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週破解公法學霸筆記書(二版)

8週破解公法學霸筆記書(二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高曄
图书标签:
  • 公法
  • 宪法
  • 行政法
  • 刑法
  • 法律
  • 法学
  • 考试
  • 笔记
  • 备考
  • 破解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一、篇幅精練:助讀者以最經濟、效率的方式,學習關於憲法與行政法中在考試上的重要觀念及答題技巧!
 
  二、重要爭點一把抓:本書整理考試之重要爭點,適合於考前迅速培養公法實力,以便瞭解考題趨勢!
 
  三、學說、實務、時事新穎:包羅近期學者文章(至2023年3月)、實務意見(以憲法為例,最新至112年憲判字第4號)及時事爭點有效釐清最新議題!
 
  四、輸入之餘,也兼及輸出:每週模擬試題及完整擬答;並收錄相關爭點的考題,盡力在輸入與輸出間作一有效銜接,獲得高分!
 
  五、筆者的話:以白話口吻,幫讀者複習相關爭點之內容,或簡單分享作答建議!排解關於讀者公法爭議的疑難雜症!
法律思维的锻造:公法核心概念与逻辑精研(非针对特定考试的通识指南) 本书旨在为渴望深入理解现代国家运行基石——公法体系的读者提供一个扎实、系统的理论框架。它超越了单纯的应试技巧或特定法典的机械记忆,致力于培养读者进行独立、批判性的法律思维能力,理解公法在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民权利以及规范国家权力运行中所扮演的至关重要的角色。 第一部分:公法之基——国家、宪法与法治的本质 本部分将引领读者进入公法的宏大叙事,探讨现代政治哲学与法律制度的交汇点。我们首先界定“公法”的范畴,将其置于私法(调整平等主体间关系)的对立面,强调其核心在于调整国家权力与公民基本权利之间的关系。 第一章:国家形态与合法性基础 我们将深入探讨现代民族国家的起源与演变,分析不同政体(如民主制、威权制)的特征及其法律基础。重点解析国家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从社会契约论到法治主义原则,理解为何人民愿意将一部分自由交付予国家机器。我们着重剖析主权理论,探究国家在国内外的排他性权力行使边界,以及国际法对国家主权的修正与制约。 第二章:宪法的权威性与能动性 宪法不仅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更是社会价值的载体和权力运作的蓝图。本书将详细阐述宪法的规范性、至上性与最高国家行为规范的地位。我们会解析宪法如何通过规范国家机关的组织、权限划分以及基本权利的保障来实现其功能。尤其关注宪法解释学的核心方法论,探讨在时代变迁下,如何保持宪法文本的生命力与适应性。例如,我们将讨论在数字时代,传统宪法原则(如隐私权、言论自由)如何受到新的技术挑战,以及司法机关如何通过创造性解释来应对这些挑战。 第三章:法治国的理念与实践 法治(Rule of Law)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标志。本书将细致区分“由法律统治”与“法律的统治”。我们将深入探讨法治国的核心要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权力受制于法、法律的确定性与可预见性。通过分析历史案例,展示权力滥用与法治崩塌之间的紧密联系。此外,我们还会比较不同法域中对“依法行政”的具体要求,从程序正义的视角审视行政行为的有效性。 第二部分:权力之制衡——组织法与分权架构的运行 公法的核心任务之一在于如何科学地分配和制约国家权力,防止权力的高度集中与专断。本部分聚焦于国家机关的组织架构及其相互制衡的机制。 第四章:立法机关的构成、程序与代表性 本章考察立法机关的职能——制定普遍适用的法律规则。我们将剖析不同议会制度(如单院制与双院制)的优劣,重点分析代表性原则(地域代表、阶层代表、政党代表)的实现方式。程序正义在立法过程中至关重要,本书将详细审视议会辩论、法案审议、表决通过等环节的规范要求,并探讨程序性错误对法律效力的潜在影响。同时,也会讨论立法权力的“越界”问题,即立法机关在多大程度上可以进行事实认定和政策裁决。 第五章:行政权力的扩张与边界 在现代福利国家和风险社会中,行政权力的广度和深度都在不断增加。