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醣高纖 植物蛋白料理大全:告別肉蛋奶!125道抗老化、低熱量全豆類料理,從前菜、沙拉、各國主餐到甜點飲品,改善腸道、穩定血糖,讓你飽又容易瘦。

減醣高纖 植物蛋白料理大全:告別肉蛋奶!125道抗老化、低熱量全豆類料理,從前菜、沙拉、各國主餐到甜點飲品,改善腸道、穩定血糖,讓你飽又容易瘦。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喬·尤南
图书标签:
  • 減醣
  • 高纖
  • 植物蛋白
  • 豆類料理
  • 抗老化
  • 低熱量
  • 健康食譜
  • 素食
  • 腸道健康
  • 血糖控制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由「詹姆斯•比爾德獎」飲食編輯著作,《富比士》雜誌評選年度最佳烹飪書
  ★ 來⾃世界各地美食作家、主廚及知名飲食雜誌Bon Appétit推薦必備的⾖類聖經
 
  現代人的飲食,大多數已經意識到「高蛋白質」,減少精緻醣類和壞油脂的攝取。但蛋白質攝取來源卻很單一,優良的脂質也攝取不足,提升蛋白質的多元性,攝取多元種類的蛋白質以及蔬菜含有的微量營養素十分重要!
 
  而豆類是美國農業部唯一認可,同時是蛋白質也是蔬菜的食物。
 
  豆類好處多多,不僅是瘦身餐盤上的必備食材,能增加飽足感,還富含抗氧化劑和有益⼼臟健康的纖維,改善腸道和穩定⾎糖。
  
  豆子種類多元,可依營養價值的占比高低區分不同豆子,來替代餐盤中的肉、澱粉、部分脂肪或醬汁的角色。不論是蛋白質、脂質、膳食纖維、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單一食物比起來皆具驚人的營養價值,是抗老化、減醣飲食的最佳選擇。
 
  若您總是吃膩健康餐裡的豆腐料理,或是苦於豆類烹煮不易,堅硬難熟,那麼你必須看看這本書
 
  由「詹姆斯•比爾德獎」的飲食編輯喬•尤南所著,帶領你重新認識豆類,就算由乾燥狀態開始烹調,也能做出媲美濃郁肉湯的豐富層次。
 
  透過這本書,您將了解:
  製作甜點時,豆粉可以取代部分或全部麵粉,也能像蛋一樣凝聚食材;製作飲品時,罐裝豆剩餘的豆水可以調酒,也能打成果昔。而煮豆水本身就是完美濃郁的高湯水;豆泥可以做成各種甜鹹沾醬,豆子本身能放在沙拉裡做點綴,也能加在米飯裡增加分量,若以它做主菜,料理成法式砂鍋菜、漢堡、墨西哥夾餅等也是毫不遜色。
 
  作者還結合壓力鍋、慢燉鍋、爐火等不同工具的應用,將豆類與各式食材搭配,發展出125道沾醬、點心、沙拉、湯、主菜、配菜或甜點等菜色,徹底改變以往大眾對豆類料理的認知,在減醣、低卡、高營養的訴求下,探索豆類美味的無限可能。
 
  本書為美食界奧斯卡「詹姆斯·比爾德獎」飲食編輯喬·尤南之作,利用豆類品種多元、方便取得、易保存和層次豐富等特性,與各式食材做搭配,設計出125道減醣高纖的餐點,從前菜、沙拉、主餐至甜點,豆粉、豆水、豆子皆能做有效運用,也能取代部分澱粉和脂肪,是攝取優質植物性蛋白的最好選擇。
 
