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學拼圖

香港文學拼圖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黃坤堯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香港文壇名傢匯聚,星光熠熠,容納不同的頻譜和波段,當然也會引發激烈的論戰,呈現齣熱鬧、喧嘩、活色生香的香港。
 
  《香港文學構圖》在洪荒大地中浮現齣翠壁紅樓的影像,繁弦脆管,歌樂雜作,無論高級低級、左河右界、甚麼書都有,報刊上的「雜文」固然精采,其實香港齣版界的「雜書」更屬奇蹟,包容眾生,吹奏喧嘩時代的「雜音」,描繪社會真實「複雜」的麵相。
 
  重現寫作和閱讀的不同場景,自然構成瞭香港文學一幅幅精采多姿的拼圖,崇山幽榖,風姿綽約,乃是韆禧世紀新時代的偉大創作,呈現齣近二十年來香港文學的不同麵相,不受製約的自由書寫,觸鬚敏銳,暢所欲言,傾情演齣,也是香港文學構圖中重要的組成闆塊,帶齣學術思考的深度。
 
  古調新聲,繁紅似錦,吸引讀者信步尋芳,參觀展齣。在維港兩岸空江月明韆裏中觀賞瓊樓華廈的燈火,幻采現香江,也就摺射齣不同頻譜的霓虹光影,紛披爭豔。
 
  本書分甲、乙兩編。甲編《翠壁紅樓起,香港文學構圖》彙錄書評23篇,偏重學術研究。從1927年魯迅來港喚起大傢對新文學的熱情,到50、60年代金庸武俠小說的崛起及一統江湖,60、70年代更大規模翻印促銷大陸的現代文學專著,引進臺灣文學,從而構成瞭香港文壇的盛世,名傢匯聚,星光熠熠,容納不同的頻譜和波段。乙編《空江月明韆裏,香港文學探新》19篇,以創作為主調,都是2006年以來香港詩、文、小說以及詩詞藝苑的成品,湧現瞭大批新時代的作者,各有不同的構思和想像,就像留學紀趣、戲劇評論、太平洋的呼喚、雨中尋書、小說旺角、怪物描寫、靈魂獨舞等,從無到有,發揮想像,構築文化的場景,醒目耀眼。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黃坤堯
 
  香港能仁專上學院中文係教授、香港中文大學聯閤書院資深書院導師。主要研究聲韻訓詁、古典文學、現代文學及從事詩詞、散文的寫作。著有詩集《清懷詩詞稿》、《沙田集》、《清懷詞稿.和蘇樂府》、《清懷三稿》、《清懷新稿.維港幽光》五種。散文集《舟人旅歌》、《清懷集》、《書緣》、《翠微迴望》、《一方淨土》五種。
 
  學術著作有《溫庭筠》、《詩歌之審美與結構》、《香港詩詞論稿》、《詩意空間》、《香港文學拼圖》、《新校索引經典釋文》、《經典釋文動詞異讀新探》、《音義闡微》、《經典釋文論稿》等。
 
  編纂《古文觀止》(「新視野中華經典文庫」)、《古文觀止精讀》、《大江東去——蘇軾〈念奴嬌〉正格論集》(閤編)、《劉伯端滄海樓集》、《番禺劉氏三世詩鈔》、《繡詩樓集》、《香港舊體文學論集》、《香港名傢近體詩選》(閤編)、《餘事集——中華當代教授詩詞選》(閤編)七種。
 
  多年來緻力推廣詩詞寫作活動,擔任「全港學界律詩創作比賽」、「全港詩詞創作比賽」評判。籌辦「穗港澳大學生詩詞大賽」、「粵港澳臺大學生詩詞大賽」、「中華大學生研究生詩詞大賽」等。

圖書目錄

眾書喧嘩/9

甲編:翠壁紅樓起,香港文學構圖
魯迅研究在香港/15
改寫歷史,考古挖掘:金庸武俠小說中的隱型結構/25
香港故事與金庸小說之誕生/33
八十年代香港文學的草圖/39
雲煙過眼,芳草綠茵:香港文學活動紀實/47
香港文學「史」的氣派/59
香港文壇話舊/69
情書光影/77
各說各話:香港作傢的獨白/83
字旅巧相逢/91
寓工作於娛樂,消遣繁華/97
品味廚神作傢的飲食文學/103
香港閱讀風情畫/111
各師各法顯神通:《璞社談藝錄》演義/117
香港藝術發展局2002年度委約齣版的文學雜誌述評/125
騰飛歲月/141
文學史書寫的思考/147
清末民初粵語書寫探源/155
傳記文學寫作的理論探索/159
現代史料的選擇與辨析/167
親子閱讀看繪本/173
一個人去旅行:生命的可能/179
意象翩飛十四行:韻律舞動與愛情想像/187

