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薦序
地緣政治的復仇:評尤金的《全球新版圖》
郭崇倫(聯合報副總編輯、「郭崇倫會客室」Podcast主持人)
顧名思義,這是一本地圖書,但不是只有一張地圖,而是包括了很多張不同的地圖,有「美國新版圖」、「俄羅斯版圖」、「中國版圖」、「中東版圖」、「未來路線圖」、「氣候版圖」等等,尤金攤開一張張地圖,指點我們未來能源的方向。
尤金以《石油世紀》(The Prize)成名,討論一百五十年來地緣政治與石油產業的糾結關係,可是最近幾年新科技與新概念甚囂塵上,似乎已經根本顛覆了傳統的影響,譬如:不燒汽油的電動車公司「特斯拉」,現在已經成為全世界最大的汽車公司;採用新方式開採頁岩油的美國,一躍成為超越沙烏地與俄羅斯的全球第一產油國。
還沒有讀這本《全球新版圖》之前,聽說尤金是在去年完稿,我本來以為他是在強調新科技與新環境對石化燃料的影響。可是在烏克蘭戰爭爆發之後,地緣政治又回來了,俄羅斯憑藉著能源為武器,希望裂解西方對烏克蘭的支持。
我是抱著挑戰尤金的心情,帶著問題意識,翻閱這本書:「你這麼強調新能源的開發,無論是頁岩油,或是未來轉型到再生能源的電動車、人工智慧,還有氣候衝擊的新因素,但是二月底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整個世界重新又回到傳統的石油戰爭,你是不是搞錯重點?」
但是尤金在這本書中,早就把俄羅斯的能源企圖,用超過五十頁的篇幅,交代得清清楚楚。他斬釘截鐵地說:「石油與天然氣對俄羅斯的振作和經濟至關重要,也提供軍事力量之外的方式來投射該國的實力」,好像已經預見了普亭在烏克蘭戰爭中,除了坦克飛彈,同時也運用能源武器。
在俄羅斯建立起與歐洲天然氣交易關係的同時,我們看到地緣政治因素無處不在。華府反對建立通往德國的天然氣管,拒絕輸出特殊專用的鐵管;後來俄羅斯自己做,建成北溪一號,想要再蓋北溪二號的時候,美國反對得更厲害。
川普政府提供烏克蘭數十億元軍援,但條件是北溪二號必須停工,歐洲國家都懷疑這是為美國正發展出來的頁岩油與液化天然氣找市場。最後北溪二號雖然完工,但因俄烏戰爭爆發,始終沒有拿到使用許可,現在遭到廢棄,成為歐洲最大的工業垃圾。
但是尤金提出了一個經典的問題:俄羅斯向歐洲供應天然氣,兩者相互依存,究竟這是俄羅斯用以發揮影響力的工具,還是地理關係所決定,互惠互利貿易關係的一環?如果兩者皆是,平衡點在哪裡?
今年二月底烏戰爆發以來,西方同仇敵愾,對俄羅斯制裁。但是否要杯葛俄羅斯的原油與天然氣,歐盟內部卻發生分裂:不依賴俄國能源的英國與北歐強調一定要制裁,斷絕俄國金流;但德國卻有遲疑,雖然同意在今年年底前完全禁止從俄羅斯原油進口,但是俄羅斯天然氣占進口的四○%,尤其德國產業非常依賴北溪一號運送而來的天然氣,很難主動斷絕。
烏戰全面開打後,烏克蘭與美國給歐盟的壓力越來越大,德國也開始加快接收天然氣,希望能夠儲存足夠的天然氣,作為冬天應變所需,目前已完成預定目標的八○%。
俄羅斯本來是想留著天然氣作為最後的能源武器,可是看到德國儲氣,當然知道歐盟在打什麼算盤。於是從今年七月開始,就藉北溪一號歲修、等待從加拿大運至渦輪發動機等種種理由,間歇停止或減供天然氣。終於到了九月二日,G7國家對俄羅斯出口原油設置價格上限,普亭忍無可忍,無限期停止北溪一號的供氣。
