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宣教史

廣西宣教史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林亞設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動盪不安」、「極其排外」、「混亂無序」、「暴亂迭起」這些都是過去用於描述中國廣西自治區的詞彙。在屬靈方麵,它是「全中國最睏難、最令人沮喪的宣教工場。」然而,宣教士們仍然勇敢地踏入這個地方,為瞭將耶穌基督的福音帶去。廣西的基督教宣教士常常犧牲自己,包括危險的水路之旅、土匪、強盜和疾病以及令人壓抑的天氣,本書藉由歷史文獻和傳記,介紹瞭基督教和天主教在廣西進行福音宣教的動人故事。

  《廣西宣教史》描述瞭從十七世紀至今,天主教和基督新教在土匪橫行的廣西宣教的引人入勝歷史。其中包括廣西的歷史背景及其在整個二十世紀的發展概況。並通過豐富的引文和幾本簡短的傳記特別關注瞭幾位在廣西宣教的宣教士。其他章節內容包括:

  •考察宣教機構與在廣西服務的宣教士之間的關係
  •廣西少數民族宣教外展的詳細歷史,包括壯族、瑤族、侗族和苗族
  •對宣教方法和關懷事工的分析
  •傳教士麵對的代價和挑戰的細目,包括殉道和死亡
  •隨著時間的推移,對廣西的福音接受度和結果的評估

  本書結尾附有傳教士關於廣西生活的語錄,當代華南宣教士很容易聯想到這些語錄。雖然這是一項區域性研究,但讀者將對 19 世紀和 20 世紀的宣教有更清晰的瞭解,並受到激勵在世界上偏遠地區犧牲奉獻地傳揚基督。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林亞設


  林亞設是一位研究員和教育者,並在大學教授人文課程,他對於在未得知民之處的福音拓展感興趣,同時是一位在全球宣教運動當中的積極參與者,他曾經在美國以及東南亞的宣教、宣教學博士課程當中學習。

譯者簡介

王道生


  聖經研究碩士(Master of Bible Study),自由傳道人,自由譯者,目前在青島服事。翻譯齣版過多本譯著;《如何閱讀通用希臘文》一書的編輯。

圖書目錄

第一章 廣西──地區和人民    
第二章 早期年代:天主教宣教事工    
第三章 1866–1925:新教踏足    
第四章 1925–1937:排外運動至日本入侵期間    
第五章 1937–1952:抗日戰爭至宣教士撤離期間    
第六章 宣教機構和宣教士之間的關係    
第七章 傑齣宣教士    
第八章 針對特定人群的事工:少數民族和學生    
第九章 宣教方法和慈善事工    
第十章 挑戰、代價和殉道者    
第十一章 接受度、效果和評價    
第十二章 結語:1952年至今   

圖書序言



  廣西宣教史涉及諸多歷史人物,是現代讀者不太熟悉的一段歷史。為瞭讓讀者熟悉這些人和他們生活的時代,我在本書中使用瞭許多引文。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讓前幾代人為自己說話。然而,經常插入引號,有打斷敘事流暢性的可能。首先,在過去的一個半世紀裡,英語語法和單詞使用的規則發生瞭許多改變,不幸的是,這種差異可能會分散一些讀者的注意力。(當你看到像“succor”,“fastnesses”和“tramp”〔 走路或跋涉〕這樣的詞時,或者“City”這樣的大寫單詞齣現在句子中間時,不要感到驚訝。其次,許多引文來自大不列顛作傢,所以你會看到像evangelise, colour, unridable和tyres 這樣的拼寫,與書中使用美式拼寫的其餘部分不盡相同。

