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七項講道祕訣
安迪‧史坦利(Andy Stanley)
我從不覺得自己被呼召傳道。我隻是誌願傳道。我想感受被呼召的感覺,但從未發生過。讀中學的時期,我有幾位朋友感覺被呼召,他們進一步在週日晚間聚會中與會眾分享,每個人都拍手支持。其中有些人目前仍在教會服事。但據我所知,其中有一人在獄中服刑。
某個下午,我與父親一起開車到某地。就像父子同車常有的情況,經過一陣子的沉默後,我開口說道:「爸爸,是不是要被呼召纔能投入教會事工?可不可以隻是誌願服事?」
他想瞭一下。「這個嘛,我想誌願者也是可以的。」
「真好,」我說。「我想成為誌願服事者。」所以,我也成為教會誌願服事的同工瞭。事實上,有兩個誌願服事的環境塑造我成為講道者(註:原文為communicator,意為傳播者,而文中以牧師講道的故事為例,故譯作講道者)。
大學二年級時,我們的青年團契牧師席德‧霍普金斯(Sid Hopkins)問我:「可否幫我帶領週三晚間的學生查經班?」這真是奇怪的要求,因為我們根本沒有週三晚間的查經班。追問之下纔發現,原來他要我為學生們開設新的查經班。在此之前,我從未帶領或教導過任何事。我隻不過比部分學生徒長兩歲,但我同意試試看。
年輕有一個好處,那就是我知道什麼是對年輕人行不通的。傳道行不通,上二十至三十分鐘的課行不通,逐章逐節查經行不通,講故事標重點也行不通。所以,我決定一切從簡。沒有人告訴我「查經班」的時間應當進行多久,所以,我沒有壓力得填滿很多時間,我被賦予的是一片空白。
第一週大約有二十名學生齣席。我發給他們3×5吋的卡片,其中一麵印有一段經文,另一麵印有一項問題。第一週的經文是約翰福音十七章4節。
「我在地上已經榮耀你,你所託付我的事,我已成全瞭。」(直譯自 NASB 版本)
我們討論榮耀的意義。我解釋說,榮耀天父是基督來到世上主要的目的,這也應該是我們主要的目的。然後我要他們翻到卡片背麵,花三十秒思考以下問題的答案:本週我可以在我的世界中做什麼來榮耀神?
然後我以禱告結束。整堂課大約進行瞭十五分鐘。隻有一個重點、一個問題和一個應用。每個人都保持清醒,都很投入,都記得這堂課在講什麼。席德牧師對此簡潔的方式有一點關切。不過,隔週上課的人數增加瞭,而且人數一直增長。每週我都發一張印有經文和問題的卡片,沒有音樂,沒有披薩,甚至沒有擴音設備。那是我頭一次作為講道者的經驗,它教導我極具價值的功課,在往後幾年重複應用。
一九八一年,我搬到德州達拉斯,就讀達拉斯神學院。第一學期結束之際,當地一所教會高中的校長問我,是否可在週崇拜中傳講信息。我答應瞭。因為對象是高中生,我決定講聖經中敘述性的故事。我不知道為什麼我選瞭乃縵和以利沙的故事。乃縵是亞蘭王的元帥。以利沙是……是的,你知道以利沙是何許人也。總之,乃縵得瞭大痳瘋,以利沙要乃縵到約旦河沐浴,乃縵照著做且得瞭醫治。
我傾注瞭好幾小時研究這則故事,使齣我讀神學院一學期以來所有的功力,並跑到圖書館研究亞蘭人。我作瞭好幾頁的筆記,整理瞭一份大綱,大緻是:乃縵的問題、乃縵的驕傲、乃縵的懇求和乃縵的見證。我準備得過於充分。
講信息的前一天晚上,我跪在床前禱告。我開始為隔天聽講的學生禱告。我不認識他們其中任何人,但我知道,從他們的角度來看,這隻是另一位不知名的禮拜堂的講員主持聚會。當我禱告時,突然閃過一個念頭:在我講完五分鐘後,沒有人會記得任何內容。我花幾小時準備的課程,卻沒有人會記得!這簡直是浪費時間和精力。
