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意識觀:成為宇宙人類,與靈魂對齊,放掉恐懼,完成此生功課

新意識觀:成為宇宙人類,與靈魂對齊,放掉恐懼,完成此生功課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蓋瑞.祖卡夫
图书标签:
  • 新意識
  • 靈魂成長
  • 宇宙意識
  • 自我實現
  • 放下恐懼
  • 靈性覺醒
  • 人生使命
  • 能量療癒
  • 意識轉變
  • 宇宙人類
想要找书就要到 小特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具体描述

《紐約時報》No.1暢銷作家、身心靈大師蓋瑞.祖卡夫
《新靈魂觀》出版30年後全面更新
辨認並擺脫被恐懼操控  回到宇宙與愛的源頭
寫給迎向新意識時代的靈魂進化引導

  三十多年前,國際知名的心靈導師與暢銷書作者蓋瑞.祖卡夫提出了一個改變我們人生的呼籲,要求我們的人格與靈魂達成一致。這種一致性能讓我們每個人體驗到真實力量,真實力量就是在我們運用情緒覺察並利用自由意志有意識地選擇我們的經驗時創造出來的。這些概念敲開了數百萬人的心,讓他們深受啟發,並鼓起力量投入愛與帶來滿足的行動,做為送給這世界的一份積極的禮物。然而今天的世界依然充斥著太多痛苦,我們有太多行為仍受到「力量與安全唯有透過操弄與控制才能獲得」這種想法所驅策。

  今日,作者在《新意識觀》鐘描繪出一場人類意識前所未見的蛻變,正推動我們朝著驚人的全新方向前進。這是新時代即將來臨的一道黎明曙光,而真實力量的創造會在我們這條全新的進化之路上興起,而且位居中心要角。我們將不再是依照文化、宗教、國家、族裔或性別來劃分的物種,而是一個以效忠生命為首要,其他皆次要的物種——蓋瑞.祖卡夫在本書為我們顯示了如何到達這個境界。

  作者以慈悲心和極其樂觀的態度,為這個新世界提供了一個基本的理解:一個不是依賴貨幣或資金而運作,而是建立在和諧、合作、分享、對生命懷抱敬意的世界。

  《新意識觀》談的是建築在愛而非恐懼上的人類進化新時代,我們能以我們的選擇、我們的行為、我們的言語來創造一個新世界。

  我們的靈魂選擇到地球學校進修,是為了面對愛與恐懼的課題。
  超越五官的多官知覺,讓我們跨越出於恐懼對外在力量的渴求與控制,
  這股新意識令我們覺醒,回到宇宙與愛的懷抱,與靈魂真正目的對齊,
  而在個人內在湧現的真實力量集結,將帶領人類整體邁向物種進化之路。

  |地球學校與五官人
  我們都是選擇來地球學校體驗的靈魂,地球學校的本質是屬於時間、空間、物質與二元對立的,在這裡我們用五官知覺探索世界,習慣追求五官能感知到的人事物,祖卡夫稱之為五官人。五官人不斷向外索求,情緒也隨著外在環境起舞,被憤怒、嫉妒、害怕、失落占據,這一切都是源自恐懼。由人格恐懼面誕生的情緒浪潮,也是我們靈性成長的開始。

  |多官知覺
  五官知覺就像一道圍籬,而多官知覺讓我們走出圍籬。在圍籬之內,我們是各種人格的組合,被性別、種族、國籍、工作等定義,但在圍籬之外,我們覺察到靈魂,我們是人格與靈魂的合一,以靈魂與靈魂的方式連結,意識到更大的理解與自由。