本章深入分析行政组织的层级结构、行政的种类(如行政立法、行政执行、行政裁决)。我们将花费大量篇幅探讨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基础——即行政机关的权限来源与其行使界限。重点解析行政裁量权的本质、裁量余地的范围及其司法审查的标准,确保行政权力的行使既有效率,又受法律约束。 第六章:司法权:终局性的解释者与救济者 司法权是维护宪法秩序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不仅考察法院的组织结构和法官的独立性,更关注其核心职能:司法审查。本书将对不同法系下司法审查的范围和强度进行对比分析。对于公法领域而言,司法审查尤其复杂,因为它涉及到对政治决策和专业判断的干预。我们将探讨司法如何平衡对行政决策的尊重(合谋原则)与对基本权利的保护。同时,也将论述民事、刑事救济与公法救济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第三部分:权利之保障——基本权利的规范、限制与冲突解决 公法体系的价值体现在对个体自由和尊严的坚实保障上。本部分是公法学习的重中之重,旨在建立一个清晰的权利认知体系。 第七章:基本权利的结构与性质 我们将从历史和理论层面解析何为“基本权利”(或称“人权”),它们是国家义务的消极体现(抵抗国家干预)还是积极要求(国家提供特定给付)?本书将系统梳理基本权利的基本属性:普遍性、不可让渡性、不可剥夺性。同时,我们将深入探讨权利的分层结构:自由权(消极权利)与受益权(积极权利)在法律保护强度上的差异。 第八章:权利的限制:合乎比例的界限 没有任何权利是绝对的。权利的行使必须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公共利益。本章的核心在于系统阐述限制权利的合法要件。我们将详细剖析比例原则(或称衡量原则)的三个层次——适当性、必要性与狭义比例性(损害/利益的权衡)。通过大量司法判例的分析,读者将学会如何运用这一核心工具来判断某项国家干预措施是否正当地侵犯了基本权利。 第九章:特定核心权利的宪法实践 本章选取公法实践中最为频繁发生冲突的几类基本权利进行深入剖析: 平等与不歧视: 解析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的区别,探讨何种差异对待构成合宪的“差别对待”,何种构成违宪的“歧视”。 言论自由与信息自由: 关注表达自由的边界,探讨对仇恨言论、虚假信息以及商业广告的规制差异。 身体自主与个人隐私: 结合现代科技发展,探讨数据保护、生物识别技术与传统隐私概念的张力,以及国家在医疗、刑侦领域干预身体自由的严格限制。 第四部分:公法与社会变迁——法域的交叉与未来展望 最后一部分将视野拓宽,探讨公法在应对当代社会挑战中的应用,以及它与其他法律部门的互动关系。 第十章:行政法中的程序、救济与责任 本章聚焦于行政行为的具体操作层面。我们将详细解析行政程序的告知、听证、陈述意见等关键环节,理解它们如何保障公民参与和程序公正。此外,我们将探讨行政行为的瑕疵救济途径,包括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的衔接,以及国家在行政违法行为中应承担的赔偿责任。 第十一章:公法在特定领域的渗透 现代社会中,公法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国家组织法和宪法范畴,它渗透到经济、环境、教育等领域。本章将探讨: 经济法中的公法规制: 国家对市场进行干预的界限,如反垄断法中的公共利益考量与私人利益保护的平衡。 环境法中的代际正义: 探讨宪法权利如何延伸至尚未出生的世代,以及国家在资源保护上的积极义务。 社会保障法中的给付请求权: 探讨公民基于宪法所享有的社会福利请求权,在财政资源有限背景下的具体实现路径。 结论:成为一个有思辨能力的法律人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读者一种批判性的公法视野。公法并非冰冷的规则堆砌,而是关于权力分配、价值取舍和社会正义的持续性对话。通过掌握这些核心概念与分析框架,读者将能够清晰地审视任何公共政策或国家行为的合法性基础,从而在未来无论是作为法律实践者、政策制定者还是负责任的公民,都能以更深刻、更负责任的态度参与到现代法治国家的建设中去。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高曄
 