本書特色
 
  ※125道融合中東、地中海、非洲、亞洲和美洲南部的傳統豆類食譜,重新認識兼具天然、美味、多功能和環保意識的植物蛋白質。
 
  ※ 點心、沙拉、湯品、各國主菜加上甜點飲品,甚至是調味料,都能用豆類加工烹調,一日三餐,從前菜到甜點都減醣高纖的煮豆提案。
 
  ※從如何判別豆類新鮮度、製備方式與添加物,到烹調手法與器具的結合、調味與變化等,一網打盡各種豆類疑難雜症。
 
  ※書末附錄75種豆類字彙大全+日常搭配豆類烹調的香草、辛香料介紹,讓你在購買食材或搭配料理時,選購無障礙。
 
美味推薦
 
  Liz 高琹雯 / 美食作家、Taster 美食加創辦人 
  陳昆煌 / 文青主廚
  廚師漢克 / 再春食堂 主廚
 
  “喬•尤南對於豆類的傾心程度令人著迷。每道料理都展現其創造力、熱情與知識。 從黑鷹嘴豆鷹嘴豆泥到紅豆冰淇淋,個個充滿驚喜且完全可以實踐。”—尤坦‧奧圖蘭吉(Yotam Ottolenghi),世界名廚與《耶路撒冷》作者
 
  “我來自西班牙北部,豆類在當地的許多菜餚中都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我很高興看到喬在本書中率領豆類擔任主角,並向我們展示豆類有能力做這麼多!無論是對於我們的身體還是地球而言,喬始終擔任著改善飲食的重要思想家。這本書是以深思熟慮和美味的方式減少肉類消費的藍圖。”—何塞•安德烈斯(José Andrés),廚師兼人道主義者
 
  “《減醣高纖 植物蛋白料理大全》匯集了100多道非常誘人的食譜,所有食譜的發想都歸功於喬•尤南的靈感。 此外,內容還有許多關於豆類的知識,將使你獲益良多。每個人的廚房都應該為這本書保留一個崇高位置,我知道我會這麼做。”—黛博拉•麥迪遜(Deborah Madison),《蔬菜素養》作者
 
  “喬•尤南將豆類的世界變成一趟最迷人且最出乎意料的冒險。最棒的是他將食譜變得簡化、實用且不可抗拒,讓人每道都想嘗試。他的知識、善良和幽默感使人閱讀起來很愉快。由湯品到甜品的烹飪過程,他設法打開通往世界各地美食的窗口,通過自己喜歡的材料將所有人聯繫在一起。”—帕蒂•金尼奇(Pati Jinich),電視劇「帕蒂的墨西哥餐桌」(Pati’s Mexican Table) 主持人
 