  多官知覺能夠帶領我們超越地球的經驗,進入宇宙這個汪洋,不受限於五官知覺,找到在出生前就存在的那個我。

  |真實力量
  五官人追求的力量是向外索求的,希望這個世界都照自己想要的運行,是控制與操弄,但這條路已經威脅到我們的生存;多官人則是走向真實力量,打開潛能,讓靈魂與人格達成一致,藉由改變自己來改變世界。情緒覺察是創造真實力量的第一步,情緒源於內在,如此看待情緒才能擺脫因為外在人事物改變而陷入痛苦、沮喪、憤怒的深淵,情緒並不可怕,而是一份禮物,這也是我們靈性成長的開端。

  |誘惑
  五官人眼中的誘惑會是負面、邪惡、具破壞性的,但對多官人來說,誘惑是一個機會,看見由內心恐懼即將產生實相,藉由負面業力事件的彩排,培養清明與慈悲。誘惑是在人格恐懼面的創作,比如出軌的誘惑,會呈現對方多麽迷人、偷偷在一起歡愉的畫面,或產生一個又一個合理化的理由,看清這些幻相,看清這些背後的恐懼,在愛與恐懼中做出選擇,這就是誘惑帶給我們的禮物。

  |新社會結構
  我們的社會結構反映出外在力量,也就是操弄與控制的力量,隨著多官知覺的發展,舊結構已經逐漸腐朽崩解。多官社會結構奠基於和諧、合作、分享及對生命的敬意,而你只需從無意識選擇恐懼,到有意識做出愛的選擇,就能促成屬於靈魂的全新社會結構。

  |邁向「有益」的新經濟
  誕生於追求外在力量的舊經濟,是由恐懼出發的無意識選擇,充斥著不和、競爭、囤積和剝削,這些正在逐步改變,新投資人從單純追求獲利,現在想要更多,在獲益上加入了「不傷害」甚或「有益」的標準,拒絕不健康產品、污染環境及藐視人權,更進一步要求投資的企業對員工、環境等作出貢獻。

  |新冠病毒的衝擊
  新冠病毒的流行幾乎波及全球的每個角落,觸發了我們內在的恐懼,更擴大成集體的恐懼。但同時這也是一個讓所有人直面恐懼的機會,從中覺醒並成長。我們是否有勇氣挑戰恐懼,選擇愛、仁慈與貢獻?這將會被視為人類行為與進化的轉捩點,讓我們有機會從新意識擴張的知覺角度來看待我們的個人經驗與集體經驗。

名人推薦

  新時代運動推手 王季慶、
  光中心創辦人 周介偉、
  左西人文空間創辦人 陳盈君、
  Soul good Angela

  「地球迎接集體人類陰性力量的覺醒,碰觸內在感受、碰觸愛,是迎接新世界之必須。
  很喜歡書中提到的真實力量。創造真實力量有賴於情緒的覺察,以及負責任地選擇愛的意圖,這些就是創造真實力量的工具,還有創造真實力量的體驗與過程,以及重要的選擇,是我們心的意圖。
  作者以內在心法來傳遞善,以希望帶起整個集體世界的程式改變,創造心的啟動、全新的漣漪。」——陳盈君(左西人文空間創辦人)

  「這本書帶領我們看見一種全新的生活模式,打破過往對生命的限制、一步步地活出充滿愛與喜悅的人生。」——Angela(Soul Good)

  「祖卡夫的指南在這個黑暗的時代提供了一線希望,而他的經典作品《新靈魂觀》的粉絲們也將再次被感動。」──《Booklist》

  「同理心是真正力量的體驗。」──《Wow!》

  「耐心、關懷、感激、對宇宙的敬畏是真正力量的體驗。」

  祖卡夫向我們展示了一條與我們目前截然不同的生命路線。──演員艾倫・伯斯汀(Ellen Burstyn)
 