乙編:空江月明韆裏,香港文學探新
奧地利留學記趣/197
九個城塔雪影羽/201
王璞《九個故事》/209
黃雪慧《醒來的話》/213
藍巴勒隨想/217
戲劇評論倫敦篇/221
太平洋的呼喚/225
東瑞尋書人間有情/229
靈魂在陽光中飛舞/233
車正軒的旺角想像/237
陳子謙的怪物江湖/243
潘國靈的字畫像/249
麥瑞茹的社會病變/255
陳愴《靈神與凡人》/261
詩探的推理小說/267
《荊山玉屑三編》/273
《荊山玉屑四編》/281
細水引思金闕瀑,淺甌試擬玉梨渦/287
月訂永和約,筆搖圈點全/295

圖書序言

眾書喧嘩
 
  每本書都有自己的聲音,觀點各異,見解不同,彙聚在一起的時候,看來十分吵鬧,並不安靜。近年閱讀瞭很多香港文學的新著,也寫過一些評論的文字,發錶心得,當然受益也多瞭。現在選齣書評42篇,商量文苑,析論英華。這些書絕大部分都是在2006年以後齣版的,很多還是香港藝術發展局資助刊印的作品,僅有一兩種例外。這批作品基本可以反映近二十年香港文壇的風會:學術+創作,也是韆禧世紀以來香港文學新一代的拼圖。
 
  《香港文學拼圖》分甲、乙兩編。甲編《翠壁紅樓起,香港文學構圖》彙錄書評23篇,偏重學術研究。從1927年魯迅來港喚起大傢對新文學的熱情,到50、60年代金庸武俠小說的崛起及一統江湖,60、70年代更大規模翻印促銷大陸的現代文學專著,引進臺灣文學,從而構成瞭香港文壇的盛世,名傢匯聚,星光熠熠,容納不同的頻譜和波段,當然也會引發激烈的論戰,呈現熱鬧、喧嘩、活色生香的香港。因此《香港文學構圖》在洪荒大地中浮現齣翠壁紅樓的影像,繁弦脆管,歌樂雜作,無論高級低級、左河右界、甚麼書都有,報刊上的「雜文」固然精采,其實香港齣版界的「雜書」更屬奇蹟,包容眾生,吹奏喧嘩時代的「雜音」,描繪社會真實「複雜」的麵相。黃維樑《香港文學初探》齣版於1985年,描畫八十年代香港文學的草圖,體大思精,引領作者、讀者繼續深挖,自然是很好的座標指南,可供比對參考。從《香港文學拼圖》所引用的42種著述來看,這是唯一一本在上世紀齣版的專著,也可以說是香港文學的入門磚,不可捨棄,值得學習。其他許定銘、馮偉纔、翁靈文、洛楓、趙曉彤、馮珍今、李浩榮、鄒芷茵、趙浩柏、硃少璋十一傢通過不同角度的敘述、考察、迴憶和訪問,分別紀錄香港的文學活動、香港文學的源流發展、香港文壇話舊、香港作傢的獨白、香港閱讀風情畫、香港詩壇演義等,都能重現寫作和閱讀的不同場景,自然構成瞭香港文學一幅幅精采多姿的拼圖,崇山幽榖,風姿綽約,這是韆禧世紀新時代的偉大創作,給人耳目一新之感。
 
  香港藝術發展局在2002年度委約齣版的文學雜誌有《文學世紀》、《詩潮》、《執書》、《童學站》、《香江文壇》、《詩網絡》、《科科世紀》、《性情文化》八種,花樣繁多,視野廣闊,這裏收錄早期撰寫的一篇評述,可以反映韆禧初年多元寫作的熱度和盛況。其他文學史的書寫、粵語書寫、傳記文學的理論探索、當代政治史料的辨析,以至飲食文學、繪本文學、旅遊文學、十四行詩等,都能分別呈現齣近二十年來香港文學的不同麵相,不受製約的自由書寫,觸鬚敏銳,暢所欲言,傾情演齣,也是香港文學構圖中重要的組成闆塊,帶齣學術思考的深度。
 
  乙編《空江月明韆裏,香港文學探新》19篇,以創作為主調,都是2006年以來香港詩、文、小說以及詩詞藝苑的成品,湧現瞭大批新時代的作者,各有不同的構思和想像,就像留學紀趣、戲劇評論、太平洋的呼喚、雨中尋書、小說旺角、怪物描寫、靈魂獨舞等,從無到有,發揮想像,構築文化的場景,醒目耀眼。小說作品《誰能聽見我的痛》、《靈神與凡人》、《詩探卡維爾之黑夜.橋上》忽發奇想,點破渾沌的世界,破土而齣,茁壯成長。此外《荊山玉屑》、《三癡堂詩草》、《聽車廬詩草》繼續唱齣蒼涼的樂音,古調新聲,繁紅似錦,吸引讀者信步尋芳,參觀展齣。在維港兩岸空江月明韆裏中觀賞瓊樓華廈的燈火,幻采現香江,也就摺射齣不同頻譜的霓虹光影,紛披爭豔。
 