  從本書的第一道食譜開始,你就知道自己掌握了一切。喬•尤南的豆類食譜收藏,既時髦又非自命不凡、簡單卻不單調、無論怎麼吃,都能輕易地激發出靈感。這本書是對於豆類的美好讚頌,它屬於每個廚房。” —史蒂夫•桑多(Steve Sando),豆類經銷商「Rancho Gordo」創辦人
擁抱自然,開啟健康新篇章:一份深度解析人體與環境和諧共存的飲食指南 這是一本引人入勝的書籍,它帶領讀者踏入一場探索人體內在平衡與外在環境和諧的旅程。全書的核心理念在於,我們所攝取的食物,不僅影響我們的生理機能,更深刻地塑造著我們的生命活力與長壽潛能。它擺脫了傳統飲食的窠臼,轉而聚焦於如何透過精選的天然食材,構築一個強韌、潔淨且充滿能量的身體系統。 本書的內容極為紮實,它不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而是以科學的視角,結合數十年來對營養學與生命科學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套全面且可操作的飲食哲學。全書結構嚴謹,從基礎的身體運作原理講起,逐步深入到食材的選擇、處理,再到具體菜色的搭配與實踐。 第一部:重塑身體的認知基礎——機能與選擇的科學 書籍的開篇,細膩地剖析了現代人常見的健康困境,並從細胞層面解釋了這些問題的根源。它著重強調了「優化代謝」的重要性,指出唯有當身體的內在工廠運作順暢,才能有效應對外來的壓力與老化趨勢。 人體系統的精準解構: 作者深入淺出地介紹了消化系統、內分泌系統與免疫系統之間的複雜連動關係。它摒棄了過度簡化的觀點,而是細緻地描繪出一個完整的生理網絡。例如,它詳盡探討了腸道菌相如何成為身體的「第二大腦」,以及穩定的血糖波動對於情緒穩定和長期能量供給的關鍵作用。這部分內容結合了最新的生物化學研究,但敘述方式極為平實,即使是初次接觸相關知識的讀者也能迅速掌握核心要義。 食材的深度探討: 本書在食材的選擇上,採取了一種極為挑剔且有條理的標準。它並非一味推崇某一種單一的「超級食物」,而是強調食材的多樣性與組合的協同效應。 微量元素的寶庫: 深入分析了多種天然食物中蘊含的特定維生素、礦物質及植化素(Phytochemicals)的結構與生物利用率。書籍中詳細列舉了如何透過不同烹飪方式,最大化這些珍貴元素的吸收效率。例如,如何處理富含抗氧化劑的蔬果,才能避免熱能破壞其活性。 能量的穩定來源: 強調了優質脂肪酸(如Omega-3與Omega-9)在維持細胞膜健康與抗發炎反應中的關鍵角色。書中提供了如何區分「好脂肪」與「壞脂肪」的實用指南,並著重於從非動物性來源獲取必需脂肪酸的途徑。 結構與機能的基石: 對於構成身體組織的基礎物質,書籍進行了全面的審視。它探討了不同結構的碳水化合物(如抗性澱粉的益處)與纖維素在體內扮演的角色,強調了這些成分如何參與身體的修復與再生過程。 第二部:從廚房到餐桌——實踐篇章的藝術與科學 第二部分是本書實用性的核心展現,它將複雜的營養學知識轉化為日常生活中易於執行的烹飪藝術。這一部分旨在證明,健康飲食絕不等於乏味或匱乏,而是一種對味覺感官的深度開發。 烹飪技巧的革新: 本書詳細介紹了一系列提升食物風味和營養保留的先進烹飪技術。這些技巧著眼於低溫慢煮、快速高溫鎖水、發酵與浸泡等方法,旨在最大限度地保留食材的天然風味和活性成分。 風味層次的建構: 作者強調「平衡」是美味的關鍵。書籍提供了建立風味層次的系統性方法,教導讀者如何運用天然的酸、鹹、甜、苦、鮮(Umami)元素進行調配,創造出豐富且令人滿足的味覺體驗。例如,如何利用天然的發酵物(如某些根莖類或穀物的發酵汁液)來替代傳統的濃縮調味料,以達到風味的升級。 質地的多樣性探索: 一份令人滿意的餐點,其口感的豐富性至關重要。本書提供了大量關於如何創造酥脆、柔滑、綿密或彈牙等不同質地的指導,確保每一口食物都能帶來感官上的愉悅。 全方位的菜單設計: 本書的內容覆蓋了人們一日三餐乃至特殊場合所需的所有菜式範疇,展現了極高的包容性和創新性。 晨間的啟動儀式: 專門設計了一系列快速、高效的早餐食譜,強調這些食譜如何穩定地提供上午所需的持續能量,避免血糖的劇烈波動。這些選項涵蓋了各種穀物與種子的最佳搭配方式。 午間的專注力維持: 介紹了適合辦公室或外食時可輕鬆準備的餐點組合,重點在於如何確保份量適中,既能提供飽足感,又不至於引起飯後的疲倦感。 夜晚的深度修復: 提供了更著重於消化負擔輕盈、有助於身體進入深度休息狀態的晚餐選項。這些食譜往往結合了特定的草本植物,以支持夜間的細胞修復工作。 飲品與點心的哲學: 書籍並沒有忽視飲品與點心在整體飲食結構中的地位。它將這些視為調節味蕾、補充特定營養素的重要環節。從純淨的排毒飲品,到滿足口腹之慾的天然甜點,所有配方都經過精心的設計,確保它們能與整體健康目標相輔相成,而非成為負擔。 第三部:生活方式的整合——長遠健康的藍圖 最後一部分,書籍將焦點從單純的「吃什麼」擴展到「如何與食物共處」的更高層次。這部分探討了飲食習慣如何融入更宏大的生活方式中,從而實現長期的健康維持。 順應自然的節律: 本書強調人體運作遵循自然的晝夜節律。它介紹了如何根據一天中不同時段身體對能量的需求變化,來調整進食的時間和內容。這不僅僅是關於卡路里的計算,更是關於尊重身體內在時鐘的智慧。 環境與倫理的連結: 雖然本書側重於個人健康,但它也間接地引導讀者思考食物的來源。透過對優質食材的強調,書籍潛在地鼓勵讀者關注食物的可持續性和環境足跡,體現了關愛自身健康與關愛地球健康之間的聯繫。它鼓勵一種更具意識的消費模式,去理解每份食物背後所包含的自然能量與生產者的心血。 總而言之,這是一部深入淺出、內容豐富的飲食聖經。它不僅提供了一系列創新的食譜,更提供了一套完整的思維框架,幫助讀者建立起一套可持續、充滿活力且真正滋養身心的飲食生活。它啟示讀者,真正的健康來自於對身體的深刻理解和對天然食材的尊重與善用。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喬·尤南 JOE YONAN
 