觉醒之心:探索内在力量与生命蓝图 本书概述: 本书是一部深度探索人类潜能、心智重塑与生命意义的指南。它旨在引导读者超越日常的物质束缚,深入挖掘内心深处沉睡的智慧,学习如何与自我最本真的频率重新校准,并理解个体生命在宏大宇宙图景中的独特位置。我们将一同踏上一段内观与外证并行的旅程,去解构那些阻碍我们实现真正自由与丰盛的内在限制,最终学会如何以清晰的意识去导航人生的航道。 第一部分:意识的边界与扩展 第一章:觉醒的序曲——从机械化生活到有意识存在 在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中,我们常常发现自己处于一种“自动驾驶”模式:遵循既定的脚本,对周遭环境和自身需求麻木不仁。本章将首先探讨意识的本质及其在人类经验中的作用。我们不会纠缠于复杂的哲学定义,而是侧重于实践层面——如何察觉到自己思想和情绪的惯性模式。我们将通过一系列观察练习,帮助读者识别出那些不自觉中操控我们决策的“旧程序”。 我们探讨“觉醒”并非一个突发的事件,而是一个持续展开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我们停止向外寻求确认,转而将注意力转向内在的感官和直觉。书中会详细阐述如何通过简短的每日练习,比如“五分钟的静默观察”,来暂时中断惯性思维的洪流,为更深层次的洞察腾出空间。我们将引入“当下”这一关键概念,并非空洞的口号,而是指一种能完全感知身体、呼吸和环境的“全频段接收”状态。 第二章:心智的炼金术——重塑信念系统 我们的信念系统如同操作系统,决定了我们能接收和处理哪些“数据”。许多限制性的信念是在童年或早年经历中无意中下载的“病毒”。本章深入剖析了信念是如何固化为现实的物理结构,以及我们如何被这些看不见的架构所束缚。 炼金术在此代表的是将“铅”(旧的、有毒的信念)转化为“金子”(支持性的、赋能的真相)。我们将详细介绍“信念溯源法”——一种追溯特定负面情绪或行为模式根源的技巧。这不是为了沉湎过去,而是为了理解那个信念是如何产生的,从而解除它在当下对我们的控制权。书中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框架,用于系统地挑战和替换核心限制性信念,例如“我不够好”或“世界是危险的”。核心在于,我们必须理解,信念不是事实,它们仅仅是被反复确认的视角。 第三章:能量场域与频率共振 抛开玄学色彩,本章从身心连接的角度,解释情绪和思想是如何转化为可测量的能量频率。我们将讨论“共振原理”——你所散发出的频率,会吸引来相似频率的人、事和环境。这是一种自然法则,而非某种神秘力量。 重点在于如何培养和维持高振频状态。这包括对身体能量的关注——如何通过呼吸、营养和有目的的运动来提升整体的能量载荷能力。书中会分享一些高效的“频率校准技术”,比如运用特定的音调或视觉化冥想来稳定情绪核心,从而确保我们在面对外界干扰时,能够快速回到自己的“基频”。我们探讨“能量卫生”的重要性,学习如何识别并切断与低频互动(如过度的新闻摄入或负面的人际关系)的连接。 第二部分:深入内在的维度 第四章:身体的智慧——倾听皮囊下的低语 我们的身体是意识最直接的载体和最诚实的反馈系统。长期的压力和未解决的情感往往以生理症状的形式显现出来。本章强调将身体视为一个独立的、具有学习能力的智能体。 我们将介绍“身体扫描”的高级应用,超越简单的放松,而是有目的地探寻身体哪个部位正在“说话”。例如,胸口的紧缩可能在表达被压抑的脆弱感,而下颚的僵硬可能暗示着不愿放手的控制欲。