  諸書42種,有些在齣版之前撰文,有些則是在齣版後評論的,看的很多都是稿本,有時甚至還不知道作者的名字,例如《荊山玉屑四編》所有詩人的名字全部隱去,隻能不管作者誰屬,專心讀詩瞭。有幾本到現在一直都還沒有看到齣版後的書,例如王璞《九個故事》,隻能在茫茫網絡中尋找相關的資訊。書評寫好後,來得及齣版的,有時會被作者用作序言,或引錄部分語句節錄於書中。大約半數的書評已在不同的刊物發錶過,半數的文稿還沒有發齣。為瞭方便參考,查看記錄文本上的寫作日期,有些還會早於書刊的齣版。
 
  諸書絕大部分都是2006年以後在香港齣版的著作,或屬佳製,可是巿場很窄,隻能在有限的空間流轉,甚至未能進入大陸讀者廣大的視野,讀過的人未必很多。現在諸書彙聚在一起,竟然也起瞭一種化學促進作用,抱團取暖,相互補足,雖然各據獨立的版圖,閤起來竟然可以構成香港文學的有機組閤,包括學術生態和創作空間,探尋香港文學的前世今生,展示不同的文類、體裁、作法和風格,閱讀一些精采的片段和故事,看來也是此時此地香港新一代的文學、豐收的文學。
 
黃坤堯,27.9.2022

圖書試讀

魯迅研究在香港
 
《林曼叔文集Ⅳ》  收錄《魯迅論稿》及《香港魯迅研究史》二種,兩者同以魯迅(1881-1936)及其相關研究作探討對象,前者是整體的論述,後者則為香港的地區狀況。此外林曼叔編著:《香港魯迅研究資料匯編(1927-1949)》  彙錄在香港齣版的魯迅研究資料(1927-1949),以1949年以前的報刊雜誌所載文本為限。由於聚焦的角度不同,三者各具體係而又密切相關,放在一起談論可能比較恰當。
 
一、《魯迅論稿》
 
林曼叔長期從事寫作、評論、學術研究和編輯工作,著《林曼叔文集》五捲。《魯迅論稿》探討魯迅研究中所呈現的思想課題,包括魯迅與中國現代化問題、中國現代自由主義者的風度及其命運、一個偉大人道主義的追求和奮鬥、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恐慌與憂患、中國現代知識分子的社會批判、魯迅的悲劇精神、當下性、《魯迅評傳》、「拓尼學說」〔指拓爾斯泰(1828-1910)和尼采(1844-1900)〕,涵蓋各方麵的範疇,顯得全麵,描寫細緻,錶現個人的觀點,亦有所見。這是林曼叔長期研究魯迅的基本心得,而作者更認為魯迅是當代的文化巨人,對中國的思想界貢獻極大。閻純德(1939-)在序文〈永遠的魯迅〉說:「魯迅不僅是中國新文學的開拓者,更是偉大的思想者,也是現代史上的一位聖人。在中國人從愚昧走嚮自覺和解放道路上,他是一麵旗幟。」甚至提升到「聖人」的層次,評價更高。(p.3)而林曼叔在〈魯迅與中國現代化問題〉的結語中也說:「麵對物慾橫流,道德淪喪,人性惡化的社會,魯迅『首在立人』思想理念,用愛建設我們的道德觀,更有著不可忽視的意義。」(p.34)所謂現代性,就是重新估定一切價值,重建整體的道德觀念,與時並進,韆古常新,這是林曼叔所期待的「聖人」能夠挽救苦難的蒼生。不過,我們不要忘記,魯迅心中傳統的禮教都是「吃人」的勾當,而魯迅生活於晚清民國期間其實到處都是洪水猛獸,遍佈敵人,必需用匕首和投槍作武器,纔能保護自己,可見魯迅之「愛」隻能施之於身邊少數的友人,相濡以沫,而魯迅雜文麵對荒謬的時代,更隻能大聲疾呼,甚至惡言相嚮瞭。平心而論,由晚清、民國,以至今日的中國,三者比較,哪一個時代道德不敗壞,哪一個時代沒有苦難,好像一切都沒有改變似的,魯迅渡不瞭眾生,而魯迅的作品也漸漸從中學課本中淡齣瞭。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