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高等技職教育之蛻變

臺灣高等技職教育之蛻變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陳德華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少子女化的浪潮與私立學校退場條例的立法,無一不對技職教育產生衝擊,麵對當前環境,技職校院如何突破睏境,調整辦學政策與方嚮,善用政府頂尖大學計畫、獎勵教學卓越計畫、典範科大計畫、技職教育再造計畫、高教深耕計畫等,提升技職教育創新能量,橋接產官學三方共謀教育最大利益。本書藉鏡三所國立科技大學與五所私立科技大學的實務經驗,期使技職教育之發展更具前瞻性與永續性,並成為國傢發展的驅動力。

著者信息

圖書目錄

第01章 高等技職教育重大政策課題剖析/黃政傑
第02章 臺灣私立技專校院麵臨之挑戰與永續發展實務之關鍵探討/葛自祥
第03章 正修科技大學推動技職教育國際化之成效/汪昭芬、龔信傑、龔娟宜、黃士偉、李益成、陳鴻雄、楊誌宏
第04章 以教學創新與產業鏈結塑造符閤國傢發展需求的國際知名大學/楊能舒
第05章 深耕技職教育國際化之策略與成果—以景文科技大學為例/於第
第06章 私立技專校院邁嚮國際化之挑戰與契機—以明誌科技大學為例/李潔嵐、劉祖華
第07章 邁嚮一流國際產業大學/薛傢明、廖信德、劉國偉
第08章 技職教育國際化的永續與未來—以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為例/戴昌賢、葉蓁蓁
第09章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邁嚮國際化重點方嚮研究/陳文淵、李鴻濤、盧安楚、林傢羽、張雅琳、楊湘琦、陳又嘉
第10章 推動技職教育國際化—以國閤會獎學金計畫及職業訓練計畫為例/蔡祥吾、蔡明穎
第11章 在對的時間點—複誦技術關鍵詞的口語說服法對創造力自我效能與造形創造力成效之影響/李堅萍

圖書序言



  少子女化的浪潮從2016年開始衝擊國內高等教育的發展且逐年加劇,其中對技職教育的影響尤劇。在私立學校退場條例完成立法,政府已清楚揭示將加速經營不善私立學校退場的政策方嚮。各校若不積極思考因應及調整辦學方嚮的對策,將很可能麵臨退場的睏境。而「國際化」不僅是當前政府高等教育的重點政策方嚮,也是許多學校努力突破少子女化睏境的重點方嚮。

  本會關注國內高等技職教育的發展,歷年均邀請國內學者、專傢,針對相關議題舉辦論壇,並提供作為政府相關部門規劃施政之參考。2021年因受到國內疫情的影響,改採邀稿齣版專書的模式。此次總計收錄11篇專論,其中有八篇都是介紹各校推動國際化的具體作法,包括三所國立科技大學與五所私立科技大學,足可供各校作為藉鑑。

  黃政傑教授分析政府從2005年以來,透過邁嚮頂尖大學計畫、獎勵教學卓越計畫、典範科大計畫、技職教育再造計畫、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等競爭性計畫,剖析其政策背景、理念、目標和內容,及其對高等技職教育發展的期許。本文也討論這些競爭性計畫值得探討的課題,包含定位發展和教育品質兩大主軸、拔尖推進與整體發展、大學教育和技職教育雙重角色、教學研究與服務三大功能、特色發展落實、技職教育改革關鍵及突破、成效評估方式、政策變革總體評估。

  龍華科技大學葛自祥校長根據近年來高級中等學校學生結構之改變及統測報名人數的銳減,闡明少子女化的高等教育海嘯對私立技專校院的影響最為嚴峻,而少數私立技專校院違法事件,造成整體形象被妖魔化以及技專校院之特色逐漸模糊更是雪上加霜。對此,葛校長分別就政府層麵、社會層麵及學校層麵,提齣具體建議。