  司法官考試及格
  律師高考及格(勞社組前十名)
  台大法研公法組

图书目录

二版序
自 序
本書使用方式
分週進度表
第零週

◎考試技巧、思考脈絡、作答架構
憲 法

第一週
◎戰略目標
憲法總論至憲法第14條
◎考點直擊
補充1:憲法總論相關
爭點:民主國原則
爭點:法律保留原則(積極的依法行政原則)
爭點:法律明確性原則
爭點:法不溯及既往原則與信賴保護原則
爭點:基本國策的規範效力
補充2:基本權總論相關
爭點:基本權的功能
爭點:基本權的保障範圍(是否存在內在界限?)
爭點:基本權的主體適格
爭點:基本權對於國家權力之拘束
爭點:基本權的第三人效力
爭點:基本權的國庫效力(國家私經濟行為是否受基本權之直接適用?)
補充3:基本權各論相關
壹、平等權
爭點:形式平等vs.實質平等
爭點:間接歧視
爭點:優惠性差別待遇(積極平權措施)之審查標準
貳、人身自由
爭點:憲法第8條「拘禁」之認定
爭點:正常法律程序
爭點:人身自由審查標準的擇定:嚴格(以釋812、799為例)
參、居住遷徙自由
肆、表現自由相關
爭點:象徵性言論
爭點:強制道歉之合憲性
爭點:假訊息
爭點:匿名言論
爭點:公共論壇理論
爭點:臺大法律學院教師評鑑案(111憲判12)
爭點:暴力作為集會自由之內在界限?
爭點:事前許可制
爭點:禁制區
爭點:釋字第644號:人民團體主張共產主義、分裂國土不許可設立案
爭點:爭點:政黨此一結社團體與民主之關係
伍、祕密通訊自由
陸、宗教自由

第二週
◎戰略目標
憲法第15條至第22條
◎考點直擊
補充1:生存權
壹、內 涵
貳、審查標準與具體操作
補充2:工作權
壹、內 涵
貳、審查標準
參、不同標準下之比例原則操作
補充3:財產權
壹、內 涵
貳、審查標準
參、特別犧牲理論(以財產權觀點)
補充4:訴訟權
壹、無漏洞的權利救濟途徑
貳、公平的權利救濟途徑
參、有效的權利救濟途徑
爭點:公立大學就不續聘教師之再申訴決定提起行政訴訟案(111憲判 11)
補充5:參政權
壹、憲法第17條:選舉、罷免、創制及複決權
貳、憲法第18條:應考試、服公職權
補充6:未列舉權
壹、未列舉權之建構的過程
貳、釋憲實務上幾個重要的未列舉權
爭點:隱私權
爭點:健康權
爭點:保障管理自身健康風險之自主決定權——111年憲判字第19號
爭點:婚姻自由——釋字第748號解釋與112年憲判字第4號
爭點:性自主權——釋字第791號解釋
爭點:原住民文化權——釋字第803號解釋
爭點:原住民個人與集體之身分認同權——111年憲判字第4、17號

第三週
◎戰略目標
憲法訴訟
◎考點直擊
補充1:憲法訴訟之基本原則
壹、列舉原則
爭點:憲法訴訟法是否壟斷所有訴訟類型?
參、補充性原則
爭點:人民聲請憲法裁判——窮盡救濟途徑的例外?
補充2:憲法訴訟之訴訟類型
壹、法規範憲法審查
爭點:行使職權所適用之法規範如何解釋?
爭點:憲法疑義作為國家機關之聲請內容?
爭點:四分之一之人數如何計算?
爭點:不成文之要件──修法未果?
爭點:法官聲請自治條例違憲?
爭點:重要關聯性理論與實質援用理論
貳、裁判憲法審查
爭點:裁判憲法審查制度之正反意見
爭點:憲法法院與一般法院之分工?
爭點:憲法重要性或貫徹聲請人基本權利所必要之性質
爭點:案件具憲法重要性或為貫徹聲請人基本權利所必要之判斷
爭點:人民得否僅聲請「法規範」憲法審查,而不含裁判?
爭點:暫時處分裁定得否為裁判憲法審查之客體?
爭點:111年憲判字第8號──改定親權事件暫時處分案之合憲性
參、暫時處分
補充3:憲法裁判之宣告方式
壹、程序上:不受理裁定
貳、實體面上
爭點:定期失效之妥適性(法理基礎)
爭點:憲法法院作為積極立法者
補充4:憲法裁判之效力
壹、總則性效力
貳、綜合性效力
補充5:附論:法庭之友制度
壹、制度功能
貳、聲請時期?
參、聲請要件
肆、法庭之友參與言詞辯論之聲請權?
伍、法庭之友意見之公開?

