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的藝術:認識自己與體察現代人的心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圖書介紹


聆聽的藝術:認識自己與體察現代人的心靈

簡體網頁||繁體網頁
作者 埃裏希.佛洛姆
出版者 木馬文化
翻譯者 梁永安
出版日期 齣版日期:2023/05/31
語言 語言:繁體中文



點擊這裡下載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發表於2024-12-23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圖書描述

全球暢銷經典《愛的藝術》作者佛洛姆
談精神分析方法與理解人類心靈的專著,中文版首度問世

理解是愛的基礎,愛的能力從學會聆聽的藝術開始!

  自我分析就是一輩子不斷地積極覺察自己,以求更加覺察自己的無意識動機、心靈中一切重要的事情、自己的目標、自己的矛盾和不一緻。——佛洛姆

  佛洛姆是社會學傢、哲學傢、心理學傢,從事心理治療超過五十年。《聆聽的藝術》收錄瞭佛洛姆生前未刊行的文本,以及整理自他上課、演講的錄音檔文字稿,讓世人對身為心理治療師的佛洛姆有第一手認識。

  「為什麼我是這個樣子」,是大部分心理治療的基本目標,但佛洛姆想知道的,則是「我是誰」。他認為精神分析不隻是心理治療的方法,還是讓人認識自己,自我解放,並掌握生活藝術的工具。

  佛洛姆的人本主義觀點也深刻影響他對待病患的方式,認為隻有當治療師能夠在內心拼湊病患的經歷,並且共感病患的遭遇,纔可能知道病患在說什麼。在《傾聽的藝術》中,佛洛姆研究瞭治療者與病患之間的交流。在交流中,治療者將自己視為在「傾聽的藝術」方麵受過專門訓練的人,而精神分析的技術就是傾聽的藝術。

  本書有淺顯的理論,以及夢境分析案例,佛洛姆並對現代人的心靈弱點提齣見解與改善之道。除瞭專業人士,一般讀者也適閤閱讀本書,不但能被佛洛姆的智慧話語啟發,更能藉此來學習認識自己的方法。

  佛洛姆對維持身心健康的建議:
  ◆改變自己的行為:除瞭自我覺察,也要採取相應的行動。
  ◆培養對世界的興趣:以有創造性的方式和世界發生聯繫。
  ◆學習批判地思考:這是對抗人生各種危險的武器和防禦工事。
  ◆學習專注:達到真正的溝通與聆聽需要專注力。
  ◆發現自己的自戀:自我中心的人,其實不是真正的愛自己。
  ◆分析自己:問自己問題,努力找齣真正的想法。

  導讀
  蘇俊濠(諮商心理師、臉書「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版主)

名人推薦

  周仁宇(人類學博士、精神科醫師、精神分析師)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曹中瑋(諮商心理師)
  鄧善庭(諮商心理師)
  蘇予昕(蘇予昕心理諮商所所長、暢銷作傢)
  蘇絢慧(諮商心理師、璞成健康心理學堂創辦人)
  鐘穎(愛智者書窩版主、心理學作傢)
  (依姓氏筆畫排序)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埃裏希.佛洛姆(Erich Fromm, 1900-1980)


  二十世紀著名社會心理學傢和哲學傢,是精神分析文化學派中對現代人的精神生活影響最大的學者。他擅長以社會學角度看待現代人的心理與行為,試圖以人本主義精神分析理論來改善現代人的處境和精神狀態,同時也是人文主義倫理學的倡導者。

  佛洛姆的理論調閤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馬剋思的社會批判,綜閤人學的微觀與社會學的宏觀麵嚮,是現代美國心理學研究獲緻重大發展的關鍵性人物。主要著作有《逃避自由》、《自我的追尋》、《愛的藝術》、《健全的社會》、《馬剋思關於人的概念》、《人類破壞性的剖析》等,對當代社會心理學的建立影響深遠。

譯者簡介

梁永安


  颱灣大學哲學碩士,專職譯者。譯有《愛的藝術》、《大海,大海》、《德國小鎮》、《愛的藝術》、《人類破壞性的剖析》等(以上皆木馬文化齣版)。
聆聽的藝術:認識自己與體察現代人的心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圖書目錄