  兩次獲得詹姆斯·比爾德獎(James Beard Award)的《華盛頓郵報》飲食編輯。曾任《波⼠頓環球報》美食作家和旅⾏版主編,並於2006 年轉任《華盛頓郵報》擔任飲食專欄編輯。由其負責撰文的「週間晚餐素食者」(Weeknight Vegetarian)及「單人料理」(Cooking for One)專欄,皆獲得食品新聞⼯作者協會的榮譽。著作《吃你的蔬菜》(Eat Your Vegetables),於2013年受到《⼤⻄洋》、《波⼠頓環球報》和NPR的《此時此刻》(Here and Now)評選為當年度最佳食譜書。
 
  網站連結:www.joeyonan.com
 
譯者簡介
 
賴孟宗
 
  英國杜倫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碩士、輔仁大學翻譯學中英口譯組修業畢。曾任職於萬象翻譯公司、中華民國外交部,擔任部長級以上官員與副總統口譯。曾參與 WHA、APEC 等國際會議、外交部外交及國際事務學院講座,現為中英會議口譯員。已出版譯作包括《世界最美味的麵包》、《台灣疾管署年報》、《蘭花》、《世界現況》、《170種病痛速查,對症芳療全醫典》。

图书目录

食譜總表 iv
前言 1
本書使用方式 14
煮豆技巧 14
準備方式 14
罐頭小常識 15
豆類替代品 15
豆類是否要泡水17
豆水(Aquafaba)18
烹調方式18
凝集素:似是而非的議題19
儲存方式19
請下音樂:食豆與排氣 20
 
1. 沾醬與點⼼ 22
哈里薩辣醬烤胡蘿蔔與白豆沾醬25 
簡單輕盈鷹嘴豆泥26 
辣味衣索比亞紅扁豆沾醬27 
烤甜菜鷹嘴豆泥佐薑黃芝麻醬和花生杜卡28 
小芝麻的滑順蓬鬆鷹嘴豆泥30 
孜然風味烤胡蘿蔔洋蔥和檸檬佐豆子抹醬33 
蒜香大白豆抹醬34 
黑豆泥母醬35 
墨西哥黑豆厚玉米餅36 
玉米鷹嘴豆泥佐辣玉米醬 38
乾煸綠鷹嘴豆佐辣椒與萊姆41 
黑鷹嘴豆泥佐黑蒜與醃檸檬42 
中東鷹嘴豆茄子芝麻醬43 
厄瓜多酸醃羽扇豆44 
紅豆核桃石榴醬 46 
烤蠶豆脆片 47 
酥脆香料烤鷹嘴豆 49 
大白豆與波特菇沙嗲 50 
焗烤馬鈴薯白豆 51 
黑扁豆脆片 52 
香濃辣味白豆菠菜朝鮮薊沾醬 54 
白腰豆泥佐義式醃漬蔬菜與七味粉 55
 
