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救一顆明珠:用一年,還原最珍貴的菩提心

搶救一顆明珠:用一年,還原最珍貴的菩提心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耶喜喇嘛
圖書標籤:
  • 菩提心
  • 修行
  • 覺醒
  • 自我成長
  • 心靈成長
  • 佛學
  • 禪修
  • 人生意義
  • 正念
  • 智慧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有一天,你不需要再學菩提心,
  因為那時「菩提心就是你,你就是菩提心」!
  但在那之前,現在,你要從「最近的遠方」:自心中,
  找迴菩提心,那濛塵的明珠,還原它照亮自他的光!

  學佛,是為瞭成佛,纔能圓滿的利他。
  要成佛,就要讓自心本具的成佛基因「菩提心」,
  從世俗到勝義,從隱蔽到現前,完全開展和成熟,
  這需要老實的學習和的次第的練習。

  《搶救一顆明珠》
  為耶喜喇嘛和喇嘛梭巴仁波切開示的菩提道次第
  精要結集

  一年365天,每天按照一則摘要日誌修行,
  幫助我們,輕鬆踏上菩提心的坦蕩大道

  仁波切鞭闢入裡、幽默的引喻
  從依止上師、暇滿人身、念死無常依次修行到輪迴流轉、十二緣起直至生起菩提心

  無論是哪個階段的修持者
  都能找到相應的修行指引要訣
  日日歡喜地在菩提道次第上前行

  【關於本書】
  喇嘛梭巴仁波切說:「當今世上,我們能做齣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畢生緻力於獲得菩提道次第的證量,目的是將無數有情從輪迴苦海中解脫齣來,使有情證悟成佛。菩提道次第包含瞭我們所需的一切,可以帶我們直到最究竟的成佛。」

  《搶救一顆明珠》是一項獨特的學習計畫,以清晰、實用的形式提供為期一整年的菩提道次第實修提要,本書結集瞭四十年來耶喜喇嘛和喇嘛梭巴仁波切所講授的菩提道開示重點,一年365天的修行計畫裡,第一天從菩提道次第入門展開,接下來依照修行次第從虔敬依止上師、珍惜暇滿人身、麵對死亡與無常、憶念三惡道之苦,然後皈依三寶、明瞭輪迴痛苦,一直到生起菩提心、證得空性,循序漸進的實修演練。此外,每日條列齣實修要點,讓不同能力的禪修者容易記憶和維持定期修行,直到生起穩定證量,不論對個人或團體的修持都很適用。
 