中文版編者的話
導讀

編者序

Part1分析治療中導緻病患改變的因素
1佛洛伊德所主張的治癒因素與我的看法
2良性、惡性精神官能癥與一則個案史
3有利於治癒的體質因素和其他因素

Part2精神分析治療麵麵觀
4什麼是精神分析
精神分析的目標
佛洛伊德的治療目標與我的批評
佛洛伊德如何看親子關係和我的批評
童年經驗與治療過程的相關性
精神分析理論與治療實務的相關性
沙利文對精神分析的貢獻
我們的「時代病」是精神分析的挑戰

5分析治療痊癒的前提
心理成長的能力
個人對心理成長的責任
體會現實的能力
社會和文化對人的模塑性影響力
心靈發展的動態性和人的自由

6引發治療效果的因素

7如何展開治療關係
分析師與被分析者的關係
從事精神分析工作的前提
如何處理病患的依賴性

8精神分析過程的功能和方法
喚起無意識的能量和展現替代選項
欲望的昇華、滿足和禁欲
辨識阻抗
移情、反移情和真實關係
關於分析夢境的一些提醒

9剋莉絲汀:從一則個案史看治療方法及對夢的理解
前三迴的治療過程和第一個夢境
第二個月的治療過程和第二個夢境
接下來幾個月的治療過程和第三個夢境
第四個夢境和對這段治療的一些思考

10治療現代的性格精神官能癥的特殊方法
改變自己的行為
培養對世界的興趣
學習批判地思考
認識你自己和覺察自己的無意識
覺察自己的身體
聚精會神與冥想
發現自己的自戀
分析自己

11精神分析的「技術」,或者聆聽的藝術

參考書目

圖書序言

中文版編者的話

從《愛的藝術》,到《聆聽的藝術》


  二〇二一年九月木馬文化推齣佛洛姆博士全新中譯本《愛的藝術》,在疫情正熾期間,人們惶惑不安之際,給予關於「愛」,如何相信、如何學習「去愛」能力,以及如何實踐的明晰理論與方法。

  佛洛姆六十五年前因個人生命歷程的變故,同時憂心核武軍備競賽的威脅與傾軋,造成國際關係緊張,戰爭一觸即發,將他多年來對於「愛」的思索,擴大為「愛生命」的情懷,完成《愛的藝術》(1956),呼籲人們避開「死亡」的魅惑,迴到自身人格的重塑,完整自我,成為一個有「創造力」取嚮的人,愛自己、愛他人、愛生命、愛世界,生氣蓬勃,滿心快樂。

  《愛的藝術》感動也激勵瞭跨世代的人們,直到現在。

  緊接著《愛的藝術》之後,身為社會學傢、心理治療及精神分析專傢等多重身分的佛洛姆,更積極在他精神分析的專業領域,強化關於「愛的能力」、「愛的實踐」的深化。

  《聆聽的藝術》(1991)即收錄瞭第一部分,一九六四年,他在沙利文學會的演講,以及第二部分,一九七四年,他與學者藍迪斯為美國心理學學生所開的三星期的課程內容。本書的最後一大節「精神分析『技術』,或者聆聽的藝術」,則是他一九八〇年過世前不久打算將第二部分的內容齣版成書的導論。

  從上述導論的題目為「精神分析『技術』,或者聆聽的藝術」可知,佛洛姆在心理治療專業領域的「技術」(聆聽)的論說與方法,實則可普及應用於「對一般大眾維護身心健康的建議」。

  他說:「自我分析就是一輩子不斷地積極覺察自己,以及更加覺察自己的無意識動機、心靈中一切重要的事情、自己的目標、自己的矛盾和不一緻。」(《聆聽的藝術》)

  他也說:「在與他人的關係中,專注的首要意義是能夠傾聽。」(《愛的藝術》)

  於是,經過提醒及練習,我們會明白,「覺察自己」,來自於「傾聽自己」,理解他人,來自於「專心傾聽他人的話語和自己的迴答」。

  由此我們可以說,愛的能力學習的起點在於「傾聽」。「傾聽」和「愛」一樣,都是一門藝術,一如佛洛姆一再敦促的,「愛的能力」和「傾聽的能力」需要「整個一生保持紀律」去實踐。

  邀請各位親愛的讀者,同來傾聽這位深愛人類的哲學傢,獻給全世界「認識自己與體察現代人心靈」的諄諄叮嚀。

導讀

聆聽自我的生命責任——佛洛姆拯救的新人類
蘇俊濠(諮商心理師)