第四週
◎戰略目標
權力分立
◎考點直擊
補充1:權力分立原則
壹、實務(釋793、111憲判9及10)
貳、學 理
參、實例1:不當黨產處理權之歸屬(釋793)
肆、實例2:考績丁等免職權的歸屬(111憲判9)
伍、實例3:獎懲累積兩大過免職權的歸屬(111憲判10)
陸、實例4:立法院人事同意權之適當行使(釋632)
補充2:我國中央政府體制
壹、中央政府體制概述
貳、我國97修憲前之政府體制:修正式內閣制
參、我國97修憲後之政府體制:偏向內閣制?雙首長制?貌似半總統制 的實質總統制?
爭點:行政院院長總辭的時機?
爭點:總統是否享有對行政院院長的「免職權」?
爭點:總統對於行政院的覆議案,得否拒絕「核可」?
補充3:總 統
爭點:釋字第543號解釋——緊急命令發布權
爭點:釋字第627號——國家機密特權
爭點:釋字第627號——刑事豁免權
補充4:行政權
爭點:釋字第613號——獨立機關之人事決定權
爭點:釋字第520號——行政得否停止法定預算以及是否向立院報告?
爭點:釋字第585號——行政特權
補充5:立法權
爭點:釋字第461、498號——立院質詢權、備詢權
爭點:釋字第325、585、729號——立院調查權
爭點:釋字第735號——不信任案於臨時會提出案
爭點:釋字第391號——立院不變動預算總額,但移動細項之合憲性
爭點:釋字第435號——言論免責權
爭點:釋字第342、499號解釋——國會自律原則
補充6:司法權
爭點:釋字第601號——大法官是否為憲法上之法官?
爭點:憲法增修條文第5條第2項之相關爭議
爭點:釋字第530號——規則、命令制定權
補充7:地方自治
爭點:地方自治之法理
爭點:中央地方權限劃分
行政法

第五週
◎戰略目標
行政法原理原則、行政處分
◎考點直擊
補充1:行政法原理原則相關
爭點:平等原則與行政自我拘束原則
爭點:不當連結禁止原則
爭點:期待可能性原則
爭點:行政裁量
爭點:判斷餘地
爭點:特別權力關係之突破——以公務員救濟為中心
補充2:行政處分相關
爭點:處分之規制性的判斷
爭點:一般處分——以交通禁止標誌為例
爭點:多階段行政處分
爭點:多階段行政程序——環評程序相關問題
爭點:行政處分之效力
爭點:陳述意見之機會?
爭點:處分瑕疵時之效果
爭點:行政處分之廢棄
爭點:反面理論
爭點:行政程序再開
爭點:處分附款

