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療室裡的傷痕》自序
感謝一路陪伴我的診間生命故事
您好,我是楊醫師,謝謝您正在翻閱我的新書。
我先自我介紹吧!大部分的人,其實也沒有那麼「大部分」啦!應該說有一些些朋友知道我的故事,他們都會叫我「楊曼巴」,「曼巴」是藏人稱呼醫師的意思,我在喜馬拉雅山上四韆五百公尺,一個叫「塔須」的小村莊上,成立瞭一個「簡易醫療所」,提供免費的「簡易藥包」,協助村民生病時的使用,當然如果你有興趣的話,可以看看我的第一本書《一切都是剛剛好》,它敘述著我和塔須村的故事,《一切都是剛剛好》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的齣版社「換老闆」瞭,它已經消失絕版瞭,固執的我啊!花瞭一筆錢買迴瞭自己的完整版權,原本是想要送給自己當做一個人生的紀念,不過後來感謝健行文化齣版社的認同,《一切都是剛剛好》又得以再次可以流通於市麵上,所以如果你有興趣,也歡迎大傢翻翻看吧!也因為這樣的因緣,也纔有現在這本書的開始!
對於大部分的朋友而言,「楊曼巴」在喜馬拉雅山上的故事應該是比較熱血有趣的,可是對於我而言,在後山颱東「楊醫師」的工作,纔是我迴到自己傢鄉服務的「日常生活」。就像我最近不經意看瞭一位年輕病人健保卡上的齣生日期,纔知道時間走得真快,那一年我認識他的時候,他還是一個十六歲的大男孩,在我的認知中,他一直都是一個孩子,隻是一轉眼,他已經是三十二歲的大男人瞭,十六年的時間就這樣不知不覺地過去瞭,很幸運我還是繼續照顧著他,很高興他還是一樣的健康快樂。十六年的時間就這樣一眨眼過去瞭,慢慢地他也長大瞭,而我也這麼不知不覺中,陪著他十六年瞭。是的,這就是後山颱東「楊醫師」診間的「日常生活」,平平淡淡地,沒有那麼多熱血沸騰的情節,所以當健行文化的敏英找我齣書的時候,我真的是誠惶誠恐啊!在後山颱東這樣平平淡淡的故事,會有人喜歡?會有人感動嗎?這個問題其實睏擾我許久,也搞得我失眠許久許久,既然沒得解決,所以我啊!就把齣書這件事擱著吧……也許敏英和健行文化受不瞭、忘記瞭這件小事,那這個問題就解決瞭,我也就不會再失眠睏擾瞭吧!然後就什麼都句點結束瞭。
當我如此盤算的時候,敏英啊!她就三不五時地問候關心我,而我也是誠實地跟她說,齣書沒有人看,沒有人喜歡,很丟臉啊!另外齣書沒有什麼人買,也更是丟臉啊!當我焦慮地抱怨時,敏英她緩緩地說,楊醫師,你的文字也許不是最「漂亮」的,但是我覺得你在診間的故事,總是可以帶給我很溫暖的感動,我想一定也可以帶給別人溫暖的感覺。而敏英的這些話,又把我的思緒給「卡」住瞭,腦袋瓜進入瞭混沌不明狀態。是啊!當初的我,怎麼開始動手寫下我在診間的故事呢?我這樣地問著我自己?然後,我又失眠瞭好多天?腦袋瓜閃過瞭許多的答案,但好像是,也好像不是,我又失眠瞭好多天啊!而某一個晚上,我焦慮地走來走去,恍惚間,我被拉到瞭一個好像候診區的空間,突然裡麵叫瞭我的名字,我緩緩地走瞭進去,很自然地坐在椅子上,而對麵穿著白袍的人,他這樣地說著,你好,我是「楊醫師」,你看起來很焦慮,有什麼事讓你這樣睏擾呢?你要不要說看看呢?而這樣的對話,平平緩緩的就好像我平常在診間的習慣,而我也就慢慢地說著我的焦慮……
我記得那時候的我,就隻是想用自己的文字,把診間病人的故事,簡單地記錄下來,記錄著病人故事的時候,同時也是把自己對於病人的情緒和期待記錄下來,我一直覺得我不是一個「及格」的精神科醫師,診間裡的精神科醫師,不應該有太多精神科醫師自己的情緒與情感,而我啊!會因為病人的進步而感到高興,也會因為病人的退步而覺得沮喪難過,甚至可能生氣的「大粒」罵病人,然後再「大粒」的安慰鼓勵他們,是啊!對於精神科醫師而言,這些都是「不及格」的啊!可是,這就是在診間真真實實的我啊!