  埃裏希.佛洛姆(Erich Fromm)跟沙利文(Harry Sullivan)與霍妮(Karen Horney)等人都被稱作「新佛洛伊德主義者」(neo-Freudian),意指他們皆追隨威廉.賴希(Wilhelm Reich)的觀點,堅持將精神分析置於社會和文化條件,乃至記憶與歷史的脈絡下去檢視。更多對「佛洛姆是誰?」的標籤,如人本主義哲學傢、法蘭剋福學派社會心理學傢、社會文化派精神分析師等,也許對研究者們有座標式功用,瞭解到佛洛姆和不少遭受納粹迫害的德國猶太移民一樣,強調以精神分析為基礎,對歷史、體製及社會作批判思考。

  然而,如果忽略佛洛姆更深層的宗教情懷,我們便錯失他不論從社會學角度或精神分析所真正追求的目標:革新性格,轉化人成為「新人」(a New Man)!

  按與佛洛姆同期受訓成為分析師的芮剋(Theodor Reik)的說法,齣生於正統猶太傢庭的佛洛姆,原本打算如同他的祖父與曾祖父,成為猶太教的律法導師「拉比」,雖然他後來放棄瞭這份信仰的實踐,但骨子裡仍然有根深柢固的猶太人品味與個性,以及某種貫穿各種學說的宗教質地。這質地可從他明顯帶有基督宗教色彩的〈信經〉(Credo)裡感受得到:

  「我相信沒有人能透過為他人做選擇來『拯救』他的同胞。一個人能為另一個人做的,就是不帶多愁善感或多餘幻想,隻真實且全心地嚮他展示餘下的替代選項。麵對真正的替代選項可能會喚醒一個人所有隱藏的能量,並使他能夠選擇生命而非死亡。要是他不能選擇生命,那麼就沒有人能為他吹入一口生命。」(齣自佛洛姆作品《Beyond the chains of illusion》,1962)

  在「有限的自由」中,人仍要對生命或死亡作齣「選擇」,代錶人對自身能否得救一事,有無可避免的「責任」。為瞭跟所有在痛苦中守候的人類宣講攸關如何「救贖」的信仰觀,佛洛姆的書寫總是平易近人,又直截瞭當地要求讀者作齣改變。他不走那些真理派分析師令人難消化的書寫路徑,但相對當時美國的學界氛圍,他又提齣許多充滿獨到創意的分析治療觀點。

  技術之外的批判式分析態度

  簡單而言,佛洛伊德認為人的精神結構是由驅力和與之角力的防衛持續形塑的,環境的影響力遠不及幻想與慾望等等的潛意識內因來得首要;藉由把個案的心靈當作不怎麼受外界影響的獨立機器來處理,這使得傳統的精神分析師能站在遙遠而被動的觀察者位置去工作。佛洛姆則把個人的歷史視為他所身處的社會環境的縮影,即在驅力以外,人的精神與性格其實與社會及文化脈絡密不可分;分析師與個案既一同身處某種社會結構之中,分析師的個人文化背景和歷史又塑造齣類似或異於個案的個性,二人在個體及社會層麵都持續在碰撞與交流;獨立運作式心靈機器的假設在此被動搖及解封,使佛洛姆能踩上主動的參與者位置去進行治療。

  《聆聽的藝術》作為佛洛姆對分析治療的長篇論述,彌補瞭他過去側重精神分析式社會批判的另一端:具社會學批判的精神分析理論。但這說法仍不夠精確,因為我認同原書的編者芬剋(Rainer Funk)所指,本書並不能視為佛洛姆的精神分析教科書,裡頭呈現的更多是佛洛姆基於臨床經驗而高度個人化的「批判式治療態度」,而非係統式書寫的「治療技術」。

  在本書第一部分,佛洛姆首先把精神官能癥(neurosis)的構成從佛洛伊德那套「驅力」與「自我」之間的衝突,修正為「惡性激情」(malignant passion,死亡)與「良性激情」(benign passion/Eros,生命)間的衝突。在體質因素(基因、驅力/自我強度、性情、氣質、生命力、勇氣等)到環境因素(人際、傢庭、學校、社會體製與文化觀)的光譜上,創傷、癥狀、療效之間的關係有百百種推論,但佛洛姆認為人的康復契機取決於一個至關條件:投入良性激情,提升對世界與他人的愛與興趣,和減少惡性激情的極端自戀。兩種激情的火花點燃瞭治癒的能量:「分析治療的治癒寄託在人格的非理性部分和理性部分相遇時所產生的衝突」。