好的,為您撰寫一本關於“尋找失落的智慧之鑰:激活內在潛能與重塑生命藍圖”的圖書簡介,力求詳實且貼近人類的思辨深度。 --- 圖書簡介:尋找失落的智慧之鑰:激活內在潛能與重塑生命藍圖 副標題:穿行於現代迷宮,重構心靈的羅盤,抵達真正的豐盛 字數:約1500字 --- 在這個信息洪流裹挾,效率至上的時代,我們似乎擁有瞭前所未有的物質便利,卻也同步陷入瞭更深層次的迷惘與焦慮。我們忙於追逐“成功”的定義,卻常常在夜深人靜時,問自己:我究竟在為什麼而奔波?我渴望的“更好的人生”究竟是什麼模樣? 《尋找失落的智慧之鑰:激活內在潛能與重塑生命藍圖》並非又一本空泛的成功學指南,它是一趟深度迴歸內在、審視生存本質的哲學與實踐之旅。本書的作者,一位在東西方思想體係中沉潛數十載的探索者,以其獨到的洞察力,為我們揭示瞭人類在追求外部成就時,無意間遺棄或遺忘的關鍵“智慧之鑰”。 本書的結構,如同一次精心策劃的尋寶探險,分為“迷失的地圖”、“重構的工具”、“實踐的航程”三大宏大篇章,層層遞進,引導讀者不僅認識問題,更能親手鑄造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一篇:迷失的地圖——現代睏境的深層解析 我們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第一篇深入剖析瞭現代社會對個體精神世界的結構性侵蝕。作者認為,我們迷失並非源於外部環境的惡劣,而是源於我們失去瞭“恰當的參照係”。 1. “速度陷阱”與意義的稀釋: 本書首先探討瞭“速度文化”對人類心智的催化作用。我們習慣於快速反饋和即時滿足,這導緻我們對需要時間醞釀的深刻體驗——如深度學習、耐心建立關係、沉思冥想——變得不耐煩。作者引入瞭“時間熵增定律”,闡釋瞭為何越追求效率,我們的時間感和生命體驗反而越碎片化、越容易流失。 2. 身份的碎片化與“迴音室”效應: 在社交媒體時代,我們的身份被拆解成無數個可供展示的標簽。本書批判性地考察瞭這種“錶演型存在”如何消磨瞭真實的自我。我們被睏在由算法和同溫層構築的“迴音室”中,聽到的都是贊同的聲音,導緻自我認知變得單薄且易受衝擊。我們不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隻知道外界期待我們想要什麼。 3. 潛能的“沉睡代碼”: 為何我們相信“人應該有無限潛能”,卻很少有人能真正觸及?作者指齣,潛能並非是等待被外部激勵喚醒的種子,而是一種與生俱來的“高頻振動模式”。現代生活的重壓、未被消化的情緒創傷,如同厚厚的絕緣層,阻礙瞭這種潛能的自然釋放。本書將潛能的激活,定位為一種“信號清理”而非“力量灌輸”的過程。 第二篇:重構的工具——失落智慧的復蘇與校準 這一部分是本書的核心,它提供瞭從古老智慧(如斯多葛哲學、禪宗的間接智慧、以及人類學中的儀式思維)中提煉齣的、適用於當代生活的實用工具箱。這些工具旨在幫助讀者重建內在的參照坐標。 1. “目的論”的重建——價值錨點的校準: 我們必須先定義“好生活”的含義,纔能開始建設。本書提供瞭一套“三維價值評估係統”,幫助讀者穿越社會灌輸的虛假價值(如財富、名望),直達個體深處的驅動力(如創造力、聯結感、寜靜)。這一過程強調“嚮內求索”的係統性方法,而非簡單的自我暗示。 2. “接納的煉金術”——將限製轉化為張力: 斯多葛學派的核心在於區分“可控”與“不可控”。但本書更進一步,提齣瞭“接納的煉金術”——如何主動擁抱那些我們無法改變的外部條件,並將它們視為塑造我們品格和韌性的“必要張力”。例如,如何將日常的瑣碎和挫摺,視為訓練專注力的道場,而不是逃避的對象。 3. 心靈的“去中心化”練習: 作者引入瞭一種基於神經科學的洞察,結閤傳統內省法,設計齣“去中心化”練習。這幫助讀者從“我是我的想法”的桎梏中跳脫齣來,將頭腦中的喧囂視為背景噪音。這種練習並非追求“空無”,而是建立一個觀察者視角,從而在壓力麵前保持行動的清晰度與智慧。 第三篇:實踐的航程——藍圖的落地與持續的演化 理論的重量,最終需要通過行動來檢驗。第三篇將前兩篇的思考轉化為可執行的、具有生命力的日常實踐,確保這種內在的轉變是持續且可擴展的。 1. 慢行動的戰略部署: 在“快”的時代推行“慢”,需要策略。本書提供瞭一套“最小有效行動集”(MEA),指導讀者如何在日程中嵌入極小的、但具有深遠影響力的“慢活動”(如十分鍾的無目的凝視、每周一次的深度整理)。這些微小的、有意識的行動,逐漸重寫瞭大腦的習慣迴路。 2. 建立“意義的生態係統”: 真正的豐盛,在於生活的各個領域——工作、人際、健康、創造——之間形成相互滋養的關係。作者指導讀者如何識彆和培育這些生態連接點,確保當某一領域遇到挑戰時,其他領域的深度鏈接能提供支撐,避免全麵崩潰。例如,將工作中的“服務他人”理念,平滑地遷移到傢庭關係中。 3. 持續進化的“生命藍圖修正”: 生命是一個動態過程,固定的藍圖必然失效。本書最後強調瞭“定期校準”的重要性。它不是年終總結,而是一種季節性或月度性的“內在審計”,用於評估:我是否仍在為我真正珍視的東西努力?我的行動是否與我校準後的價值錨點保持一緻?這確保瞭內在的智慧之鑰,能持續地解鎖下一階段的生命潛能。 --- 《尋找失落的智慧之鑰》獻給所有感到“成功卻不滿足”、“忙碌卻空虛”的現代人。它不提供速效藥,它提供的是一張詳細的手繪地圖,以及一套可以世代傳承的工具。拿起這本書,就是啓動一場宏大而必要的返鄉之旅——迴到你最真實、最有力量的內在核心。你所追尋的平靜、力量與豐盛,早已深藏於你自身,等待你的重新發現與激活。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圖登耶喜喇嘛


  1935年齣生於西藏。六歲入色拉寺學習直到1959年流亡到印度為止。1967年和喇嘛梭巴仁波切至尼泊爾,創立名聞遐邇的科槃寺。1974年,兩位喇嘛開始到西方弘法,並創立護持大乘法脈基金會(FPMT),並在往後多年間在世界各地密集地傳授各種不可思議的教法。耶喜喇嘛於1984年示寂,其轉世於1985年在西班牙齣生。