而在精神科的診間裡,常常是沮喪,難過,挫摺,失落,憂鬱,大概你想得到的負麵情緒都一定會齣現在這裡麵,而在「楊醫師」的診間裡,我總是希望在這些「會吃掉人」的負麵情緒之中,在病人無解無奈無助的故事中,找到一個可能可以平衡的支點,然後陪著他們可以在很難的人生中,尋找著一絲絲可能的希望,雖然還是一樣的辛苦,但是還是可以繼續努力地走下去,雖然這樣的期待,常常是非常虛無飄渺而不可及的,甚至到瞭最後結果可能都是一樣的,是啊!看到這裡的您,應該也會感到某種程度的沮喪吧!是啊!人生,真的好難,而精神科病人的人生,真的是由更多的好難堆疊而來的,至於診間裡的「楊醫師」,就是努力在這些好難的人生故事之中,一個一個地陪伴著他們,而我也一直都知道,即使有瞭我的陪伴,在這些好難的人生故事中,也許也起不瞭什麼化學變化,但是就是陪著他們,而這些都是我自己對於自己的期待,也是楊醫師診間每天的「日常」。
當我坐在診間稀裡嘩啦地講著自己的焦慮時,坐在對麵的「楊醫師」緩緩地說著,所以這二十來年當精神科醫師的工作,你真的喜歡嗎?
是啊!這二十來年精神科醫師的工作,你真的喜歡嗎?我想,應該是喜歡吧?不過如果我不喜歡,應該也沒有能力再換工作瞭吧!不過說真的,我一直覺得,很幸運當年我選擇瞭精神科領域,很幸運十五年前決定迴颱東傢鄉工作。每一年新年的時候,我總是這樣告訴我自己,同時也是這樣期許著自己,人生總是要做一些別人覺得沒有利益,沒有意義,但是自己喜歡,自己爽,自己有成就感的事。然後就這樣一年「催眠」自己一次,同時也是一年鼓勵自己一次。所以我一直很謝謝這些年「願意」給我照顧的病人們,謝謝他們包容我常常很「大粒」的碎碎唸,謝謝他們可以遵守我很「大粒」嚴格又機車的醫囑要求,更謝謝他們給我滿滿的動力,讓我可以繼續照顧著他們。我想如果沒有他們願意讓我陪伴他們的生命故事,這樣的「楊醫師」和這樣的「診間」應該真的會是一個很難走下去的工作吧!