  本書第二部分是橫跨八個章節的課程文稿,始於佛洛姆批判佛洛伊德對他所處的(維也納)社會結構沒有任何批判,即佛洛伊德毫無質疑地擁抱「自由派中產階級」的世界觀,把影響人「去愛、去工作」的能力的癥狀纔視為疾病,純粹用社會功能來粗淺定義心理健康。一百年前,讓人受苦的癥狀以歇斯底裏或強迫癥為主,而今天看到的,更多是憂鬱、失眠、空虛、無意義等的難言苦楚(且伴隨各種精神科診斷)。顯然,癥狀及人的精神麵貌已隨著時代與社會結構在變遷,每個人都被所屬的社會模塑齣某種社會性格,因此佛洛姆主張社會分析與個人分析是一體的兩麵!

  由此,我們不妨思考颱灣社會結構會模塑齣怎樣的性格?是服務業滋養的討好與奴性?是教育規訓的聽話好學生?是長年麵對政治威脅時的妥協、畏縮與自貶?還是想反叛一切的「恁爸昧爽」挑釁格調?抑或者,在「颱灣最美麗的風景是人」的門麵下,有著友善與熱情背後對攻擊慾望與自尊受挫(無法自戀)的壓抑,使得人們錶現齣過度友善與自我膨脹、天真與偽善的分裂複閤體?上述也許都不夠正確,但我感受到颱灣人的社會性格是在多元的社會(微/次)結構中重疊與摺疊地生成的。

  人有著主動改變的責任

  藉由抹去社會不適與個人不適之間的分野,佛洛姆抱負遠大:改革社會即長遠地治療個人,而治療個人亦隱含社會結構的改革。我認為其中一個創見,在於他在當時就指齣瞭當今心理治療圈不自覺衍生的自我疏離狀態(self-estrangement),使人無法真正去除內、外在束縛以達到獨特個性的完全實現。

  人可以宣告之所以過得悲慘,皆源於未處理且隨年月惡化的童年創傷,讓今天的自己隻能以某種特定(不成熟、不健康)方式迴應他人與環境,纔造成關係破裂、生活挫敗,最後貼上治療師一句「這不是你的責任,錯在於童年時期怎樣對待你的父母/他人」的安心保證封條。另一種宣告則是「我有某某癥/某某人格障礙的診斷」,診斷彷彿成瞭與自我無關的附加腫瘤,隻等待哪天一刀切除掉。當代的精神分析師麥剋威廉姆斯(Nancy McWilliams)認為以上行為會隱晦地教人們偷偷否認自身的責任、阻礙去靠近自己和他人。把問題丟給過去的心理創傷或醫師的診斷,也許能舒緩部分心理痛苦,卻無法帶來真實的改變;相反的,按佛洛姆和麥剋威廉姆斯的警示,當我們用「我是一個憂鬱的人」、「我很邪惡」、「我十分自戀」等的「我是」(to be),來取代「我有憂鬱癥診斷」、「我對他人有惡意」、「別人說我有自戀的議題」等的「我有」(to have)錶述時(我謹期望讀者不要把它混淆至精神疾病的汙名化上),人們就承認瞭生命之難處,不再無意識地推卸、卻是肯定起行為的自我責任(responsibility):「這是我的人生!我要主動改變!」

  「我(佛洛姆)心目中的分析治療最重要的是,必須喚起病患自己的責任感和積極性。」自由與責任是共生的,人得去擁抱而非逃避自身的體驗,不願背負責任便無法享有自由。換言之,雖然「心理睏擾像感冒」能改善民眾過往抗拒因精神疾病就醫的心態,但這觀點的轉變也演化為個人與自身的疏離關係結構,現在需要迴到文初所說的目標:這份革新性格的責任,得涵蓋思想、行為、情感、各種價值與信念等方麵的係統式改變,否則這人就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新人」!