喇嘛圖登梭巴仁波切

  1945年齣生於尼泊爾塔米村。三歲時被認證為勞多喇嘛的轉世。1956年至1959年間在西藏多摩寺學習,之後到印度西藏難民營繼續學習跟修行,並在那裡遇到耶喜喇嘛,耶喜喇嘛成為他的主要師長。1969年起兩位喇嘛開始在尼泊爾加德滿都的科槃寺教導西方人佛法,並在1974年起在世界各地巡迴弘法。1975年,他們成立FPMT國際佛教組織,目前全世界約40個國傢設有160多個中心。
 

圖書目錄

英文版編輯導言
如何使用本書
 
緣起
日日菩提道涓滴入自心
緻謝
願菩提道次第打開有情心扉
 
第1天~第3天                    歡迎踏上成佛的快速道路
菩提道次第365介紹
 
第4天~第63天                  依止上師是道之根本,一切證量從這裡開始生起
依止上師
 
第64天~第86天                恭喜擁有人身,它非常珍貴而獨特
暇滿人身
 
第87天~第113天              坦然麵對無常及死亡的真相非常重要
念死無常
 
第114天~第134天            憶念惡道之苦,生起廣大慈悲心
三惡道
 
第135天~第169天            皈依三寶,解決人生的種種問題
皈依
 
第170天~第208天            我們所思所行,都在業力的能量場裡打轉
業果
 
第209天~第238天            需要知道輪迴的苦是吞噬自己的熊熊烈焰
輪迴痛苦
 
第239天~第266天            修持佛法,將內心從痛苦轉為安樂
輪迴流轉次第
 
第267天~第282天            十二緣起支嚮我們展示脫離輪迴的齣路
十二緣起支
 
第283天~第339天            菩提心的力量能轉化內心,
吸引生命一切美好的事物
菩提心
 
第340天~第363天            證得自性空的智慧,離開輪迴的大門
空性
 
第364天~第365天            修習菩提道次第能使我們
獲得內心最殊勝的寧靜
總結
 
附錄
〈附錄一〉
功德之本
 
〈附錄二〉
護持大乘法脈基金會
 
如何對待教法
 
迴嚮文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9710218
  • 叢書係列:禪修指引叢書
  • 規格:平裝 / 384頁 / 17 x 22 x 1.9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齣版地:颱灣

圖書試讀

英文版編輯  導言

  #如何使用本書

  在菩提道的修行次第上不斷地改善自心,是最重要的一件事。不論你人在非洲、西藏、月球、伊拉剋或任何地方,不管你是傢財萬貫或一貧如洗,讓內心在道次第教法持續進展,這是最重要的事。——喇嘛梭巴仁波切

  本書中介紹的「菩提道次第365」是獨立的一年學習計畫,適閤想要品嚐這套古老又強而有力的佛教精華的任何人。本書靈感來自喇嘛梭巴仁波切於2013年4月對新加坡阿彌陀佛佛教中心學員的建議,以一年的時間來禪修道次第教授,並從學習依止上師兩個月開始。

  本書以365天大綱以及環環相扣的要點,提供清晰且實用的架構,適閤個人和團體學習,能幫助根器與心嚮各異的學員們建立及維持定期的菩提道次第禪修。

  每頁頂端的引言是當日禪修主題的介紹,同時也是摘要。每頁正文是依據帕繃喀大師名著《掌中解脫》大綱,對各法類要點的摘要。連同隨附的引言,都是挑選自耶喜喇嘛或喇嘛梭巴仁波切已發錶過或未發錶過的開示,可讓人一窺他們的説法風格與範疇。

  正文下方的三點重述,摘要每段落的關鍵點,提供學員快速且實用的方式來複習他們對內容的理解。每頁底部的斜體字參考資料則緊跟隨《掌中解脫》大綱。這些提供瞭一個參考點及引導指南,從頭到尾貫穿菩提道次第所有法類。

  LYWA網站詳列瞭資料來源,提供給希望更深入探索這些資料的學員參考。

  除瞭遵循各別道次第法類之外,仁波切建議每天至少唸誦一遍完整的菩提道次第頌文,其中一篇頌文〈功德之本〉收錄於本書附錄一。其他菩提道次第頌文可以在FPMT官方網站(www.fpmt.org)中菩提道次第區塊(lamrim section)找到。仁波切建議要反覆努力禪修菩提道次第,直到生起穩定的證量。

  本書的究竟願望在於激勵和幫助佛道上各個階段的人,將菩提道次第付諸實修並獲得恆久證量,從而為自己和一切有情創造安祥及幸福之因。

  「菩提道次第囊括我們所需的一切,可以帶我們直到最究竟的佛果。事實上,我能十分肯定地說菩提道次第正是佛法的精髓。」-喇嘛梭巴仁波切
 
愛麗森.默多剋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