书中提供了一套“身体对话”练习,教导读者如何用清晰的意图去“询问”身体的感受,并接受它给出的任何反馈,无论多么不适。这种无条件的接纳是疗愈的第一步。 第五章:直觉的导航系统——超越逻辑的清晰洞察 逻辑推理是解决已知问题的工具,但要开创新的路径,我们需要直觉。本章旨在为读者建立一套可靠的直觉识别体系,以区分真正的“内在指引”和基于恐惧或欲望的“心智噪音”。 我们通过解析直觉的几种常见表现形式来帮助读者建立信任:身体的直觉反应(如 gut feeling)、清晰的“知道感”(knowingness),以及梦境和符号的指引。书中提供了一套“意图设定与信息捕获”的流程,教你如何在特定情境下,通过冥想或高度集中的意图,向内在的智慧发出清晰的“请求”,并耐心等待最简洁的答案出现。关键在于,直觉的回应往往是简单、直接且无需过多解释的。 第六章:模式的终结——释放世代的束缚 许多我们不理解的限制,可能并非源于我们个人的经历,而是代际间未被处理的情感能量的传递。本章专注于理解和释放这些“家族脚本”。 我们将探讨“系统动力学”在个人生活中的投射,认识到我们常常无意识地扮演着家族中某个未被满足的角色或承担着未竟的任务。释放这些束缚,并非否定先辈,而是选择在自己的生命中,以不同的方式存在。书中提供了“边界重塑”的技术,教导读者如何在尊重过去的同时,坚定地为自己的未来设立新的、健康的界限,从而打破循环的复制。 第三部分:活出蓝图的行动指南 第七章:目的性生活的艺术——从“做什么”到“为什么做” 生命的真正动力来源于“为什么”。本章引导读者进行一次深刻的“价值澄清”练习。它要求我们不仅要列出想达成的目标(What),更要深入挖掘驱动这些目标的底层价值(Why)。 我们将探讨“超越个人”的视野,理解个人的行动如何融入更广阔的社群和地球的演化。通过明确的“生命核心目的陈述”,读者可以获得一个强大的内在指南针,使日常的每一个选择都与最高愿景保持一致。当行动与目的对齐时,所需的能量会自然涌现,不再需要强迫性的意志力。 第八章:创造性的流动——将内在愿景投射于外 本章是连接内在工作与外在现实的桥梁。我们不再被动地等待好运降临,而是主动成为现实的合作创造者。这需要高度的专注和一致性。 我们将讨论如何利用视觉化技术(Vision Casting)来精炼并固定高振频的未来蓝图。关键点在于,视觉化不仅仅是“看”,而是要激活相应的情感和感官体验——仿佛那个未来已经发生。此外,书中还详细说明了如何设置“微小行动的里程碑”,将宏大的愿景分解为每日可执行的、令人振奋的小步骤。这确保了我们始终处于创造性的流动状态,而非焦虑的停滞状态。 第九章:持续的校准与丰盛的循环 真正的成就并非一次性的终点,而是一种持续的、动态的平衡状态。本章聚焦于如何在生活中保持动态的“校准”。 我们将讨论“感恩”作为最高频率的稳定器。感恩练习不仅仅是列出被祝福的事物,更重要的是,在日常的挑战中寻找“当下已经拥有的”证据。最后,本书将所有探索的要素整合,提供一个“每日校准清单”和“每周反思框架”,帮助读者将本书中学到的工具内化为本能反应。目标是建立一个自我修正、自我赋能的生命系统,使内在的宁静成为我们与世界互动的默认设置。 结语:成为连接的管道 生命的最终馈赠,是我们成为连接更高意识与物质现实的管道。本书提供的不是一套信仰体系,而是一套实践工具集,邀请你亲自去验证、去体验、去成为那个你一直寻找的答案。这条路没有终点,只有不断深化的发现和无尽的可能。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蓋瑞.祖卡夫(Gary Zukav)