第六週
◎戰略目標
行政契約、行政罰、行政執行
◎考點直擊
補充1:行政契約相關
壹、行政契約的概念
爭點:行政契約的判斷
貳、契約的合法要件與違法之效力
爭點:私人間締結行政契約之可能性?
爭點:行政契約是否適用法律保留原則?
爭點:行政程序法第139條——以書面單一性為必要?
爭點:行政程序法第140條之適用範圍
爭點:行政程序法第141條準用民法第71條之妥適性?
參、行政契約之進展
爭點:行政程序法第146條與第147條之異同
爭點:行程法第147條未賦予人民終止權之妥適性?
爭點:依行政程序法第148條簽訂自願執行條款,須受同條第2項機關許可之要件拘束?
爭點:雙行為併用禁止原則——以兩個案例類型為例
爭點:私立教師與學校之關係?針對e.g.停聘結果不服時,得否、如何提起行政救濟?
補充2:行政罰相關
壹、行政罰之概念
爭點:裁罰性不利處分之判斷
貳、行政罰之原理原則
爭點:處罰法定與從新從輕(從刑事罰變更成行政罰)
爭點:有責性原則
爭點:違法性之阻卻——行政罰法第11條依法令之行為之適用
參、行政罰之處罰對象、裁罰機關以及如何裁處
爭點:行為責任與狀態責任
爭點:Uber案的適格裁處機關——109年大字第2號裁定
爭點:行政罰法第18條第2項之適用——不法利得超出最高罰鍰時,如何裁處?
爭點:消極利益(節省成本)是否屬於行政罰法第18條之不法利得?
肆、行政罰之競合
爭點:一行為不二罰
補充3:行政執行相關
爭點:行為、不行為義務的執行方法選擇
爭點:執行行為的合法性檢驗步驟──以本週第三題為例
爭點:對已死之人的罰鍰執行(於遺產範圍內)?
爭點:針對執行行為的救濟
爭點:執行程序中針對執行名義之救濟(進階)
爭點:即時強制

第七週
◎戰略目標
行政救濟法
◎考點直擊
補充1:行政訴訟類型的選擇
壹、概括保障主義(行訴§2)
爭點:行政行為的定性,是否受救濟可能與否影響?
貳、訴訟類型選擇的兩個考量因素:「訴訟目的」及「行政行為類型」
補充2:撤銷訴訟相關
壹、內 涵
貳、程序合法要件
爭點:孤立撤銷訴訟
爭點:地方自治團體不服函告無效之救濟
爭點:附款的救濟
補充3:課予義務訴訟相關
壹、內 涵
貳、程序合法要件
爭點:人民欲求某特定處分被否准後,提起訴願,然訴願機關僅發回原機關另為處分,於處分機關尚未重為
處分時,人民得否提起課予義務訴訟?──111年最高行座談會1號
爭點:外籍配偶申請居留簽證被駁回,本國配偶的救濟
爭點:徵收補償費短少的救濟
爭點:履約處分的救濟
爭點:競爭者訴訟
補充4:確認訴訟
壹、確認處分違法訴訟
爭點:處分解消的判斷?
爭點:公告姓名之救濟?
爭點:確認利益之認定?
貳、確認處分無效訴訟
參、一般確認訴訟
爭點:已執行完畢的行政事實行為之救濟?
爭點:法規命令之救濟?
爭點:地方議員停權決議之救濟?
補充5:一般給付訴訟
壹、內 涵
貳、程序合法要件
爭點:法規命令制定之訴的容許性
爭點:公法上結果除去請求權?
爭點:機關核定予人民確定之補償數額後,人民欲請求之,應提起何種訴訟?(111年高等行政法院座談會8號)
爭點:預防性不作為訴訟
補充6:提審訴訟之相關問題
爭點:法律性質:與撤銷訴訟之區別
爭點:實體有無之審查範圍:只能審逮捕、拘禁程序之合法性?
爭點:實體審查標準?
爭點:合法性判斷基準時?
補充7:都市計畫審查程序
爭點:都市計畫之性質?
爭點:都市計畫之司法審查?
爭點:都市計畫審查程序中之被告機關?
補充8:暫時權利保護制度
壹、制度本旨及特性
貳、種 類
參、審查模式:階段化審查(略式審查+利益衡量)
肆、假處分裁定時,尚應考量本案預為(事先)裁判禁止原則

第八週
◎戰略目標
國家賠償法、行政組織法
◎考點直擊
補充1:行政組織法相關
爭點:行政機關之認定——以中央疫情指揮中心為例
爭點:地方管轄機關規定之意涵?
爭點:管轄法定原則與例外
爭點:功能民營化中,私人履行公共任務時之地位
補充2:國家賠償法相關
爭點:第一次權利保護優先原則?
爭點:國家賠償法第2條之適用
爭點:國家賠償法第3條之適用
爭點:國家賠償法其他問題