2. 沙拉56
紅寶石萵苣佐綠咖哩女神醬與脆扁豆59
三色豆沙拉佐費達起司與香芹 60
法式綠扁豆佐三式芥末醬 61
鷹嘴豆餅與阿拉伯蔬菜沙拉 62
黑豆玉米椰子沙拉   64
白豆塔布勒沙拉  65
義大利米沙拉佐白腰豆  66
蔓越莓豆南瓜石榴冬季沙拉69
印度水果與鷹嘴豆沙拉70
乾煸櫛瓜玉米花豆沙拉71
羽衣甘藍小番茄與花紋皇帝豆沙拉佐蜂蜜蒔蘿醬72
醃燻豆腐與白腎豆沙拉74
豇豆番薯乾煸秋葵沙拉75
斑豆墨西哥玉米餅沙拉77
 
3. 湯、燉菜、湯品配菜 78
喬治亞燉腰豆佐玉米餅和醃白菜81
紅酒燉腰豆與蘑菇82
辣味煙燻黑豆與大蕉素肉醬83
烤番茄甜椒湯佐豇豆84
烤胡蘿蔔與白腰豆佐杏仁高湯86
西班牙白冷湯佐鷹嘴豆與腰果87
自給自足新英格蘭烤豆88
慢煮醃蠶豆90
以色列綠豆燉鍋91
奈及利亞燉眉豆與大蕉93
南方烤豆95
古巴香橙黑豆96
快煮金太陽番茄鷹嘴豆綠咖哩98
香濃印度黑扁豆燉鍋99
拉洛的花生豆佐公雞嘴醬100
味噌蔓越莓豆與蒲公英葉和茴香
印度紅腰豆103
突尼西亞湯佐鷹嘴豆、麵包、哈里薩辣醬105
紐澳良紅豆飯106
蒜香美國白豆佐球花甘藍搭吐司110
黑豆湯佐香料餃子108
德州雙色燉豆112
燉咖哩紅扁豆佐萊姆與哈里薩辣醬113
新鮮小皇帝豆佐醃檸檬與奶油114
簡易美味醃皇帝豆115
紅扁豆蓉佐鹽膚木烤花椰菜116
香茅燉日本南瓜與鷹嘴豆118
黎巴嫩蠶豆蓉119
 
4. 漢堡、三明治、捲餅、墨西哥夾餅、披薩120
蘑菇腰豆漢堡123
眉豆漢堡124 
奇波雷辣味炸黑豆餅漢堡125
扁豆櫛瓜櫻桃番茄肉醬三明治126
鷹嘴豆龍蒿沙拉三明治128
喬治亞豆餡麵包129
蠶豆香檸瑞可塔起司披薩130
香菇培根與芝麻菜佐費達起司單片三明治132
綠豆波菜多薩135
香菜芝麻醬136
番茄花生醬137
鷹嘴豆桑巴湯138
煙燻菠蘿蜜與白豆蘑菇墨西哥夾餅佐鳳梨莎莎醬139
波布拉諾辣味腰豆墨西哥夾餅佐速醃洋蔥140
脆皮斑豆墨西哥夾餅142
翠綠炸蠶豆餅144
鷹嘴豆蔾麥西班牙素臘腸146
 
