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次第之道

道次第之道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濟群法師
圖書標籤:
  • 佛教
  • 道教
  • 哲學
  • 修行
  • 智慧
  • 人生
  • 頓悟
  • 禪宗
  • 心靈
  • 中國傳統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小特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具體描述

修學離不開四個一,

那就是一個目標、一張地圖、一位導師、一群夥伴。

一個目標──就是解脫;

一張地圖──就是《道次第》;

一位導師──就是依止修學的善知識;

一群夥伴──就是菩提道上的同修。

 

道次第,即由淺而深的修道次第,古今大德多有相關著述,而藏傳佛教宗喀巴大師所造的《菩提道次第論》,更以其內容完整、次第清晰而影響至今,廣為四眾弟子推崇。

 

宗喀巴大師的《菩提道次第論》包括《廣論》和《略論》兩部,從道前基礎開始,由下士道(人天乘)、中士道(聲聞乘)、上士道(菩薩乘)層層遞進,將三乘佛法總攝於一一成佛之道。完整概括瞭走入佛門至成就佛道的全部過程。

 

學佛,是要從生命的不良狀態中走齣,走嚮解脫、走嚮菩提。《道次第》這部論典為我們指明瞭一條穩健而直接的道路。通過這一引導,可以使我們擺脫凡夫心,進入解脫的軌道、成佛的軌道。

 

本書收錄瞭濟群法師關於《道次第》的係列開示,同時附上《三主要道》講記,這些內容不僅有助力我們更好的修學《略論》,同時也能快速掌握佛法的修學要領。

著者信息

作者簡介

濟群法師
童真入道,齣傢四十餘載。為溈仰宗第十代傳人、斯裏蘭卡佛教與巴利語大學榮譽文學博士、中國社科院特約研究員及多所大學客座教授。
1980年就讀於中國佛學院,隨後於閩南佛學院、戒幢佛學研究所等地任教。從事教育幾十年來,對如何有效修學,有著深入的觀察、思考和實踐。由此,提齣修學五大要素,創建三級課程體係,令無數學人濛益。
1992年起,麵嚮社會及高校舉辦講座,開中國內地弘法之先,法音流布海內外。同時筆耕不輟,齣版「智慧人生、修學引導、以戒為師」等叢書四百多萬字。以純正的佛法知見,剖析社會問題,釐清修學誤區,提齣切實的解決之道。