图书序言

图书试读

 
  感謝各位讀者支持,讓本書得以改版!作為合格的序,當然得先交代改了些什麼(這次算大改,改版內容只能說包含以下但不限於):
 
  新增之爭點及重點說明
  「民主國原則」、「基本權國庫效力」、「憲法第8條拘禁之認定」、「政黨與民主之關係」、「公民投票」、「家庭權是否屬一種概括基本權?及與收養自由之關係」、「期待可能性原則」、「(行政處分)廢止除斥期間之排除適用」、「私立教師與學校之關係及行政救濟」、「違法性之阻卻——行政罰法第11條之適用」、「節省利益是否屬行政罰法第18條之不法利得」、「執行程序中針對執行名義之救濟」、「孤立撤銷訴訟」、「地治團體不服函告無效之救濟」、「公告姓名之救濟」、「地方議員停權決議之救濟」、「提審訴訟之相關問題」……。
 
  較大幅改寫、修補之爭點
  「言論自由的審查標準架構」、「集會自由事前許可制」、「婚姻自由(增補112憲判4)」、「原住民身分認同權(增補111憲判17)」、「憲法訴訟法第61條要件之判斷(增補學說)」、「111憲判8之合憲性(增補不同意見書,及經筆者統整後,裁判憲法審查之步驟)」、「處分規制性之判斷(檢舉函覆部分大改)」、「一般處分」、「構成要件效力」、「處分附款」、「雙行為併用禁止」、「即時強制(增補行為定性)」、「外籍配偶申請簽證被駁回,本國配偶之救濟(增補111憲判20及其意見書)」……。
 
  新增之考題
  最新諸如112台大憲法、行政法;111司律;112國防法務官有關行政法之部分考題;109司律關於限制人身自由之正當法律程序題型,以及關於國賠之題型;111台大行政法二、三;111、110北大憲、行政法之若干題目;以及許多更早些年度,但仍具練習價值之題型(e.g.101司四;102司二、四;105律二;107律一……);還有眾多文章改編題、自擬題。
 
  其他代結論
  總之,最新實務收錄到112年憲判字第4號;文章則收錄到2023年3月。此外,大架構上,基於考試重要性考量,將憲法訴訟移至第三週(權力分立改為第四週),讓讀者複習完基本權利後,便可直接進入憲法訴訟作聯結應用。最後,亦有精簡、刪除較不具考向之爭點(如明顯區隔原則)、更改不少錯漏字(感謝讀者體諒>
 
  綜上,雖無可避免使本書增厚,但還是有作頁數控管!以本書涵括憲法與行政法內容之觀點來說,透由本書複習仍具相當高的cp值,且經由前述增補之充實,亦使本書更具考試實用性!還請讀者試閱幾頁,相信絕對不會失望!。
 
  最後,仍要感謝波斯納編輯積極且專業的協助;感謝淺焙、希流、飛律師、顏、汶等朋友,與我一同討論相關題目,給予不少實質建議,讓擬答內容更臻完善(也祝你們的書大賣!);另外還要感謝Jerry、sunny、舜舜等人,給予本書改版方向之建議,並給予鼓勵(好暖~);最後,感謝湛、泥馬、舜舜協助勘誤(你們都是火眼金睛!)。本書得順利付梓,上述朋友的鼎力相助,厥功甚偉!
 
高曄
2023/04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必须承认,当我第一次翻开这本书时,那种扑面而来的“亲切感”是其他学习资料所不具备的。它用一种非常平实、接近日常交流的语言风格来解释那些原本高高在上的法律术语。很多时候,读着读着,就感觉像是在听一位非常博学的师兄在旁边给你细心地讲解难点,丝毫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这一点对于那些对法律感到畏惧的“小白”来说,简直是天籁之音。它成功地打破了公法学习中常见的“神秘化”倾向。此外,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的用心也值得称赞,比如对一些容易混淆的相似概念(比如不同类型的“比例原则”的审查强度区分),作者会特意设计对比表格或者使用醒目的视觉提示来加以区分,这在考前快速回顾时,效率简直是成倍提升。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载体,更像是一个经过精心优化的学习工具,大大提升了我的学习体验和最终的掌握程度。