5. 法式砂鍋菜、義大利麵、米食、讓人心滿意足的主菜148
普羅旺斯卡酥來砂鍋燉菜151
根莖蔬菜白豆與蘑菇卡酥來砂鍋153
扁豆蘑菇農夫派佐薑黃花椰菜泥154
義大利豆子餃155
豆煮玉米義大利餃佐櫻桃番茄奶油醬156
中式黑豆香菇麵159
香濃豆類義大利麵160
義大利白腰豆麵捲161
墨西哥豆餡玉米餅佐番薯和焦糖洋蔥162 
素墨魚飯165
鷹嘴豆水管麵166
博羅特豆與苦菜炒貓耳朵佐香檸麵包粉167
家山黧豆筆管麵佐迷迭香番茄醬168
白豆櫻桃番茄螺旋麵佐玉米醬169
秘魯豆飯煎餅170
扁豆丸佐番茄醬汁172
黑豆墨西哥厚玉米片174
墨西哥豆腐玉米炒蛋佐黑豆與仙人掌175
雙豆日式小甜椒西班牙燉飯177
鷹嘴豆蘑菇煙花女醬與酥脆玉米糕178
綠豆粥佐菠菜179
絕美烤花椰菜180
酥脆豆飯佐煙燻豆腐182
三姊妹迷你墨西哥玉米派184
隨你命名酥塔187
咖哩鷹嘴豆鬆餅與蘑菇189
 
6. 飲品與甜點190
椰漿豆子派193
茱莉亞的黑巧克力慕斯195
五香南瓜燕麥馬芬196 
大蕉黑芝麻白豆速成蛋糕198 
荳蔻萊姆白豆邦特蛋糕200 
薄荷巧克力脆片與白豆燕麥餅乾202
巧克力鷹嘴豆抹醬203
巧克力紅豆玫瑰布朗尼205 
鷹嘴豆果仁糖206 
白豆與芒果椰子薄荷薑味果昔207 
巧克力鷹嘴豆塔208 
鹹味瑪格麗特210
 
7. 調味品與其他儲藏性食譜 213
蒜香美乃滋214 
椰子腰果優格215 
快煮煙燻紅莎莎醬216
蔬菜高湯216 
簡易炭烤綠莎莎醬217 
香料豆腐費達起司217
 
豆類儲藏室 218
供應商 222
烹調時間表 224
參考資料 226
致謝辭 227
索引 229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9600656
  • 叢書系列:料理本事
  • 規格:平裝 / 240頁 / 21 x 26 x 1.2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導讀
 
  「我們就是為了豆子來到這裡。」
 
  我跟先生卡爾到墨西哥度蜜月,在當地的小酒館裡和服務生這麼說。
 
  我們考慮了一些景點,但墨西哥市仍是首選,原因有幾個:我們找到從華盛頓特區出發的便宜直飛班機;必須是卡爾沒去過並且我又很想帶他去的地方,看看他錯過哪些美好的事物;最重要的是,錯過的美食。
 
  對我來說,墨西哥市吸引力更大的地方在於其不僅是美國南方活力與魅力兼具的鄰國首都,更坐擁由三大天王:玉米、辣椒、豆類所統治的美食文化。身為一名長期素食主義者,我將豆類視為全世界最重要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加上在德州西部長大,沈浸於墨西哥與美國融合的文化當中,所以我認為墨西哥是發掘豆類必去的地方。
 
  我認識的墨西哥大廚各個對於豆類都充滿詩意:「幾匙墨西哥醉豆(frijoles borrachos)依偎著現烙的墨西哥玉米餅;慢煮黑豆與鮮乾辣椒併用,加入氣味刺激的土荊芥構成了什錦燉菜;將煙燻親吻過的豆泥抹上在玉米船塔(masa boat),以萊姆相佐的青綠蔬菜點綴。」,這是帶給我回到家鄉感覺的眾多原因之一。
 
  這次,我知道在即將造訪的霍奇米爾科(Xochimilco)水上花園、芙烈達‧卡蘿(Frida Kahlo)和迪亞哥·里維拉(Diego Rivera)的家鄉與博物館、街頭美食、畫廊和市場之中,我將身兼品嚐與網羅豆類菜餚的任務。我在做功課的時候,找到一位傳遞豆類福音的大廚,他就是Maximo餐廳的老闆愛德華多·拉洛·加西亞 (Eduardo “Lalo” García)。我之前就聽說他背景大有來頭並且極具熱情,在餐廳的主廚菜單中供應一道無與倫比的豆湯。
 