  畢業於美國哈佛大學,主修國際政治。曾是一個參加過越南戰爭的美國特種兵軍官,長期飽受憤怒、性上癮等問題的困擾,然而通過情緒的覺察,切身治療了自身的問題,並成為一位心靈暢銷書作者和心靈導師。他是著名主持人歐普拉節目的常客,著有多本暢銷書,其中《物理之舞》獲得美國圖書獎,《新靈魂觀》(The Seat of the Soul)曾經長期排名在《紐約時報》、《今日美國》、《洛杉磯時報》等各類暢銷書排行榜第一名,被列為當代五十大心靈書籍。其作品銷量高達六百萬冊,並被譯成32種語言。現與他的靈性伴侶琳達.法蘭西絲定居於奧勒岡州。
 
譯者簡介

蔡孟璇


  自由譯者。東海大學外文系畢業,加州州大語言學碩士,曾任出版社編輯多年,並曾獲兩屆梁實秋文學獎譯文組評審獎。譯有《能量醫療》、《新好生活》、《心靈能量》、《金錢的靈魂》、《大開悟》、《當女人是一隻鳥》、《我去過天堂》、《和平小豬學禪修》、《心的十四堂課》、《空性之舞》、《靜心的療癒力量》等書。
 

图书目录

問候:歡迎
序曲:大改變

第一部  我們的新創世故事
超越季節輪轉之外
我們的新創世故事:上集
圍籬之外
母艦
真實力量
創造真實力量的工具
創造真實力量的體驗
創造真實力量的過程
重要的選擇
勇氣的新用法
靈魂的意圖:和諧
靈魂的意圖:合作
靈魂的意圖:分享
靈魂的意圖:對生命懷抱敬意
幻相
超越幻相(一)
超越幻相 (二)
誘惑
誘惑帶來的禮物
無形的動態系統
宇宙的因果法則如何運作?
無形導師
境隨心轉
下行上效
靈性伴侶關係
對於社群的新知見
最大的社群
過渡期
我可以怎麼做?
智力的有限邏輯
高階邏輯與心靈領會
信任
多官的祈禱
慈悲
正心冥想
正心冥想與正念冥想

第二部  我們的新社會結構
什麼是社會結構?
為何我們的社會結構正在瓦解
如何取代我們瓦解的社會結構
外在力量這座大廟
貢獻者與消費者
新經濟
商業的新意圖
多官治理
多官治理初探
來自深層的健康
新冠病毒奇蹟:為什麼?
新冠病毒奇蹟:大流行
新冠病毒奇蹟:抗議  
新冠病毒奇蹟:象徵
多官的教育社會結構:喜悅
多官的教育社會結構:滿足感
靈魂的科學
法律
軍隊的新任務
藝術與靈魂

第三部  宇宙人
宇宙人的起源
什麼是宇宙人?
宇宙的成年公民
超越文化之外
超越宗教之外
超越國家之外
遠遠超越國家之外
超越族裔之分(一)
超越族裔之分(二)    
超越性別之外 (一)
超越性別之外(二)
宇宙人
崛起中的宇宙人
認出崛起中的宇宙人
我們的新創世故事:下集
從旅程到擴張

下一步

 

图书序言

  • ISBN:9786269742370
  • 叢書系列:Prana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7 x 22 x 2.2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图书试读

作者序

歡迎


  歡迎你翻開這本書。能和你一起探討本書內容,我感到非常開心。這本書將帶領你關注當前正在發生的人類意識蛻變過程,讓你了解並使用它來創造一個更喜悅、更無痛的生活。它將提供你許多大好機會,讓你做一些嘗試與試驗,試著踏上一條帶來意義、滿足、決心與喜悅的路,但是你必須好好運用這些機會才能從中獲益。這條路帶來的挑戰前所未見,但是它所帶來的報酬也同樣前所未見。這條路就是你腳下正在走的那條路,它就是你的生活,而有一種全新的意識現在正以一種迥然不同的新方式照亮你的路,為它所帶來的機會與挑戰提供指引。

  那種新意識是「特定的」新意識(THE new consciousness)。舊有的人類意識已經進化了千百萬年,新的人類意識將在幾個世代之內崛起,本書將告訴你如何將這個新意識應用在生活上。

