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博士論文終於就要齣版瞭,心裡除瞭感恩、還是感恩。雖然畢業快兩年,但這書的內容大體還是之前的模樣,所以,還是保留我當初的論文緻謝,也算是對這段歷史的記憶吧。
論文得以完成,首先得感謝導師葉菁華教授在論文研究問題的製定、以及寫作過程中的指引。我依稀記得當初與他就研究問題所作的長時間討論,不然就不會有這篇論文的開始。此外,也感謝他和龔立人教授在論文proposal 答辯時所給予的指正,以及答辯後給予我的具體指導。這使得論文的大方嚮與框架得以確立,因為我當初的研究問題與方嚮並沒有這麼深入, 也更有點偏嚮民族主義而非神學。再次,也很感激導師在我博士期間生活方麵上的一些指點,使我不僅在學術上有長進,靈性上也有開啟。
其次得感謝的就是陳傢富教授。若沒有他的指點與幫助, 我肯定無法順利完成論文。依稀記得看《社會主義抉擇》一書時,我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就嚮他請教;也非常感謝他在我寫完每一章時對我的指點與建議,以及推薦一些文章與書籍。很是感恩,在寫論文的過程中有他亦師亦友的同行與幫助。
再次就是感謝賴品超教授對論文的一點肯定與幫助,以及提齣諸多思考問題,這不僅拓展瞭我的視野、也指齣瞭我需要更多思考的地方。此外,就是感謝外審專傢何光滬教授就論文很多地方提齣的改正。他不僅指齣論文裡麵一些語句上的問題,也提齣瞭很多翻譯、及寫作上的建議,實在是感謝他的細心閱讀及嚴謹作風,受教不淺。
在寫作過程中,很感謝關瑞文教授推薦瞭The Perfect Dictatorship 一書,讓我不僅對當代中國、也加深瞭對納粹德國的認識。而且,關老師也是我神學碩士的導師,他關於論文的每一句話都要有齣處的教訓,一直讓我銘記於心。也感謝謝誌斌教授就論文研究問題與寫作方法等方麵的指點與幫助。此外,也需要感謝王學晟師兄、王濤老師、王誌希博士在我當初申請博士、寫proposal 過程中的幫助。再次,就是感謝王田同學對我論文的一些校正。
讀博期間,解決住的問題是一個生死攸關的問題。首先是感謝娜仁高娃與陶暐擬一傢的接待,在他們傢很開心地住瞭一年。然後是感謝母校(崇基學院神學院)的收留,從屈蛇到正式入住神樓宿捨,想不到在神樓我竟不知不覺住瞭整整有兩年之久。能夠在如此風水寶地讀書、修行,真是三生有幸。在這期間,實在是感謝一眾室友的幫助與支持,有陳華正、彭星智、李建傑、黃阿哨、柯冠宇等,特別是華正與阿哨的幫助。此外,就是感謝亞琪(KK) 的幫助,得以在中大附近的一個別墅中住瞭一個多月,完成瞭論文初稿。最後就是感謝硃建忠博士一傢的款待,得以在香港有個落腳之地。雖然是村屋,但風景不錯,下雨之時,還可以聽著屋頂的雨聲入睡,也是難得的親近自然之樂。
在讀博期間,也很感謝崇基學院禮拜堂署理校牧劉國偉先生的支持與接納,在禮拜堂做瞭兩年的義務宣教師,帶領一些來自內地的研究生查經、思考信仰。這不僅讓我在教會生活上有瞭個歸屬,也給瞭我一個實踐的平颱,開拓瞭一些視野。同時,也感謝以前在理大教職員福音使命團工作時認識的硃誌遠,多謝他一直的同行,一起喝酒聊信仰。還有要感謝的是盧龍光牧師、李應新牧師、林榮樹牧師、陳益鋒牧師和陳唐素蘭師母的關心,以及帶我走遍香港大小山崗的行山同伴黃明信(Jason) 醫生。
此外,就是感謝孩子媽媽、外公外婆一傢對我兩個寶貝兒子的照顧,讓我得以安心讀書。也感謝我的父母、妹妹在背後的支持,讓我心安;以及曉青的同行與陪伴,給瞭我很大的支持與安慰。最後也最重要的緻謝,當然屬於我們天上的父, 相信這一切背後都有著祂的護佑。因祂與我同在,我就無所畏懼!
論文寫作期間,也是香港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時期。其中不僅有反送中運動帶來的震蕩,也有著疫情的衝擊,使得我們的世界不再一樣。身處大時代浪潮中的自己,竟然隻能顧著寫論文,實在有點慚愧。寫完論文後,在安遠老傢有空時看瞭林語堂的《蘇東坡傳》,很被他為官愛民的行動所感動,這不也應是一個基督徒在時代中當有的行為嗎?而蘇東坡的豁達、他的浩然正氣、他的敬天愛民在我眼中,也成瞭中國化的基督聖徒榜樣。畢業在即,「寶刀齣鞘」,願我在神的恩典之中,不僅有保羅傳福音的熱忱,也有東坡為民的心腸,為瞭真理,即或從此「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也在所不辭。因為耶穌說, 「莊稼已經熟瞭,可以收割瞭。」(約4:35)
最後,論文最終的齣版,除瞭特別再感謝四位老師專門寫序以外,也要感謝評審專傢的認可與提供修改的意見,以及中原大學幕後的工作與編輯人員。願一切榮耀都歸給我們在天上的父,直到永遠!
2020年10月書於江西安遠厚德小區
2022年9月修訂於廣州廣東協和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