  我們到達 Maximo餐廳時距離訂位時間還有一個小時,目的是為了跟加西亞主廚討論豆類,不意外地,這也是主廚非常喜歡的主題之一。除了豆類的歷史、墨西哥烹飪和北美自由貿易協議(NAFTA)對於墨西哥文化的影響之外,他向我們介紹了自己「非常非常老派」的湯品,原料取自於伊達爾戈州(Hidalgo)的豆類。由於這種豆類生的時候看起來像花生,因此被稱之為花生豆(cacahuate),但是…這道湯品已經賣光了。
 
  賣光了?不好意思,什麼?我們大老遠來到世界上豆類的首都,想要見識豆類大師的手藝,卻只得到一句…沒有豆子可以吃。加西亞解釋道,一位洛杉磯的年輕廚師一兩天前來訪,他把剩餘的庫存都給那位廚師帶回家了。我不禁懷疑:「是不是 Squirl 餐廳的潔西卡‧科斯洛(Jessica Koslow)?」加西亞點點頭大笑,當然我會知道所有其他對豆類狂熱的美國人。當他看到我臉垮下來,意識到我深沉的失望後,他轉而嚴肅了起來,開始滑手機,我猜想是查看電子郵件、簡訊、行事曆提醒。好消息是:他再次安排其他豆子於當週週末進貨。這並未在他計劃之中,但是他會為了我們製作做湯品,只要我們到時仍在當地,並再度回訪。
 
  當然,一定會,我們也做到了。幾天後,當我們坐在餐廳吃午餐,現場只有我們單獨品嚐豆湯,而不是點了多道式的主廚菜單,我期待到坐立難安。究竟這些豆子吃起來會有多美味呢?
 
  服務生為我們端來兩大碗湯:呈金黃色的豆子口感超級滑順,較斑豆(pintos)豐腴,搭配層次極為豐富渾厚的湯汁,豆味十足,簡直讓我神魂顛倒。它看起來如此單純,就是豆子、高湯、公雞嘴醬(pico de gallo),風味卻多元到令我難以置信。
 
  我的先生當時仍努力由水土不服中恢復,這碗豆湯便在我眼前讓他重新恢復活力。我們大啖藍玉米脆餅,我更是以Minerva 啤酒伴隨湯品享用。食後,我們帶著活力心滿意足的離開。
 
  這就是一碗平凡無奇豆子的力量。

用户评价

评分

這本食譜書簡直是為我這種想吃得健康,但又不想天天吃沙拉的懶人設計的!平常我上班都很忙,下班只想趕快弄點東西吃,但又不想隨便亂吃炸物高油的東西,尤其我最近比較注重腸道健康,想多攝取纖維跟植物性蛋白質,但市面上很多素食食譜的菜色都搞得太複雜,光是備料就讓我卻步。這本的切入點很聰明,結合了「減醣」、「高纖」、「植物蛋白」,這幾個關鍵字根本就是我的菜單救星!我特別喜歡它把豆類運用得這麼廣泛,像以前我對豆類就只會煮個紅豆湯、黃豆漿,頂多就是滷豆干,但看到書裡那些把各種豆子變幻出不同風味的主菜,真的會讓人驚艷,原來豆類可以這麼「多變」,不只是配角,完全可以撐起一桌菜。而且光看目錄介紹,就知道它涵蓋的範圍很廣,從開胃菜到甜點都有,這對我來說超級方便,以後家裡聚餐需要準備素食料理時,我就不用再翻好幾本不同的書了,一本搞定,CP值爆表啊!我已經開始期待週末可以慢慢研究那些異國風味的主餐了,感覺可以提升我的廚藝層次。