  認知到心懷慈愛能為世界增添愛是一回事,那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何去愛,特別是當你在生氣、當你想要報復、心生嫉妒、想要殺人、想要殺死自己、忍不住批判、忍不住追逐食物或性或金錢的時候,你要如何去愛呢?你要怎麼做?你要怎麼心懷慈愛?本書會告訴你如何在各種情境下始終心懷慈愛。那就是創造真實力量。創造真實力量很容易了解,但要徹底改變你的生命並非那麼容易。

  當一種新意識接觸到人們的意識,因而擴張了他們的意識,讓它變得更豐富,並揭開了全新的理解、知覺與愛的方式時,他們會變得對靈性成長感興趣,這種事目前正發生在許多人身上。人們也會在陷入極度痛苦的情緒而不知該如何處理時,變得對靈性成長感興趣,這樣的事也普遍發生在各個地方的許多人身上,一向如此。

  你在日常生活中經歷了些什麼?你陷入什麼樣的痛苦情緒?是什麼讓你徹夜難眠?是什麼讓你感到不滿意?本書會告訴你如何處理這些問題,脫離它們的掌控。讓多數人徹夜難眠、讓他們不滿的事、不該如此發生的事,正是他們的生活。他們會問:「一切就只能這樣了嗎?喜悅何在?意義何在?目的為何?賺錢、獲得肯定、成功、性或享受名聲這些事,應該為我帶來更多喜悅才對啊。購買新鞋子、車子、房子這些事,應該為我帶來更多喜悅才對啊。獲得我想要的東西之外,應該帶來更多滿足才對啊。一定還有更多東西。」換句話說,害怕世界無法滿足你的期待,就是讓你陷入痛苦情緒的根源。

  我所謂的害怕,指的是包括嫉妒、憤怒、怨恨、優越感、自卑感、取悅他人的需要、自認有應得權益,以及每一種強迫、執迷、上癮等類似經驗。這每一種恐懼形式都是令人痛苦的。愛是充滿幸福喜悅的,我所謂的愛是感謝、欣賞、關懷、耐心、滿足、敬畏宇宙等。每一種形式的愛都會帶來美好感受。本書會告訴你如何認出內在的愛並培養愛,以及如何認出內在恐懼如何控制你,然後超越它。本書將以容易理解的方式告訴你,並解釋如何嘗試處理這些事。

  市面上告訴你「如何做」的書很多――如何變快樂、如何變富有、如何獲得滿足、如何變得更有吸引力、如何處理所有人格(personality)中的幾乎任何部分或面向。但是較少有這類「如何做」的書籍所處理的議題是針對意義與目的、圓滿具足的感受,以及給予你生來注定要給予之禮物的喜悅,而本書要處理的正是這些。

  要理解意義、目的、圓滿感受,以及如何給予你生來注定要給予的禮物,你必須在內在認出一切阻礙你獲得幸福的東西,亦即阻礙你去愛的東西。這些是你人格中源於恐懼的部分。當你根據這每一個部分做出行動,它們就會製造出令你痛苦的結果。身體上的痛苦感受,以及評斷、不寬恕的想法等,都是在告訴你這其中一個面向或更多面向,正在你內在活躍著。要擺脫它的控制,你就必須對它的要求提出挑戰(它的要求可是非常多的)――也就是在自己正體驗到恐懼面時,意思是正當你體驗到其痛苦的肉體感受與評斷的想法時,就要從慈愛的面向來行動。每當你這麼做,你就是在創造真實的力量。而你若不這麼做,便無法改變。

  舉例來說,我三十多歲時住在舊金山的那段日子,憤怒占據了我生活的很大一部分,其實在那之前和之後一直是如此,當時我也沉迷於性。這些都密切相關,我生活裡有那麼多的恐懼和痛苦情緒(它們是相同的),而性是唯一一件能讓我暫時延緩痛苦片刻的事,就只是片刻。但之後我會需要更多,因為痛苦無情襲來,緩解只是暫時的。當時的我沒有做出任何改變,因為我還不了解這些事,不知該如何處理。