俄羅斯深知,如果面對的是一個團結的北約,它贏不了烏克蘭戰爭,所以必須在其內部搞分裂;而天然氣的供應,就是歐盟的罩門。眼看著天然氣的價格,漲成去年的十倍,歐洲民怨沸騰,各國政府只好祭出巨額補貼紓困方案,這又導致通膨遽增,更加天怒人怨。
也許有人會問,戰爭結束之後,最後如果俄羅斯一敗塗地,撤軍求和,歐洲能源版圖可否回到從前?事實上,所有歐洲國家經過這個教訓後,清楚地認知到安全的風險,以後很難再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我們最近看到,法國總統馬克宏訪問阿爾及利亞,希望從北非加快引入天然氣;德國在北海設置海上天然氣接收站,希望引入美國的液化天然氣;歐盟還在與中亞國家交涉,要加大引入亞塞拜然天然氣,以及開始輸入哈薩克原油,都是在做分散供應的打算。
同樣的,俄羅斯也在往東轉,加強與中國的能源供給關係,雙方簽訂了為期三十年、價值四千億美元的大單,中國一下子就成了俄羅斯天然氣外銷的第二大市場,僅次於德國。中國還將為西伯利亞輸氣管提供融資,二○一九年十二月完工輸氣,今年九月十五日普亭與習近平舉行高峰會,敲定第二條經過蒙古的輸氣管,普亭高興地說,中國市場要比整個歐洲市場都大。
一些書評不滿尤金在《全球新版圖》中提出太多架構:又是不屈的創業精神、全球強權政治、氣候危機,甚至還有科技經濟,批評他沒有定見,但是我卻認為他心裡還是把地緣政治放在最重要的地位,只是因為幾年前,全球暖化與再生能源蔚為風潮,他不能不在書中交代,可是打從心裡,他是不以為然的,就像是尤金對大石油公司「不務正業」去投資風能與太陽能產業一樣,嗤之以鼻,堅持這最多做到的是能源的轉換,而不是能源的替代。
但書出版後,沒有人料到的是,地緣政治竟然藉俄羅斯入侵,重新復活,倔強地占據舞台的中央,拒絕讓位給頁岩油革命、再生能源與電動車。
台灣不是產油國,而以半導體見長,但讀著尤金的書,看他描述大石油公司在地緣政治夾縫中如何生存,很容易把石油換成半導體,讀者同樣可以從地緣政治的爭奪當中,得到未來的啟發。
引言(節錄)
本書談的是能源和地緣政治劇變而形成的全球新版圖,也討論這個新版圖會將我們帶往何方。地緣政治涉及各國之間的權力平衡和緊張關係的變化。能源反映出全球供應和流量的深遠變化,主要成因是美國的能源地位明顯改變,以及再生能源和新氣候政策的重要性愈來愈高。
這裡涉及不同的作用力。一是各國的力量,背後因素包括經濟、軍事實力和地理位置;雄才大略和精心擘畫;懷疑和恐懼;偶發和意外。另有其他力量,來自石油、天然氣和煤,來自風力和太陽能,來自原子分裂,也來自尋求重塑全球能源體系、以氣候為名邁向淨零碳排(net zero carbon)的政策。
這是一個動態的格局,不斷變化,追蹤並非易事,又因為二○二○年席捲中國和全球的新冠疫情帶來重大傷痛和人類苦難,變得益發複雜。疫情重創世界經濟,擾亂地方和全球商業,衝擊就業和企業,使許多人陷入貧困,導致世界經濟陷入經濟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衰退,大幅增加公共債務,加劇國家之間的緊張關係,並在全球能源市場造成大動盪。
