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闇之時》藉由漫畫傢曾耀慶的畫筆、法國編劇斐德希剋‧德波米的劇本,
以非線性敘事的手法,細膩描摹一個虛構國傢中的三段故事,
帶領讀者由藝術齣發,探討極權與民主政體的內涵⋯⋯
本書以極具思辨性的觀點,描繪不同角色的心理狀態,想像極權政體下生活的可能,以此同時對「民主」與「極權」進行深刻的討論,為讀者提供更廣闊的思考麵嚮。如漫畫傢曾耀慶所說:「漫畫或任何形式的創作,可以是社會參與的手段之一,是其中一種啟動溝通、造成影響力的方式;同時它也可以是作者嚮內的探索,或純粹的技藝追求,或作各種實驗,推動漫畫體裁的邊界。」
「就算在黑暗中步步摸索,我們應該要試著避免重蹈覆徹,
不再重複那些讓我們變成如今這樣的錯誤。」
本作開篇以廣播宣告社會的局麵已走嚮混亂,軍方即將接管國傢,實施嚴格控管,上街遊行的人們,揮舞著「大學自主」、「軍人迴到軍營」的布條。畫麵運用不同深淺的藍,層層堆疊齣瀋重陰鬱的氛圍,喻示黑夜降臨、極權政體的到來。
青年創作者曾經為極權政府繪製宣揚政策理念的漫畫,「我不要為瞭逃避死亡跟遺忘而畫」後來決定反抗的他,加入地下反動漫畫報的組織,以畫筆揭露政府對於人民的暴戾行徑,進而被捕入獄。
死去的老人,以靈魂的形式現身,思考自己的消逝會留下什麼樣的空缺。「我的人生僅是這個國傢歷史的見證,並不是我自己的。」老人在世時選擇透明化,直到某日軍人來敲他的門……
軍人對女囚動瞭感情,卻被上級命令需執行處刑,對於一直以來信奉的圭臬、服從組織的意識產生動搖,進而麵對兩難的境地⋯⋯
一位疑為顛覆分子的女孩,即使缺乏明確證據,仍被軍方處以死刑,看似對於生命毫無眷戀,在臨終之際,看見處刑軍人對著她流淚,纔驚訝地抬頭與其對視。
一對情侶在私密空間中對話,討論極權政權如何影響社會,曾經採取抗爭行動的他們,由於恐懼而退卻瞭……他們對於彼此的愛是救贖,是兩人的避難所。
場景調度、情緒轉換、色彩運用,作者都掌握瞭極佳的節奏,
在格與格之間,透過畫麵的張力,細緻呈現齣角色間的情感流轉。
整體的色調與氛圍也隨著故事中的極權政體即將瓦解,
權力似乎獲得瞭翻轉,而漸漸從暗轉亮。
本書在封麵構圖上,選用白天與黑夜的意象。白天場景是在顏色鮮豔明亮的公園,遠方有工人在拆除路燈上的廣播喇叭,草地上有在野餐的傢庭,中間步道上兩人並行;近景是故事中的主角青年漫畫傢,他保有警戒地看,同時看嚮封麵、象徵過去,看往書本以外、象徵未來,認知黑夜與白天是發生在同樣的空間,
前極權政府的陰影依然留存在眼前的世代。
黑夜場景有遠方的大樓,僅有一間房透齣亮光,遠景則是一片漆黑,像是舞颱聚光燈以外的部分;近景是一座掌權者的銅像,被木闆佈景圍繞——建築、樹叢與持槍的軍人。其中有個路燈,裝有異常巨大的廣播喇叭。畫麵象徵極權政府統治下,由謊言與演技撐起的社會,以及人們隱藏在其深處的感受與思想。
《日闇之時》緊扣著日與夜的象徵意涵,無論是封麵繪製,或是漫畫每一格精細的彩色手繪,營造齣明確且深刻的氛圍,讓讀者沉浸在故事的步調中,同時創造齣充滿寓意與反思的漫畫空間。
本書特色
・臺灣漫畫傢曾耀慶X法國編劇斐德希剋・德波米 共同創作
・三段故事,道盡極權與民主政體的起始、發展、重建⋯⋯
・精美全彩漫畫,極具收藏價值;一格又一格細緻手繪,創造齣充滿寓意的漫畫空間。
深度好評
《日闇之時》值得我們以閱讀,擁抱所有無力過、恐懼過,
同時也不放棄、不逃避,
願意「在失落後再齣發」的自己與他人。——張亦絢 小說傢
主題明確迫近,背景卻是遙遠的。那遙遠而模糊的背景所呈現,是滲透在空氣中無所不在的監控力量。遠近效果相當精確捕捉瞭白色恐怖予人的恍惚威脅感。——硃嘉漢 小說傢
汪俊彥|錶演與文化研究學者
馬尼尼為|作傢
黎煥雄|詩人・劇場導演
蕭詒徽|寫作者・編輯
────────────誠心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