  這本書不會宣稱:「我能為你的嫉妒提供解決方案,為你的憤怒提供解決方案,為你所受的打擊、酒癮、賭癮或購物癮、性渴望,以及你的每一個問題提供解決方法,」因為你所有問題的解決方案都相同――對情緒保持覺察,並在你人格中以恐懼為基礎的面向變得活躍時,練習從人格中的慈愛面向來行動。當你開始從一個全新意識的角度來看待你的問題,你也將會看見,它們其實根本不是問題,而是讓你獲得靈性成長的機會。

  當人們無法獲得自覺需要或不能沒有的東西,或失去某個他們自覺需要或不能沒有的東西時,都會經歷痛苦的情緒。他們相信改變世界是唯一能解除痛苦的方式,例如挽回男友、找到新女友、懲惡揚善等等。若他們成功辦到,就能暫時變得快樂,好比我利用性的時候。他們的痛苦情緒導致他們試圖改變世界,而試圖改變世界只會導致更多痛苦情緒。在這些經驗中,力量被視為操弄與控制的能力,以及對這些能力的追求,這就是對外在力量的追求。

  請將本書當成乾旱時節裡一杯清涼透徹的水。乾旱就快結束了。乾旱就是局限於舊意識,而且將力量體驗為外在的。

  在乾旱季節的末期,不僅有更多風雨會來臨,新的意識也會來臨,若你開始利用自己的生活與新意識去創造真實力量,這場乾旱就會結束。

  從舊意識的觀點來看,如果你不喜歡世界的樣子,就必須改變世界。而從新意識的觀點來看,這種做法不再行得通了。宏觀總體的改變發生在微觀個體的改變上。世界是宏觀總體,而你就是微觀個體。如果你想改變世界,就必須改變你自己。創造真實力量改變的不只是你自己,它會改變你參與其中的每一個最小到最大的集體――從個人到團體,到社群,到社會,以至更廣大的範圍。它會改變你的家庭、城市、國家,以及你世界。它是你生活中所能做出的最具建設性、最完滿的貢獻。你生來注定要做這件事。

  你在創造真實力量時,就是為宇宙人的崛起做出貢獻,除此之外你別無他法。宇宙人是從擁有真實力量的人類中崛起的。換句話說,創造真實力量不僅是創造宇宙人的捷徑,也是必要條件。

  新意識需要一種高階邏輯與理解,人們才能了解並傳達它。新意識與舊意識在各方面都是互相衝突的,包括對其智力(intellect)的嚴格要求。舊意識無法理解發生在人類物種身上的巨大格局,因此它試圖將新意識的經驗塞進舊意識這雙舊鞋子裡。舊鞋子已經不適合了。新意識與舊意識並存在你之內,它們短期內會暫時重疊,而這段短暫的時間就是你目前正在過的生活。

  閱讀本書時,若讀到引起你共鳴的內容請停下來,問問自己:「這和我有什麼關係?我該怎麼將它運用在生活上?」然後傾聽。答案會在適當的時機出現,而且可能會讓你感到驚訝。
 

  一切與新意識相關的事物都是嶄新的,這種煥然一新的狀態是無法用三言兩語道盡的。敞開心胸吧,我們有許多新事物等著我們仔細審視。好好審視它們,不要躊躇不前。本書將引導你關注當前正在發生之改變的宏大規模與格局,那就是人類物種的意識,然後,過去即使連關閉狀態也不曾存在的門將會隨之出現並開啟。而在那些門裡面,是過去無法想像的新潛能。這時,你也將認識自己在宇宙逐漸開展的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而你會很驚訝,它竟然感覺如此親切。