评分

這本書的氣味聞起來就很療癒,雖然我還沒開始做,但光是拿著書在手上的感覺就很踏實,紙質和印刷也讓食物看起來很有食慾。我通常買食譜書都是看它對食材的掌握度,畢竟豆類處理不好,口感就會差很多,不是太硬就是太糊。我希望它能教我怎麼把豆類做出像肉一樣的「嚼勁」和「層次感」,而不是一味地用醬汁去掩蓋豆子的原始風味。而且它強調「告別肉蛋奶」,這對於偶爾想嘗試「無蛋奶」的朋友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參考。許多烘焙甜點都離不開蛋奶,如果能用豆類或植物基底成功替代,那真的是讓素食者或過敏體質的朋友一大福音。總之,這本書給我的感覺是「專業、實用、而且充滿可能性」,它不是一本賣概念的書,而是一本真的能帶你進廚房動手做,並且讓你嘗到健康美味果實的實戰手冊,非常期待我的廚房能因為它變得更豐富多彩。

评分

說真的,現在市面上很多標榜「健康」的食譜,常常在「好吃」和「健康」之間拉扯,很多減醣的食譜吃起來都像在吃草,淡而無味,讓人食慾不振。但這本的呈現方式讓我覺得很不一樣,它強調的是「飽足感」和「風味性」,光是書名就很有說服力:「讓你飽又容易瘦」。我對穩定血糖這塊也很有感觸,有時候下午茶時間沒控制好,血糖一降下來,人就會開始昏沉想睡,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如果能透過這些植物蛋白和高纖的組合,讓血糖波動趨於平穩,那對我這種需要長時間專注工作的人來說,簡直是救命仙丹。我光是用想像的,那些用不同豆類做的漢堡排、或是用鷹嘴豆做的異國咖哩,聞起來應該就很香了,絕對不是那種寡淡無味的「假健康」食物。光是翻閱目錄裡的圖片,就已經能感受到那種豐富的層次感,讓我對「無肉」料理的刻板印象徹底被顛覆了。

评分

我身邊很多朋友都在嘗試各種飲食法,從生酮到低碳水,但說真的,長期執行下來,光是心理壓力就很大,而且很容易營養不均衡,久了大家還是會懷念正常吃飯的感覺。這本「減醣高纖 植物蛋白料理大全」給我的感覺是,它提供的是一種「永續」的健康飲食策略,而不是短期的節食計畫。它不是要你完全斷食或極度限制某種營養素,而是教你如何聰明地用優質的植物性來源來取代傳統的高熱量食材。這對於想要長期維持健康體態的人來說,才是真正需要的工具書。而且它涵蓋了從前菜到飲品,表示它可以完全取代家中現有的許多不健康食譜,建立一套全新的、更健康的家庭菜單系統。這種「大全」的包羅萬象,讓人在執行上有了很大的彈性和安全感,不用擔心漏東漏西,可以安心地大展身手。

评分

對於我們這種對外食比較有疑慮的人來說,食譜書最重要的就是實用性,而不是紙上談兵。我觀察到這本在編排上應該很注重細節,畢竟要推廣全豆類料理,一定會遇到很多人對處理豆子的問題很頭痛,像是泡發、燉煮的時間掌握等等。我猜測書中一定有非常詳盡的操作步驟或小撇步,不然光是想著要處理一堆乾豆,就足以勸退很多想嘗試的讀者。而且「抗老化」這個主題也抓得很好,大家現在誰不希望自己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年輕一點?結合了腸道保養,這根本就是內外兼修的保養哲學。我還滿好奇,它怎麼把「植物蛋白」融入甜點裡?傳統甜點都是高糖高油,如果能用豆類取代部分熱量來源,做出美味又無負擔的甜點,那真的是一大突破。我已經迫不及待想嘗試那個用某種豆子做的慕斯了,光想就覺得口感會很綿密。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