嗎?
 
  包括亞洲金融風暴、網路泡沫、911 恐怖攻擊、SARS、金融海嘯、歐債危機、美國政府關門、英國脫歐、中美貿易戰、新冠肺炎、殖利率反轉、Omicorn 病毒等等,南亞的股價也不是每天漲,有時候也會大跌,但那又如何呢?買進股票就是擁有一傢公司的部分股權,公司的經營團隊和員工無時無刻都在幫你賺錢,這叫做「被動收入」。
 
  所以,價值投資存股的第一步,就是要忽略「市場先生」每天的報價,你要忽略每天股價變化,當個「投資人」,而不是「交易人」。以我自己為例,20 幾年前,剛退伍時也當過少年股神,當時買進電子股,每天早上起床眼睛睜開就賺5 萬元,跟我的月薪一樣多,因為當時電子股每天都漲停闆,就像2020 年、2021 年最熱門的口罩股和航運股,然而,我短線操作瞭5、6年,最後連本帶利輸迴去,還多繳瞭許多手續費和證交稅。
 
  如果你把股票市場當成賭場,很抱歉,答案是十賭九輸;如果你把股票市場當成是投資賺錢的地方,答案是:「隻要時間夠長,最後一定大賺」。我怎麼知道?因為我曾賭過5、6年,也長期投資瞭17 年,自己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當一間公司賺取暴利的時候,一定會有很多競爭者進入市場搶食大餅,不斷增資擴產,最明顯的例子就是2000 年以前,CD-R 光碟片需求遠遠大於供給的時候,股價紛紛狂飆,廠商的工廠一棟接著一棟擴廠,還有人預期CD-R 的公司將會登上颱股股王寶座,結果呢?新產品齣現、CD-R 供過於求、廠商關門的關門,CD-R 也從熱門產業步入「慘業」。
 
  不隻CD-R,過去包括鋼鐵、DRAM、太陽能、麵闆、甚至這兩年最火紅的航運業⋯⋯都曾經在景氣復甦時大舉擴產,在景氣反轉的時候齣現供過於求,厲害的廠商還能勉強維持營運,有些廠商不堪虧損就直接「登齣」瞭,或是被整併瞭,產業重新洗牌,一直到下一次的景氣復甦,也就是所謂的「景氣循環」。
  
  這類公司並沒有獨門的經濟「護城河」優勢,就是隨市場供需和景氣波動來決定公司的獲利大小或虧損程度,股價也因此隨著景氣走勢大起大落,不少投資人(其實是投機者)以為自己可以站在景氣循環的浪尖上,買低賣高賺錢走人,多年以後迴頭一看,多半是白忙一場。
 
  就我的觀察,近年來,有越來越多投資人加入存股行列,這讓我感到非常開心,因為長期投資的勝算是非常非常高,比起當沖短線的快速度,我更強調「慢」,先不講當沖短線讓你每天心神不寧、血壓升高、呼吸急促、影響工作,就連績效也遠不及長期投資者,即使你用最簡單的方式「定期定額存股」都可以達到財富自由的目標。
 
  隻是,麵對投資路上各種貪婪的誘惑、恐懼的試煉,除瞭手上要有硬底子的存股方法(武器)之外,也必須要有柔軟彈性的存股心法(策略),軟硬兼施纔足以抵抗長期投資路上的貪與懼。
 
  我過去幾本書已經把存股方法談得非常詳盡,但我也知道許多投資人麵臨「知易行難」的問題,在關鍵時候常有無法剋服心魔、將所學知識應用在實際操作上的擔憂,因此,這次新書將帶給讀者一番新風貌,以提高投資EQ 和FQ(Financial Quotient,財務智商)的角度齣發,透過12 個投資心法強化存股族的軟實力,期許幫助投資人打造齣投資的高EQ,真正落實用股息打造被動現金流的目標。
 
  迴答本書開頭的提問,一時風潮的「造神」往往禁不起時間的考驗,隻有經過數十年試煉,仍然縱橫市場、泰然自若如巴菲特者,纔稱得上股神。對於存股族來說,持續纍積戰果是目標,長期投資則是「不二法門」,因為,投資賺錢是等齣來的,如同龜兔賽跑一樣「慢慢來比較快」,也祝大傢都是投資路上穩健抵達終點的贏傢,讓我們一起「慢步股市」。
 

用戶評價

评分

這本關於「慢步」哲學的書,帶給我最大的衝擊,反而是對「速度」的重新定義。過去總覺得投資就是要跑得比別人快,要搶先佈局,纔能賺到最大的波段財。讀完這本書之後,我開始思考,是不是有一種更有效率的方式,是將時間拉長,讓市場的自然趨勢為自己工作。書中對於長期複利的描述,雖然聽起來老套,但作者透過一些歷史數據和情境模擬的推演,讓那些抽象的數字變得有血有肉,極具說服力。我特別喜歡它在章節結尾處,習慣性地會拋齣一些發人深省的問題,逼迫讀者自己去內化內容,而不是被動地接受資訊。例如,當討論到「耐心」的定義時,它讓我反思自己過去所謂的「耐心」,其實很多時候隻是因為找不到更好的標的而被迫停留罷瞭。這本書的文字風格,是那種沉穩卻又帶有一絲幽默感的,讀起來完全沒有壓力,彷彿是一位經驗豐富的長輩,在旁邊輕聲細語地引導你,而不是高高在上地教訓你該怎麼做。這讓這本書成為我書架上,一本會不定期拿齣來翻閱,隨時提醒自己投資初心的良伴。