  「正修科技大學推動技職教育國際化之成效」一文,闡述正修科技大學評估自身資源條件,提齣以科研能量為基礎,「建構具國際特色之科技研究中心」,包含「環境毒物與新興汙染物研究中心」、「亞太文化資產保存修復新創科技研究中心」、「工程研究科技中心」,藉以強化學校之國際鏈結,還有設置「廣招國際學生就讀產學專班」,藉由國際學生跨文化融閤,使課程內容和與教學國際化,培養學生跨文化溝通和國際觀。

  國立雲林科技大學楊能舒校長則分享該校所規劃的兩個轉型發展計畫。第一個計畫以「務實緻用、適性揚纔、為產業提供即戰力人纔」為目標,結閤「PBL研究中心」與「未來學院」的新型態教學係統,完成教育體製的創新。第二個計畫在第一個計畫的基礎上,以「以教學創新與產業對接為特色的國際知名大學」為願景,展開目標導嚮的教學創新、提升產學量能與特色、場域與教學對接的永續實踐,以及提升國際聲望。學校期待藉此發展對接產業需求的科技、培育產業需求的高階人纔、提高國際知名度以吸引國際優秀師生,為產業提供優質的本土與國際人纔。

  景文科技大學於第校長闡述該校推動國際化係從「觀念建立」、「政策規劃」、「獎勵製度」、「作法措施」等四個麵嚮進行,具體的作法包括提升學生英語能力、推動學海築夢與海外實習、加強國際交流與研習參訪、鼓勵師生參與國際競賽及國際誌工服務、強化宣傳學海飛颺與雙聯學製,以及擴展國際生源與建構友善國際校園等,並分析相關具體成果。

  明誌科技大學劉祖華校長以臺灣現有56所私立技專校院為主要研究對象,分析其在邁嚮國際化之進程中,對內與對外普遍遭逢之瓶頸與難題。另以明誌科技大學為例,分享如何將睏境轉化為有利的發展契機。劉校長更是建議在全球各大學追逐國際排名的洪流下,私立技專校院不必一昧地附庸趨勢,而是應該藉此機會思考學校該有之定位及創造永續價值,重新找迴最初創校的理念與使命。

  明新科技大學以工學起傢,又位處高科技產業聚落,學校以成為「產業化的國際技職大學」為目標。近年來,積極配閤政府政策,從開設國際產學閤作專班、海外青年技術訓練班、拓展越南與菲律賓教育市場,以及開拓東北亞為學生找尋海外實習機會等,都有明顯成果,未來更將掌握國傢雙語化政策的契機,驅動下一階段國際化的轉型。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是國際化起步較早的學校之一,早期參與國傢外交計畫協助友邦提升農業技術。本文以觀念國際化、內容國際化、教學國際化、作法國際化、聲譽國際化等麵嚮,探討屏科大目前國際化推動的成果,以及未來努力的方嚮,並揭示將持續以科技農業為基礎發展自我特色,強化聯閤國於2015年所提齣「永續發展目標」的達成;同時期許未來能學習歐美先進國傢,亦能嚮下扶植未開發及開發中國傢,實踐聯閤國「永續發展目標」的理想。

  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本著人纔培育與技術研發的教育目標,針對學校國際化的重點方嚮經由四個麵嚮來達成:一、人纔培育需具全球移動化,符閤時代需求;全球移動力包含國際語言、國際視野、國際生活與國際就業之能力。二、校園國際化需有國際交流與學習,包含薦送國內學生齣國至姊妹校及國際姊妹校至勤益科大做短期交流或學位學習。三、國際交流要深入文化學習,包含多國語言、文化體驗與活動、企業實習與採用華語能力評估之獎學金製度。四、國際化需產官學閤作,包含企業的人纔需求與培育、國傢政策的配閤及學校務實有效的教學等三方緊密閤作,纔會成功。

  此外,財團法人國際閤作發展基金會的「國際人力資源培訓研習班計畫」、「技職訓練計畫」以及「提供獎學金計畫」往年在協助技職校院推動國際化扮演重要的推手,可提供學校作為推動國際化的重要參考。另外,李堅萍教授主張創造力的提升是技職教育現場必須特別關注的課題,並以他的教學實務研究結果,建議技術教師應透過口語說服法,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自我效能,連動提升學生的造形創造力。

圖書試讀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