  而且友善。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个长期关注个人发展领域的读者,我发现这本书在探讨“完成此生功课”时,并没有落入那种宿命论的窠臼。相反,它强调的是一种主动的选择权和持续的校准过程。我特别喜欢它如何将宏大的宇宙概念,落地到具体的日常行动中去,这使得书中的理论不至于成为空中楼阁。好的“灵性指导”不应该让人脱离现实,而是应该让人更好地活在现实之中,带着更清晰的视野去处理柴米油盐的琐事。这本书似乎非常理解这一点,它提供的不是逃避现实的借口,而是一套更高级的“操作手册”,用来指导我们在现实的“操作系统”上运行得更流畅、更符合我们的核心目的。这种务实与超验的完美融合,是它最吸引我的地方。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确实很有意思,那种深邃的蓝色和点缀其中的星空元素,立刻就给人一种超越日常、探索未知的期待感。我当时在书店里看到它,一下子就被那种宁静而又充满力量的视觉语言吸引住了。拿到手里掂量了一下,厚度适中,感觉内容会比较充实,不像有些心灵鸡汤那样空泛。我本身对那种探寻生命意义、思考“我们是谁”这类宏大命题的题材比较感兴趣,所以毫不犹豫地买了下来。翻开前几页,文字的排版和字号都很舒服,阅读体验很不错,不像有些书为了塞内容而把字印得密密麻麻,读起来费劲。我很看重作者的叙事节奏和语言的质感,希望它能引领我进入一个更深层次的思考空间,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口号堆砌。这次的直觉告诉我,这本书或许能带来一些不同以往的洞见,至少从包装和初步的印象来看,它的“诚意”是足够的。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对我来说,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结合了学术的严谨和诗歌的韵律感。它不像那些硬邦邦的哲学著作那样让人望而生畏,但又比普通的大众读物要深刻得多。有些句子读起来,简直像是在进行一场内心的对谈,作者的语气是肯定的,但又不失谦逊,仿佛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在为你指点迷津,而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导师在下达指令。我经常会读完一小段后停下来,反复品味其中的措辞,思考它对我自身处境的映射。这种能够引发多层次共鸣的文字,是我衡量一本好书的关键标准之一。它不仅仅是在传递信息,更像是在传递一种能量场,一种让人愿意沉浸其中、主动参与到自我重塑过程中的动力。

评分

从阅读的实际感受来说,这本书的论述逻辑性相当强,这一点非常重要。很多探讨灵性成长的书籍,往往在前半段讲得头头是道,到了后半段就容易陷入玄乎其玄的叙事,让人抓不住重点。而我在这本书中感受到的,是一种渐进式的引导,它似乎在一步步地搭建一个理论框架,确保读者能够跟上作者的思维跳跃。我特别欣赏它在处理“恐惧”这个主题时的细腻程度,不是简单地叫人“别怕”,而是深入剖析了恐惧的结构性来源,以及它如何渗透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微小决策中。这种深入骨髓的剖析,远比肤浅的安慰来得有力,它要求读者进行真正的自我审视,而不是应付了事地翻过一页。这种层层递进、毫不含糊的表达方式,让整个阅读过程充满了智力上的挑战和满足感。

评分

最近读了几本关于内在成长的书,说实话,有些已经读到审美疲劳了,无非就是“接纳自己”、“活在当下”这类套路。所以当我开始接触这本新书时,内心其实带着一丝怀疑的,我想看看它到底能拿出什么新东西。作者在开篇似乎就试图建立一种不同于传统疗愈体系的视角,那种强调与“更高自我”或者说某种宇宙秩序重新校准的论述,让我觉得有点耳目一新。我特别留意了作者用来解释这些复杂概念的那些比喻和类比,好的比喻能让抽象的哲学瞬间变得具象可感。如果这些比喻能够巧妙地避开那些被过度使用的陈词滥调,而是真正触及到我内心深处某些难以言说的困惑,那么这本书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我期望它能提供一个清晰的“地图”,而不是仅仅描绘一片“迷雾”。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