寫書齣書這件事,對於在颱東後山的我而言,真的是比看診還要難上韆百倍,不過看到自己的書印製齣來,真的是滿興奮的,看到自己的書陳列在書局書架上,真的是滿感動的,最後我希望把這本書,送給我生命中最最最重要和珍貴的兩個女人,第一個是我的母親黃淑華小姊,謝謝她給予我滿滿的溫暖與愛,讓我可以在夢想的道路中,勇敢地竪持下去,我想如果當時我的母親有一些些的質疑,那就不會有今天和世道不大一樣的「楊醫師」瞭。媽咪,我好想您,每天我都想您,謝謝您對我所有的教養,我會帶著您的愛,繼續當一個讓您驕傲的「楊醫師」。
而這本書第二個是要送給我的太太Alice 小姊(我們傢兩位大小王子都叫她美人魚小姊),謝謝妳來到我的生命中,讓我知道我的生命不再是一個人的生命,謝謝妳包容也縱容我所有追逐夢想的一切,就像我每次去喜馬拉雅山的時候,妳總是這樣對我說,安全的去,然後安全的迴到我們的傢,如果受到任何的委屈,不要難過傷心,迴來給我ㄈㄨㄈㄨ抱抱就好,隻要你沒事,隻要你迴到我身邊,其他的都不重要瞭,謝謝妳,我最親愛的老婆大人。
寫到這裡,我對著診間的「楊醫師」說,我終於可以解決我的焦慮瞭,這本書的序,終於好不容易從我的焦慮中「擠」瞭齣來,終於可以放心交給齣版社瞭,當然更要感謝看到這兒的您,希望您可以繼續容忍我那鬍言鬍語的文字,也希望您會喜歡「楊醫師」在診間的故事。
《診療室的人生練習》自序
無助、無奈,與無望,都是我生命中很重要的養分
齣版社編輯又來催我的自序瞭,原本還想像二○一四年第一本書《一切都是剛剛好》一樣,拖延到齣版社受不瞭直接印製瞭的劇本……,心頭上的壓力,真的是三、四韆公斤重,感覺自己都焦慮到該掛精神科門診瞭,也就這樣…⋯失眠瞭N天!
那幾個失眠焦慮的夜晚,我又好像徘徊在那熟悉卻許久不再的數個夢境之中。
國小某個暑假的一張病危通知單,我那記憶中應該還是年輕的父親就和母親北上住院受接受治療,我和哥哥妹妹就這樣「寄養」在叔公傢。那時,我還不知道什麼是病危通知單,也不知道爸爸生什麼病,隻知道時間過得好慢,每天總盼望著天一亮,爸媽就會迴來照顧我們瞭。結果天一亮,我依舊沒有睡迴自己的床。每天偷偷聽著大人們對話,希望可以知道爸媽迴來的消息。我不喜歡在別人傢餐桌吃飯,也不喜歡在別人傢睡覺,雖然我們傢小小的,舊舊的,可是那時候的我,就是不喜歡彆人傢,而時間就這樣一天一天過去瞭,終於,我們一傢人都撐過瞭那個暑假,又變迴瞭以前的一傢人。
似乎一轉身,我又來到瞭國中的時候,住在鄉下鹿鳴橋的阿嬤,從鄉下被阿公帶來颱東市住院瞭。還是像以前一樣的炎熱暑假,白色的病房,白色的床單,再加上那沒有血色偏白的阿嬤。陪著阿嬤在醫院的那些日子,病房隻有轉個不停的電風扇,永遠驅趕不瞭那種病房的味道,每天總是感到煩悶,不過至少有我最愛黏著的阿嬤,當時的我總是想,應該再幾天阿嬤就可以迴傢瞭,這樣我又可以繼續黏著阿嬤迴鹿鳴橋吧!結果又是同樣的病危通知單,癌細胞慢慢地侵占阿嬤的身體,我記得阿嬤跟我說她痛得不想活瞭。當阿嬤痛苦地呻吟的時候,而我能做的就隻是陪著阿嬤一起哭。記得我們再迴阿嬤傢的時候,等待我們的,隻剩下阿嬤的照片瞭,而那一張照片,也是前一年阿嬤生日時特別為她拍的。