本書尋求呈現和解釋此一新版圖。頁岩革命如何改變美國的世界地位。新冷戰是如何和為什麼在一方是美國、另一方是俄羅斯和中國之間成形,以及能源在各國扮演的角色。美中關係如何快速地──且可能危機四伏──由「接觸交往」變成「戰略對抗」。供應全球石油達三分之一的中東,基礎有多不穩定。超過百年,眾所熟知的石油和汽車的生態系統,現下如何遭遇移動革命的挑戰。氣候變遷的隱憂如何重塑能源格局,以及受到廣泛討論的「能源轉型」,由化石燃料進入再生能源是如何發生的。
「美國新版圖」闡述未曾預料到的頁岩革命,此事改變美國的地位,顛覆世界能源市場,全球地緣政治重新洗牌。頁岩油和頁岩氣顯是二十一世紀截至目前最大的能源創新。風力和太陽能都是一九七○年代和一九八○年代的創新,雖然到前十年才顯現出本事。美國已一舉超越俄羅斯和沙烏地阿拉伯,成為全球最大的石油和天然氣出產國,現在也是兩者的主要出口國之一。
儘管部分政壇人士想禁頁岩油,但頁岩革命催動美國經濟成長,強化美國貿易地位,提振投資並創造工作,而且降低數百萬消費者的電費帳單。支援頁岩油的供應鏈遍及全美各地,實質上廣及每一州,甚至能在禁止開發頁岩油的紐約州創造工作機會。
自一九七○年代能源危機開始,美國因為仰賴外國供應,一直覺得自己有弱點。但如今美國能自給自足且成為出口國,地緣政治影響力擴大,能源安全提升,外交政策擁有更大的彈性。不過,新得來的自信有其侷限,因能源仍是全球緊密關連的產業,上述變化只是各國關係整體脈絡的一部分。此外,當疫情使美國陷入新危機,頁岩已經開始尋找下一場「大變革」。
「俄羅斯版圖」談能源流向、地緣政治競賽、三十年前蘇聯解體引發懸而未決的邊界爭議,以及普亭試圖恢復俄羅斯超級強權地位等種種因素交互作用下,創造出來的易燃局勢。俄羅斯也許是「能源的超級強權」,但財務上仰賴油氣出口。如同蘇聯時代,油氣出口引發有關俄羅斯恐將對歐洲擁有政治籌碼的激烈爭論,但因歐洲和全球油市出現變化,潛在籌碼不復存在。
蘇聯突然分裂為十五個獨立國家的問題並未完全解決,尤以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最麻煩,為了天然氣,衝突一觸即發。俄羅斯在二○一四年兼併克里米亞後,雙方的拼搏移至烏克蘭東南部戰場。那場戰爭──具體而言是對抗俄羅斯坦克入侵的美國軍援被扣──引發美國眾議院彈劾唐納.川普,但他後來獲參議院無罪開釋。
美俄關係降至一九八○年代初期蘇聯時期以來未曾見過的敵對狀態。在此同時,俄羅斯「重返」中東,並「策略轉向」中國。莫斯科和北京一致主張「絕對主權」,反對它們譴責的美國「霸權」。雙方剛萌芽的關係也有其務實考量:中國需要能源,而俄羅斯需要市場。
「中國版圖」植基於它所謂的「百年恥辱」,以及其全球經濟和軍事實力在過去二十年扶搖直上,因即將躍居全球最大經濟體(在某些方面已經是)而產生的能源需求。中國在所有面向擴大觸角:地理、軍事、經濟、科技和政治。這座「世界工廠」尋求往價值鏈上游移動,成為本世紀新產業的全球領導者,促使歐洲和美國的警鈴大作。中國也主張它的版圖包括幾乎整個南海,這是全球最關鍵的海洋貿易路線,現成為與美國產生戰略對抗的最尖銳爭執點。能源是主權聲索的重點。
中國倡議一帶一路,是為了重畫亞洲、歐亞及更遠地區的經濟版圖,將「中土」置於重新排列過的全球經濟正中央。這是為了確保中國製品會有市場,中國能取得所需能源和原物料。但一帶一路主要是一項經濟計畫,或者如同批評者所言,是一項地緣政治計畫,旨在創造出全新的中國秩序?