  佛洛姆鼓勵人們在痛到極處時認真尋求改變,好放下平庸之見而追尋真實,這需要「皈依」般主動渴求拯救的努力與意誌。相對的,是人們每天默默供養的自戀「舊人」,自戀者無法看見他人、無法批判自我,他們在自憐上無比自我中心,又缺乏實質的改變行動。「在自戀中,別人可以是定嚮點。他們可以指齣你的想法是鬍說,還是你空想齣來的。」佛洛姆認為精神分析治療的價值在這裡得到完全體現:人把自己交齣去,讓分析師去聆聽他不認識的自己「是」誰。

  分析始於聆聽,聆聽生於去愛

  聆聽是精神分析治療的起點。本書最後一節雖然因佛洛姆的去世而無法完筆,教人遺憾,但某程度而言,我想他早就在《愛的藝術》便寫好瞭這篇〈精神分析的「技術」,或者聆聽的藝術〉該有的態度:唯有去愛(loving),我們纔能全心全意地聆聽(listening)另一個人類的靈魂之聲。

  有時候佛洛姆的主張被批評為缺乏個人心理(微觀宇宙)與社會要求(宏觀結構)之間差距的深度心理學解釋,像是當他強調人要敢於麵對與招認自戀纔可能碰觸真理時,我們不妨設想他解釋不足的部分:社會結構(如極權、極左/右政治等)又會如何反過來阻止發生自我聆聽的可能性?

  事實上佛洛姆也無奈在某些境況下,人類註定生病,但此癥狀亦是他們「用殘缺的方式尋求他們的救贖……因為那是他唯一照到陽光的方法。」渴望救贖的受苦者已用盡方法獲取陽光,即使麵目殘破不堪,但我們又是誰,可以評斷他們並非對生命虔誠的信徒呢?

——2023年5月6日於颱北
(本文作者為心理諮商師,精神分析主題作傢,臉書、方格子「哈理斯的精神分析躺椅」版主)

圖書試讀

心理成長的能力
 
我想把心理成長的殘破潛力比喻為花園裡的一棵樹。它位於兩座牆之間的角落,隻能照到很少的陽光。這棵樹的形狀長得彎彎麯麯,它長成這個樣子是因為那是它唯一可以照到陽光的方法。如果將這棵樹換成一個人,我們就可以說他是個性情乖僻的人。他沒有按照他應有的模樣生長,沒有按照他的潛力生長。但他為什麼長成這個樣子呢?因為那是他唯一能照到陽光的方法。每個人都設法照到更多太陽光來得到生命力,但如果環境讓他無法以較為直接的方式獲得陽光,他就會使用彎麯的方式。所謂的彎麯就是一種病態的方式,一種扭麯的方式。但他仍然是一個人,竭盡所能為他的生命找齣一個解方。這是我們應該記住的。
 
如果我們看見一個人有上述的疾病,我們不應該忘記,以這種方式發展的這個人,仍然在為自己的生命尋找解方。他熱切地尋找,隻不過有很多環境因素讓他極度難以找到,甚至會讓他產生抗拒,因為他太過害怕任何幫助他改變生命軌跡的企圖。
 
想要改變自己,想要獲得真正的性格轉變,是極度睏難的工作。事實上,這是所有宗教和大部分哲學思想的目標。它當然也是希臘哲學和一些現代哲學的目標,不管你說的是佛教、基督教、猶太教,還是史賓諾莎或亞裏士多德。他們全都緻力於找齣人應該如何教導自己,纔能把自己改造得更好、更高尚、更健康、更快樂,和生活得更有力量。
 
大部分人都是依照責任行事,因為他們自認有所虧欠,這錶示他們是依賴性的。他們還沒有到達自我肯定的階段,不會認為:「這是我,這是我的人生,這是我的信念,這是我的情感。我不會按照一時心血來潮行事,因為那是不理性的。而是會按照所謂的自己的理性展現,或者人格的本質性要求、本質性力量來行事。」
 
何謂「理性」?懷德海說過:「理性的功能是促進生活的藝術。」如果要我來說,我會說理性是所有會促進一個實體成長和發展的行動和行為;非理性是所有會拖慢或摧毀一個實體成長和結構的行為,不管這實體是一棵植物或一個人。根據達爾文的理論,本能會被發展齣來,是為瞭服務個人生存和物種生存的利益。它們會促進個人和物種的利益,因此它們是理性的。性愛是完全理性的,飢餓和口渴是完全理性的。

聆聽的藝術:認識自己與體察現代人的心靈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聆聽的藝術:認識自己與體察現代人的心靈 epub 下載 mobi 下載 pdf 下載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聆聽的藝術:認識自己與體察現代人的心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4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用戶評價

類似圖書 點擊查看全場最低價

聆聽的藝術:認識自己與體察現代人的心靈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分享鏈接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索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鏈接

© 2024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