评分

收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正處於一個投資上的小瓶頸期,手上的幾檔標的,漲不動也不會大跌,卡在那邊,不上不下的,每天看盤的動力都快沒瞭。我原本以為這本書會像其他強調技術分析的書一樣,教我怎麼看K線圖上的壓力支撐,或者分享什麼獨傢的籌碼追蹤技巧。結果,內容走嚮完全齣乎我的意料,它反而把焦點拉得更遠,談到瞭很多關於時間複利和個人財務規劃的層麵。我記得其中有一段,作者用很生活化的例子,說明「機會成本」對存股族的重要性,這讓我開始重新審視自己是不是把太多資金綁在流動性不佳,但報酬率又沒特別突齣的標的上。閱讀的過程,我常常需要停下來,拿齣一張紙,把書中提到的觀念,對照到我自己的資產配置上重新計算一次,那種「恍然大悟」的感覺,不是因為學到瞭什麼艱澀的理論,而是因為有人用簡單的方式,點齣瞭我一直忽略的盲點。這本書真正厲害的地方,在於它成功地將「投資」這個看似冰冷的數字遊戲,拉迴到瞭「人生規劃」這個溫暖的層麵來討論,讓我重新找迴瞭投資的初衷,而不是被每天的漲跌牽著鼻子走。

评分

我對這本書最欣賞的一點,是它處理「風險」的態度。很多理財專傢會把風險簡化成一個百分比,告訴你多少是可承受的範圍。但這本書裡的論述,我覺得更貼近我們一般上班族的真實生活場景。它不是隻談「投資組閤的風險分散」,而是更深入到「生活風險與投資風險的疊加效應」。舉例來說,作者在探討「緊急備用金」與「閒置資金」的界線時,其考量的層麵就比一般書籍來得更廣泛、更人性化。對於我這樣有傢庭責任的讀者來說,這本書讓我更清楚地意識到,我的投資決策不能隻看報酬率,更要看它在遇到突發狀況時,會不會成為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書中對於資產流動性的安排,有一套很實用的思維框架,我已經開始嘗試將書中的概念應用到我對抗生活變數的準備上,感覺踏實多瞭。這本書的價值,就在於它把投資變成一種生活紀律,而不是一種投機行為。

评分

這本投資書的封麵設計,說實話,當初吸引我的目光,並不是因為那幾個大字,而是那種沉穩的色調給我的感覺。我這幾年慢慢從積極追逐熱點的小散戶,轉變成比較注重長期持有的「存股族」,所以看到書名時,心裡多少有點期待,想看看作者對於「慢步」這件事情,究竟是抱持著什麼樣的體悟。坦白講,現在市麵上教人快速緻富的書太多瞭,講求的是那種一夕翻身的激情,但對我們這種每天忙著工作、下班後想放鬆,不想把身傢性命都賭在隔天開盤的人來說,真正的價值在於那種可以融入生活的投資哲學。翻開書後,我特別留意瞭作者在描述市場波動時,用的那些比喻,有些真的很貼近我們這些在颱灣股市摸爬滾打多年的老手的心情,像是麵對除權息旺季時的掙紮,或是麵對高股息ETF配息不如預期的那種五味雜陳。整本書讀下來,給我的感覺是,它不是提供給你一組生硬的數字公式,而是提供瞭一套心靈的錨點,讓你在市場風吹草動時,知道該往哪裡靠。這點對於我這種偏好穩健布局的投資人來說,是非常受用的,畢竟,心安理得的賺錢,遠比心驚膽跳地暴富來得重要。

评分

說實在的,現在財經書籍市場競爭太激烈瞭,很多作者為瞭搶眼球,都會把標題寫得天花亂墜,彷彿讀瞭就能立刻晉升人生勝利組。我對這類書籍通常抱持著三到五成的懷疑態度。這本《慢步股市》剛開始讀的時候,我還在想,會不會又是老生常談?但隨著閱讀的深入,我發現作者在論述上展現齣來的「細膩度」,是很多暢銷書所欠缺的。特別是當他提到,如何在高通膨環境下,調整持股的「體質」而非「價格」,這點在颱灣目前的經濟氛圍下,顯得格外中肯。書中沒有過度美化存股這件事,它很誠實地指齣瞭長期持有的寂寞感和心魔,例如,當市場一片樂觀時,你必須抵抗住「賣掉換股」的誘惑;當市場恐慌時,你又必須有足夠的定力去執行「買入的好時機」。這種對投資心理學的描寫,非常到位,讓我感覺作者真的是親身經歷過市場的淬鍊,而不是紙上談兵的理論傢。總體來說,這本書提供瞭一種更成熟、更負責任的投資態度,對於已經在市場上待過一段時間,想要優化自己策略的讀者,絕對是本值得推薦的參考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