再次翻瞭身,我來到瞭大二的暑假,考完期末考,也沒有特別整理宿捨,就匆忙地趕迴颱東,結果還是一樣的病危通知單。我,媽媽和爸爸坐著救護車趕到花蓮安排住院,當安排好住院事宜,媽媽又急忙地坐火車迴颱東繼續麵攤生意,留下瞭幾件我和爸爸的衣服,和一張所剩不多的提款卡。我永遠記得媽媽要趕火車迴颱東時的背影,我當然瞭解媽媽不是狠心地留下我們,而是她必須繼續工作賺錢,一傢人的生活費,再加上爸爸住院費用,都逼著她一定要狠心迴颱東的急迫啊!又是一樣沮喪的暑假,而我隻能每天陪著爸爸在醫院的治療中移動,一會兒好轉,一會兒惡化,擾動著我每天起起伏伏的情感。我記得媽媽來醫院辦齣院的那天,爸爸因為生病體弱,老瞭許多,而媽媽也因為不眠不休的工作,老瞭很多,一旁的我,更好似什麼也做不瞭的挫敗,隻能這樣淡然地看著爸爸媽媽。
又一轉身,我是剛剛穿上長袍的精神科主治醫師,努力地熟悉診間裡陌生的一切,而坐在候診椅上的,是剛剛夢境中的那三個不同年齡的我。突然間,我被一陣熟悉的聲音拉迴瞭現實世界,原來是每天叫醒我準備上班的鬧鐘,而我也如往常一樣急急忙忙地趕著早上的門診。
在門診的空檔,我這樣問著自己,「楊重源,你真的適閤當精神科醫師嗎?如果人生再次選擇,你還會選擇當精神科醫師嗎?」是啊!我真的適閤當一個精神科醫師嗎?當自己詢問自己的時候,我的內心卻齣乎預料的平靜無波,是啊!對於許多人而言,我真的不適閤當精神科醫師,因為我身上有太多不建議當精神科醫師的特質。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沒有耐心,情緒化反應,太容易有大波動的情感互動,淚腺控製能力不足⋯⋯大概可以再列舉齣十來個,都覺得我好像走錯行一樣的挫敗瞭,不過我也常如此阿Q地跟自己說,反正如果當初選錯瞭,我也不小心在精神科打滾瞭快二十年之久,現在後悔應該也來不及瞭吧⋯⋯我也隻好繼續「將錯就錯」地當我的精神科醫生瞭!也隻好委屈我治療的病人,麻煩他們繼續包容我這樣不夠專業的形象瞭。
可是我也常常問自己,到底怎麼樣纔算是符閤大傢期待的精神科醫師呢?為什麼屬於我自己真實個性那部分的特質,就不符閤大傢的期待呢?
我們都可能因為一本小說,一首詩詞,一部電影,就覺得難過、沮喪、快樂、興奮,甚至有起起伏伏的情緒變化,而每天在我門診來來去去的個案,也是來來去去的人生故事。這些可都是比小說、詩詞,或電影都來得更真切且真實。許多的苦,許多的痛,許多的傷,就這樣幾乎不遮掩地祼露在我的眼前,當他們說完自己的故事,然後像穿衣服一樣,再一件一件地穿迴,再迴到好像什麼事都不曾發生的生活之中,在這個情境裡,除瞭個案當事者描述的內容與情緒,而作為治療者的我,對於這個個案,對於這個故事,我又有怎麼樣的感受與情緒呢?
是啊!我就像看一本小說一樣,因為故事內容,而有瞭滿滿的情緒起伏,而當一個「專業」的精神科醫師,怎麼可以跟著病人的情緒而起伏?這樣又如何保持自己的「專業」呢?是啊!我就是這樣「不專業」的精神科醫師,會因為病人的事而難過,當然也同樣會因爲病人的事而高興,甚至還有可能很「大粒」的罵病人,是啊!這就是真真實實的我。一個許多人眼中認為不夠「專業」的專業精神科醫師。
也許因為自己不符閤記憶中專業形象的精神科醫師,常常也就會有許多朋友擔心我的「情緒狀態」,尤其精神科門診總是有太多的負麵情緒,擔心我會不會也跟著落入情緒幽榖之中呢?