能回溯至本世紀初的「世貿組織共識決」(WTO consensus)已然失效。批判中國成為團結凝聚美國民主黨和共和黨的力量,兩國國安系統逐漸將對方視為未來敵手。但二○二○年新冠疫情爆發,很不幸地顯示兩國的經濟整合和相互依賴程度比許多人認知的更高,它們仰靠彼此共創全球繁榮。不過現實面不那麼重要,因為疫情使得互不信任的程度升高,要求全球最大兩個經濟體「脫鉤」的呼聲愈來愈高。
因為帝國崛起又沒落,中東的地理界線自古至今不斷重畫。鄂圖曼帝國統治的六百多年間,邊界也經常變化。現代中東地圖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及其後畫下的,時值鄂圖曼帝國覆滅造就權力真空,不過還是植基於鄂圖曼帝國留下的省界。但這些地圖不斷遭遇挑戰,包括泛阿拉伯民族主義和政治伊斯蘭、反以色列國勢力,以及聖戰士組織,像是想以哈里發(caliphate)取代「國家」觀念的伊斯蘭國(ISIS)。該區如今有遜尼派沙烏地阿拉伯和什葉派伊朗因互爭主導權而彼此對抗,又因為聲稱自鄂圖曼帝國一脈相傳的土耳其也有意一爭長短,情勢變得更複雜。另外,還有美國和伊朗持續逾四十年的衝突對峙,以及許多國家普遍存在的治理薄弱的問題。
影響中東進展的不僅僅是邊界,還有地理、石油和天然氣井、油管和油輪路線等。石油和天然氣,以及隨之而來的收入、財富和權勢,仍舊代表該地區的獨特地位。始於二○一四年的油價崩盤,使大家對石油的未來展開新論戰。不過是十年前,全世界都在擔心「石油頂峰」(peak oil),石油供應可能枯竭。但今日的焦點已轉變為「需求頂峰」(peak demand):石油消費會持續成長多久及何時開始下滑?石油在未來數十年會失去它的價值和重要性嗎?二○二○年的石油需求崩跌,進一步點燃石油出口國推動經濟多元化和現代化的急迫感,阿布達比在二○○七年揭示「願景二○三○」時已著手進行,沙烏地阿拉伯也正加速努力。
未來受限的是需求而非供應,導致這種想法的一個重要因素與氣候政策和科技有關。大家一直以為,在運輸領域,具體來說是汽車,石油保證有市場。但現在不了;未來的格局並非如此。石油突然面臨來自「新戰略三角」(New Triad)的挑戰:不吃石油的電動車;叫車和共乘的「移動服務」;以及能自動駕駛的汽車。最後可能是在價值數兆美元的「汽車科技」(Auto-Tech)產業爭霸。
這個世界能夠和必須多快適應氣候變遷,又將花費多少代價,這些辯論不太可能在十年間解決。但輿論已經形成,新政策尋求達成「淨零碳排」,往後會有更具急迫性的作為。我們將進入「能源轉型」:從今日世界有八○%的能源仰賴石油、天然氣和煤──與三十年前一樣,轉型到一個逐漸仰賴再生能源運作的世界。二○一五年的《巴黎協定促使世界大步邁向低碳未來。的確,以能源而言有兩個截然不同的時期:「《巴黎協定》前」和「《巴黎協定》後」。儘管能源轉型在全球各地已經是主軸,但各國國內或不同國家之間對轉型卻有很多歧見:如何推動、要花多久的時間,以及由誰買單。「能源轉型」對開發中國家的意義,例如還有數億貧民沒電可用的印度,當然不同於德國或荷蘭。
太陽能和風力是「減碳」發電的方式,從過去的「替代選項」變成現今的主流。不過,隨著發電占比變大,「間歇性」的挑戰隨之而來。陽光燦爛和風力強勁時,會有大量電力湧入電網,碰上陰天或僅有徐徐微風時,就幾無貢獻。這顯示出主要的技術挑戰在於維持電網穩定性,找到能大規模、逾數小時儲存電力的方法。
「氣候」將成為決定能源新版圖的重要因素。我會用《能源大探索》(The Quest)裡講過的故事。在那本書裡,我探究「氣候」如何從十九世紀中期少數幾位歐洲科學家(他們擔心另一場冰河時期降臨會毀滅文明)的研究主題,變成有關全球暖化的共識,從而在二○一五年號召一百九十五個國家,於巴黎商議出氣候協定。這本書的焦點在於,氣候政策的動能──受到觀察研究、氣候模型、政治動員、監管力量、社會行動主義、金融機構,以及日益深重的焦慮所驅使──如何轉換能源系統。「淨零碳排」會是未來數十年的大挑戰,不僅在政治方面,也在於人們如何過活,以及達成目標的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