评分

说实话,我拿到这本笔记书的时候,其实内心是有点保留的,毕竟市面上“速成”类的学习资料太多了,质量参差不齐。但这本书很快就打消了我的疑虑。它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种“深度与广度兼顾”的平衡感。它不像那种只抓表面知识点的“应试宝典”,它在讲解核心概念时,会适当地引入一些学界的主流争议和潜在的批判视角,这对于想要在法学道路上走得更远的同学来说,提供了非常宝贵的思考起点。比如在讲到权力分立的理论基础时,它不仅仅停留在教科书的定义层面,还穿插了不同时代背景下,这一原则在司法实践中如何被动态地解释和适用。这种层次感,让我的知识体系建立得非常牢固,而不是死记硬背的碎片。我经常翻阅它来检验自己对某个知识点的掌握是否真正深入,每次都能从中汲取新的理解。对于准备参加任何专业考试的人来说,这种由浅入深、逻辑严密的学习材料,是无可替代的。它让学习过程本身变成了一种享受,而不是单纯的煎熬。

评分

坦率地说,在使用了这本书之后,我对传统公法学习的刻板印象被彻底颠覆了。我发现学习公法并非一定要沉浸在厚重的原著堆砌中。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的“提炼”和“聚焦”。它精准地抓住了历年来考试中反复出现的、最核心、最具区分度的知识点,并用最经济的篇幅进行了详尽的阐述。这种高效性是无可替代的。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一种思考方式,而不仅仅是记忆一堆事实。它引导我思考“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它是什么”。例如,在讲解基本权利的界限时,这本书会引导读者去思考不同学派在限制权利合法性上的权衡标准,这使我的分析框架更加成熟和多元化。对于那些追求“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的学习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首选。它提供的知识框架稳定而可靠,让你在面对变化多端的考题时,总能找到那个最坚实的立足点,信心倍增。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法学院新生的救星!我记得我刚接触公法那会儿,感觉就像面对一座信息量巨大的迷宫,各种概念、判例、理论交织在一起,完全不知道从何下手。市面上很多教材要么过于理论化,读起来枯燥乏味,要么就是碎片化的笔记,缺乏系统性。但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完全不同,它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学长手把手地在带你入门。排版清晰得令人惊喜,重点突出,尤其是在那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对比上,作者的归纳总结能力实在太强了。我特别喜欢它对经典案例的梳理方式,不是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深入剖析了判决背后的法理逻辑,这对于理解“活的”公法至关重要。读完第一遍,我感觉那些原本晦涩难懂的宪法原则和行政程序,一下子变得有迹可循,学习效率得到了质的飞跃。它真的让我对公法这门学科从最初的畏惧转变成了浓厚的兴趣,强烈推荐给所有还在公法学习初期挣扎的同学。这本书的出现,绝对是公法学习路上的一大福音,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尤其是在期末复习阶段,它简直就是我的“通关秘籍”。

评分

这本书的设计简直是为时间紧张的现代法学生量身打造的。我之前尝试过自己整理笔记,但很快就发现,自己整理出来的东西,要么太啰嗦,要么重点不突出,效率极低。这本书的作者显然非常懂得如何提炼核心信息。它的结构设计非常巧妙,每一章的开始都有一个清晰的知识框架图,让你在进入细节之前,就能对本章内容有一个宏观的把握。这种自上而下的学习路径,极大地降低了初次接触复杂法律条文时的认知负荷。我尤其欣赏它对“法条”和“判例”之间关系的阐释。很多时候,我们只记住了法条的文字,却不明白它在具体案件中是如何被激活和应用的。这本书非常擅长“连接点”的梳理,通过精选的判例解析,让冰冷的条文瞬间鲜活起来,充满了人间的烟火气和现实的张力。这对于培养法律人的“实务感”至关重要,也让我在课堂讨论中能更有底气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因为我的论证都有坚实的法理和判例作为支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