我立刻起身,坐迴書桌前,決心不讓這種情況發生。我把所有押頭韻的重點刪除,簡化成一個想法,並根據這個想法舖陳一段論述,使我可以貫通整篇信息。
隔天我講瞭這則故事。我的結論是,有時候上帝會要求我們做一些我們無法理解的事。若要完全理解,唯一的方法就是順服。將來我們迴顧,可能如釋重負,或者感到懊悔中的痛苦。接著,我傳遞我的論點:若要瞭解為什麼,隻要交託倚賴。我重複「交託倚賴」好幾遍,並要求他們覆誦。然後結束講道。
那天步下講颱時,我知道我已和聽眾連結瞭。我碰巧發現塑造講道方式的轉機,隻是當時我並不瞭解。
兩年後的一個週日上午,一名大學生走嚮我說:「嗨,你就是那個人,你曾在我高中的禮拜堂演講。」然後他停頓一下,迴想一下說:「若要瞭解為什麼,隻要交託倚賴。」他麵帶微笑,「我還記得」他說。然後他轉身離去。他不記得我的姓名,我從不知道他的姓名。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兩年前那場在禮拜堂半小時的講道絲毫沒有浪費時間。一個經過悉心安排的單純真理,已經在一名高中生內心留下印記。
那個週日上午是一個具決定性意義的時刻。從此之後,我準備過數以百計的大綱,作過數以百計的講道。不過,自從那個令人焦躁的晚上,我在小套房裡埋首乃縵的故事以來,我的目標始終相同。每次站上去要傳講時,我隻講一個單純的真理,將這個真理植入聽眾內心。我希望他們一次明白一件事,以及如何去做。
在接下來的幾百頁,我將下載過去二十年,我在發展單一重點演講學到的心得。我希望到瞭我們以書會友的時刻末瞭,你會願意作一些新嘗試,作一些冒險,跨齣你身為溝通傳播者的舒適地帶。
為瞭讓以書會友的時光更愉快,我的好友及事工夥伴藍恩‧瓊斯(Lane Jones)寫瞭一篇精彩的寓言故事,描述一位牧師知道有提升講道技巧的需要,卻不知道從何處尋求協助。沒有人比藍恩更瞭解我的講道風格。他根據這本書所提的方法,訓練過數以百計的牧師和教師。要不是他的敦促,我不會坐下來,針對我講道與教學的方法在這本書中交流。
本書內容以七項「祕訣」為大綱。我們挑選七項祕訣,是因為我們相信,在以單一論點啟發與激勵聽眾的過程中,這七項祕訣是最關鍵的。每場講道都應該在某個地方抓住聽眾,我們深信這七項祕訣對這個旅程至關重要。
在本書中,「講道」、「對談」、「教導」和「信息」這些用語互通。我們也沒有區別傳講、教學或一般溝通傳播的用法。對我們的目標來說,這些用語都是相同的。這七項祕訣在以上三個訓練都應用得上。當你閱讀本書時,或許你會想像:這真的是安迪的講道方式嗎?難道我不需要自己的風格嗎?沒錯,這並非所有人一體適用。第十六章將特別深入討論這個議題。
最後一件事,你很快就會發現,我不是那種熱衷在週日上午的環境,讓會眾填寫空白大綱的人。然而,當我在座談會或領袖訓練的場閤講道,所用的講義幾乎都有空白頁讓學員填寫。有人會以為,我教的是一套,做的是一套。並非如此。
你將在第一章發現,溝通傳播者的溝通途徑必須有助於達成目標。我在週日上午的目標不同於訓練場閤的目標,因此我會調整方法。座談會的目標通常與改變生命無關。這些場閤的目標在於傳遞資訊,一份大綱有助於溝通者在較少的時間內涵蓋更多材料。講道的場閤則要小而美。
我希望你能喜歡這本書。這比其他事物更能一窺我的世界;這個世界每天似乎都是週日,別人期待我傳講重要信息。這種期待是不切實際的。這種壓力從未消失,但我無法想像,在我的生活中還能做什麼其他事。當你選擇讀這本書上的主題時,這個事實也告訴我,你也感同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