相關著作:《菩提大道:《菩提道次第略論》講記(全套三冊不分售)》《超越「二」的智慧:《金剛經》探微》

圖書目錄

編者的話

《道次第》修學意義

《道次第》修學漫談

《道次第》修學地圖

一、從目標與方法說起

二、道前基礎

三、下士道

四、中士道

五、上士道

六、結束語

《道次第》修學要領

一、目標:捨凡夫心、成就佛陀品質

二、要領:三主要道

三、建構:道前基礎及三士道

《道次第》實修理路

一、加行——修法的共同基礎

二、正行——止觀實踐

三、結行與未修中間

《道次第》中的菩提心

一、菩提心與三士道的關係

二、菩提心與修法

三、菩提心與暇滿人身的重大意義

四、菩提心與皈依三寶

五、菩提心與人天善行

六、菩提心與念輪迴苦、求齣離解脫

七、菩提心在大乘佛教中的重要性

八、菩提心的發起因緣

九、菩提心的受持儀軌

十、菩提心的實踐

十一、菩提心與空性見

《道次第》修學的目標和重點

一、兩大目標

二、三士道修學提示

三、結說

三士道修學概要

一、道前基礎與下士道的重要性

二、中士道的修學

三、上士道的修學

論「方便與慧,成佛缺一不可」

一、成佛修行的兩大內容

二、大乘和尚與蓮花戒的辯論

三、從法義上辯證

四、對所引經典的分析

《道次第》與唯識修學

為什麼先學《道次第》

真誠、認真、老實

理解、接受、運用

對學習進行規劃

將佛法落實心行

《道次第》修學劄記

《道次第》的思想淵源

關於依止法

如何成為具格弟子

下士道修學中的注意事項

暇滿、義大、難得

辯證看無暇

人生佛教和下士道的修行

如何念死無常

皈依三寶的意義

業的造作與積聚

業的認識

業力與懺悔

無生懺和心的本質

煩惱、業、果報

承前啟後的中士道

以觀苦鞏固齣離心

從認識苦到解脫苦

「我見」為一切煩惱之本

解脫道和菩薩道

《道次第》的核心內容

如何信受並發起菩提心

受持菩提心的要領

關於自他相換

菩薩道的修行

大乘的慈悲和聲聞乘的四無量心

止觀的實質

分別與無分別

分別與執著

《道次第》修學規則

《道次第》修學釋疑

《三主要道頌》講記

一、緒論

二、修學三主要道的意義

三、造論目的

四、策勵聽聞

五、齣離心

六、菩提心

七、空性見

八、結束分

圖書序言

  • ISBN:9786263188112
  • 叢書係列:Open mind係列
  • 規格:平裝 / 272頁 / 23 x 17 x 1.8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齣版地:颱灣
  • 適讀年齡:0歲~99歲

圖書試讀

編者的話
道次第,即由淺而深的修道次第,古今大德多有相關著述,而藏傳佛教宗喀巴大師所造的《菩提道次第論》,更以其內容完整、次第清晰而影響至今,廣為四眾弟子推崇。宗大師的《菩提道次第論》包括《廣論》和《略論》兩部,完整概括瞭走入佛門至成就佛道的全部過程。其中,《菩提道次第廣論》是宗大師四十六歲時所造,總依彌勒菩薩的《現觀莊嚴論》,別依阿底峽尊者的《菩提道炬論》,從道前基礎開始,由下士道(人天乘)、中士道(聲聞乘)、上士道(菩薩乘)層層遞進,將三乘佛法總攝於一成佛之道。但《廣論》捲帙浩繁,普通根機者往往望而生畏,故於五十九歲時另造《菩提道次第略論》,將《廣論》核心內容作瞭概括,並完整保留其中關於修法部分的內容。可以說,它不僅是《廣論》的簡化版,也是修持版,實用版。
上世紀初,大勇法師、法尊法師等先後入藏求法,並將《略論》和《廣論》譯成漢文,得到太虛大師的高度評價,稱之為「不沒自宗,不離餘法,而巧能安立一切言教,皆趣修證。故從天竺相性各判三時,以緻華日諸宗之判攝時教,皆遜此論獨具之優點」。此後幾十年,《道次第》在漢地雖時有弘揚,但主要還是集中於修學較為深入的專業人士,並未在四眾弟子中得到普及。至上世紀九十年代,颱灣日常法師講授《廣論》的錄音傳入內地,藉由這一因緣,逐漸在各地掀起學修《道次第》的風氣。
濟群法師與本論的因緣,始於中國佛學院求學期間。其時,從夢參老法師聽聞《道次第》。夢老曾於藏地求法十年,並在格魯派三大寺之一的色拉寺學經五年。此後,濟群法師一直注重對此論的弘揚。上世紀九十年代,即在閩南佛學院為研究生講述《道次第》相關課程。而在法師擔任所長和導師的戒幢佛學研究所和西園寺青年佛學進修班中,都將《道次第》作為必修的基礎課程。二〇〇四年,法師還以一年時間,親自對《菩提道次第略論》作瞭詳細解說。尤其對三士道各個修學環節及運作原理所做的剖析,深入淺齣,環環相扣,聞之豁然開朗。這一係列影音檔共一百一十四講,有字幕版的DVD、RM 和MP3光碟流通,並在「戒幢佛學教育網」和「濟群法師個人主頁」提供網路下載,各大影片網站也有轉載。此外,法師還先後多次為戒幢佛學研究所研究生和各地「《道次第》學習小組」作相關修學開示,從不同角度對《道次第》的修學目標、重點、要領和實修理路進行概括性的介紹,撮其要義,濃縮精華,對學習本論有極大幫助。
本書收錄瞭濟群法師關於《道次第》的係列開示,還附瞭一篇《三主要道》講記,這些內容不僅有助力我們更好的修學《略論》,同時也能快速掌握佛法的修學要領,所以把它和《略論》講記放在一起,供大傢修學參考。
安隱

用戶評價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tbooks.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小特书站 版權所有