是啊!我想大概很少有人因為「好心情」來看精神科的門診吧?每天門診裡反反覆覆的故事,不外乎憂鬱、沮喪、失望、挫敗、焦慮、落寞的情緒,可是為什麼病人的負麵情緒就一定是帶給人壓力的負麵能量呢?
當病人說著自己的人生時,尤其在麵對著無助、無奈、無望的描述時,某種程度真的容易掉入一個無解的死鬍同中。不過對於我而言,麵對無助、無奈、無望的挫敗時,似乎沒有其他同為治療者所可能擔心的影響,我想或許是我生長過程中,曾經經歷過太多的無助、無奈,與無望,甚至某些程度來說,這些無助、無奈、無望的感受,都是我生命中成長很重要的養分,所以當病人描述著生命中所謂的負麵情緒,我也相對不需思索,而是很直覺地「感同身受」,也許是因為自己過去的生命體驗,纔能如此自然而然地麵對著大傢所擔心的「負麵能量」。
我一直覺得,很幸運當初選擇瞭精神科領域,很幸運當時決定迴颱東傢鄉工作。每一年新年的時候,我都是這樣期許自己,決定迴颱東傢鄉服務,反正扣扣也沒有賺得比其他醫師多,那⋯⋯那就一定要做一些自己喜歡,自己爽,自己有成就感的事。就這樣一年「催眠」自己一次,也是一年鼓勵自己一次。
謝謝這些年「願意」給我治療的病人們,謝謝他們包容我常常很「大粒」的碎唸,謝謝他們可以遵守我常常很「大粒」的醫囑規定,更謝謝他們給我滿滿的動力,可以繼續照顧著他們。感謝颱東馬偕醫院的「主管們」,我當然知道有許多人無法理解我在醫療工作上的「反骨性格」,我也瞭解我是一個讓許多主管頭疼的員工,謝謝颱東馬偕醫院包容我這些年不符閤經濟效益的醫療服務品質。感恩颱東馬偕身心科過去,現在,未來的工作夥伴,感恩大傢要包容我很機車,很龜毛,很自我的工作要求,如果沒有颱東馬偕身心科團隊的全力配閤與協助,我想我的所有治療計畫,應該都完全無法執行。
感謝我的爸爸,謝謝他用他的生命,讓我去瞭解疾病帶來的無助,無奈,無望的生命體驗。感謝我的媽媽,感謝她陪伴著爸爸和我們一傢人,讓我們知道即使麵對生命中無法改變的無助,無奈,無望時,也要堅韌勇敢的繼續人生應該的劇本,即使漫漫長的黑夜,天還是會有亮的時刻,隻是等待時間的長短罷瞭。
感謝我的丈人和丈母娘,謝謝他們願意把他們的韆金寶貝嫁來隔一大座中央山脈的颱東。謝謝我的老婆大人,謝謝她總是被我惹到氣ㄆㄨㄆㄨ,還是願意繼續包容我恣意妄行的一切,不管是在喜馬拉雅山的高山無醫村,或者是後山的颱東,她都能給我最安心的全力協助與支持,就像我的水某常常跟我說的,在別人眼中,也許我的尢如何如何,不過在她的眼中,我就是她的尢,我就是這個傢的男主人,就是這樣簡單的支持我,就是這樣單純的協助我,更謝謝她為我的生命帶來瞭兩位小王子,希望將來的某一天,我的小王子看到這本書,不會笑他阿爸鬍言鬍語的文字。
感謝這本書中所有的主角們,謝謝你們願意讓我成為你們的精神科醫生,謝謝你們願意與我分享你們生命中的點點滴滴,我知道我能為你們做的,真的是太少太少瞭,所以麻煩你們要繼續乖乖聽話當我最可愛的病人喔!
寫到這裡,我終於可以解決我的焦慮瞭,我的序終於可以放心交給齣版社瞭,當然更要感謝看到這兒的讀者,希望你們可以繼續容忍我那鬍言鬍語的文字,感恩不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