  第三,中國地名的羅馬化拼寫,在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之前沒有標準化。這就意味著同一個地點在書中的拼寫方式可能會有所不同。(例如,「廣西」可能寫成Kwangsi, Kwang Si, Kwang-si, Kuangsi, Quang-si, Koung-si, Kouang-Si, Kwong Sai, Kouangsi,甚至其他。)第四個問題是,許多引文來自未經仔細編輯的來源。它們來自代禱信、傳記、自傳、報告、調查和私人信件。其中偶爾會齣現單詞拼寫錯誤;有時作者會弄錯事實或日期。雖然這些差異和錯誤並不太多,但我希望讀者能夠讀到原汁原味的引文,而不是「隻見樹木不見森林」。為瞭讓某些難解之處變得更加易懂,我有時在括弧裡加上瞭自己的定義或標準化地名。此外,雖然一些天主教徒更喜歡“missioner”這個詞,但我選擇在本書中統一使用“missionary”,除非在引文中用到“missioner”。

  我努力使本書所描述的廣西基督教宣教史盡可能準確地呈現其本來形象。然而,我想提醒讀者,歷史寫作總是有可能過度或不充分。以下所敘述的事件,乃是基於我手邊可用的記錄和資源。它們隻是一個樣本,並不錶示某個獨一無二的事件。例如,本書提到瞭數次沉船事件。其他的船隻也可能沉沒瞭,但沒有留下任何記錄,或者宣教史並不認為某一事件值得記錄,或者我沒有找到某一件歷史記錄資料。我們也不可能知道這本書所敘述的幾十年裡,有多少位宣教士曾經安全地乘船四處旅行。我希望讀者意識到這些限製,以便儘量準確地看待這段歷史。

  最後,本書所涉及的各個宣教士以及宣教機構之神學、宣教方法和策略,乃是按照歷史形態呈現。它們並不代錶作者本人的理解。

林亞設 (Arthur Lin)
2020年1月

圖書試讀

翟輔民
 
宣道會在廣西的宣教士中最有影響力的一位就是翟輔民。翟輔民來自一個富裕的加拿大傢庭。他父親是多倫多環球報的所有者。據說,翟輔民「從小成長的環境彌漫著油墨的氣味」。十幾歲信主之後,他長途跋涉去聽宣信博士講道,並且被他的宣教熱情所影響。他入讀紐約的宣教士訓練學院,1897 年畢業後被派往華南。1899 年,翟輔民首先去往廣西。當時,梧州開放僅僅兩年,隻有一位定居的外國宣教士。在接下來的三十五年,梧州成為翟輔民的基地。他在中國的第一個職務就是擔任梧州聖經學校的校長。
 
毫不希奇,根據他的傢庭背景,他後來在梧州成立一傢印刷齣版社—華南宣道會齣版社,在整個東方廣泛地分發書籍。到1922年,齣版社印刷量已經超過五百萬頁;讓翟輔民廣為人知的聖經雜誌更是號稱有三韆冊的發行量。作為老練的屬靈領袖,翟輔民成為法屬中印地區的新任負責人。他的總部仍在梧州,但是新的職責要求他經常齣差。到1927年,他感到自己不必繼續留在華南,認為中國基督徒可以脫離外國幫助而獨立運作。他仍然擔任華南的主席,但是將注意力轉到東印度群島、婆羅洲、西裏伯斯、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其他太平洋地區。
 
在梧州聖經學校學習的許多學生被派往這些地方作宣教士。1930 年,翟輔民辭去華南主席一職,專注於他大量的齣版工作,並監督宣道會在荷蘭東印度地區的事工。陳法言接替翟輔民擔任主席之後,他的太太感歎道:「屬靈巨擘翟輔民博士離開華南,法言被安排去填補他所留下來巨大空缺。可是,誰能做得到呢!」中日戰爭期間(1937–1945),翟輔民允許宣道會的宣教士返迴美國—如果他們願意的話。然而,哪怕還有一個宣道會的宣教士留在工場,他本人就不願離開。這個決定代價高昂。他被日本人俘虜,關進印尼蘇拉威西10 島的一個集中營,在虛弱和饑餓的狀況下離世。1948 年,著名的宣道會傳道人陶恕寫瞭一本關於翟輔民的傳記。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